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沒有生兒子就是斷後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想起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我們人類都是基因的奴僕,我們所作的事情都是在為基因服務。具體到“斷後”這個問題上,其實就是Y染色體的傳遞問題。

男性的染色體是XY,女性是XX,男女產生的精子和卵子都將染色體一分為二,精子攜帶的染色體是X或者Y,卵子只有X染色體。如果是攜帶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那麼就是兩個X染色體相遇,後代將是女性;如果是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那麼就是X染色體和Y染色體相遇,後代將是男性。也就是說,如果一對夫婦的後代都是女孩,那麼這名男子的Y染色體就沒有人繼承,它將不能繼續傳遞下去。這也就是“斷後”這個問題的根本了。

很讓人驚訝的是,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將姓與性結合了起來。一對夫婦的子女都冠以丈夫的姓,女兒外嫁後名字前加夫姓,與母家脫離關係。這使得中國歷史界可以通過追蹤Y染色體來研究歷史發展的情況;同時遺傳學界也可以通過對姓氏的追蹤,來追蹤Y染色體的傳播路線。這是非常有學術價值的。

但是,在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們的生活與古人的生活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早已不是古代那種大家庭大氏族聚集生活的模式了,而轉變成為小家庭分散生活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否能延續Y染色體早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人類社會也已經出現了至少兩百萬年。人類社會出現後,存在時間最久的是母系社會,那時候,人們只認得自己的母親,而不認父親。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關係也發生了改變,私有財產產生後,父系社會登上了歷史舞臺。相對於母系社會漫長的以百萬年計算的歷史,父系社會只存在了不超過一萬年。我們現在的社會習俗也是父系社會出現後才出現的。

當我們回溯自己的父系祖先時,也可以往更久遠的地方張望一眼,在那裡有我們的母系祖先。


愛思媽媽


從傳統意義上說,就是絕後啦。

因為女兒帶著這個姓氏,嫁到別人家,生的孩子,繼承的是別人家的姓氏了。逢年過節祭祖,也是祭奠的那一家的祖先,從這一家來說,就是絕後啦。

呵呵,我爹生了我們兩個女兒,我奶奶當年就是拍著屁股跳著小腳哭,我的么兒絕後啦!

到我們這裡,兩姐妹又各自生的是個女兒,得,又讓人家絕後啦。

我也問過我婆婆,你們家絕後啦,你咋想呢?

她說,哪個管你那些哦!一筒竹子不管一截,各人管各人。我們死了,眼睛一閉,哪個管有後無後?!

其實,我倒是希望有個兒子,能夠兒女雙全更好。

倒不是為了啥繼承香火不香火的。

想想看,歷史的長河,洗刷掉多少英雄豪傑;歷史的戰車,碾碎多少簪纓之家。

君子之澤,尚且五世而斬,我乃一介平民,無所謂啦。

想要一個兒子,是覺得我先生人那麼好,應該有個兒子在他老了的時候照顧他。

畢竟,女兒照顧母親,兒子照顧父親,相對要方便些。

只能是痴心妄想啦。

不過,不管我的女兒將來嫁入何等人家,外孫子女們姓誰的姓,他們一樣是我的血脈,我的摯愛。

看過普利策獎作品《根》的親們,肯定懂我的意思。

昆塔.肯代的七代子孫們,一樣找回了他們的歷史,找到了昆塔.肯代的來處。

血脈是條看不見的河流。



雲是鶴家鄉680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什麼是後?一定要男孩子才能傳宗接代嗎?在部落時期和封建社會,當然很重要,但到了21世紀的今天,自新文化運動提出“男女平等”到今天,已經百年之久,可是現在還有很多人繼續懷著男尊女卑的思想不肯放棄,這是與我們高度發達的社會是不同步的。

我老家有那麼一個人,年齡比我小三歲,只上過三年學,一輩子就在農村種地。他結婚後連續生了三個女兒。計生幹部上門給她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去做節育手術,他們說,如果生第四胎還是姑娘,就去做節育手術。第四個孩子生下來後,還是女孩,計生幹部要求他們去做節育手術,他們說,再生一個,這一次無論生男生女都去做手術。生完第五個,還是女兒,他們自己也認命了,便主動去做了節育手術。

