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愛情生死劫

三百多年前,有一個叫扎西丹增的窮僧人,平日裡除了喜好研習教義,就是唱歌,尤其是情歌。貴族姑娘次旺拉姆被他的歌聲所吸引,來到他的身邊,並對他產生了好感。但當扎西丹增鼓足勇氣來到次旺拉姆家求婚時,卻遭到她哥哥的侮辱和唾罵。然而,這並沒有分開他們拉在一起的手。扎西丹增帶著次旺拉姆一路南行,來到了門隅地區的達旺,過起了清貧的生活。第二年,次旺拉姆生下一個男嬰,據史書近乎神話般的記載,孩子出生那天,天空彷彿扯開一個大口子,金光普照,扎西丹增大喜,天上的異相不就是活佛轉生之相嗎?這個男嬰就是三百年後走紅網絡的羅桑仁欽·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愛情生死劫


寺院外的美麗邂逅

“我不是小人物,而是三界的枯主,殊勝尊者”,很小的時候,他就這麼說。是的,他的話沒有錯,他被人們認為是活佛轉世。1697年,一群喇嘛來到他的家裡,雙手合十對他頂禮膜拜,並獻上聖潔的哈達,要接他回聖城坐床歸位。隨後,他以五世達賴為師,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

他的父母驚喜不已,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榮耀。

就這樣離開了家,這一走,倉央嘉措就再也沒回來。

倉央嘉措出生的年代,西藏風雲變幻,各方勢力爭執不下,紅教與黃教對峙猛烈。五世達賴經過努力一舉推翻紅教,任命桑結嘉措為藏王。五世達賴圓寂後,桑結嘉措秘不發喪。15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康熙皇帝才得知這一消息,大怒。桑結嘉措於是趕忙派人尋找15歲的少年,作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在這樣錯綜複雜的政治形勢下,倉央嘉措作為“轉世靈童”,登上了六世達賴的寶座。

閉關修行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一天,青春正好的倉央嘉措趁大喇嘛不在,偷偷跑了出去,不覺中來到寺院附近的苯日神山。在這裡,他邂逅了一白衣姑娘——瑪吉阿米,一段幸福的旅程由此開始。姑娘看到這個羞澀的喇嘛,主動問話,倉央嘉措逐漸放開,和她歡快地聊了起來。

倉央嘉措:愛情生死劫

幸福的時光總是顯得短暫,告別時,瑪吉阿米對他說:“你要是當一輩子喇嘛,我就一輩子都在這山裡等你!”倉央嘉措的臉頓時通紅,姑娘的一片真心他怎能不懂,只是心靈的鬥爭已經開場。他所屬的黃教是嚴禁僧侶結婚成家甚至接近婦女的,他雖然身居西藏政教首領的地位,卻未能掌握政教大權,實際上只不過是桑結嘉措找來應付康熙皇帝的傀儡而已。他幻想,不,是憧憬,她會成為我的妻子嗎?他默唸著她的名字,看著她的身影從視線裡消失。

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活佛也是肉體凡胎,愛上塵世間的女子,這讓人如何評斷暱?愛如病毒,一旦沾上,就不可救藥、不能自拔了。佛堂嫋嫋輕煙,心已飛向山中,倉央嘉措手轉經輪,口唸心經,可痛苦的折磨絲毫不減,反而加倍地束縛身心。

此後,一連幾天,他都偷偷跑出去到山上等她,無果。後來,他和一位大喇嘛去一戶村民家裡做佛事,趁機逃了出去。喜出望外的是,他遠遠地看到了瑪吉阿米,有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原來她就是做佛事人家的小姐。

倉央嘉措:愛情生死劫

“從第一次見你,我就覺得咱們好像在哪裡見過。”她笑著說,“前世你是頭人家的班覺少爺,我是藏身深林惡毒的巫女……”瑪吉阿米娓娓道來,如同講述一則童話故事,他靜靜地聽,有些半信半疑。“前生我欠下無數孽債,今生要用一輩子來償還你。”他最後說。

殘酷的是,此次一別,永未再見。

回到寺院,倉央嘉措就被人用馬車帶走了。他心裡始終有一個堅定的念頭,以後無論去向何處,一定要回到苯日神山來找瑪吉阿米。遺憾的是,據《聖祖實錄》記載,倉央嘉措24歲即病逝於青海湖畔。


布達拉宮裡的孤獨守望

普通僧人寫詩,不足奇怪;活佛寫詩,且篇篇深情,字字動情,實屬罕見。倉央嘉措稱得上史上情歌王子之NO.1。《見與不見》一詩爆紅後,不久網上傳出此詩後半部分非倉央嘉措所作。只是這些已經無需再爭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神話。

神話並不是高高在上,不能接近,而是一種近距離感受所產生的熟悉情愫,一言以蔽之,他和他寫的情詩已經渾然一體。這“一體”彷彿一面鏡子,照亮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和百轉千回的愛情。

在拉薩大昭寺,昔日的一段經典愛情,如今成了情侶們前去學習的範本,大昭寺八廊街的黃房子儼然成了“愛情部落格”。“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倉央嘉措生前寫給瑪吉阿米的詩句,吐露了滿滿的愧疚和無奈,世間哪有兩全的辦法,既不辜負如來,又能和心愛的女人在一起?“王子去了,公主一個人空守著承諾”,這樣的結局註定只能是一個悲劇。關於瑪吉阿米的記載,史書提及甚少,但不難想象,在分別之後的日日夜夜,總有一個孤獨的身影在大昭寺、在苯日神山踽踽獨行。

倉央嘉措:愛情生死劫

倉央嘉措就這樣走了,再無音信。“一切有情,都無掛礙”,或許,這便是用情的最高境界。“愛國僧人”李叔同如此,“革命的和尚”蘇曼殊也如此。倉央嘉措的戀情,被無情地斬斷於清規戒律的權威和門檻之上,“我對你眉目傳情,你對我暗送秋波,目光交匯的地方,命運打了個死結”,“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活佛”。


一直被誤讀的愛情

瑪吉阿米沒有等到倉央嘉措,這可以歸於宿命,抑或歸於緣分,但有一點是無法撼動的,他們的愛情超越了生死,成為“愛情禪”的絕版詮釋。

什麼是禪意?情感專家說,禪意是一種智慧;父母等過來人說,禪意是命理,該是你的,就是你的,強扭的瓜沒有甜味.為愛等待無果的人說,禪意是騙人的,根本不存在……一次又一次翻閱倉央嘉措的詩集,我終於尋找到答案:禪意是指一顆安寧的心靈。很多人之所以久久體悟不到,是因為心靈壅塞著太多“得不到”和太多“放不下”。

“住在布達拉宮裡,是活佛倉央嘉措;進入拉薩民間時,是浪子宕桑旺波”,流傳已久的詩句,見證著人們對他的崇拜和誤讀,直到現在,誤讀與崇拜依然交錯延續。活佛與情歌王子,虔誠與秘密幽會,前後的關聯並不矛盾,如果說矛盾,那也是我們喧囂而雜亂的心使然!

倉央嘉措:愛情生死劫

海子曾寫道:“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倉央嘉措在布達拉官裡是否也會這樣默唸過呢?在今天看來,“熄滅愛情”並非輕易地放棄,那是在用生命去祈求愛的永生啊!

一位禪宗問禪師:“蓮花未出水時如何?”

禪師說:“蓮花。”

“出水後又如何?”

禪師回答:“荷葉。”

這則故事,總讓人百讀不厭。倉央嘉措就是一朵黑暗中的蓮花,在超脫中盛開,我們也許用肉眼看不到,但只要能夠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一池蓮花,也算是超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