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怕什麼?

阿桑奇,這個曾經讓美國政府恨得牙癢癢卻又無計可施的維基解密創始人,在被厄瓜多爾大使館“遺棄”之後,下一站很可能是被引渡到美國。

當他被英國警察強行塞入警車的時候,世界媒體看到的阿桑奇已經滿頭白髮、白鬍須,有些蒼老也有些頹廢,完全沒有了當年“黑客羅賓漢”的風采。


美國在怕什麼?

阿桑奇在倫敦厄瓜多爾大使館被“與世隔絕”長達7年,如果不是偶爾爆出的一些消息,他都被快要被世界遺忘了。但是,7年時間絲毫沒有消除或者緩解美國對他的恨意,以及要抓捕的決心。

美國為什麼這麼恨他?美國又在怕什麼?

1抓 人

4月11日,託庇於厄瓜多爾主權以及國際領事保護機制下近7年的阿桑奇,因為厄瓜多爾國內政治風向的轉變,最高領導人的更換,以及在總體路線上重新向西方靠攏,而失去了對抗美國霸權的法理壁壘。

他頗為狼狽地在英國首都倫敦,被警察從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裡拽了出來,並送上威斯敏斯特法庭接受審判。


美國在怕什麼?

儘管,英國首相和外交大臣最初試圖將此次逮捕行動說成是“英國的自主行為”,但負責行動的英國警方很耿直。他們說明了真相:逮捕是根據美國發出的引渡請求進行的,“是代表美方逮捕了阿桑奇”。

就在同一天的晚些時候,美國司法部披露了2018年3月對阿桑奇的訴狀,案由是“夥同曼寧,陰謀竊取併發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機密文件”。

這份訴狀有7頁紙,比較詳細地描述了2010年1月和5月,曼寧夥同阿桑奇,利用工作機會,通過破解高階用戶密碼等方式,下載了9萬份阿富汗行動檔案,40萬份伊拉克行動檔案,800份關塔那摩海軍基地黑獄文件,以及250000份美國國務院內部電報文件。

有人會問,這些都是什麼性質材料?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美國在怕什麼?

簡單說吧,這些包含了從普通文件到絕密文件,大量不同級別的材料。阿桑奇當時下載了哪些具體文件,可能美國方面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美國人清楚的是,有些材料如果公開,美國“嗞油”“皿煮”“重視人權”的形象將會大受打擊。

這將向世界展示出美國的另一面,也是美國費盡心思掩蓋的另一個真實的美國。

比如說,當年阿桑奇就披露了伊拉克美軍擊殺路透社記者的視頻,也揭示了可能涉嫌違反諸多準則的疑似戰爭罪行的行為,展示了美國布建於全球的情報體系如何監控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在內的各種目標。

另外,披露的這些文件中還包括,美國如何與類似埃及四月六日青年運動這樣的非政府組織聯繫,或者和某些當初異常活躍的中國公知聯繫,以達到用社交媒體干涉他國國內政治過程的目的。

“顏色革命背後的黑手”幹下的那些髒活,各位也可以瞭解一下。

2揭 皮

回過頭來看,這份起訴狀讓人想起了7年前,當時的總體背景是:

希拉里剛剛出任美國國務卿,然後成功地提出了“互聯網自由”理念,並將其上升成為美國核心價值觀之一,納入國家對外戰略框架並予以推廣。

換句話說,希拉里那時強調的是,各國政府不應該控制民眾在互聯網上的行為,互聯網上也必須是自由的。

美國在怕什麼?

於是,希拉里給自己挖好了一個坑。

而阿桑奇披露相關文件的時間,正好是在希拉里發表第一次互聯網自由演說之後。於是,各位就可以腦補一下當時美國被各種“打臉”,黑獄虐囚、殺害平民、陰謀顛覆,這些美國平時指責別人的事情,自己都被揭發出來一個不缺都幹了,而且還很肆無忌憚。

所以,阿桑奇的作用是直接讓美國體驗到了,什麼是“遵循西方個人主義普世價值”的互聯網自由,也戳到華盛頓在各地推行“外交戰略實踐”的痛處。

正因為這樣,引發了希拉里第二次互聯網自由演說,並明確給阿桑奇及其主持的維基揭秘下了一個定義——不符合互聯網自由主義的“小偷”。

從整個過程來說,阿桑奇最初和希拉里,後來和美國,上演的就是一部愛恨情仇的大戲,是比較經典的西方無政府主義和霸權之間的矛盾。


美國在怕什麼?

