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主播:青音

音樂:《愛自己》-秦嵐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弗洛伊德他老人家說我們人類的種種行為,都受到潛意識的支配,而潛意識,多半又和我們的性慾有關。

弗洛伊德大概不曾想到,在他辭世80年後的今天,世界早已發生了鉅變,當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諸多需要都可以通過一臺手機甚至一個屏幕來滿足的時候,人們發現,這個社會開始越來越適合一個人生活:

以前談個戀愛,至少有個人在你洗衣服的時候幫做個飯,在你加班的時候車等在樓下送你回家,或者一回家就弄好一桌菜,週末逛個街買個東西,至少男朋友還能充當一下拎包的角色。

可是現在外賣、洗衣服、打車、購物、家政、甚至談心聊天打發寂寞等等全都能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完成…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性愛最大的缺點,就是它需要至少兩個人一起完成,這在我們這個高喊著“結婚有風險,入場須謹慎”的孤獨的大時代裡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你看,現在流行的打王者榮耀、看直播、刷抖音、追劇不都是獨自一人就能完成的操作嗎?

都2019年了,很多人連約人吃飯都覺得麻煩,又何談約會、戀愛、結婚、生子呢?哈羅,歡迎來到無性無愛的單身世界!

美國《大西洋月刊》作者Kate Julian在文章《性蕭條》中寫道:

“當下本該是性的黃金時代。美國人中認為單身人士的非婚性行為無可厚非的比例空前的高;新增艾滋病例又空前的低。大部分女性終於可以免費獲得避孕措施;緊急避孕藥無需處方就能拿到。

然而並沒有,美國人的性行為變得越來越少。

不但20歲之前就有性行為的從54%下降到了40%,就連從來就沒有性生活的人,也比20年前多了足足1.5倍。

生孩子的變少了,結婚的人變少了,未婚同居的人也變少了,談戀愛的變少了,甚至一夜情的數量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性蕭條”不是什麼新鮮詞彙,早在本世紀初,我們的鄰居日本,就已經進入到性蕭條階段,只不過他們不像美國人一樣直接,他們不直接提“性”,用“低慾望社會”形容自己。

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日本18到34歲的育齡女性,有40%是處女,而18到34歲的男性,有38%是處男,中間甚至不少人從沒交過男/女朋友,並打算母胎單身到老,並且認為自己以後也不會交男/女朋友。

曾經實行計劃生育的中國,2010年人口總和生育率只有1.18,就算這兩年完全放開二孩政策,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

在全中國,獨居人群也越來越多,長期單身獨居人口,從1995年前的6%,漲到了2015年的15%,這兩年依然在繼續暴漲。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歲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達2.47%,比10年前增加近兩倍,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顯著增多,到現在2019年,在一些第三方機構的統計中,這一數字更是顯著飆升。

VR和AI技術越來越厲害,現實中的愛情和性很快就要輸給虛擬世界了…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越來越少的現代人能夠說出究竟什麼是愛,很多人的愛情都是和用來曬朋友圈的情人節的禮物聯繫在一起的。

“我需要你的時候你要立刻出現,我不需要你的時候別來煩我”、“活兒好不粘人”,這可能是每一個想戀愛又怕麻煩的現代人都不好意思說出口的真實的心聲。

可是你知道嗎?為什麼心理焦慮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可能和我們整個社會陷入到了“性蕭條”和“愛無能”有關——愛願無處安放,性慾得不到釋放,人再高級也是動物,人們怎麼可能不焦慮呢?

提到“性”這個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是好骯髒、好下流,好羞恥、好丟人…還是你認為性愛是人的一種非常正常的行為,是生活的必須,它就像吃飯和睡覺一樣正常?

