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点击蓝字,关注“童学文化”

毫无疑问,无论苏大强多么“作”,苏明成多么“坏”,电视剧《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她只存在苏家人的回忆中,整部剧加起来总共出场不到一小时,却成为一家人斗智斗勇的高压来源。

她高冷,看不起丈夫,牺牲女儿的前途来宠爱儿子;她愤懑,不甘于柴米油盐的现状,却也无力改变;她可怜,上一辈畸形的家庭和婚姻观由她传播给苏家的每个人,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都挺好》剧照

“演那个角色(赵美兰)的时候我是伤感的,我是在演一个特厉害的角色,但是我一停下来的时候,因为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我见到姚晨就想对她说,对不起,你太可怜了。”

中国的“梅丽尔·斯特里普”

陈瑾是赵美兰的饰演者,从出道到现在,她演的大多是母亲形象,而且多是凶巴巴的,不近人情。

我从开始演戏就是演妈,没年轻过。”《唐山大地震》方登养母,《欢乐颂2》赵启平妈妈,《黄金瞳》庄睿妈妈,《知否》齐衡妈妈,《北京女子图鉴》陈可依妈妈……

还有各种妻子形象,《冬至》陈一平(陈道明饰)妻子,《张礼红的现代生活》周致军(丁勇岱饰)妻子,《横空出世》陆光达(李幼斌饰)妻子,《前妻回家》李想(张嘉译饰)妻子……

“女人、母亲,多重要呀,不管是在小家大家还是国家。女性多伟大、多宽广。她是大地,是大地上的水,滋养流动弥补软化。女性角色很重要很重要,不管她处在社会哪个阶层中,都是如此,我想通过角色传达这些。”

翻开陈瑾的履历,她几乎把国内大大小小的影视奖项都拿满了。

1996年电影《校园先锋》获得第1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主角奖

1999年电影《横空出世》夺得第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第5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

2000年电视剧《相依年年》获得第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1年电视剧《大法官》

夺得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

2018年电影《十八洞村》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的粉丝称她为“中国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但她比梅姨更为高冷。“可能因为我的脸长得没那么喜兴,尤其不说话的时候,会显得很严肃吧。”在去年的百花奖颁奖典礼现场,她拿到奖杯后云淡风轻地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匆匆下场。主持人黄渤感到很诧异。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十八洞村》剧照

陈瑾的这种极为低调的行事风格,在娱乐圈极为少见。有记者曾经采访过陈瑾,聊起明星上街被人认出来,那时她刚刚跟陈道明演完《冬至》,观众印象正深,结果她呢,没事儿就去逛超市和商店。

记者问:“你就不怕被人认出来?”她笑一笑说:“只要自己别造势,前呼后拥浓妆艳抹的,根本就没什么人爱搭理你。有几次,我就平常穿戴在超市里挑水果,结果旁边有人说,这人真像陈瑾哎!我就接着话说:是像,人家都说我像陈瑾,也就过去了,事情就这么简单!”

“我觉得我出现在人群中没有意义。也就是说以我个人的形象出现是没有意义的,我的意义在于以一个角色进入你的视野。我只是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很好就知足了。追求曝光率其实是想得到别人的注意,汲取更多人的体温。可能我要求比较低,有一些朋友的体温就够了。”

陈瑾的特立独行,让她在娱乐圈成为一股清流。“我的心态就是,戏完成了没我的事儿了,至于宣传不宣传,你喜欢不喜欢看,我不在乎。我在乎演戏,享受那个过程,对得起我自己就好。所以宣传活动,我真的能逃就逃,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有恐惧症。每次人家一说‘明天做宣传了,你要讲话’,我就开始痛苦。”

我走着走着就掉队了

陈瑾出生在山东。父亲是一个严肃而谨慎的军人,在新疆工作。

“那时,父亲整年在新疆部队工作,一年一度的团聚只能出现在春节。于是全家人等着,盼着,既真心地等着父亲回家,也贪心地等着他带回天山脚下的礼物和美味。直到现在,那热腾腾的火炉和一家围坐的幸福仍是我心中最美好的画面。

