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生活中的口味越來越重了,但對設計和生活,卻更希望極簡。

什麼是極簡? 源於生活態度。極簡主義生活,是對自由的再定義,倡導者們信奉“生活的羈絆從來都是自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所以,提出物質極簡。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拋棄無用細節的極簡之家,大量留白,少量陳設,降低物質帶來的束縛之感,是極簡設計給人的直觀印象。
但元素看似減少,並不意味著設計變得更簡單。
其中,很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利用“白”,這一色彩元素。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由來已久的白色派,在上世紀70年代最為活躍,以埃森曼、格雷福斯、赫迪尤克和理查德邁耶為核心的建築創作組織,通過建築上的大量白色應用,被後人歸為白色派的代表人物。


而白色派的室內設計,乾淨簡約,也成為極簡風格重要的靈感來源。

這樣的風格之下,更強調空間和光線,白色材質中,帶有隱隱約約的色彩傾向。白色作為中立之色,是空間的主角,也是最佳配角。不同顏色放置到白色當中,都會顯得更加鮮亮。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以白色作為基調的極簡空間,地面色彩通常不受白色限制,往往採用淡雅的自然材質,或淺色調、灰色調的地毯。用色彩豐富的幾何圖案地毯來分割大面積的地板,也是不錯的選擇。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白色是百搭色,與任何顏色搭配都不衝突,反而凸顯。但並不代表,它應該因此被忽略。事實上,真正的設計大師們,都是用“白”來設計的高手。

將“平靜”作為主題切入,用極簡設計,分別演繹出奢華、優雅、富有戲劇性的生活方式。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整體空間之中,白色的應用,佔用了大部分面積,不過並沒有因此失去層次。在自然光、植物和黑色的映襯下,白色散發濃烈的沉靜氣息,十分搶鏡地表達著情緒。

接下來的設計,便加入了純粹的彩色。白色的反襯作用因此凸顯,紅色更紅,水果、植物的顏色更加鮮豔。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大面積純色

極簡風,既然極簡,那麼在顏色的選擇上也不能過多。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極簡風,是永不過時的美!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形容“簡約”的話:Less is more(少即多)。除祛多餘,極盡簡約。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少便是多,簡亦是美


事物呈現一面,必有相反面來與之平衡。在設計中的白色也一樣,是最普通,又是最難駕馭的顏色。可以用好“白色”,其實等同於掌握了設計中與它匹配的所有顏色,再表現少而美的極簡設計,便不是什麼難事了。
簡單的總結一下極簡主義的益處就是,你投入到物質上越少,你的心被吸引的地方就最少 一件作品的內容被減少至最低限度時,物體的組成部分,細節,連接都被減少或壓縮至精華時,它就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審美。

極簡,是一種將簡單做到極致的美,無需華麗的色彩去渲染,也無需複雜的元素去推砌,讓設計迴歸純粹的本質,就能要出一個自然舒適的空間範圍。極簡才是最直接有力的空間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