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瓦屋山冷筍,始覺人間值得

吃過瓦屋山冷筍,始覺人間值得

瓦屋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西緣大相嶺東南麓,總面積36490.1公頃,主要以大熊貓和森林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地處高海拔的瓦屋山鎮,擁有近10萬畝高山冷竹筍。冷筍是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密林中的冷箭竹的嫩芽,是大熊貓最主要的食用竹。

一輩又輩的瓦屋山人,從記事起,便走在打筍的路上。以麻布裹腳,穿棕草鞋,丈量山的高度;著草衣,戴帽殼,行走在密不透風的竹林。

吃過瓦屋山冷筍,始覺人間值得

吃過瓦屋山冷筍,始覺人間值得

每年八九月,瓦屋山冷筍的第一撥嫩筍生長,採筍人需徒步幾十裡上山。在高山區打筍(意為採摘竹筍),村民會三五一夥的以竹搭棚、竹葉蓋頂、竹葉鋪床,再用石頭壘炕,然後,揹著夠二十天左右食用的大米、油鹽等食材,帶著打筍工具上山。

吃過瓦屋山冷筍,始覺人間值得

吃過瓦屋山冷筍,始覺人間值得

瓦屋山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第二大平頂桌狀山,僅次於南非的桌山——開普敦塔布爾山。孤峰狀的山體拔地而起,而山頂平坦如桌臺,因而得名“桌山”。

山上採摘的竹子,可以製作各種農家美食,如清炒冷筍、灰水筍、筍子炒臘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