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豬肉供應過剩,為什麼還要從美國進口豬肉?

豬圈兒


確實如此,最近這些年美國豬肉一直都在往中國出口,而且今後今年這種情況將會更加的平常,未來幾年,不管國內豬肉供給狀態如何,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豬肉進入中國市場。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考慮。

首先,這背後主要還是外交因素在作祟,豬肉進出口成為一個籌碼。

其次,則是中國國內豬肉供給處於一個不平衡狀態,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


豬肉——中美貿易談判的“重要籌碼”

說實話,雖然自從2018年4月以來,世界上最主要的兩個國家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較量,但是出乎很多人意料,高科技並沒有成為真正的主角,農產品反倒是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據瞭解,自從去年開始,農產品作為中美貿易談判中的重頭戲,其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大型飛機,電腦芯片這些高尖端產品。

從剛剛結束的目前雙方又一輪會談跡象來看,中國即將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購買力度,據說兩國將簽訂高達300億美元的農產品訂單,而其中大豆是絕對的大頭,而豬肉則是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中國總計從美國進口大豆3200萬噸,佔據當年度美國大豆出口的一半左右,也是當年度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去年,受種種原因所致,這一數據不足2000萬噸。而2019年,這一數據有望突破前年的歷史記錄,床下4000萬噸這一新紀錄。受此影響,中國擴大進口美國豬肉也是順理成章。

國內豬肉面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另外一點,這些年國內進口的美國豬肉都是那些呢?其實主要分為兩種。

第一種就是普通的豬肉,價格優勢非常明顯。


由於美國豬肉養殖成本較低,且結束更為發達,同等品質的中低端美國豬肉即便是加上運費和稅費,也要比國內豬肉便宜不少,這種豬肉進口過來大多作為儲備肉來使用。

第二種就是高端豬肉,在品質方面優勢巨大。

說實在話,最近幾年,在高端豬肉及其製品領域,進口產品所佔比例還是比較高的,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出口國,自然有不少高端產品進入中國市場,誰讓咱們的高端產品不爭氣呢。

就這樣,低端豬肉價格比人家高,高端豬肉品質又不如他人,還好有進口管控,每年只允許少量美國豬肉進入國內市場,保證中國人吃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豬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保護本國的養殖產業。


糧油市場報


最近這些年,美國一直在向中國傾銷大量農產品,特別是美國的豬肉。對此,很多網友感到奇怪,明明是國內豬肉供應過剩,為啥還要進口美國的豬肉?難道,中國豬肉就競爭不過進口豬肉了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呢?

資料顯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國。美國的農產品滯銷度高達9比1,也就是說美國每年需要出口的農產品數量大約是是國內人民自己消耗量的8倍以上。為了照顧自己本國的農民,銷售自己的農產品,美國政府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

而中國由於人口眾多,恰好是美國人傾銷農產品市場的重要市場。儘管國內豬肉供應過剩,但還是要每年進口一定數量的豬肉,還好我們國家有進口管控,保證中國人吃的絕大多數是中國豬肉,這在一定程度上在保護本國的養殖產業。那麼,中國為啥每年要從美國進口大量豬肉呢?我們歸納為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中國在加入WTO時,在美國的逼迫下籤訂了進口農產品的霸王條款。根據當時WTO條款約定,每出口一批次工業製成品就必須進口總工業出口價5%以上的農業產品。所以呢,這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國內明明有很多農產品自己生產都豐富,卻依然還得向美國進口該類型產品的真實原因。當然,英法德三國也被迫接受美國的這種過份要求,只是這三國本來就要買這些東西,也比較接受WTO的這項霸王條款。

再者,中美貿易談判中農產品一直在充當重要籌碼。從2018年4月開始,中美進入到貿易摩擦階段,現在雙方都坐下來談判,重點不是要求中國進口大型飛機、電腦芯片這些高科技產品,而是美國要求中國大量進口美國的農產品,來平衡中美貿易順差,未來中國將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購買度。據說兩國將簽訂高達300億美元的農產品訂單,而其中大豆是絕對的大頭,而豬肉則是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國內的豬肉品質遠不及進口的美國豬肉。其實豬肉質量也分二大類:一類是,普通豬肉。由於美國豬肉養殖成本很低,而且還是規模化養殖技術,在同等品質的中低端美國豬肉即便是加上運費和稅費,也要比國內的豬肉便宜不少,這種豬肉進口到國內,我們國家通常是做為儲備肉在使用,就是以備不時之需。

