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第一次聽到“男主內,女主外”的家庭模式,是在咪蒙的文章中。

那時,咪蒙經常在文章中,提及為自己放棄事業,迴歸家庭的丈夫——羅同學。

很多人把咪蒙當作新時代女性的中國代表。

“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

這句話被咪蒙發揮到極致。

但後來,咪蒙離婚了。

諷刺的是,離婚的原因,同樣是因為羅同學放棄事業,迴歸家庭。

她說:“我需要的是一個丈夫,不是一個保姆。”

字裡行間,盡是控訴羅同學不求上進,兩人成長不同步。

網友們表示:如果把性別轉換一下,這就是“飛黃騰達的渣男,拋棄糟糠之妻”的經典劇情。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明白一條潛規則——感情不靠譜,只有錢最真。

但,兩個人一旦組建家庭,必然意味著有人需要為家庭多犧牲一些。

誰主內誰主外,從進入家庭,就是必然面對的一道難題。

為何“迴歸家庭”風險如此大?

難道“成長不同步”,真的是婚姻最大的隱形殺手?

趁著假期,我看了一部絕妙的電影——《他和她的故事》。

我才發現,原來婚姻最大的難題,是這一點。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琪雅是女強人。

卡比爾夢想做家庭主夫。

兩人相遇,一拍即合。

認識不到一個月,兩人決定閃婚。

聽說男生要嫁給女生,卡比爾的父親勃然大怒:

“你瘋了嗎?你要靠女人生活嗎?你是個男人,如果你忘了這一點,就脫下內褲看看。”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琪雅的母親也不贊成。

但二人還是鐵了心,結了婚。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閃婚一時爽,問題一大堆。

第一個問題是:丈夫身份的認定和接納。

婚後琪雅發現,自己並不真正認可這種模式。

當同事們提及卡比爾,特別是被問到:“你的丈夫是做什麼的?”

她居然撒謊稱,卡比爾是一位作家,在家寫書。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倘若不是內心有羞恥感,琪雅不會撒謊。

她撒謊,正因為她對這種關係是抗拒的。

卡比爾非常生氣:“你以我為恥嗎?我讓你覺得羞愧嗎?”

於是,矛盾就這樣埋下了。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第二個問題是,在家庭中付出的人,再辛苦,也得不到認可。

每天清晨6點,卡比爾起床趕往市集,購買每天所需的物品。

回到家後,打掃全屋衛生。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打掃完後,把妻子最愛的咖啡放到床邊,溫柔地喚醒對方。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最後烹飪好美味的早餐,請妻子和岳母享用。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當妻子和岳母離開家後,他就要開始豐富家庭心理知識,提升各項家務能力。

但是,他的努力不被看見。

琪雅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

同時因為忙,越來越暴躁,對卡比爾呼來喝去。

多次被忽略的卡比爾,終於忍無可忍:“我是你的玩寵,對嗎?靠你的憐憫生活。”

他開始有了怨氣。

一有怨氣,就會攻擊。

他開始諷刺妻子的錢,是靠睡出來的。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至此,矛盾升級。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第三個問題是,夫妻只有一方賺錢,經濟能力到底是薄弱的。

日常生活中,他們精打細算,但還是扛不住房子的壓力。

有一天,房東突然要收回房子。

那是他們用心佈置的婚房。

卡比爾很希望買下來。

琪雅說:“你瘋了嗎?你知道這地方多貴嗎?我的全部薪水得拿來付房貸,我們拿什麼吃飯?”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貧賤夫妻,自然百事哀。

情緒的緊張,外加經濟的緊張,令他們的關係越來越僵。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第四個問題是,要不要孩子。

因為琪雅是賺錢主力軍。

一旦她懷孕,對於這個家來說,就是一個毀滅性事件。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女性懷孕後,市場價值就會迅速下降,輕則失去升職機遇,重則淹沒在職場浪潮,永不翻身。

琪雅當然不敢。

也不能。

她只有放棄孩子,以便能支撐起這個家。

而這樣的付出,也使得她有了怨言:這個家全是我一個人在撐,我這麼辛苦,你做什麼了?你賺過一分錢嗎?

有了付出感,就會對他人有期待。

有期待,就會有失望。

於是在這場婚姻裡,女人對男人失望,男人對女人失望。大家都活在自己的怨氣裡,你看不見我,我聽不見你。對話成了憤怒的自言自語。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後來,他們的關係終於崩了。

琪雅的事業越來越成功。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但與卡比爾卻越來越疏離。

她很少回家。

卡比爾想看見她,只能打開電視。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偶爾回來也是倒頭就睡,不再和卡比爾進行絲毫溝通。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卡比爾成了一個影子。

他的情緒與需求,都被妻子漠視了。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我們知道,婚姻如果想要穩定,一定要彼此看見。

而彼此看見的前提,是每個人都各有光芒。

如果妻子太高,丈夫太低,前者看不見後者也是情有可原。

如果丈夫發展太快,妻子原地踏步,丈夫無視妻子,也是常理之中。

所以,若想齊頭並進,你們必須同時擁有自己的榮耀。

而這個榮耀,絕不會來自家庭。

而是來自社會。

後來,琪雅因為想擁有公眾認可度,安排卡比爾出鏡。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這些頻繁的採訪,拯救了卡比爾,也拯救了這個家。

卡比爾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

他開始以個人的名義出現在公眾面前,而不再是“琪雅的丈夫”。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著名的演講平臺TED,讚賞卡比爾的價值觀,力邀他成為演講嘉賓。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美食節目為他開了週刊,連載他的日常生活。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琪雅的頂頭上司還借她邀請卡比爾,來公司當培訓顧問。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相互成全,只是關係的起點。

相互成就,才是婚姻最好的模樣。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在電影裡,琪雅的母親說過一段話,非常令人警醒。

她說:

“孩子,你和卡比爾之間沒問題,這只是持家者和賺錢的人之間的基本問題。這個世界上,人們只看到賺錢回家的人,因為這個人通常會受到關注,沒人會注意到打理家事的人。

咪蒙稱前夫是“廢物”:女強男弱的婚姻,缺的是這一點


是啊,誰主內,誰主外。和婚姻幸福與否,不存在直接關係。

關鍵是,看不看得到對方的價值。

家庭中,負責賺錢的一方,總是容易覺得:“這個家是靠我養的,我才是為這個家付出最多的人。”

這種優越感,不是莫名出現的,而是社會賦予的。

不管是琪雅的同事,還是我們身邊的人,都覺得持家者是吃喝等死的廢物。

你能怨他人嗎?能罵社會嗎?

不能。

社會潛意識已經形成,對人的評價體系也已經存在,這些都深入人心,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

倘若你不想因此被貶損,被看不起,那就選好自己的戰場,努力升級,成為發光體,讓社會看見,也讓對方看見。

道德綁架,綁不來真正的尊重。

指責訴苦,要不來真正的愛。

愛與尊重,歸根結底,都得由自己去賺取。就像卡比爾一樣,當他散發著迷人的光彩,妻子看他的眼神,也有了亮光。

而婚姻,也成了一場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