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文 | 焦先森

4月8日,湖南卫视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种新剧型——青春新神话剧,由三尚传媒承制出品的《封神演义》登录该卫视青春剧场,开始抢占每晚10点的全家看剧时间。同时,芒果TV、爱奇艺、腾讯、优酷全网同步上线该剧,意图再造一个媲美《知否》的流量现象。

可惜事物的发展总不能尽如人意,与该剧同时上线的,则是对这部剧狗血剧情褒(bian)贬不一的评价,与该剧上映前推手们的各类吹捧形成鲜明对比。

青春和经典的取舍,翻拍自带流量难掩剧情狗血

不少评论将这版翻拍的《封神演义》称为“魔改”,戏称“打着封神榜的幌子谈恋爱”,而前两集表现出来的苗头竟是杨戬和妲己先成为兄妹再谈起恋爱,已让读娱君脸上挂满了惊叹号。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按《西游记》的说法,杨戬本为玉帝的妹妹和凡人所生之子,为救母力劈桃山,是个能量级与孙悟空相近,本就不把自己亲舅舅玉帝老儿放在眼里的人物。

而出现在《封神演义》中时,杨戬仍在修道,奉师命助姜子牙破魔家四将和梅山七圣。(梅山七圣在西游记中为杨戬属下,而封神中则是猿猪牛狗等七怪,为杨戬所杀。)

出现在新版《封神演义》中时,杨戬是神仙与凡人之后的身份未做改变,却被安排寄养在苏护家,改变了苦哈哈的孝子身份成为一介纨绔子弟,与苏妲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兄妹相恋,生生造出一条给纣王戴绿帽子的奇路,让原著粉们再也无法淡定。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而妲己也被勾勒出了一条新的成长线,作为官家小姐在冀州人民心中留下来温婉善良、爱民如子的印象,感情线不但从“杨戬是你哥哥不能喜欢”发展到“杨戬死了我也活不下去了”,还平白生出一只男的妖狐要与她交换心智,还成为了她的守护神,上演了一出“人+妖+半神(杨戬)+纣王”的四角恋......

如此改编已近乎将《水浒传》改写成了《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这种给经典剧集强加情感元素的翻拍套路,让原著对于人性的挖掘、对于腐败政治的反思被完全冲淡。

用一句豆瓣网友的评论来总结,对于严肃作品的翻拍,我们大抵应该有个度,牺牲所有的故事去迎合年轻观众狗血的喜好,未必是影视剧获取流量的唯一方法。“戏说不是胡说,尬出新高度的古偶,除了借用《封神演义》人物的名字,跟封神演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除了剧情尴尬、故事线乱、拖沓不知所云外,这部2015年的剧集,于今时今日播出,服道化、画质以及特效都很OUT,尤其服道化让人感受不到一点商朝的文化气息,完全是不伦不类。

眼下,魔改版的《封神演义》才播出了5天,除了一阵尬吹的媒体,在大众口碑上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豆瓣评分仅有3.4分。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卫视大战恶局,假嗨的湖南卫视难对观众负责

就是这样一部明眼人都能看出是烂剧、尬剧,却被湖南卫视奉为经典。

其实,该剧的购买也是为了流量抢夺大战。在《封神演义》之前,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共推的开年大剧《都挺好》主打家庭伦理,因“过度引起观众共鸣”而在全国开启了寻找苏大强热潮,这让竞争对手们都有些慌神,毕竟在流量就是钱的年代,谁的荧幕被定格得更久,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而这其中,凭着《知否,知否》一剧一度在年初霸屏的湖南卫视显然处境更加难堪,其捧起来与《都挺好》对打的神剧《只为遇见你》豆瓣评分仅4.1,收视率与口碑齐跌,被太多人视为垃圾剧集,被碾压得有些难看。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由三尚传媒承制的《封神演义》能被安排此时航线,大概就是在这系列的竞争中让湖南卫视看到了重回话题之王的希望,毕竟,在本剧的拥护者眼中,《封神演义》在表面上至少有着四大好处:

  1. 承制方三尚传媒本就是善于翻拍的大户,有着新《三国》这样的口碑保证,导演杨晓明为金牌制作人,而第二导演吕行也曾成功打造了2017年十大最高评分网剧《无证之罪》,并获得“中国十大青年电视剧导演”称号,编剧朱苏进更是目前国内编剧界的“大咖”,他的编剧作品《鸦片战争》(电影)、《康熙王朝》、《我的兄弟叫顺溜》、《让子弹飞》家喻户晓,都是有保障的主儿;
  2. 经过前些年各种神剧的孵化,各种改编雷剧都至少有着大量“审丑”癖好的观众基础,而且只要观众看了,骂名和好评都是流量的象征,这样自带话题的雷改编还可以被称为影视剧的“创新之举”;
  3. 因为是4年前制作的老剧,影视呈现的不足自然可以推给时间,更重要的是,剧中在当年并不出众的演员们现都已成长为不同量级的流量小花,其当年之作自然有不小基数的粉丝追捧,对收视率和点击量已是极大的保证;
  4. 作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封神演义》此前已有良好的观众基础,再加上近年来各种改编、翻拍不断,无不求奇求新,这样一部以“杨戬爱上苏妲己”为噱头的新作,自然更能吸引观众眼球。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谁能吸引眼球,谁就是收视率和广告效益的赢家,在这样的出发点上,以新奇角度争夺年轻观众为制胜法宝的卫视,也就不会再考虑影视剧作的质量,以及对原著能有多少的尊重了。

