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持身體健康,什麼因素最重要?

海恆企業


身體健康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但不同性別,年齡段的人,其實保持健康的要素是不同的。

我下邊說幾個共性比較強的要素給大家參考吧

敘述的重要程度,越排在前邊的越是重要哦:

1.基因

決定身體狀況的首選要素就是基因,儘管在目前的科技高度,基因是一項不可逆要素。

比如

德國對日本將近4000名長壽老人進行了基因研究

發現他們體內的一組名為SIR2的基因,大都產生了變異

這一組基因就被稱之為長壽基因了

同樣的,人們在罹患一些疾病的背後,往往都有基因的缺憾作祟

因此基因是決定身體健康乃至壽命的第一要素。

2.心態

我們會發現周圍長壽的人群,大都是性格溫和與世無爭的類型佔多數

心平氣和的態度,可以完美的控制體內的激素分泌量

也可以控制心率和血壓的變化程度哦

假如是容易激動的性格,或者是長期生活在壓抑的心態下,那麼多多少少會對健康有所損害的。

3.生活規律

生活規律也是決定健康程度的重要標杆

大家看一些不發達的山區,儘管飲食醫療條件不如城市

但是往往會出現很多長壽老人

因為他們一生都處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聞雞起舞的生活規律中

反之,誘惑太多,娛樂豐富的城市人

卻往往會有富貴病的風險

4.運動習慣

美國科學家研究得出結論

每週150分鐘累積的輕度運動

或者是75分鐘左右的劇烈運動

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癌症的幾率

運動是可以保持全身細胞活性,維持年輕狀態的最高要素

也是健康指數提升的因素之一

5.戒除劣習

類似於吸菸飲酒,熬夜通宵這些公認的惡習都會損害健康的

此外,暴飲暴食,慵懶消沉等等,也會在長期看來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

-------------------

希望有幫到你。


虎山行不行


要想保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保持人體體溫不降低。人體體溫的高低代表著人體的免疫力。人體正常的體溫為37°~37.3°。每降低0.1°,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10%。當人體免疫力下降到36.7°的時候,人體疾病就會難以自愈。體溫低於36.6°,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疾病。人體體溫越低,疾病越重,越難自愈。人體如果有疾病,只要想辦法將人體體溫提升到36.8°以上,人體疾病都可以自愈。

信不信由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b5c5390f70289d5d1dcdf723d3f06f1\

太素老道


我自己是做體育老師的,對這個題目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保持身體健康,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要疲勞!



現在越來越感到疲勞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傷害,可能一時之間覺得只是疲勞,無關緊要,正是好多人一直讓身體處於疲勞狀態,讓疾病有機可趁,讓免疫力逐步下降!到後來突然爆發大的疾病或症狀,就為時已晚!

因此,規律的作息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有太多的事例證明了,比如忘我的工作,廢寢忘食,也有通宵熬夜,醉生夢死的,這些都是在透支健康的資本。一次兩次或許不覺得,經常這樣的話就直接導致最壞的結果!



這裡規律的作息含有兩個,飲食規律,一日三餐有規律,不要一會吃,一會不吃,長期不規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得腸胃疾病,前期胃潰瘍,胃炎,後期就胃癌,腸癌!另外一個就是休息規律,有比較固定的睡覺規律,早睡早起,晚睡晚起,等讓身體能記憶你的狀態,以便於喚醒和調動器官工作,否則今天早起,明天晚睡,後天通宵,沒有規矩,器官搭不上你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矛盾!



所以綜上所述,最重要的我認為就是作息規律,不讓身體疲勞處於亞健康狀態!其餘心理因素,運動因素等也很重要,也需要重視!


真我健身


要想保持身體健康,什麼因素最重要?保持身體健康,在於自我認知能力,在於有自己喜歡的運動,一直堅持,在於保持飲食、休息,以及生活習慣的合理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我認知能力,或者說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人的一生中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事情。清醒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及時調整自己,督促自己,從事運動等合理的生活內容或者生活方式,可以保持身心的良好狀態,更好地生活。


“人不氣病病氣人。”人的一生中,要保持身體的健康,或者擁有良好的體質,應有自己喜歡的一項或者兩項運動,一直堅持健身訓練。堅持健身訓練,擁有良好的體質,不為或少為疾病困擾,生活就會更從容,也會活得更有熱情,更充實,更有意義!


合理的飲食、休息,以及生活習慣,是健身訓練效果的保證,也是身體健康的基本保障。具體而言,飲食要平衡,避免過多的油脂、糖、鹽等食物,不吸菸,少喝酒,不熬夜,不久坐等等。


滄海人間


要想保持身體健康,什麼因素最重要?要想保持身體健康當然是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是最重要的,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心態一定要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有的時候人未必是有病理性的疾病才會身體不適,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同樣會生病,比如焦慮症/抑鬱症/神經症等等。

從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上來說,衛生一定要做好,比如從小就學習的飯前便後要洗手,另外少吃醃製/煙燻/烤/煎/炸類的食物,每天多樣搭配飲食,不少於12種食物,比如:主食/蔬菜/水果/豆製品/雞蛋/牛奶/動物瘦肉/魚肉等。另外養成良好作息習慣,避免熬夜,戒菸限酒,並且每天運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從心理健康來說,凡事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有事情不要鑽牛角尖,多與人交流,放寬心態,適當減輕自己的壓力,避免憂思過度,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健康,雖然心態比較難改吧,但是努力去改總有效果。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自古健康有因果,

陰陽平和是根苗。

養心禪悟百家經,

強身妙修三才和。

格致誠正勤悟道,

修齊治平厚積德。

子午流注精神好,

十常八戒氣血和。

莫使物慾貪極奢,

須教靈魂遠邪魔。

常讀聖賢修濟世,

敬君遠小心向佛。

淡薄名利求內守,

三魂六魄皆安和。

不貪彭祖八百壽,

猶有安樂福康強。

人生自有健康在,

莫以極過生妄狂。

文以修心在自省,

武以強身貴恆常。

動靜相補莫使過,

陰陽互生勤調和。

勸君閉目靜問心,

思行習性是否良?

試看世上行道人,

哪個不是福壽長?











神龍在天金海潮


常言說,病從口入,管住自己的嘴,別亂吃東西,邁開自己的腿,多多鍛鍊……

當然可以多喝養生湯雞湯,多補補身體



霧林泉雞


心平氣和,會深呼吸


金刀415


體質,也就是陰陽平衡。


怪才48


經絡通暢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