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有人頌揚有人批判褒貶不一,我們應該怎樣認識這個問題?

琪冰381


已有很多次看到“孔孟之道”的提法。如果我的認識有誤,那是我的認知錯誤。如果我的認識正確,希望能明辯、明理、明白的中國人,路過看到給個點贊:

一、“孔孟之道”如“XX之流”一樣,帶有貶意。正值中國、中華民族強勢崛起之際,作為有良知的中國人,理應響應習主席“中國有文化自信”的號召,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因”孔孟之道”這一詞彙,源於1971年”林彪事件”後,“四人幫”藉機發動“批林批孔”運動,企圖以”孔”(即孔子)影射並打倒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孔孟之道”是“文化大革命”後期,“四人幫”之流發動“批林批孔”運動的產物,我們現今應改用中性詞彙——儒家思想,這才應是正確的表述。

二、儒家思想應褒應貶,我們應有客觀歷史的眼光。正如“要知道蘋果的味道,你就必須親自嘗一嘗蘋果”一樣。儒家思想到底好不好呢?我們只有明白了儒家思想產生的背景、儒家思想具體的內容、儒家思想歷史的影響,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是無論對錯的自己的思想認識,而非人云亦云的妄加評論。

第一、儒家思想產生於中國春秋、戰國之際,它當時僅僅是“諸子百家”思想中一家的思想。由於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周王室失去各諸侯國信任,之後導致外敵入侵,都城東遷,王室衰微,禮樂崩潰而天下亂。隨後,東周的歷史轉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亂世。

第二、儒家思想是孔子因崇尚、懷念並試圖回到西周時代,他心中理想的以“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等為主要內容的禮樂有序、有制、有愛的國家大治,而創立的一種思想學說。當時孔子周遊列國,廣收門徒,大興其思想文化教育。後續孔子的弟子,及後來的孟子、荀子等進一步把孔子的這些思想加之發揚光大,這便形成了“儒家思想”。

第三、儒家思想最大的影響,是被歷代帝王接受、利用,並將“四書五經”定為“國考”必考。漢武帝時,儒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隋唐之後,以至清清末年,中國封建社會一直沿用”科舉制度”延納人才,其文考就是將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的“四書五經”,列為必考。

三,儒家思想中,僅“四書五經”,是博大精深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詩》、《書》、《禮》、《易》、《春秋》,這些個書,徹徹底底學好、學懂、學深、學透了,一旦科舉中舉,很低的能任“七品縣令”,歷代封建科舉狀元,據知都非等閒之輩。尤其是宋朝,有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大清晚清,腐敗戰亂那麼厲害,清末最後一個狀元,依靠自己,最後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實業家。

思想文化,無論好壞,除了其自身的歷史侷限之外,它都是我們愛好學習的人的精神財富。“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我認為毛澤東主席,在幾十年前,已經很好的教會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了。

最後,我沿用自己一貫的一句話來結束,即:“土地還是那土地,關鍵我們自己是什麼品種的種子”。

(夠囉嗦,謹此。謝謝您的閱讀!🌷🌷🌷🙏🙏🙏)


沃克特爾


必須把孔孟拉下神壇,作為一般哲學對象來研究更理性。

如果說中國真正的哲學大師,非老莊莫數!

多研究一下道德經、周易,取其精華,發揚光大!

