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第一個登上銀幕的中國人是誰嗎?

你知道第一個登上銀幕的中國人是誰嗎?

最早的一部以中國人為主角的紀錄片名字叫《李鴻章在美利堅》,李鴻章在國際上大放異彩,代表那個時代的中國精英,向老外們展示了開明、開放而又強大的中國形象。你可能想不到,我們中國第一個登上銀幕的電影明星,是從清朝開始而且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

你知道第一個登上銀幕的中國人是誰嗎?

事情緣於1896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儀式,邀請各國派遣大臣前往祝賀。清廷非常重視此事,準備安排慶親王奕劻作為特使前往俄國,沒想到消息傳到俄國竟被拒絕,認為奕劻名氣太小不夠格,並指名讓李大臣(就是李鴻章)代表清廷出使。由於此前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受到冷遇,但按照慣例,洋人是不能得罪的。

你知道第一個登上銀幕的中國人是誰嗎?

世界那麼大,李鴻章想去看看

李鴻章想到處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到英國倫敦時特意拜祭了戈登的公墓,又登門拜訪了戈登的遺孀。戈登曾是清廷僱傭軍洋槍隊“常勝軍”的首領,於清廷有功,被賞給提督頭銜,此時已死多年。戈登家人對此非常感激。李鴻章參加宴請,滿座都是英國政要和貴婦名媛。李鴻章痰比較多,有隨地吐痰的習慣,宴會期間,李鴻章喉嚨發癢,見地上都鋪著地毯,一時無從下口,於是將空了的酒杯拿在手中當做痰盂,不停的往裡吐痰,滿座都驚得目瞪口呆,有潔癖的貴婦們紛紛逃席而去。

你知道第一個登上銀幕的中國人是誰嗎?

李鴻章在德國參加"鐵血首相"首相俾斯麥的一個宴會,結果他順手就將桌子上的一碗供大家洗手用水端起來喝了。如此舉動讓俾斯麥大感困惑,俾斯麥只好把自己面前的那碗洗手水端起來給喝了。看到俾斯麥如此舉動,在座的賓客也將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喝下。就這樣,一場盛大而隆重的國宴,從喝下自己的洗手水開始啦

出訪諸國中數美國歡迎場面最為隆重,當時美國建國不久,還是歐洲國家的小兄弟,心理上有些自卑,也不夠自信。晚清雖然政治黑暗,社會動盪,國力又弱,不平等條約簽了一大堆。但就當時而言,仍不失為一大國,所以場面還是不錯的。

你知道第一個登上銀幕的中國人是誰嗎?

對李鴻章美國人還是很欣賞的。美國特意在他下榻附近安排了羊肉一條街,以此討好,據說羊肉街古蹟目前還在。

據說還引起了美國人的注意,有些好事的美國人也隨意買了一道菜品嚐,吃完大讚美味。不是我吹牛,歷朝歷代的中國飲食都要甩西餐幾十條街。因此美國人問餐館華人這道菜是什麼名字,被問的華人撓撓頭心裡說著就是大雜燴,哪有什麼名字,但看著美國人懇切的眼神,就隨口說雜碎。於是雜碎菜名聲大起,是當時洋人吃中餐必點的菜。後來有些精明的店家利用名人效應做招牌,什麼李鴻章雜碎、李鴻章面、李鴻章飯等,從中大獲其利!

你知道第一個登上銀幕的中國人是誰嗎?你現在知道了,我們中國第一個登上銀幕的電影明星,是從清朝開始而且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