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白,杜甫的詩風你更喜歡哪個?

三哥吹口哨


李白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盛放的奇葩,他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與浪漫色彩的偉大詩人。他豪放俊逸、清新自然的風格成為盛唐氣象最經典的標誌,成為唐詩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杜甫是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與李白並稱唐詩雙峰。他生命遭際與時代共起伏,他憂國憂民,以沉鬱頓挫、婉轉精嚴的風格與創作特點將由由盛轉衰的盛唐寫入詩史。李白以浪漫主義的風格將民生疾苦揮毫潑墨,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杜甫以工筆勾勒的手法將民生百態描寫得細緻入微。

唐代是一個開明且開放的時代,儒釋道三教在此時得到融合,並深刻影響了此後的歷代知識分子。李白與杜甫便是這一融合的產物,不同的是李白更多地表現出了不能擺脫儒家思想影響的道家知識分子的形象,而杜甫更多地變現了暗藏道家思想的儒家知識分子形象。

李白杜甫二人的性格境遇決定了二人體察民生的角度,古詩創作的風格趨向。

李白的青少年是在蜀中度過的,讀書、漫遊、求仙訪道、任俠是他這一時期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蜀中的道教氣息十分濃郁,李白家居附近的紫雲山是道教聖地,他曾說:"家本紫雲山,道風未淪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臨近的青城山則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環境的薰染,令他對道教生出極大的興趣,以至"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道教有關生命的浪漫幻想,有關神仙的神奇傳說不僅吸引著他踏遍名山大川求仙訪道,且豐富了他的想象力,璀璨了他的詩歌意境。


充滿道家仙風逸骨的李白一生未能擺脫儒家思想的影響,渴望得到統治者重用,卻一生未得志。他任俠仗義,豪放不羈,當他被唐玄宗召見,在宮廷裡做了一段翰林待詔的時候,其聲譽一定是達到了頂峰,可以說如日中天。在他被"賜金放還"時,他的輝煌境遇便宣告結束。少年時代的道家思想影響加上曾經經歷過無上輝煌的他註定無法像杜甫一般走近百姓,體察民生。

杜甫出身於世代"奉儒守官"之家,其十三世祖杜預是晉代名將,一代大儒,曾注《左傳》。祖父杜審言初唐時任修文館直學士、膳部員外郎,與李嶠、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遠祖的文武勳績,乃祖的文學造詣,以及家族的文化氛圍既啟蒙了他的政治理想,又涵養了他的文學才質。杜甫曾言"不敢忘本,不敢違仁"(《祭當陽君文》),"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祖輩忠君與對儒家思想的崇尚對杜甫產生深刻的影響,這些一方面使得杜甫先祖的影響成為儒家思想的忠實執行者,另一方面也給杜甫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壓力。

杜甫並非從最開始創作就充滿著悲愁和憂患意識,對民間疾苦進行著感同身受的描寫。年少時前往各地遊歷的他也同李白一樣,充滿著浪漫主義情懷,在《壯遊》中,他詩酒快意,縱馬遊獵,豪拓放浪,"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杜甫還對一生敬重和喜愛、好奇的詩兄李白拋出一句"飛揚跋扈為誰雄",高興時呼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隨著政治理想被當朝黑暗所摧毀,親歷安史之亂對唐王朝的致命一擊,杜甫目睹了民生疾苦之後的他逐漸轉向了現實主義的詩歌創作。

李白和杜甫二人都十分體察民情,但是所站的角度略有不同。李白是站在高處的俠士俯視芸芸眾生,而杜甫是穿梭於百姓屋巷觀察他們的喜怒哀樂。李白對民生疾苦的體察摻雜著他浪漫的想象,他以一種仗劍奔走的姿態,以浪漫主義的筆調去描繪。而杜甫行走於民陌巷路,以現實主義筆法完成對民生疾苦的刻畫,同時表達他對黎民蒼生的深刻同情。