可悲的事正在于此,拿掉封神榜里众神鬼的名字,这部剧虽然能依靠湖南卫视的金字招牌,获得一些收视率,但难掩它的“假嗨”——只剩下偶像剧的情情爱爱的剧情,只是更方便加入人妖恋的热度、兄妹乱伦的尺度、君王荒淫的刺激,顺便再蹭蹭原著的热度来扩大宣传罢了。

应该说,自从《知否》下档之后,湖南卫视购买的剧都很难对观众负责。

资本运作的本意,拍好戏让位挣大钱、三尚传媒或无法完成业绩对赌

当然,这一部烂剧也离不开三尚传媒的“骚操作”。

记得所读的传说里,唯有《封神演义》的人物没有中间地带,正就是正,每一秒都要正到骨子里,邪就是邪,分分钟要恶向胆边生。

这像极了资本在人世间的样子,只有赚钱一种目的,没有可模糊的中间地带好讲。《封神演义》是三尚传媒承制出品的,而这次电视剧上映,通稿刊发最多的标题则是《联络互动旗下公司承制出品大剧登陆湖南卫视王丽坤罗晋倾情演绎另类》,三尚传媒的背后,是A股上市公司联络互动。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三尚传媒成立于2008年9月,2016年4月挂牌新三板,其主营业务包括电视剧投资、制作、策划、发行及营销和衍生产品开发。纵观近些年来的发展,其结构依然单一,没有形成有效、可持续的好剧生产力,风险较大,完全依赖于某一部单一剧集。

这从近些年来的财报和剧集投入也能看出,财报显示,2013-2015年,营业收入为154.46万元、940.40万元、1105.03万元;亏损分别为131.47万元、560.75万元和64.32万元——在这期间,三尚传媒参与投资制作了如2010年的《三国》,2013年的《清网风暴》、2015年的《虎头铡》。按理说2010年的《三国》已是过去式了,但从2016年上半年财报中看到,这些年三尚传媒一直亏在烂片上,全靠吃《三国》的老本。

也正式看到经典老IP带来的红利,其开始有意聚焦经典IP。2017年上线的《白鹿原》与2019上线的《封神演义》正式如此策略下的布局。而这样的策略也的确有效,投资占10%版权收益的《白鹿原》为三尚传媒在2017年营收7172万元净赚2052万元。

烂剧《封神演义》背后:假嗨的湖南卫视和压力巨大的三尚传媒

而在2016年,《封神演义》与湖南卫视签订了独家首播协议,其中三尚传媒占比20%的投资收益,预计收益3500万。

从2015年之前的亏损,到2016年之后开始盈利,并登陆新三板,三尚传媒仅靠聚焦“经典IP”就能翻身。而且,其还在2017年3月,获得了联络互动3亿元的投资,当时估值高达7亿元。

不过,越是看到大钱,三尚传媒似乎越喜欢折腾“经典IP”,《白鹿原》因为大尺度被传下架,而今的《封神演义》更是为了赚钱不顾“封神”这个经典IP,招来大骂——一系列的骚操作,都似乎又看到了曾经拍烂剧的那个三尚传媒。

“对于专注剧集的公司,好作品你能吃很多年,但一旦出现烂作品,对不起,明年可能电视台和视频平台就要对你SayNo。”在制作人李东方(化名)看来,剧的品质决定着他未来能否盈利。

显然,如今的《封神演义》已经搞砸了三尚传媒好不容易树立的品牌。未来渠道势必将会受损,能否持续盈利也将打一个问号。最重要的是,将加大三尚传媒的业绩压力。

2017年,三尚传媒在获得联络互动3亿投资时,也做出了业绩承诺,2017-2019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或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而2017年、2018年的净利润却分别仅有2051.63万元、利润1804.60万元,对比各年限的业绩已然失约。如今要在2019年净利润达到1.4亿,这对三尚传媒而言无疑于登天。

尾声:《封神演义》没有让湖南卫视、三尚传媒封神起来,反而因为烂剧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尤其三尚传媒,承压巨大,未来面对联络互动的对赌,不知道怎么应对呢。

所以,还是认真作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