另一類是高端豬肉,在品質方面與中國豬肉優勢明顯。最近幾年,在高端豬肉及其製品領域,進口豬肉產品所佔比例是很高的,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出口國,自然有不少優質的豬肉產品進入到中國市場。所以在低端豬肉市場是性價比沒有美國進口的高,而在高端豬肉市場是質量國產豬肉沒有美國的優。

國內豬肉雖然產量已過剩,但是這並不影響中國進口豬肉產品的數量,因為這既有WTO霸王條款的約定,也有中美貿易談判豬肉和大豆等農產品作為美方的重要籌碼,中國也只能加大豬肉進口的力度。不過,如果按豬肉產品的性價比和質量,那美國豬肉也的確要比國產豬肉更勝一籌。未來中國豬肉只有走上規模化養殖,科學化管理,這樣才能與美國進口豬肉一決高下。國產豬肉還是有希望的。


不執著財經


難道你不知道什麼叫國際貿易嗎?

所謂的國際貿易,就是你買我的產品,我買你的產品,這就叫國際貿易,只讓你買我的產品,而我不買你的產品,這不叫國際貿易。

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產品,為什麼還要去對方買呢?自己的產品要麼是價格高,要麼是質量差,不如進口的划算,這就形成了國際貿易。

拿中國的糧食來說,中國產的糧食價格,比從美國進口的價格還高很多,讓你買你去買那個?

美國這幾年跟中國打貿易戰,就是因為中國是貿易順差,換句話說,就是中國買美國貨少了,美國買中國貨多了,就這麼簡單。

很多中國人不懂的這些,就知道出來噴,以為中國有的是糧食,幹什麼還要進口美國的?

不會的東西我們可以好好學習,不要什麼事情先噴了再說,義和團運動已經過去100多年了,在出來胡說八道是讓人看不起的。

就說這麼多,這個估計沒人噴我吧?


用戶豐收季節3452555


這個只能說是一種無奈之舉!如果不從美國進口豬肉,那就必須向美國進口玉米,而進口玉米將害死更多人。這是因為加入WTO時,被美國逼迫簽約的霸王條款,可以理解為強買強賣。

根據當時WTO條款約定,每出口一批次工業製成品就必須進口總工業出口價5%以上的農業產品。所以呢,這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我們明明有很多農產品自己生產都豐富,卻依然還得向美國進口該類型產品,說到底就是受人脅迫!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國。美國的農產品滯銷度高達9比1,也就是說美國每年需要出口的農產品數量大約是是國內人民自己消耗量的8倍以上。為了照顧自己本國的農民,銷售自己的農產品,美國想了n多辦法,其中最大的方法就是用WTO在挾持世界各國,強令所有加入國購買美國農產品。像英德法三國也接受美國的這種要求,只是這三國本身缺農產品,本來就得買這些東西,三國根本沒感覺。我們為了參與這個世貿組織,提升我們對外貿易產品,只能接受WTO的霸王條款。

其次,美國的貨抵債。這是美國的另外一種流氓方式。美國除了在全球發行國債之外,還大量欠貨款。在全球商貿的時候,這些貨款是需要計算利息的,美國強令這些利息必須用農產品來結算。舉例說明,德國向美國出口汽車100億美元,美國拒還貨款給德國寫了一百億美元的欠條,這張欠條每年都會產生利息,這利息美國是不還現金的,要麼拿大豆要麼拿玉米要麼拿豬肉。所以,我們拿了豬肉,不然這筆錢就被賴掉了,反正美國也不會給你錢的……


優己


國內豬肉過剩是假,從美國進口豬肉是真。現實是中國必須從國外進口豬肉。


中國早已經不是從前農民自家養豬的時代,而是已經形成養豬規模化、集中化、市場控制化了。中國的豬肉價格已經不再是由市場需要所調解,而是由養豬企業自行制定自己控制。這個局面以2012年表現的最為強烈,當時北京市的豬肉價格已經達到接近20元/市斤。政府採取行動從國外大量採購豬肉才使得市場趨於平靜。


如果你年齡足夠,你一定見識過前幾年的“蒜你狠”“姜你軍”席捲中國大地的情況。蒜/姜漲價老百姓還可以扛過去,豬肉漲成天價政府可是要惶惶了。


豬肉進口可以有效地調劑中國豬肉市場的平穩,因為美國的豬肉真的太便宜了。


北京李三牛


中國怕美國不敢得罪美圓。中國在世界上做老好人誰也不得罪。不如普京普京有時近說直話中國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用戶5679129155390


看天吃飯!你明白嗎?


13662559952



扶正2


不怕瘦肉精了?


初學者35071004


可能是貿易協議的關係,對消費者有好處,會使豬肉價格⬇️,但對養豬的農業戶是很大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