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出軌後,男方為何稱被“綠”,“綠帽子”又是從何來?

當戀愛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夫妻間的白頭到老,都是每個人希望的的美好結果。但是在這世界上並非每個人都能保持忠貞,於是就有了背叛和出軌,而出軌後的就會被戲稱為“戴綠帽子”。

女性出軌後,男方為何稱被“綠”,“綠帽子”又是從何來?

赤橙黃綠青藍紫,眾多款顏色,為何只選“綠”,“綠帽子”又是從何而來的?

從歷史中看去,我們就會發現咱們的老祖宗喜歡用顏色來區分貴賤。我們平時在電視影劇中看到皇帝是穿黃色的衣服,那是在古代黃色顯示尊貴的意思。天子的服飾:上玄下黃

《易經·說卦》、《易經·坤卦》記載:“上玄下黃乾,天也。坤,地也。天玄而地黃。故上衣玄,下裳黃”,這是來自“尊天法地”的“天道”思想。

古代用特定服飾來代稱的社會地位及官職,因而才有“只認衣冠不認人”、“衣帽取人”、“衣冠禽獸”等俗語出現。

服飾對應社會地位

布衣:指庶民百姓,意為只穿得起粗布衣服的人,當然不會是高官富賈啦。

紳士:紳為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作裝飾的寬大的帶子,勞動人民也當然不會在下地幹活時往腰裡繫上一根拖泥帶水的大寬帶子的吧?

紈絝:紈為白細的絹綢,絝即褲。穿白細高檔絹綢褲子的人,只能是遊手好閒的富家子弟了,否則,當心勞作時撕破褲子!

麻衣:赴試求官的考生,也稱“白衣”。西廂記中的張生為此一族的代表人物。

綠巾兒:古代綠色為賤色,大約是因為從事農作生產、整日面對綠草綠樹綠莊稼的人都是最底層的農民的緣故吧?因此,綠巾、綠裳亦為賤服。元、明時期,官府規定娼家男子只能著綠巾,以示等級低賤。後來演變為將妻子紅杏出牆的男人稱為戴“綠帽子”。

這是“綠帽子”來源之一

女性出軌後,男方為何稱被“綠”,“綠帽子”又是從何來?

據明朝郎瑛所撰的筆記《七修類稿》載,相傳於春秋時期,依靠妻女賣淫收入為生的男子以綠頭巾裹頭作為識別。綠色在中國古代被視為低賤者的用色,《漢書.東方朔傳》提到館陶公主劉嫖的情夫董偃頭戴綠幘,顏師古的注是:“綠幘,賤人之服也。”唐朝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也有“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之句,可見當時綠色為低賤者所用的顏色。

至於把綠色視為低賤者用色的原因,有一種說法是與龜有關。綠色為龜之顏色,而古人誤以為雌龜要與蛇交配才可以繁殖,甚至以為龜沒有雄性;如明朝謝肇淛所著的筆記《五雜俎》就提到,龜不能交配,所以縱容雌龜與蛇交配來繁殖後代。不少古書如《列子》、《說文解字》、《博物志》等均有類似說法。因此把妻子與他人通姦的男子稱為“龜”,今日閩南人仍有此習,閩南語鄙稱妻紅杏出牆者為“烏龜”

把綠頭巾定義為妻子通姦,應在元朝之後。據《元典章》載,元朝規定娼妓家長和男性親屬要裹青頭巾,而青、綠二色相近。此例一直沿用至明朝,《明史·輿服志》載,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下詔規定教坊樂戶和伶人要戴青巾,而樂戶、伶人之妻通常都是女樂、女伶,雖然以賣藝為主,但有時亦會與皇室及貴族發生性關係。明劉辰所著的《國初事蹟》也有記載,當時南京娼妓家的男子指令必須“頭戴綠巾”。

由此可見,以顏色區分貴賤職位身份,由“頭戴綠巾”演化至今的“綠帽子”真是沒毛病。這也成為了男人聞之色變的名詞。

女性出軌後,男方為何稱被“綠”,“綠帽子”又是從何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