當然,孔子編撰的《詩經》還是特好的,那才應該是真孔子的東西,《論語》是被加工過的。

法墨兩家也比儒家強的多,儒家就是教我們如何做好奴才、教執政者如何愚弄人民延壽政權。


茶夢軒


問題回答了一大堆,批來駁去。首先搞清楚孔孟之道是起初講給誰聽的?孔孟之道是講給帝王君子的!所以您若不是帝王又不想當君子,孔孟之道您可以完全拋棄。但結果就是沒了孔孟之道,在當下及過去2000年裡,您只能變成禽獸或者在變成禽獸的路上!為什麼?因為孔孟之道由起初的帝王之學退而求其次成了君子之學再退而求其次變成百姓之學的過程中滲透到了中國人的骨子裡。您即便想拋棄也拋棄不掉!為什麼?因為中國自古法律不健全法律意識薄弱,孔孟之道滲透紮根充當了中國的倫理約束進而彌補了法律意識的短板!很多人覺得孔孟落伍已經不適合社會了更不適合您,原因一方面是孔孟之道在退而求其次的過程中的確被強加了不少糟粕垃圾,但那不是孔孟的錯而是孔孟後人的錯!😄原因另一方面是孔孟對人的要求門檻太高了,而多數人的人心修為又太低了。😄孔孟之道起初站在高山之巔 教的是人中龍鳳。您若高度不夠習了孔孟自然變成腐儒小人!所以您感覺歷史及當下儒門多出敗類小人的緣由!孔孟之道支撐起了中國兩千多年的脊樑,中華兩千年不倒原因就是孔孟兩千年不倒!民族浩劫面前靠的就是修身齊家 治國平天下的那幫人在挽救挺身 力挽狂瀾!孔孟之道雖有糟粕但根骨堅挺,孔孟巨樹參天 批空鬥孔不改其大!孔孟之道是主治民族骨質疏鬆症的鈣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先天下之憂而憂 國家興旺匹夫有責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孔孟本是硬漢 後人俗人整成了軟蛋!儒釋道 ,釋若沒了,中華傷個肝而已死不了!道若沒了,中華去個腎而已也死不了!但若儒沒了,中華命必亡!😄🌹


墳沙一號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中,每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是標準答案。

中國自從進入夏商周家天下社會之後,上層社會從人性上開始墮落,過著奢侈腐化的生活,人民群眾越來越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在這種情形之下,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勢的鬥爭也日趨激烈,於是出現了道德經中的“智者”,(實際就是陰謀家和野心家的意思)。所以老子說“大道費,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他們以偽善的面目來吸引大眾眼球,並利用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來為自己篡權竊國的目標服務,西周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所以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統治階級內部這種智者偽善的行為,在社會歷史上產生出極為惡劣的影響,即使在統治階級內部的兄弟父子之間,也不斷為了權利而互相殘殺,周朝的禮樂制度

只能從表面上限制下層民眾,根本就無法挽回這種因爭權奪勢人性變惡造成的禮崩樂壞局面。所以老子說“以智治國國之賊。”

孔子是個學者,出生在東周,他看不到歷史變遷形成的深層社會矛盾,思想沒有超越統治階級為維持統治而制定的禮樂範疇,認為統治階級應該實施仁政,看不透大盜竊國的家天下統治階級實際上已經變成了流氓集團,更不懂家天下社會制度下是不可能有什麼仁政的。但這對於一些人來說,卻有著很大的欺騙性。

所以說,孔子真正的思想深度比起老子關尹子有著天壤之別。也比不上墨子,管子,晏子,文子,列子,莊子,子產,孫子,鬼谷子,范蠡等人的思想深度。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要想既維持統治階級三宮六院極度奢侈腐化的生活與百姓極度貧困的生活長期並存,就需要一種似是而非但表面上說的過去的文化作為思想基礎,麻醉人民群眾,於是孔子非他莫屬而榮幸的入選了。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人性一旦被社會的惡性爭鬥所左右,一切仁義道德也就變成了爭權奪勢的一種工具,失去了真實的意義,而魯迅看透了這種思想“吃人”騙人的本質。因此,我們也必須看清孔子思想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本質,社會才能進步。


古始之道


孔孟之道,其思想有反動性,特別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等級思想,還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中庸之道,也是有適用的範圍,必須要有批判地去學,不應誇大其詞的宣傳。世代不同,應與時俱進地多宣傳新時代文化思想,特別是毛澤東思想,要多學習研究,凝聚民心,對國對家都有利。因為時過境遷,文化思想是在發展的。孔孟之道的出發點是為已,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是為他。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共同提高思想覺悟,為人民為人類貢獻力量。現在的人民群眾,追求的是人類大愛,人人平等,包括父子之間,官民之間,要以理服人,以法制人,而不適合用圓通的法則忽悠人!在法的框架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更有利時代的發展!


