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前幾天一個孩子來上課,發生的一件事我記憶深刻:

6歲小男孩辰辰,上課中回答問題,老師問:“馬上要放假了,誰知道是什麼節?”

他和另外一個小朋友一塊舉手,恨不得立馬回答,不過老師沒有叫辰辰回答,而是叫了旁邊的佳琪小朋友回答。

佳琪小朋友滿臉興奮的站起來說:“五一節,爸爸答應帶我出去玩。”

辰辰由興奮變成憤怒,最後踢了桌子兩下,趴桌子上哭了起來,感覺受了很大的委屈。

下課時,還在桌子上趴著哭····

見辰辰媽媽過來接孩子,上課的張老師和孩子的情況剛說了一半,憤怒的辰辰媽媽立馬走進教室,拎起了辰辰,拉了出來。

此時的我,想說些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說了,看著哭鬧的辰辰被憤怒的辰辰媽拎著走了···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試問:哪個孩子不會哭?哪個孩子不鬧人?哪個孩子不會因為家人不給買想要的東西而哭過呢?

孩子小的時候,因為想吃東西或者想要玩具哭個不停,有的孩子則哭兩聲就停;有的孩子見了生人主動打招呼說話,有些孩子則往父母身後一藏,偷偷觀察;

其實這些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不同的性格有不同處事風格,我們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心理需求,加以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每個孩子都有積極地時候,也有消極的時候,都會有哭鬧的時候。

在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後,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採用不同的說話方式,這樣才能把話說到孩子“心裡”。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易怒型的孩子

易怒型的孩子,不會控制自己情緒,容易發火,動不動就暴跳如雷,既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事後還覺得委屈的不行,感覺所有人都欠自己的。

1.處理孩子“壞脾氣”時要有耐心

易怒是這種孩子的性格特點,面對脾氣暴躁的孩子,家長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要看到暴躁的孩子上來就是批評,甚至打罵,家長要多些理解和關心。

用一顆相信孩子可以將“壞脾氣改好”的心去處理問題。

孩子憤怒時,家長要用平靜的語氣與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平息孩子的憤怒。如果家長能在孩子憤怒前發現問題,儘早處理,相信孩子以後發脾氣的機會會越來越少。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2.教孩子剋制自己的情緒

其實每個孩子在發怒後,只要父母處理的得當,不是以暴制暴,相信很多孩子都會後悔,這時是教孩子剋制憤怒的最好時機。

這兩個小方法,可以教給孩子

發火前,從1數到10,可以延長爆發前的時間,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要發怒了,利於自我控制;

心裡默唸“發火是不對的”“發火是不對的”···

其實,這些方法對家長也是同樣適用的,看到孩子暴躁發怒,家長這時萬萬不能以怒制怒,可能孩子會因為你的棍棒或者恐嚇壓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但是這不能徹底解決孩子的暴躁性格,只會讓孩子覺得壓抑,憤怒的心情無處釋放,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活潑型的孩子

活潑型的孩子喜歡錶現,喜歡結交朋友,能很快的適應新環境,想象力豐富。缺點就是容易半途而廢,注意力不集中。

這種性格的孩子,家長這樣做,更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1.提供展示的機會

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和展示的舞臺,讓孩子有展示的機會,同時家長也要參與其中,給予鼓勵和肯定。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2.多肯定,多督促

活潑型的孩子愛表現,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同時,活潑型的孩子腦子裡的想法多,做事容易半途而廢。

所以我們要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給予肯定,孩子想放棄的時候給予督促,不要放任孩子順著孩子的性子,否則讓孩子容易無所顧忌,目空一切。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內向型的孩子

記得一個5歲的小姑娘,她有個2歲多的小弟弟,經常聽孩子奶奶說,我家這孩子連生氣都不會,弟弟總搶她的玩具,有時氣的哭也不會去搶回來。

內向型孩子的性格特點,安靜、懂道理、做事專注、外表文靜,膽小、不愛說話、容易信心不足,孤獨等

這樣的孩子對家長來說是省事的,但是這樣做,更利於孩子

1.不要要求過高

內向的孩子更在意別人的話,有事會因為一件事情沒做好而自責,由於不善於表達,會把自責埋在心裡,會讓孩子變得焦慮。

孩子性格的不同,決定教育方法的不同,別弄錯!

2.多誇孩子的細節

內心的孩子,心都比較細。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其實內向的孩子更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表揚內向型的孩子時不用大張旗鼓,有時可能是一個肯定的微笑,或者摸一下孩子的頭,或者讚許的點頭,都可以換來孩子的心滿意足。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有不同,不同的性格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樣才更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關注我吧!

育兒路上你我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