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愛好者一枚,屬於自學狀態,這幅行草寫得怎樣?請行家點評並提出一些建議?

一墨8676


這幅行草習作,寫的內容是曹操詩文:“華陰山,自以為大。高百丈,浮雲為之蓋。仙人慾來,出隨風,列之雨。吹我洞簫,鼓瑟琴,何誾誾!”用筆細緻,大小參差,很多字能看出來源於王羲之的碑帖,作為業餘書法愛好者,能寫成這樣已經實屬不易。


好的方面不多說,提幾點建議供參考:

1、在取法風格上建議儘量保持一致。題主這幅字,很多單個字都寫得還可以,如“蓋”字很有王羲之《聖教序》的風格,“陰”字、“隨”字有王羲之手札的風格,但其中還夾雜了“孟”字(章草風格)、“選”字(毛體草書)、“瑟”字(毛體草書),多種風格就會顯得比較雜,主體不明。

(《聖教序》蓋字)

(《元 · 鄧文原 · 急就章》孟字)

(毛體“選”字)

(毛體“瑟”字)

2、個別字形還須斟酌,如果把握不準,可以查一下草書字典。如“德”字、“詩”字(言字旁)的寫法不是很精準,“德”字很容易看成豎心旁,“詩”字言字旁的寫法,有類似的寫法,但沒有寫到位就成了錯字。

(《聖教序》德字)



(《唐 · 孫過庭 · 書譜》詩字)

3、部分筆畫轉的比較急促,不夠圓潤婉轉。例如“高”字下半部分、“隨”字右邊(特別是最後一筆),“風”字的兩處轉折,“何”字的圓弧,“摘”字右邊,若能寫得圓潤婉轉一點,會更加好看。

(《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高字)


附部分古帖中的字形,請自行加以對比,用心揣摩,自會有所提高。

希望以上回答能有所幫助。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做為自學者來說,其實字真的相當有水準了。

先說優點。落筆謹慎,各個單字結體規範、字有來源不瞎寫,臨帖已經見成效,作品本身的佈局也合理。



至於缺點可能我水平不夠就不敢說了,嘗試給幾個建議吧。首先作品定義是行草,所以建議多點單字之間的聯繫、呼應;其次建議創作不要過於嚴謹,可以嘗試一些墨色變化、大小粗細的變化;三是落款年份不要有生肖、“年”這種表達,畢竟是自學者,多與人交流、多看各類作品可學習到這些規範吧。



我一樣是自學者,但也認識一些專業書法界人士,自學之餘也會常看他們的作品或者聽他們對一些作品的意見,甚至有時也嘗試參與討論。今天冒昧說了些愚見,或許不夠專業。見笑了……

附圖是友人作品,不是我的哦……


翼驊評球


你好。對一個業餘學習書法的人來講,這是一幅很不錯的作品。結字很好。缺點在於筆法的變化不大。這個並不要緊,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筆法方法的問題會得到解決。
需要注意的是落款。你的落款前面很好,問題出在日期上。你落的是“已亥豬年”。已亥就足夠了,“年”字都可以不要。“豬”字在任何落款中都沒有這樣把生肖寫上去的。這是需要注意的。


筆法方面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問題。只有多看多臨古代優秀墨跡作品。墨跡和碑刻是不一樣的。要解決筆法上的問題,只有在墨跡作品中,你才能看到變化萬端的用筆。起伏跌宕,曲折舒展,使作品意韻神逸,發揮出毛筆柔軟的特性。


子衿書法


看得出你主要是學習王羲之的書法,我能看出來的是《聖教序》與《十七帖》。



整體的章法還是不錯的,具體的字也有了模樣,值得恭喜。



挑點毛病就是,既然學習王羲之就堅持學,在沒有把羲之的字練到一定的境界前,最好不要把其他的字體融入,個人覺得能把王羲之的書法吃透,那都是不可想象的事了,如果能學到一半,你就是書法家了,所以建議你至少輕易別在羲之的字體中夾雜其他,若果是學二王的書法家另當別論。


王羲之的字自然,灑脫,不要學那些江湖的所謂現代書法,故意做作,越自然越好!


一笑貫長天


行草管窺:


,幅行草,書寫俊美,其筆意,融諸家而取意,能形成自己的風格,看不出是那家之形貌,筆法有熟化,字字間距大,且獨立而書寫,中規中矩,盡行草使轉之情性,表現出簡潔明瞭,屬於風致蕭灑,筆畫的淡蕩兼有,超然物外之趣,一如書寫內容,內心深處風雅寓筆墨之內,從書寫形式和內涵達及一致,形成了書墨藝術語言抒情性的特徵。

章法佈局比較合理,僅僅從字間距有大,若是書寫有疏密,可有行間參差披拂,字有大小,而字間有大,失卻了抑揚與呼應,顯得氣韻上有礙暢然,

個別字有別扭之感,如“人”屬於自己的習書慣常,因此筆畫的厚度與豐滿,以及行草的書寫筆法,還要提高。

總之入眼之作,有一定的書之境界。應該說風格別緻。

書藝無涯,進取不輟。


狂喜淡墨a


寫的不錯,很有功底。作品顯得大氣,有勢,筆力也好。向你學習了。

如果說一定要提點改進意見的話,就提兩點供參考,如果說得不對,就當沒說。

1、“人”字兩筆及“來”字左撇的一筆,顯得不自然。

2、全篇筆畫粗細一致,似乎拉出些差別更好。


筆翰頗好


不錯的書法,有很重的聖教序味道。陳忠健老師說過,臨帖有幾重境界:通臨,背臨,意臨,出帖。看得出來,你的字是死套著字帖的字出來的,一點變動都沒有,雖然有王意,但是一點自己的思想都沒有,應該還在背臨階段,而且字跡大小一致,缺少連貫,筆意斷了,過於僵硬,在別人的書法作品裡好看的字,以集字的形式套到別的作品中,章法就顯得有點怪異,缺乏創意。書法在於熟練,這幅字應該說是臨上去的,不算是你自己的書法。建議再多臨幾遍字帖,當你真正能夠自己創作了,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藍緣斌哥


你的作品落落大氣,是行草,內含王的氣勢,有懷素的筆峰,有你自己的味道,隨然你的字看起來橫豎間距很好,所謂意連和可斷字意卻相連,寫的很好了。草書高字的寫法一點下坎肩橫折在橫豎鉤圈,圈小一點往左提筆出峰,字的大小安排是好的。


墨幹古


繼續努力吧,我須不善但望再下苦力終達佳境。


天馬130999840


非常棒,隱隱的有八大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