李白的《塞下曲》"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中就體現了他的俠士風格與浪漫主義的風格。李白的關心政治詩《古風》體現了他俯視眾生的傾向,"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蕭士贇注認為"此詩似乎記實之作,豈祿山入洛陽之時,太白適在雲臺觀乎?"鬱賢浩《李白選集》雲:"疑安史亂起時,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陽一帶,目睹洛陽淪陷,乃西奔入函谷關,上華山。此詩為天寶十五載春初在華山作。"朱諫注認為此時李白在廬山隱居。這裡足見李白想象詭譎,在高處俯觀安史之亂,有著仙境與奇幻的色彩,有對政治現實的批判,但是缺乏親民與真實。

反觀杜甫,他的個人身世與國家政治風雲共起伏,他的詩歌創作也隨之轉向現實主義的創作當中。政治的黑暗使得杜甫原本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遭到打擊,他目睹了了百姓生活艱苦後,寫出了大量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詩篇。代表作《兵車行》中,"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他以一位路人的身份面對百姓生活的悲苦進行敏銳地揭露,同時他大膽地對封建統治者視人命如草芥的暴行進行了控訴。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為赴國難,便將家小安頓在鄜州羌村,隻身趕往靈武,不料途中為叛軍所俘,被拘到長安,在長安他目睹了叛軍的燒殺劫掠,有感於國家的殘破,妻兒的離散,寫下了《哀江頭》《悲陳陶》《月夜》《春望》等名篇。《悲陳陶》中對於安史之亂的描寫是極盡現實主義的風格,"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杜甫穿梭於戰場中,對百姓遭遇進行實況描寫,對戰場的慘烈進行透徹的揭露與批判。


李白與杜甫各自描寫民生的角度形成鮮明對比,詩仙李白在雲端俯察眾生,詩聖杜甫在百姓身邊與百姓共呼吸,同命運。二人的不同角度成就了他們各自在詩壇的重要地位。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成為盛唐的符號,他有著繼往開來,獨樹一幟的獨特作用。而杜甫開拓了樂府詩的題材,"即事名篇",用新題反映時事,是中唐當之無愧的樂府運動的先導。

有人說,年輕時喜歡讀李白,越老卻越能讀懂杜甫,我在讀兩者的詩歌時,也體現出瞭如此的閱讀軌跡。


一往文學



李白的作品天馬行空,不是人間凡夫俗子,彷彿不受任何拘束,以古風見長,人稱“謫仙”。古人說:蓋其才橫絕一世,故興會標舉,非學可及……

杜甫的作品沉鬱頓挫,以近體見長,後人學詩都以杜為師。一是太白的飄逸無從學起,二是學詩必學格律,而李白的近體不如杜甫的數量多質量好。杜甫被認為:“集大成者”,因此學杜不學李。

關於二人的差別,古人論述多不勝舉,看一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的描述:

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太白夢遊天姥吟、遠離別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少陵如節制之師,少陵詩憲章漢魏而取材於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則前輩所謂集大成者也。觀太白詩者要識真太白處,太白天才豪逸,語多卒然而成者,學者於每篇中要識其安身立命處可也。太白髮句謂之開門見山。李杜數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視郊島輩直蟲吟草間耳。人言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詞、長吉鬼仙之詞耳……



老街多年前寫過一首《太白行》,是古風歌行體,請詩友們指正:

白也非俗客, 原是謫仙人。 九天閶闔閽者醉, 牽龍掛酒下凡塵。 旦夕飛瀚海, 萬里越崑崙。劈山開蜀道 ,提劍撥青雲。 喝住羲車觀六合, 扶桑枝老莫敢嗔 。 五湖煙波流,容我泛輕舟。濯足長江水,高歌黃鶴樓。整冠洙泗上,彈劍秣陵秋 。 鳳城青鳥銜書致, 沉香亭北玉人遊 。 一騎妃子笑, 直入九重門。 六宮粉黛花爛漫, 眾芳蕪穢出太真。 蒹葭環玉樹, 皎皎孤月輪。脫衣顛倒肆劉伶, 一時御手肯調羹。 春風筆下龍顏喜, 名花傾國兩相迎。 胡旋侍酒迷心目, 眾人實醉我實醒。 羞唱鳳歌譏孔子, 仰天長嘆辭闕行。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雲梯。 剡溪閒夢日, 東山偶弄棋。朔漠起烽煙, 一夜動長安。 將軍分虎竹, 無計破樓蘭 。 夜雨霖鈴蛾眉死,人君方覺行路難。 提攜玉龍出門看,欲取胡顱復關山。惜無蹇叔擇君智,一貶夜郎將不還。 俗塵如一夢,空教汝心寒。權貴皆走馬,誰與憂黎元。 風雨雙龍劍,出水陷泥潭。蓴羹不足道,湘水自含冤。 採石磯頭乘鶴去,一縷仙魂詩萬篇 。人生在世不稱意,何不辭歸棲日邊。 朝駕羲車遊方丈,暮攜清酒共嬋娟。月下唏噓初掩卷,思君望影漫流連。