以前我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做深夜情感節目的時候,節目中有一個片頭,是收錄了我國著名的心理專家賈曉明在談到性愛時的一句非常經典的論述:“你怎麼看待性,你就是怎麼看待人。”

那麼在這裡,我可以再加一句:你怎麼看待性,也代表著你怎麼看待你自己。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古人云“食色性也”,這裡的“色”指的是性,性指的是性情。可見古人其實比我們現代人在某些觀念上反而更加通透,他們會把性愛放在跟吃飯一樣重要,也一樣平常的位置上,也說明,性和食,代表著一個人的品性。

運動是能緩解焦慮的,這我們都很好理解。如果你是個常常容易感到焦慮的人,那麼你就要開始學會對你的身體有所瞭解,開始學會從愛護自己的身體上來改善焦慮情緒,當焦慮問題引起肌肉緊張時,知道怎麼放鬆你的身體這也是焦慮自救的必修課。

那麼,性愛本身也是一種讓身體放鬆、思想放空的身體活動,它對緩解焦慮情緒的作用,有時候比單純的身體運動訓練還要有效,因為性愛有著對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功效。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首先,我們來看性愛對身體的好處:

心臟病專家對131名男子進行觀察,發現他們在心臟病發作前約有近2/3的人受到性生活障礙的困擾,而經常擁有和諧性生活的夫妻,發生心臟病的危險至少比常人減少10%。

沒錯,性生活可以讓人們的骨盆,四肢、關節、肌肉,脊柱更多地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和肺活量。性愛中的肌膚摩擦,也可增加皮膚的活力,讓皮膚光潔細嫩,並起到防治皮膚病的作用。

性生活可以使腎上腺素均衡分泌,肌肉先收縮,再放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使免疫系統能保持在較好的狀態。性愛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人精神抖擻,神采奕奕。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你知道嗎?其實你的失眠也和缺乏性生活有關,你是不是自己能明白,但就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呢?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失眠,有相當一部分的原因是性生活不和諧,性慾沒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和釋放。在性生活中,緊張激動的身體開始放鬆,肌肉也在滿足之後的疲倦中得以舒展,睡意自然而然會襲來。性慾越能得到充分的滿足,人才越容易入睡。

對女性來說,性愛還能幫到大姨媽,通過性生活中的肌肉收縮運動,能促使血液加速流出骨盆區,進入血液總循環,而減輕骨盆壓力;還能適量恢復腦部的供血量,從而減輕腹部及經期的不適症狀。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通過性愛可以調節女性的膽固醇,保持骨骼的密度,減緩雌激素流失的水平。性愛還可能讓女性的肌肉更加有力,使整個人看上去步態輕盈,身體的靈活性也加強,從而減緩女性的衰老。

性愛的興奮能刺激大腦分泌出一種叫胺多酚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也叫作腦內咖啡,它能有效地降低身體各部的痛感。

因此,我們可以一句話總結:性愛比喝咖啡管用、比興奮劑好使、比安眠藥有效、對女性的好處堪比貼面膜、吃保健品和用貴婦面霜。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那麼,性愛對心理的好處有哪些呢?

性愛如果是發生在成年人的自願的非強迫的關係中,請注意前提是:成年人的自願的非強迫的關係中,那麼性愛便是一種非常美好的體驗,它能讓人的感情昇華。

  • 首先,美好的性愛是可以提升自尊感的——我很有魅力、我對別人有吸引力、我被人渴望著、我被人愛。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會讓一個人由衷的感受到作為一個人和一種性別的存在,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 其次,美好的性愛會讓關係更融洽——美國心理學家曾進行了18個月的縱貫研究發現,性滿意度與關係滿意度有關。越做,真的會越相愛嗎?
  • 答案是不一定,你們帶著愛去性愛的話,那當然是越做越愛。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做,一定是不夠愛。心理研究發現:常有性愛比不常有性愛的伴侶,更愛彼此。



青音專欄丨“性蕭條”時代來了,你有多久沒有被溫柔觸碰過?


  • 第三,美好的性愛會讓人更快樂。在一項調查 13000 人的心理研究裡,16% 受訪者說他們至少已經一個月沒有性愛了,他們比起其他人更不快樂,更容易抑鬱和焦慮。


感受不到被愛,感受不到溫暖溫情溫柔、感受不到全然的放鬆、感受不到快樂,你當然就會被焦慮包圍。

因此,性愛是比運動更有效的緩解焦慮的身體活動,記住了嗎?

你我都是成年人,請對自己的身體誠實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