兩年以後,一個算命先生告訴他,如果他們再要孩子,保證是個男孩,因為他們命裡就有男孩。於是,他就去計生辦要求給他老婆做手術接通輸卵管。計生辦的工作人員說,你這都做完節育手術了,沒辦法了啊!他死活不幹,喝點酒提著斧子去計生幹部家,把計生幹部嚇壞了,只得答應他老婆接通輸卵管。也巧了,輸卵管接通後,真的就生了個兒子,兩口子高興得整天抱著孩子在村裡轉悠給別人看。

去年我回老家,發現這家人的幾個姑娘都只上完小學就輟學了,其中三個已經結婚,老三結婚時才十六歲,二十來歲就有兩個孩子了。這家人的兒子雖然上學,但學習非常糟糕,經常向家長要錢買零食,給少了還舉著拳頭打大人。我一看,這也太慣孩子了。以後這孩子會有多大的出息呢?如果養一個不孝之子,就算能傳宗接代又有什麼意義?

男孩女孩只是性別不同,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他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他們的後代都帶著我們的基因,這也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因此,無論生的是女兒還是兒子,都能算作有後,關鍵是能不能把孩子培養成才,讓他長大後能孝順老人。如果不能,兒子又能怎麼樣?


若愚趣談


我曾經回過闊別多年的故鄉,在叔叔陪同下在方圓幾公里的村子訪友,走到山中,發現有戶人家房子周圍都長滿野草,我問叔叔這是為何,他嘆了口氣說,這個家生了六個女兒,沒有兒子,後來女兒長大都出嫁了,五個遠嫁基本沒回來過,另一個嫁鄰縣,開始經常回來探望父母,再後來病死,就再也沒人回來,這對父母十分孤獨渡過晚年,去世後,這房子空了成了這樣,在農村必須有兒子,不然都會這樣,這家人的祖墳也長滿草,中華風俗是嫁出的女兒無資格去拜祭,清理



南國春暖


本人七零後,倆姑娘,當老二姑娘一出生大夫告訴我是個姑娘的時候,我是長處一口氣,不僅是因為自己平安生下來孩子,還為自己又生了個姑娘長處一口氣,我和老公當時都在一個企業上工作,總覺得負擔重,所以一聽是女孩心裡別提多輕鬆了,我也知道公公婆婆是希望我們一兒一女最好,但是事與願違,我覺得倆女孩挺好,教育好了比兒子還省心,畢竟現在不同舊社會,在農村有男孩在村裡就能站住腳,沒人敢欺負,還是重勞力,而現在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了,都是一個孩子,各家過各家,互不干涉,所以你有兒子也罷,姑娘也罷,只要成器,教育好,男孩女孩都一樣,所以我還是很滿意的,大女兒自己出去闖,小女兒正在上學,學習也不讓我費心,倆寶貝都很乖巧,在成長的階段相對男孩子來說我覺得還是很省心的,大姑娘也不會像男孩那樣難管讓人頭疼,而從目前的社會風氣來看,姑娘總比兒子媳婦體貼父母一些,所以我覺得生男生女都一樣,只要對父母好,一家和和睦睦比什麼都強。


知心191784704


家裡又沒有皇位要繼承,什麼斷不斷後,百年之後什麼都不在,想那多幹嘛,我想的就比較開,不管男孩還是女孩 是自己生的。只要健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人,一胎女兒,準備要二胎,她婆婆重男輕女很嚴重。她最近在備孕呢,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婆婆打電話了說備孕不可以吃肉,天天讓他們兩口子吃素,說懷男孩幾率大。給他們找了好多偏方,就為了生男孩啊,說這次不管怎樣都要男孩,懷孕了還要查男女,是男孩就要,女孩就流掉唉!!!老一輩的思想沒有男孩就不行,別人會看不起的。我就搞不懂了,生男孩還是女孩關婆婆什麼事,過好你自己的日子就行了。操那麼多心幹嘛。


因你而在12019331


當然不是。我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

我的老丈人有兩個姑娘,我是二女婿。我岳父岳母都住在農村,他兩個姑娘都嫁到離家僅半小時車程的市裡。因為離家近,我媳婦兒沒事就回家,然後我也得跟著回去,回去就得幫老丈人幹活。一年去她家無數次,因為我老家離得比較遠,一年回去不了幾次。大女婿的情況和我是一樣的。我老丈人命真是好啊,生了兩個姑娘,一輩子沒什麼壓力,天天小煙抽著,一個農村老頭抽10塊以上的煙,便宜的不抽,小酒天天不斷,日子過得那個滋潤啊!我和大女婿一去就得幹活,還得送煙送酒。這不比兒子還好使啊!淚奔!