@老街味道

2018-3-25


老街味道


我比較喜歡李白的詩風!(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詩仙太白和詩聖杜甫的詩風各具特色,光耀千秋。杜甫的詩屬於批判現實主義,詩作風格沉鬱頓挫,悲慨、自然。詩句平易樸素,通俗易懂, 常在通過對事情的客觀描寫中來體現寄託自己的思想情感,還有對現實生活的評判和寄望。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詩詞名句。他的詩歌反映的是由興盛到衰亡一段時期的社會歷史情形,有鮮明歷史時代特徵和政治傾向,具有愛國憂民的思想情結,因此其詩也被後人公認為“詩史”!


(二)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生活於盛唐時期,他的詩風顯露的是其才華橫溢、浪漫風流、天馬行空、不拘一格、豪放飄逸、大氣磅礴。其詩多為樂府體和歌行體,常喜歡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詩歌創作,從而營造出瑰麗奇幻,如雲似仙、高天流雲的意境來。比如“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還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等許多詩句。他借酒澆愁抒發心志,呼朋喚友醉酒當歌、仗劍去國笑傲蓬蒿,散發扁舟賦詩暢懷,自詩狂人笑孔丘,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愧人稱謫仙人也!對於彪榜千秋,光耀詩壇的二位仙聖,他們的詩歌我都很喜歡,只是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詩仙李太白的詩風。




年少時喜歡李白的疏狂不羈,李商隱的幽婉穠麗,後來年歲漸長,又羨慕王維的恬淡超脫,再後來,於李賀的冷厲奇詭中驚醒,觸目驚心。


唯有杜甫的詩,不敢輕易拿起,亦不敢輕易放下。不是杜甫的詩太厚重,是我的生命太單薄。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家裡種了棗樹,鄰居過來打棗吃,杜甫從不阻攔,他知道,這個孤苦無依的婦人一定是太餓了。即使後來搬了家,在得知新住戶吳郎給院子加築籬笆牆後,他寫下《又呈吳郎》,言辭懇切,“如果不是窮困,她不會來打別人家的棗,她為此戰戰兢兢,所以不但不要阻攔,還要與她親善”。


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後一句更是直接點明殘酷的社會現狀,由小及大,由己及人,苦口婆心只為勸吳郎給婦人一條活路。


木心曾說——“佩服,總不及感動好;感動中已有了佩服,佩服中有感動嗎,常常是沒有的。”


浩瀚古今篇章裡,不乏讓人佩服的好詩,而杜甫的詩,是能讓人感動的。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的文人墨客甚多,但字字涼入骨卻心腸溫厚如斯的,只有杜甫。


小離的私家筆記


兩個一樣喜歡。李白與杜甫,一個是天上的明月,一個是人間的日常。李白始終與日月山川相處,比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比如“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這樣的句子,只能由他寫來。蔣勳說李白:“永遠在完全超越於現實之上的個人心靈世界行走”,而杜甫則是“落腳於實在的土地,讓我們看到人世間最大的悲痛和具體的悲劇。”讀杜甫的詩令人蒼老。杜甫寫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樣重的悲氣,怎能不使人想到生命背後的酸辛苦楚。


常紅


李白的詩如天馬行空,飄忽不定,思維不受束縛,格式更難禁錮。他的詩有四句、六句,甚至還有七句的。如《烏棲曲》

姑蘇臺上烏棲樹,

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

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

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若何?