父亲不在家的曰子,我们也没有放羊,大院的生活似乎也带着部队的号声与鼓点,节奏分明,井然有序,似乎从小我就在接受着部队的管理和训练。但这规训,并不严苛,也不会让人心生逆反,反而无形中赋予我们一种大院子女的优越感。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陈瑾(左下)与家人的合影

那时,大院的生活供应非常充足,到周末,还能全院上下一起在八一礼堂看电影,男孩们骑着自行车飞街串巷的身影也常让我羡慕不已。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作为大院子女的我们都沐浴着幸福的阳光,无忧无虑,心思单纯。”

高中毕业后,她瞒着父母报考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三试通过父母才知道。

“我上学(艺术学院)时候演过一个中学生,特皮一孩子,不好好学习,上天入地的,就完全是我自己。那演得得心应手,都演疯了。实际上是那次演出,把我对表演的兴趣全部激发出来了。”

“陈瑾作为班里最小的同学,是班级的骄傲,我们都叫她’小狗谨’,平常她不爱说话,一到表演课上可活泼了,她排演的小品很少有被毙的。”班长张金春回忆说。这样难忘的事情很多很多。

恩师兰英

一直对这个清瘦的女孩子赞赏有加。“她是我的宝贝,这孩子表演真实,在舞台上适应能力特别强,表演非常松弛,而且自己的主动创作欲望也特别强,从她报考山艺时我就注意她了。”

“陈谨不是大器晚成,而是一路顺风。她的奋进与才华在学校基础课上已经被发现,如从人物片段过渡到大戏《朱小彬》的角色创造中,她从一件卡克衫中迅速找到人物的基调与感觉。又如演出日本名剧《夕鹤》,当时人物内心的节奏、规定情境中的气氛、与一群虚幻的孩子在大雪纷飞中舞蹈,她都恰当和谐地表达了出来,并初步创释了演员的艺术是感觉的艺术,教师只能在教学中启迪、引发活跃其想象力与信念,而不能取而代之。”

“老师说,我的表演一是放松,二是适应性强”。陈瑾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她认为自己没有实践过,没有什么可以教的。离开学校,她来到了北京空政话剧团,成了一个军人。后来又出国游历了一段时间。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话剧《哈姆雷特》彩排

“从小我们的世界里,大家整齐划一地在走。”陈瑾快速挥动手臂,做急行军状,“我们要上好学校,要上重点中学,要考大学,要找好工作,要找好老公……我也跟着走,可是,我的眼睛总是看着别处,走着走着,我就出队了,再回来,踏不上大家的点儿了。”

《校园先锋》

陈瑾接到《校园先锋》导演李自人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漂亮,我真的不漂亮。

“你有一种冷硬相间的书卷气,我认为这是艺术上的现代气息,很多女演员身上没有。”

陈瑾看完剧本,一头沉浸在南方的角色里无法自拔,她先是读《爱弥尔》《教育学》,创作笔记和人物小传写了一大本,后在北京找到两所重点中学听课,到郑州后又在两所重点中学试课。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一位衣衫不整、相貌平常的教师,但一到课堂上,同学们很快被他的幽默风趣吸引住,陈瑾突然抓到一种感觉,

教师原本平常又不平常

开机后,陈瑾每分每秒都沉浸在角色里,她可以一整天不说话,使自己保持着对角色的感觉和分寸上的把握,从而形成了她表演风格上的朴素、细腻与生活化。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校园先锋》陈瑾与李亚鹏饰演姐弟

“大家都以为南方就是陈瑾本色出演,不是的。那时候我的本色就是一小屁孩,走哪儿一歪,身体是懈的,拎都拎不起来。可我内心要南方是美的,她长得可能特普通,但她形体是美的,是飘逸的,她每一个动作都是美的。那个年代正是化浓妆的年代,可我坚决拒绝化妆,南方就要天然的样子

为了演南方,为了她那种挺拔,我把自己弄得跟舞蹈演员似的,走到哪儿,坐着、站着、骑自行车,腰一直挺着;练字、练板书,字写得不好看,那不行,字里透出人的气质呀;下个(自行)车,脚步一错,定住,很优美流畅……都得设计。我设计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又把这些完全变成陈瑾的下意识

