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準口述還原父親葉問"打倒日本武士不用一分鐘“!

葉問(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讀書,學識淵博。詠春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前幾年由甄子丹主演的《葉問》堪稱葉問武打電影的一匹黑馬,被譽為近年來最好看的動作片之一。可惜的是《葉問》一片中只截取了葉問從30歲到50歲之間的幾個重點事件,令人看完後意猶未盡,片中展現的故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後人錦上添花,葉問本人的真實功夫有沒有被添油加醋?《葉問》一片的編劇葉問大師的兒子葉準,帶我們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葉問”。

葉準口述還原父親葉問

電影中那個悠閒地騎著腳踏車仰頭對正在比武的葉問說:“爸爸,媽媽說你再不出手,家裡的東西就都被打壞了”的稚童就是葉準,不過時光茬苒,如今的葉準已經是個年過八旬的老者。關於詠春拳,葉準說,當年在佛山武風盛行,但是練詠春拳的卻多為富家子弟。葉家是佛山大戶,家境十分富裕。電影中那恬靜氣派的別墅莊園在葉準的記憶裡是一排連綿達數條街巷的大屋,當地人稱“桑園”,“桑園葉姓”在當時的佛山幾乎無人不曉。跟葉準幼時被母親要求學畫畫的遭遇有些不同,父親葉問7歲多便開始學習詠春拳,拜在當年南海拳王梁贊的得意弟子陳華順門下。

葉準口述還原父親葉問

葉問喜歡在家中閉門和武林高手切磋一節並非杜撰,而是根據葉準的記憶零碎穿插而成。“北方武士南下踢館,並被葉問打敗這是真的。”只是當中細節究竟怎樣,葉準也記不清了,所以片中金山找(樊少皇飾)連環踢館、闖葉家強行比武等精彩細節是藝術加工。在葉準的記憶裡,其父是個從不在意“第一”或“大師”這些虛銜的人。武術是其第一愛好,閒時最喜歡飲茶,偶爾也會和朋友來幾圈“衛生麻將”。

葉準口述還原父親葉問

葉問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開館授徒,最後因為好友被匪徒勒索才開始教工友們練拳防身。而現實中,葉問的第一次“授徒”確實是發生在紗廠裡的。在葉準的記憶裡,周清泉確有其人,因為葉問在戰前幫助過周清泉,所以戰亂期間,周清泉也義無反顧地幫助葉問,葉問第一次開班授徒,班就開在周清泉的廠裡,工人們白天紡紗,晚上就上培訓班練詠春拳。周清泉的兒子周光耀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葉問的大弟子。

葉準口述還原父親葉問

後來葉問到香港開館授徒,將詠春拳發揚光大,除了教出了一個名滿天下的李小龍外,後人中的名家眾多,最著名的有兩位:一個是擔任過多個國家特種部隊武術教練的梁挺,他曾負責美國海軍陸戰隊、FBI、印度反恐分子特警隊等部隊士兵的作戰培訓;還有一位是有“講手王”之稱的黃淳梁(講手一詞最初是武師在一起探討切磋武藝,常常會由口說引發到手動,大意指交手或比武),他是葉問眾弟子中最熱愛跟人比武的人,且從未一敗。而李小龍是葉問武館的第五期培訓班學生。

葉準回憶,上世紀日本兵進入廣州地界後,葉問的生活一落千丈,那段日子在他的敘述裡由這些形容詞構成:“慘”“生活苦”“每天都要為食而煩惱”。但是父親做苦工被日本人拉去比武一段是屬於編劇虛構。

葉準口述還原父親葉問

實際情況是葉問在佛山名氣本來就盛,日本人請他來當教頭,他和日本武士比武,結果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把對手打趴下。葉問後人還給這段比武取名叫“不到一分鐘”,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葉問本人的功夫並不比銀幕上遜色,實際上應該比電影裡更能打,電影中虛構的部分:比武勝利後葉問中槍倒地,只是為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實際上當時葉問是趁亂抽身,暫離佛山,一直暗助我方敵後工作行動開展,直到抗日戰爭勝利。70多歲時,他老人家在香港街頭還能幾下就把持刀劫匪踢出數尺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