手機用戶51873821213



對孔孟之道,有人批判,有人歌頌。

最典型的是儒家的主張湯武伐桀紂。儒家認為暴政虐民,把人民當奴才的君主,必須誅殺。孟子謂之:湯武誅獨夫。孔子謂之:湯武革命。【革命一詞,最早由孔子提出】

韓非子認為孔子是亂臣賊子,居然歌頌湯武弒君之行。這是教唆臣子弒君——仲尼不知忠順孝悌之道。

韓非子謂之: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

韓非子忠臣順民的標準——寡聞從令。

韓非子還提出了三綱理論: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韓非子甚至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而誅臣,焉有過!

最後再說一則著名的湯武弒君VS湯武伐桀紂之辯。

儒家主張,只砸君主的鐵交椅,而不砸人民的鐵飯碗。即不合格的君主應該下崗,暴政虐民的君主應該誅殺。而黃老學派與法家則認為,只能砸人民的鐵飯碗,而不能砸統治者的鐵交椅。


除了法家和黃老學派外,所有人皆贊同儒家的這一主張。

在漢景帝時期,有一場著名的湯武弒君之辨。黃生代表法家和黃老學派的觀點,指出湯武弒君不是受命於天,而是篡殺,湯武是亂臣賊子。而儒生轅固則依據儒家學派的主張,認為桀紂暴政虐民,湯武順應民心,誅殺暴君,當然是受命於天。黃生則反駁道:桀紂雖然殘暴,但畢竟是君主。湯武雖然賢明,畢竟是臣下。君主有過,臣子應該勸諫,這才是忠臣,但湯武不但不勸諫,反而弒君。這無疑是亂臣賊子。儒生最後反問黃生:依子之言,漢高祖推翻暴秦,也是錯的嗎?

黃生啞口無言,這場辯論以儒家完勝,黃老的完敗而告終。

此後,對奴役人民的暴君,必須誅殺。便成為世人的統一思想。

孔子一句湯武革命,致使中國改朝換代不斷。


楊朱學派


貶低孔孟之道的人其實不是在貶低孔孟之道,只是單純地出於一種反對統治者的理念而已。讚揚孔孟之道的人也不是對儒家思想全都讚揚,而是讚揚那些常見的道理而已。



第一種人多為貶低而貶低

這些人不瞭解儒家,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對統治者有著一種切齒的仇恨,最終扭曲為只要統治者提倡的他們就反對。放在時下來講,有點像文革時期的紅衛兵。因為我們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用民主取代了帝制,所以在建國之初把孔孟等優秀的思想也歸類為封建文化。當下從意識形態來講,國家早已經為這些優秀思想平反了。我們來看八榮八恥,看公約良俗,這些都是從我們民族的良知中轉化而來的。這些良知哪裡來?是幾千年在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等浸染下地不斷繼承。我們的教育並沒有比孔子時代講學模式有根本改變。


但有一部分人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觀念裡還是罵孔孟罵儒家就是贊成民主就是愛國。這如果用當下的話來講,是歷史虛無主義。

還有一些人是在跟風,就很像特殊時代裡的有些紅衛兵了,明知道這麼做是錯的,但大家都做了我不做就顯得不好。所以罵孔孟儒道是為了表明立場。諷刺的是這些人恰恰是沒有立場的,他們既不知道孔孟缺陷在何處,也不知道孔孟的優秀在哪裡,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可憐人。

第二種人也批判孔孟,但是真的理解孔孟

雖然是統治階級用以維護統治的思想,但是他們卻能看到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係。這個用馬哲也能解釋得通,無非就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簡單論證而已。

在統治這一角度來講,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是對立的。但是,儒家思想不在這一層面上,而是在維護社會穩定發展上,這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共同的追求,兩者是同一陣營的戰友。社會穩定發展,統治階級保有自己的統治地位,被統治階級保有自己的穩定生活。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再有他們意識到一個問題,歷史上所有治世的存在,人民生活相對富足,都是按照儒家的方法來治理的。相反,所有亂世出現,百姓民不聊生,都是因為統治者違背了儒家道術。那麼這個罪名又怎能強行施與孔孟儒學來揹負?


待曉兒


孔孟之道是華夏文化的根骨,七千年燦爛輝煌的文明史整體貫穿了孔孟思想傳承至今,因為孔孟傳承了三皇五帝及周禮的智慧凝結成了儒家思想。

為什麼有褒有貶呢?裡面有好多原因,褒的一方深入理解了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延續的重要性,認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種道德,認識到這種文化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貶的一方大體有以下幾點:

1.對儒家經典的不理解,理解有個方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的理解就是向正能量方向去理解他,如果形而下通常走向負能量方向。揚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儒家經典的文言文難懂難理解,其實很簡單,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做人講仁義就好了,內在裝著仁義,外在的行為就是忠孝,關公就是典型,難道還有誰說關公是小人是裝逼嗎?