其实南方是那样一个和社会有点格格不入的人,是容易引起人反感的,我不能要人觉得她是作。所以我去读教育理论的书,在每一个小细节上把握那个分寸感。我要让人们喜欢她,让她是可爱的。”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较真儿”的南方

宁肯欠,都不过。我在表演中非常注意对表演情绪的控制,悲与喜的表演都留有余地。即使角色要求真情流露,我也会有分寸感。”

分寸感是陈瑾一直以来奉行的表演原则。演话剧的经验告诉她演员应该会控制观众的情绪,而不是跟着观众一起哭,那戏没法看。

“在表演过程中,千万别让我的情绪太饱满,如果太饱满我真的不会哭。我这人就是这样,你都哭了还让我哭啥?

如果你是一名创作者,更需要一种冷静的心态。演员是要演给观众看的,要把自己理解的东西准确表达出来,而不是完全沉浸在戏中,忘了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另一方面,演员一旦变成戏里的那种状态,便会掺杂很多主观的情绪去表述那段历史。而演员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人物在剧情中的真情传递出去。”

《横空出世》

父亲是一名军人,陈瑾也曾经是一名军人。关于军人的记忆,陈瑾仍记忆犹新。

“因为父亲的影响,我也有了一种军人情结。在空政话剧团几乎没有经历从配角到主角的等待,在我的第一部话剧《远的云,近的云》中就担纲了女主角,并有幸和王学圻、肖雄等资深实力派演员同台合作。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的优秀话剧,获全军文艺调演表演一等奖,立三等功。

后来,我又在《横空出世》《兄弟》《大漠魂》《劲舞苍穹》等一系列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中出演过女军人或者军属。在的《唐山大地震》中,我和陈道明扮演的夫妻也是一对军人。很多人都说我演军人很有‘那股劲儿’,我自己细想起来,这股劲儿,除了在空政的军旅生活和表演积累,更多的是来自于我的军人家庭,以及我从小成长和生活的大院,包括我身边每一个真实可感的军人一一那时,我叫他们叔叔阿姨。那种镌刻在生命初级阶段的情感记忆,竟然在我成年之后,在我的表演上,不露痕迹地得以展现。

“记得和李幼斌一起演《横空出世》时,有一场在冰水中的戏,当时是冬天,气温极低,又是在新疆,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冰冷刺骨,人一跳进水里,没有任何过渡,直接一个反应:麻!但同时,眼前所见的军人身影,让我完全不觉得这是在演戏。我感到,自己只是借了演员这个身份在重现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一种真真正正的军人魂。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横空出世》海报

“《横空出世》是一部英雄主义味道很浓的片子。导演陈国星期望用史诗般的语言再现共和国之初那段艰苦又充满激情的岁月。

我在剧中扮演的王茹惠从今天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精英式的知识女性,放在剧中那一批英雄群像里,她似乎也是一位具备了一切英雄品质要素的英雄。我这样理解王茹惠不是刻意找出她与今天的知识女性有哪些不同之处,我只是希望能够把她还原于她所生活的那个大背景中。然后去体会她、熟悉她、理解她。

如果离开了王茹惠那个年代特殊的价值观,如果抽掉她所处的那个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那么,王茹惠的所作所为对一个知识女性来说,不仅是悲剧的。也是不可思议的。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王茹惠是一位从海外归来投身于祖国建设的知识女性,也正是由于她的“海外”身份,加之丈夫陆光达参予的绝密工作,使她成为一个不被组织信任的人,并排斥在一切“组织工作”之外。

作为知识女性,在命运面前,她应该有较强的精神承受力,作为妻子,她的理智使她不难体会丈夫难以言说的苦衷;作为女人,她不可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痛苦而无动于衷,尤其是在她面对亲人的时候。我为她选择了泪水。用泪水表现她坚忍自尊的性格,用泪水揭示她复杂凄苦的心理,用泪水宣泄她压抑已久的思念之情。泪水,也许只有无声的泪水才是这个人物唯一有权使用的语言

王茹惠在剧中笔墨不多,但在剧中所塑造的英雄主义群像当中又显得比较特殊,她的泪水和苦难是那一代知识分子难以释怀的经历,也是历史的真实与厚重的地方。共和国的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正是那个时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坏境愈加凸现出父辈们对民族对国家对事业无怨无悔的执着与一往情深的忠诚,

