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1962年,陳永華出生在雲南省安寧市,上世紀90年代末靠開工廠積攢了上千萬的財富。2002年,陳永華開礦失敗,不僅賠光了所有身家,還負債200多萬。因為欠銀行貸款,家裡的房子被銀行收走了,老陳和老婆帶著年幼的孩子搬到豬圈裡住。然而一場更大的再難降臨了。(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老陳13歲的女兒得了一場重病,醫生說如果不及時救治,孩子活不過2年。那天之後老陳離開了家,他要去掙錢挽救女兒的命。老陳來到雲南臨滄市,抓住當時城市建設的商機,從販賣草皮開始,到做園林綠化工程,只用兩年時間,不僅治好女兒的病,還還清了債務。(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到2010年,老陳每年能盈利1000多萬元,一家人終於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到2015年,老陳決定放棄綠化生意,去山裡養雞。任憑家裡人怎麼勸,老陳鐵了心要去幹。他以每年120萬元的價格在臨滄市叫雨山承包了5.4萬畝山林,從山東引進鬥雞苗開始養殖。(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鬥雞在我國有上千年的飼養歷史,因其好打鬥而得名。為了爭奪配偶和底盤,鬥雞甚至可以打鬥致死,鬥雞作為比較受歡迎的娛樂觀賞項目,近年來隨著市場多樣性發展,肉食鬥雞逐漸走向老百姓餐桌。老陳飼養鬥雞正是看準了鬥雞的市場前景。(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老陳看好鬥雞的肉質,為了避免養殖中出現的風險,老陳每件都是親力親為,吃住在山上。然而沒多久,老陳發現總有一些雞離奇死亡。經過觀察,罪魁禍首竟是老鷹。用盡了各種辦法,驅鷹的效果並不好。老陳最後決定,不去驅鷹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原來老陳想通了,鬥雞在有天敵的環境中生存能增加運動量,提升肉的品質,而沒想到的是,雞在長期和老鷹的對峙中,竟然學會了防鷹的本事。然而,2015年12月,一場災難突然降臨。一場疾病席捲了老陳的養雞場,漫山遍野都是雞的屍體。一個星期之內,2萬多隻鬥雞全部死光。(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這場疾病讓老陳損失了200多萬,當初頂著全家人的壓力做起養殖,如今卻一敗塗地,他開始整夜整夜失眠,還天天往山上跑。老陳總結出原因,首先是雞的疫苗沒有做到位,其次放養的時候雞還很體弱,適應能力還不夠。如果繼續養殖,必須有專業技術團隊支撐。(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2016年,老陳找到華中技術大學尋求合作。有了專業技術團隊支撐,老陳決定繼續養殖鬥雞,2016年底,老陳引進新一批2萬多隻雞苗,到2017年,老陳的鬥雞開始進入市場銷售,通過電商平臺把鬥雞賣到上海、昆明等市場,月銷售額二三十萬元。(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到2018年,老陳的鬥雞年出欄量達10萬隻,為擴大銷路,老陳開始尋找外地市場,他找到濟南一家農業生態公司的營銷總監楊健商談了幾次都被拒絕,為了能達成合作,老陳最後一次找楊健,見面就劈頭蓋臉發了一頓火,發洩完就走了,沒幾天楊健卻主動到臨滄找上門。(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2018年3月,楊健來到臨滄後,老陳帶著他在養殖場查看之後,還帶他四處遊覽。看到了養殖環境和自然環境,楊健被老陳的真誠所打動,不僅合作銷售,還幫忙設計新的產品包裝,和整體商業計劃。到2019年1月還簽訂了120萬隻鬥雞的銷售訂單,總額超過一億元。(來自:耕心公社)

“包工頭”轉行做雞老大,生一次氣竟帶來上億元收入

現在,老陳出了在山林養雞,還養殖了300多隻土豬,還在臨夏種植了 100多畝名貴草藥,2018年底總體銷售額超過一千多萬元。(本文來自耕心公社,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侵權必究!專注傳播鄉土勞動人民的創業故事、特產、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