還有就是感覺儒家的禮節太麻煩,涉嫌裝,做作。其實古人是用禮節在修身,他們那時不像現在這麼快節奏,講究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感覺儒家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這是肯定的啊,但很多人只看到統治階級而沒看到自己,家和國都離不了儒家思想,在家講孝悌,對國講忠義,沒毛病啊!如果所有人都從思想和行為都遵循儒家思想那就是大同社會就是現在所提倡的共產主義社會,所以儒家是為所有人服務的。

3.做不到,儒家對人的行為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其實還不是最嚴格的,墨家就更嚴格。嚴格是有好處的,因為人出生就在儒家的氛圍裡薰陶也就逐步接受了一些戒律和約束,這就是儒家教育的魅力所在。這樣的教育形成一個整體的體系,家,企,國,都在一個體系內那就強盛無比,秦皇統一之功,文景之治,漢武大帝,漢光武帝劉秀,隋朝僅楊勇時期國家人口翻番,唐太宗貞觀之治,唐玄宗開元盛世,宋代經濟文化人口達到最鼎盛,元朝的蒙古人也奉行了儒家文化,明太祖和永樂大帝,清康雍乾盛世,當代的民族復興和文化自信。這些無一不是因為偉大的孔孟之道思想的影響,所以說孔子是至聖先師,孟子是亞聖一點沒錯。


不東先生


以孔孟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服務於帝王思想。家國天下的逐步放大,為天下一統、宗族社會的相對穩定提供了禮儀典範和道德基礎。漢武帝吸取了秦滅的教訓,內裡繼承了秦的法家治國,外表神話和包裝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儒家理念。簡稱:內法外儒。當然在歷朝歷代的更迭中,孔孟荀的儒家思想也在演變進化而服務於不同的需要。並長期塑造中華文化中主流的意識形態。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為代表的註疏,直到近代的馮友蘭以《新理學》為核心的“貞元六書”新儒家思想。

無論法家還是儒家,還是百家爭鳴。批判的繼承和發展才是對傳統文化該有的尊重和態度。畢竟我們不活在春秋戰國,難免覺得表裡不一。單純的褒貶有何意義?朱熹的理學和陽明的心學裡也內涵著對孔孟思想的褒貶,但他們俯下身子,加入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以作學問的態度加以完善、繼承和發展。無論外來的還是本土的文化,懷一顆對思想智慧之光的崇敬之情,嚴謹務實治學態度,才能真正去蕪存菁,成就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北平之春1112


今天我又看到了關於孔孟之道的爭論,我覺得大可不必,也沒有必要去問怎麼認識這個問題。有一次我看了易中天老先生的視頻,有個婦女問他學生應該不應該去看三字經、論語等孔孟國學書籍,易中天老先生的觀點表示那是毒藥,千萬別讓小孩學;另外一個視頻裡面他在高談闊論自由。我是不太認同他的話,他有時也是前後矛盾,人家讀什麼書,人家不會自己去思考和分辨麼,你有必要去橫加指責麼,你這算不算是干涉人家自由。

 

孔孟到底是不是毒藥?在我看來可能會對有些人是有用的,對有些人來說是沒用的,這得在於你自己對孔孟之道的認知和取捨,我們都知道不能照搬照抄,不能教條主義,更要與時俱進,更要實踐檢驗是否正確,不能光聽別人說好或者不好。

 

在我看來孔孟之道是不可怕的,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就算裡面有一些對現時來說是糟粕。但我們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會思考分析的,懂得分辨好醜,就算一時不能,也會在生活中慢慢加深理解,所以有知天命的說法,因為隨著年齡和生活閱歷的增長,你會慢慢看透很多事物的,因此完全不必去爭論高低,也不必阻攔別人去學習。我覺得只有經歷過,才能說出生活的滋味,對於孔孟之道也是一樣,只有去學習和檢驗過才能分辨出其中的美好與醜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