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3169號(農業水利類289號)提案答覆

B

公開

您提出的關於“加快推進農產品供給側改革把北大荒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北大倉”的提案收悉。經商質檢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現答覆如下。

長期以來,“北大倉”作為糧食主產區、重要的商品糧供應基地,為保障我國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近年來,面臨我國農業資源約束持續收緊,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農業附加效益持續偏低等一系列問題,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調整生產方式迫在眉睫。只有在“質”上尋求突破,才能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北大倉”。

十八大以來,中央積極推進“三農”改革發展,連續在中央1號文件中做出了推進農村改革、建設現代農業的戰略部署。為了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我部正在抓緊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工作主線,有力推動我國農業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為“北大倉”等糧食主產區下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進一步健全法律

法規,為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提供政策支持。我部將積極爭取將發展綠色食品寫入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將發展綠色食品納入法制化軌道。同時,加強與財政部等部門的協調,在低毒生物農藥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農業綜合開發及綠色產品產業鏈建設等方面給予國家財政經費支持。指導和支持黑龍江省農業部門把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納入重要農業建設項目,豐富可追溯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標準化示範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龍頭企業評定、國家級示範合作社創建、“三園兩場”等創建項目建設內容。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有關要求,推動將綠色食品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公共財政預算,增加綠色食品發展預算資金。

第二、改變種植模式,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2015年初,經國務院批准,發展改革委會同我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2014—2018年)》,其中確定了東北黑土地保護等針對當前耕地質量下降和受汙染問題較嚴重地區的重點治理工程與保護措施。截至2015年底,結合千億斤規劃田間工程項目投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開展了黑土地保護等工程試點,並提出今年將擴大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治理和東北黑土地保護試點。環境保護部正在牽頭編制的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也提出,將通過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強化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和加強灌溉水水質管理等措施對農業汙染進行控制。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有效整合現有渠道資金,區分輕重緩急,認真組織和指導地方開展相關治理和保護試點工作。同時,加快構建“中央政府指導、地方政府組織、企業和農業經營者負主體責任”的耕地質量保護與汙染治理長效機制,並向黑土地保持項目傾斜。

第三、突出品牌戰略,推進綠色有機食品可持續發展。今年上半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支持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打造一批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我部先後印發了《全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關於推進“三品一標”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強化了對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資金、人才以及政策支持。質檢總局正在開展“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工作,推動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依靠質量提升,打造農產品品牌和食品品牌。我部將積極與有關部門配合,推動北大荒建設“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縣、市)”和“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將有機、生態原產地等產品認定作為開啟黑龍江綠色資源寶庫的“金鑰匙”。

第四、切實加強證後監管,維護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品牌公信力。各級綠色食品管理部門加強對所轄區域申請企業在現場檢查和續展審查環節的把關力度,突出標誌許可審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嚴格落實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風險預警及公告通報等綠色食品證後監督檢查五項監管制度,從嚴從緊開展綠色食品標誌許可和證後監管,加強與國家認監委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對有機食品在市場環節的監管執法和監督抽查力度。建議黑龍江省相關部門按照綠色有機食品行業監督檢查的總體要求,協調有關部門實現監管聯動,有序推進綠色有機食品規範化發展。

第五、穩步推進基地建設和培訓,積極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多年來,我部積極穩妥地開展標準化基地創建工作。目前全國已創建665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北大倉”地區有60個,面積1400多萬畝),21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總面積1.8億畝。我部現已制定綠色食品標準126項,初步形成了涵蓋“從土地到餐桌”的綠色食品標準體系。同時,我部每年都開展綠色食品標準宣貫培訓、綠色生產操作規程普及等工作,以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的指導應用能力。今後,我部將不斷完善綠色食品標準體系,更加關注農產品生產過程管理、基地投入品管理以及追溯平臺創建等工作,積極推動包括“北大倉”地區在內的糧食生產重點地區農業標準化生產。

第六、不斷加強市場建設,積極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市場拉動是促進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的根本動力,為促進農產品市場健康發展,國務院專門下發了《關於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國辦發〔2011〕38號)等重要文件,在城鄉規劃、政府投入、土地、稅收、水電氣價格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農產品市場的政策。隨著這些政策的貫徹落實,農產品市場發展環境將進一步改善。今後,我部將深入貫徹國務院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市場建設和品牌宣傳。通過全國和地區性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發揮“宣傳展示、搭建平臺、促進貿易”的功能,積極推介“北大倉”地區優質農產品。依託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基礎較好的優勢,積極構建“北大倉”綠色食品專業營銷渠道,幫助當地綠色食品企業開拓專門市場。同時,支持綠色食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引導綠色食品企業通過“互聯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打開銷路,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感謝您對綠色食品發展的關注,希望今後繼續支持我部工作。

農業部

2016年9月29日

(聯繫單位及電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

010-591931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