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文 | 鵬翔、師燁東

昨日,萬眾矚目的漫威宇宙英雄電影第三階段的終結篇《復仇者聯盟4》(以下簡稱“復聯4”)終於放開了預售,短短几個小時內預售成績就超過了6000萬,截至毒眸發稿前,其預售已經超過1.47億,並且開始打破各種預收記錄,影迷的狂熱程度可見一斑。


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復仇者聯盟4》打破預售最快破億記錄(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比預售更瘋狂的,是各影院零點場和凌晨場的票價。早在電影錄入系統開始正式預售前,一些影城就已經將首映場影廳中最核心的區域圈出“皇帝位”來進行售賣,售價動輒三四百;而昨日在各影迷群、影視群內,幾乎全是關於高票價的吐槽。

“家門口電影院平時幾十塊錢一場的電影,零點首映場賣到了250”;“我家在一個四線城市,平時IMAX都只有60塊,4月24日零點的票賣到了180”;“濟南的萬達,《雷霆沙贊》現在的IMAX票價70,復聯首映場365,和北京一個價格”……


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來自毒眸讀者群的吐槽


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影城高票價

毒眸翻開各地網友提供的截圖可以看到,200元、300元甚至是400元的票價層出不窮,雖然其中部分捆綁了零食、飲料等餐食,但是這樣的價格仍然不算便宜。而更奇葩的是,不少影城在開票後發現銷量極快,於是一兩個小時上調一次價格。一位北京的網友就吐槽,北京的英皇影城兩個小時價格翻了一倍。


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來自網友的吐槽


不少影院順勢也做起了飢餓營銷,只開放了4月24日0點到凌晨3點的票,晚上的黃金時間場次仍未放開,因此如果影迷想第一時間買到票,也只能選擇凌晨的場次。即便如此,很多影院的0點場和3點半場次三四百元的電影票在開票後幾個小時內也紛紛售罄。

復聯4的高票價合理嗎?

這得區分來看。在我看來,相同的影廳,兩倍於平日的票價,是一個完全合理的事情。對於影院經理來說,復聯4的片長足足3個小時,雙倍於普通的電影,排一場復聯4在平日可以排映兩場其他電影,因此從保證影院營收的角度來看,兩倍時間、兩倍票價沒有太多問題。


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因為時長過長,秘魯某影院推出的奇葩套餐……


而對於零點場賣的貴,我也並無異議。會在0點去看的都是漫威的影迷,佈局十年的收場影片,影迷為情懷來買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要賣的出去,有粉絲願意為這個“情懷溢價”買單,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市場行為。

但是我不能理解一些已經放開上下午場次的影院,票價仍然在200~400元區間,四倍甚至五倍於平日的正常票價。下午三點的場次也需要影迷為情懷買單嗎?還是下午三點去看,影廳裡會有不一樣的服務?如此定價,除了可以宰一筆影迷,還有什麼意義呢?


高票價的背後不止是供不應求那麼簡單,影院之所以這麼瘋狂,是因為今年的生意比去年更難做,因此自然要抓住能賺錢的機會瘋狂割韭菜。

翻開拓普電影智庫,即便剛過完春節檔不久,今年影院的平均上座率還是隻有11%,已經下降到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點;單日單廳平均收益2177元,同樣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點,相比2015年高點的3154元下降幅度超過30%。


2015年到現在短短不足五年,國內的影院數量從不足5000家翻倍至超過10000家,銀幕數從30000塊到60000塊,排映場次不斷上漲,但是觀影人次卻在這兩年出現了停滯增長甚至下滑,單銀幕產出也不斷降低,人次增長跟不上銀幕數量與影院數量增長成為現在市場的主要矛盾之一。

實際上,早在去年開始,就有不少影院人士抱怨生意做不下去,三四線城市方圓5公里6座影城的情況比比皆是,很多影院投資人在電影市場高速發展的時間進入到這個市場,但是現在競爭的激烈程度卻讓他們始料未及。


猛侃專欄: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影院競爭有多激烈!

這兩年銀幕數量仍然會保持一年一萬塊的增長,但是我們看不到人群的增長可以從哪裡來。毫無疑問,最終的結果只會有一個,那些三四線城市人流較少、經營不善的小影院,尤其是背後沒有影投的個體影院,在今年會倒閉不少。

從去年開始,我們便一直在文章裡強調,現在的市場環境裡,位置往往已經不是影院最重要的“武器”,需要比拼的是設施與服務,耐心培育觀眾的時間節點,要把影迷從渠道奪回到影城自己手裡。有了影片就全天放出高票價,是一個短期的高收益選擇,但往後來看,這不會是一個好的決策。

三四百的票價,影迷可能不心疼,但是沒準會心寒。想想看,原本很多做內容的不尊重觀眾,湊一堆流量明星拍一部爛片,席捲十億票房,這樣的事情在2015年到2017年之前屢屢奏效,但是短短三四年時間,就再也沒有觀眾為這樣的影片買單,去年開始這樣的影片票房幾乎全部撲街。

今年春節拿個小馬紮進四線城市的影院也要花80元,觀眾同樣用腳投票,用下降的人次交出了一個毫無增長的春節檔,而這距離復聯4上映不過才過了2個月。

影院要做成一個長線生意,這樣寒流來的時候,你培育出來的觀眾才有可能幫你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