反觀我父母,一輩子累死累活,供我上學,給我買房,再給我娶媳婦兒,捨不得吃穿,沒想過啥福啊!現在我母親累的還腰間盤突出。真是天差地別。請問各位,你會選擇哪種生活。

再看看現在,我也是個苦命人。2個兒子。大兒子隨我姓,二兒子,我媳婦兒整天嚷嚷著隨她姓,大家說,有這麼幹的嗎?我要是順著她,我豈不是很沒面子。


乾坤大挪移巋然不動


等你女兒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以後逢年過節你們兩個老人家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時候就知道了!生兒子不是重男輕女,也不是為了傳宗接代!用事實說話,我夫人兩姐妹,都是嫁到外地,我有爸媽,她也有爸媽,那麼逢年過節在哪邊呢?第一年在我家,岳父岳母說很孤單,連紅包都包不出去!第二年在她家,我在那邊呆了幾天,時刻都在擔心父母過得怎麼樣,會不會孤單難受!大年初三我就迫不及待趕回去陪二老!我有個女兒,乖巧聽話,我很滿足,兩邊老人家都喜歡,都想帶,現在是在外婆在帶,但是奶奶看不到孫女難受,在編輯這個信息的時候還剛剛接了我母親的電話,說我有了老婆,但是她好像沒有兒媳婦,我生了女兒,但是她好像沒有孫女!我根本無言以對,兩邊都是爸媽,一碗水如何端平?四個老人家目前還算安康,當到風燭殘年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去照顧他們呢?當父母老了走不動了,我做兒子的能放下我父母去照顧她父母嗎?她做女兒做兒媳婦的能放下她父母照顧我父母嗎?現實總歸是現實,兒子女兒都是寶,撇開重男輕女的思想不說,沒有兒子的家庭,肯定是個不完美的,所有問題都會在兒女成家之後體現!


三木709394


在老一輩的眼裡,沒有兒子就是斷了後。

我也是兩個姑娘的媽媽。第一個女兒的時候婆婆來伺候月子,滿月那天就回老家,從此再沒露面。

那時候還是要獨生子女,所以沒有希望,也沒有二胎。估計公婆都覺得絕望了吧,除了啥都不管,倒是也沒別的。

沒想到前幾年又放開了二胎,公婆眼裡又冒了光。

我媽媽也勸我,讓給老大留個手足,以後有依靠。想想也是,就千辛萬苦又要了二寶,又是個女兒。

我倒是男女都無所謂的,可公婆就不行了,愁的公公在家喝悶酒,婆婆在家抽悶煙。

娃兒五個多月了,爺爺都沒抱過。

你說,往哪兒說理去?

不過一般80後的都想的開了,主要是老人心裡不舒服,過得再困難只要有兒子就行!

我婆婆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沒錢怕啥,有人就行!

真不知道哪裡來的底氣,現在他兒子我老公自己養活五六口,老兩口子一分錢不往外掏,可能這就是養兒子的好處吧!





碌碌無為倆寶媽


怎麼能說沒兒子的家庭就是斷後了呢,女兒不是你的後輩,不是遺傳的你的血脈嗎?要沒兒沒女的家庭才算斷後,沒兒沒女你的基因和血脈就沒人傳承。說沒有兒子就斷後的人是他們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做怪,他們從女兒出生就被嫌棄,想生兒子,讓女兒成長得不到溫暖,長大就不親父母。我家爸媽先得我四姐妹,雖然家窮窮養,但從沒嫌棄過我們是女兒身,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愛,我家孩子也親我爸媽,每年都會給他們零花錢,外孫也是孫子,他知道我是我爸媽血脈,他是我血脈,他懂得我們是血脈至親,怎麼女兒就絕後呢。我爸媽老了我們姐妹給生活費,他們跟我弟生活,我們對他們也不比兒子差。女兒本來就是父母后代,你親她她就親你,再隔幾輩人女兒的後代受你女兒的傳承他們也會知道他們的女祖來自哪,就象我們每年給老輩子燒紙錢,怎麼也會給我爺爺奶奶燒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