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見!博白髮現會“長大”的石頭……

江心坡 博白傳媒

在我國

有很多和石頭有關的神話傳說,比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所以石頭總是被人賦予了無限的遐想。有人說,石頭有靈性,甚至有生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在我們大博白,就有這麼神奇的一塊石頭,它雖然不會唱歌但是會“長大”。

世界罕見!博白髮現會“長大”的石頭……



發現博白:石頭會“長大”

在我縣地處六萬大山的那林鎮,鎮內山脈起伏,森林茂密。東風村與浦北縣交界,山體尤為雄偉。在東風村有個叫“石庵水”這個山麓,兩邊是2公里長的山派,形成一個峽谷。過峽谷頂就是浦北縣界了。在峽谷頂回來約1公里的山溝旁,立有一塊像龜背的一輛越野車大小的巨大的“牛麻石”,左邊的龜殼懸空70公分。底部很小的面積嵌入在土中。其餘的一直外露在空氣中,石球是橢圓形的。

世界罕見!博白髮現會“長大”的石頭……


世界罕見!博白髮現會“長大”的石頭……


世界罕見!博白髮現會“長大”的石頭……


令人吃驚的是,生活在附近的村民,都異中同聲的說:這顆石頭會“長大”!尤其是左邊的龜殼部分。原來石頭旁邊的果樹離50公分遠,現在都連接到石頭了。

世界罕見!博白髮現會“長大”的石頭……


世界罕見!博白髮現會“長大”的石頭……


石頭會“長大”嗎?它也有生命嗎?

一般來說,石頭不會長大,是沒有生命的。

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人類的祖先就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鐘乳石、石筍、珍珠、水晶會“長大”,但是它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石頭。

為了弄清“怪石”成分到底是什麼?筆者請教專家,專家經過初步鑑定,認定這種“怪石”實際上就是岩漿岩。“這些石頭至少有上億年的歷史了。”專家表示,這是由於地質風化及有些外力作用,經過長時間日積月累而形成的球狀結構岩石。浦北五皇嶺地質公園裡的石蛋就是這種類型。問題是,其它的石頭不會長大,就石庵水這棵巨石會“長大”?

這真是聞所未聞。筆者認真蒐集了有關資料,竟發現國內外也有三案例。這麼說,博白那林鎮會“長大”的石頭屬第四個案例了。你說稀奇不稀奇。博白人有“福”了。

國內發現案例一

浙江省開化縣塘塢麥豐嶺腳有個村莊叫赤坑口,村外池塘邊立著一塊一人多高的石頭,知道底細的人都稱它為活奇石。

它奇就奇在有靈性,會“長大長高”。傳說這塊石頭是五百年前餘東紅從遂安縣城帶來的。當初瘦瘦的,只有斤把重,乾糧袋裡都不夠放。隨著時間的推移,日長夜大,才變成現在這副威武雄壯的樣子。

也許人們要問,石頭又沒有生命,怎麼會“長大”呢?

是呀,我也想不明白。不過,聽完故事後,你也許就知道了。

據 《餘氏宗譜》記載,明朝嘉靖年間,少年餘東紅(字乾貞,又名四山)離家到遂邑讀書,因為家境貧寒,衣食不足,常常邀約幾個要好的同學到附近山坡上去採野果吃。有一次,餘東紅走路仰頭揚腦,不小心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腳趾頭蹬得生痛。正想發作,一看是塊怪模怪樣的小石子,火氣頓時消了一半。這塊石頭長長扁扁肥肥瘦瘦,模樣和別的石頭不一樣,好奇心使他拿起來掂了掂,不輕又不重,順手又順心,怪好玩的。想帶走,又感到累贅,便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路邊泥土上,壓了壓,上面還蓋了一層雜草。過了幾天,它又露出來了,似乎比以前高大、有光澤。當時餘東紅沒有在意,只是懷疑自己看書看得多,把眼睛給看花了。再過幾天又去看,越發驚奇,它不但長高、長粗,還金光四射呢!餘東紅心想,莫非女媧煉石補天時遺落人間的那一塊就是它?那可是件踏破鐵鞋無覓處的真寶貝啊!幾次相遇,看來與它緣份不淺,得好好珍惜它。於是,不聲不響把它塞進衣服口袋裡帶進學校,放假時又偷偷把它放進乾糧袋裡帶回老家,藏在樓梯底下人家不注意的地方。來年回家一看,又變樣了,木質樓梯差點被頂浮起來。眼看家裡容納不下,餘東紅和父母商量,乾脆將它搬到村外池塘邊去,看它能不能繼續增長。增長是必然的,只是速度放慢了一些,全身漸漸佈滿了青苔。

隨著這塊石頭的不斷“長高長大”,餘東紅也時來運轉,步步高昇,考中進士之後,由小小知縣到四省巡按,路越走越遠,官越做越大。奇怪的是,等他功成名就致仕回鄉,那塊神奇的石頭也偃旗息鼓停止生長了。後來主人壽終正寢安葬於村莊對面的官道旁,那塊老態龍鍾的石頭也自動轉了個向,一直廝守在與之隔河相望的村外池塘邊。

國內發現案例二

四川省高縣勝天鎮新福村二組饅頭寺,因寺前一石似饅頭得名。石有兩砣,分列寺門左右,若崗似哨,保護寺廟。村民們說,原先兩石基本一樣大小,的發現寺門左側的石頭越長越明顯大於右側的石頭。清康熙年間村民倡建饅頭寺,至今不絕香火。

國外案例一

羅馬尼亞的一座村落,那裡有無數的怪異石頭,每一個石頭都擁有自己的生命一般,小到6-8毫米,大到10多米,多數沒有稜角,曲面形狀較多。據悉,這些石頭會自己移動,每次下雨,這些石頭像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每年都會有小石頭從拳頭大小“長大”到數萬噸。有科學家研究,這或許是石頭中含有什麼吸水物質,碰到水分子,就“自我膨脹”。而這說法還不是最有力的。當地政府把這些石頭保護起來,成立了岩石博物館。有專門的研究小組考察這種現象。每年,有數10萬遊客到來參觀瀏覽。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