長詩裡也是長短句摻雜,三、五、七言不等,但讀來卻不失其美感或氣勢,一般人很難作到,只有謫仙人這樣的文曲下凡才能發揮的如此恣意縱橫,無拘無束。

而杜甫的詩莊重典雅,精雕細琢,用詞講究,格式規範。象技藝精湛的大師嘔心瀝血製作的一件件精品,絕無瑕疵。二者相比,各有千秋,若較高下,難分伯仲,若要取捨,手心手背。但我認為初學者應學杜詩的規範為好。一點愚見,只供參考!


詩詞路漫漫


非常榮幸地受邀回答此題!

我可以開門見山地回答,一仙一聖從古至今無人不敬仰!談及更喜歡誰的詩風問題,根據自己的野性格對於李白更為熱衷一點。原因不僅僅只是他的詩風豪放,作品充滿放浪形骸的野性問題。主要是欣賞他不論在什麼處境下,飲酒與吟詩成了他的不解之緣。總是借酒助興而成詩,無拘無束。因而留下了不少軼事。曾經在酩酊大醉時,被李龜年大學士傳旨入沉香亭,為唐玄宗、楊貴妃一揮而就者名的三首(清平調)新詞。足見其才華膽識過人。附三首原詩供大家欣賞: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本人讀軼事一時興起,曾作七律一首附上:

《李白醉酒填詞》

長安軼事話詩仙,爛醉如泥送駕前。

唐帝貴妃施善德,龜年冷水去清漣。

一場好夢才驚過,三首名歌己著圓。

群玉山頭紅豔露,瑤臺月下舞編躚。

鑑於詩聖杜甫,同樣懷敬仰之心。他一生喜歡在家中讀書作詩,但放眼的是廣闊的宇宙天地。他善於煉字,詩風古樸莊嚴,人間的喜怒哀樂刻化得淋漓盡致,風格沉穩,現實主義邏輯思維縝密。比如說:《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詩人緊扣詩題"喜"字,對春夜雨作了細緻入微的描寫。"知"字以擬人化的手法,不僅把雨寫"活:"了,煉字卻是達到了傳神的頂峰。通篇以"喜"字滲透於字裡行間,以形象化而溢情的表現手法值得大家效仿!

為懷憶先聖,本人也曾作七律一首,隨附上:

《詩聖草堂淺憶》

浣花溪畔草堂題,淺憶先賢定故棲。

鋤野除茅安寓所,種禾織錦繡蘭荑。

吟詩作賦田園覽,舞步尋幽綠紫迷。

聖地嬌鴛猶在眼,昔年朱雀耳邊啼!

益龍民交以上作業,歡迎師友們鑑正指導!🙏🌹🌹


益龍民


兩人的詩句我都一樣喜歡,但人品上更喜歡杜甫一點,李白老喝酒,比較狂。


mm4545


喜李白的理由如下“1酒仙翁 李白 辭。” 宋 孫奕《履齋示兒編·雜記·仙》:“ 李白 自號‘酒仙翁’。”唐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所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個人喜好李白的原因就如上局的


用戶25779839749


李白是唐朝偉大的浪漫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杜甫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兩人在詩詞成就方面各有千秋。李白的詩整體風格是豪邁奔放、清新飄逸,而且想象力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明亮。杜甫的詩整體風格是沉鬱頓挫,這也是杜甫對自己詩詞的自評,感情基調沉重悲傷。



在自己整理分析了兩人的詩風后,感覺還是更喜歡李白的詩風。原因有以下兩點:

1.本人喜歡旅遊,想遊遍祖國,邊走邊寫 ,寫下獨屬自己的遊記,卻一直沒實現。李白本人性格豪邁灑脫,喜愛旅遊,青年時期就外出遊歷,足跡遍及祖國的名山大川,邊遊邊作詩,寫下了大量的讚美祖國壯麗風景的詩篇。

2.本人作為一個小女生喜歡一切浪漫的東西,詩詞也不例外,對李白這種浪漫主義的詩風就很是喜歡。因為杜甫詩的沉鬱頓挫的現實主義風格,更多的是寫民間疾苦 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慮。對於從小生長在和平環境的自己可能感觸不是特別深(想想還要感謝自己生在和平的年代),而且自己生活在現實的世界,要面臨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有時候需要讀一些浪漫輕快的詩詞來給自己減壓一下,放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