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偏見看道教

放下偏見看道教

道教名山河南老君山

老子是道教教主。東漢順帝年間(公元126-144年),江蘇豐縣人張道陵於鶴鳴山創立道教,尊老子為教主,距離老子生活的時代過去了600多年,恐怕老子本人也不曾想到自己竟會在600年後成為道教教主。

對道教中國人都不陌生,說起它你會想到什麼?大概是看風水、算命、煉丹、在山上採中草藥、祭祀儀式、擺道場等等,還有自古以來流行在民間的鬼神信仰、巫覡崇拜、神仙方術,令信奉科學的現代人難以接受。再加上歷史上不少皇帝因為尊奉道教走火入魔,成天煉丹,耽誤國事的荒誕行為,也玷汙了道教在我們心中的形象。

可是理性地想一想,作為在遼闊中華大地上產生的本土教派,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即深又遠,至今我們生活中的民俗傳統,如小年辭灶、大年敬天、十五舞龍燈、二月二龍抬頭......中國人一年中眾多隆重的節日、儀式,大多都源於道教,更何況道教裡還出現了許多重量級的思想家和實踐家,比如老子、莊子,比如葛洪、孫思邈。

道教一定有它特殊、偉大又值得我們尊重的成分,那麼讓我們放下偏見看看它的獨到之處。

放下偏見看道教

瞬間的美麗

一顆流星在夜空中倏忽滑過,那是一副美麗的圖景,但中國人會聯繫到地上可能有個相應的生命也要滑落。雖然我們大多時候不相信,但還是不由自主的這樣想,這種聯繫就來自於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教關注兩個體,一個是天體,一個是身體。比如我們平常所說的天干、地支、臥看星象,是對天體的關注;採草藥、煉丹、氣功、按脈,則是對身體的關注。

在對天體和人體的關注中,道家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天人合一。道家認為宇宙天體與自然萬物天上的氣象、星象的一切變化,都和人間的地理、氣貌的變化有關。

如果說天體是大宇宙,人體是小宇宙,道家想象有沒有可能從大宇宙當中吸取一些東西給小宇宙呢?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氣功,吐故納新,把天地之間的元氣用來充盈我們小小的軀體,讓我們的身體和天體緊緊地連在一起。

發現了天體的永恆,道家想能不能向大宇宙借取一些東西來給小宇宙用,譬如草藥,譬如礦物,於是他們開始煉丹,希望向大自然借取這些有利的物質元素,來強健人的體魄,進而讓身體和天體一樣的永恆。

這就是道家天人合一的基本思維。在中國的三大宗教流派中,只有道家對天體和人體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而正因為這樣的關注,使道家的行為包含了對天文學、生命科學、醫學、藥學的早期探索,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其實天體和身體,正是當代人特別關注的兩個熱點。一方面我們不惜代價探究太空,另外一方面,我們不惜代價研究人的身體,希望找到長壽的秘密,那麼在遙遠的古代裡,道家的視線已經和現代人不謀而合了。是道家的遠見接通了當代和未來?亦或這本來就是現代人對道家思想的一脈相承吧。

如此真的該放下偏見,對這個我們中華本土的教派進行更多的瞭解,給予更大的尊重。

待續......

放下偏見看道教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