阿桑奇遵循的,是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內反戰運動時期的無政府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奉為圭臬的原則是反抗一切權威,以保證個人自由。

阿桑奇曾經多次提及越南戰爭時期的“五角大樓文件事件”,他很認真地相信,可以在網絡時代,依靠組建維基揭秘網站,達到同樣的效果。

也就是靠掌握黑客技術和消息渠道的個體英雄,加上篤信自由主義原則的歐美主流媒體,以及恪守三權分立原則的歐美國家司法機構,在外交和重大戰略問題上,實現對歐美國家政府的具體行為乃至抽象權力的有效制約。

就是,一個人能憑藉黑客技術單挑一個國家政府。

美國,無論是當初的希拉里,還是現在特朗普這屆政府,在網絡空間遵循的都是霸權主義戰略,要求實現的是對網絡空間的“單一中心”有效控制。說白了,就是關鍵基礎設施,戰略資源,行為,以及規則的制定權與具體實施,都必須控制在華盛頓手中。

或者,以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方式實現。

美國在怕什麼?

互聯網自由,是美國要在網絡空間獲得最大的自由;網絡安全,是美國的國家安全要得到充分的保護和實現;負責任的網絡網絡空間行為,是要根據美國標準來定是否履行了責任。

這種霸權是以美國為中心展開的,因此必定是多重標準的:當維基揭秘披露的材料有助於突尼斯發生顏色革命時,美國的態度顯然更趨於積極;而當維基揭秘披露的材料開始指向美國時,美國的態度就發生了直接的變化,甚至直接採取了行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指出華盛頓的虛偽,並將希拉里在2016年輸掉美國總統選舉,看作是華盛頓倡導的互聯網自由的失控和掉入自己挖下的坑,都是毫無疑問的。

3“禮 物”

可能有人會問,在時間過去近7年之後,阿桑奇本身的價值已經大大下降。當初由阿桑奇和希拉里展開的各種糾葛,對當下世界產生的意義和影響,也並沒有人想象的那麼大,阿桑奇怎麼就會成了緊急“引渡對象”?

就目前已經披露的情況看,厄瓜多爾國內最高領導人的更換,是個不小的因素。


美國在怕什麼?

2012年,時任厄瓜多爾總統的科雷亞給予阿桑奇政治庇護,原因是他擔心阿桑奇如果被引渡至美國,可能面臨死刑。科雷亞是當時拉美新興左翼勢力的代表人物。他領導的厄瓜多爾,跟查韋斯領導的委內瑞拉近似。

在經濟方面,他力推發展“平民經濟”,讓農民、小手工業者、小企業主和經商者從經濟發展中受益,抵制新自由主義政策。他還主張制定新的社會發展戰略,重視發展教育和衛生事業,降低高失業率,謀求設立社會發展基金,救助貧窮階層。

在外交上,他反對外來干涉,主張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互合作的基礎上發展同別國的關係。他主張能源國有化,反對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並要求美國軍隊在租借合約到期後必須從厄瓜多爾的軍事基地撤出。

所以,當科雷亞看到現任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允許”警方在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逮捕阿桑奇後,科雷亞十分氣憤,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莫雷諾是“厄瓜多爾和拉丁美洲歷史上最大的叛徒”。


美國在怕什麼?

厄瓜多爾整體性地轉向靠攏西方,將阿桑奇作為示好的“禮物”。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國內政治某些主要由政治鬥爭驅動的因素。

比如說,雖然“通俄門”調查結束了,但是民主黨和一些反對特朗普、反對俄羅斯的人士仍在努力找各種新線索。據美國媒體透露,這次引渡阿桑奇,不排除有人想把2016年大選關鍵時刻希拉里“郵件門”事件被曝光的內幕搞清楚。

如果,能找到證據證明阿桑奇及維基揭秘的爆料,是俄羅斯黑客提供給維基揭秘的,那麼“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罪名就會坐實。而特朗普方面與俄羅斯的關係,可能也會成為一些人挖掘的重點。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特朗普可以把“審判阿桑奇”當做大功一件,向外界傳遞“任何人挑戰美國的權威都將是失敗”的信號。這在保守派選民中無疑會贏得更多的支持和選票。


美國在怕什麼?

所以,考慮到當初阿桑奇滯留厄瓜多爾大使館,是因為之前被瑞典指控犯下“強姦罪”,而此次美國發出引渡的罪名,是破壞計算機安全,不同罪名之間的比較,呈現出的態勢是美國在7年後變得更加直接。

接下來,阿桑奇將會遭到什麼樣的審判?會不會在美國監獄裡再待上7年?這些謎底都會一個個揭開。

作者是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