在这个英雄主义的群体中有女人,也有她们的泪水

“陈瑾是个本色演员”,我接受

我喜欢在动中表演。我一定要让看到我的人觉得舒服,不能太匠气。虽然所有的表演一定都是设计的,要设计还要把这些融化。他们说陈瑾是个本色演员,我接受这个。我希望我演出的角色自然而然到就像我的本色演出。

《大地情深》里的宝娘。我先知道她是一个彪呼呼的山东妇女,孩子多,又都是男孩,一天忙忙碌碌去照顾十几个孩子,她这样一个人没办法精致细腻。你掌握住这个人的灵魂,那她外化的动作自然而然就来了。邋邋遢遢,一条红裤腰带永远吊在外面,和人说话蘸着唾沫抠那衣服上的嘎巴。那些动作有设计吗?有。可人物附体的时候,那些就变成了下意识。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大地情深》海报

《冬至》里的人物被典型化了,或者更具有色彩了,可能我不是这样一个女人,但不是说我一点“腥味”没有啊。我们修行,不都是在努力完善自我吗?还有,那个女人我太熟悉了,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那么热爱,贪欲却又那么强。虽然可悲,但她多努力啊,她多想使自己的生活好起来。当然,她最后钻到另一个牛角尖。其实我特别喜欢这个人群,很有意思。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冬至》剧照

再比如《花非花》我没有她的经历,但我有她的感受,就这么简单,就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当你看到美好事物,却知道得不到的时候,你的内心是绝望的。我曾经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绝望感,这种体会我是有的。我从来不会主动要求,但那次我说这个角色非我莫属。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花非花》海报

《唐山大地震》,(董桂兰)她身上有部队女军人的作风,让我看到了父母那代人,他们不像今天的父母那么关怀,会简单的把意愿强加给孩子。因为他们上一代就很少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按照这种逻辑长大了,又轮回成一样的父母,所以,她跟小女孩的交流是有障碍的,只是收养。”

无论其他人多么作,多么坏,《都挺好》真正的大boss是赵美兰


▲《唐山大地震》剧照

“你再刻意,你还是陈瑾。我更愿意找到基调,抓住一点,不想搞得太鲜艳、层次感。人的个性是有基调的,不管怎么演,基调控制在那儿,始终都能回来。我不愿意带太多个人的主意去,不是说我没有,我为什么特喜欢跟不同的导演合作,我得先知道他看世界的眼光。

如果按照常规,永远都是是我眼中的人物,你正好可以借导演的眼睛去看,这就发生了变化。冯导就是这样,挺有意思的,他很尊重演员,都不要过多的设计,你认为该干嘛干嘛,实际上对方就可能给你带来了惊喜。”

入行这么多年,陈瑾给人的印象一直很清瘦,我们不免惊叹于她惊人的控制力。“就是增加,最多也不会超过两斤。让自己胖两斤以上,那不可以,绝对不允许。这也是职业给我带来的。不管你长得怎样,在镜头前面,你最起码得让别人看着舒服。那你在生活中就得有节制,要约束自己,不能胡吃海塞。”

“我有一点好, 就是年轻的时候亏得没姿色,所以现在也能让自己变得很可爱。不同的评价有时也来自对方不同心态。如果他不自信,看到我可能就有压迫感。如果他是快乐的,看到我肯定也是快乐的。正是因为评价我的人心态不同,才让我的面孔有了这么多的变化。

就像兰英老师所说:“她的名字叫陈谨,她在生活、做人、艺术事业道路上遵循着一个严谨的态度,不张扬,但在平凡中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陈瑾演绎过如此多精彩的女性形象,她可以很准确地把握每个角色的特点,从而赋予其与众不同的特性。她到底有多少面,上限在哪里?或许陈瑾自己都不知道边界是什么。

“自己的内心默默去承受的人,那种人特别能感动我,每每听到类似的故事我都特别感动,我觉得这就是我在表演中一直欣赏的那种含蓄的美,那种克制的力量。

最后用兰英老师的话来收尾吧,“她有张弛有序、分寸感强、塑造出多侧面、多色彩、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我们相信陈谨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童学文化欢迎各位看官的评论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