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故事《父母的枷鎖》:沒人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


清朝小故事《父母的枷鎖》:沒人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

這一年對於江蘇溧陽人史夔來說,可謂雙喜臨門之年。

一是他考中了舉人,就在奉詔進京的途中;

二是老婆又為他生了一個男孩。

那個時候,史夔正帶著妻子及家人從老家出發,乘船北上,妻子在船艙中生下兒子,所以給兒子取名為史貽直。

史夔本人精通命理之學,他按照兒子出生時辰排出了八字,最終得出結論,兒子史貽直有富貴之命,日後定能顯赫聞達,出人頭地,為史家光宗耀祖。

這一天,天氣不好,舟船不便於出行,史夔一家人只好待在船艙裡,等候天氣晴好。

窩在船艙裡實在憋悶,史夔就上了岸放鬆一下。

史夔信步來到了一家鐵匠鋪,恰巧趕上這戶人家也誕生了一個男嬰。

史夔好奇心強,於是上前打聽,得知這個男嬰的生辰八字和兒子史貽直分毫不差。

清朝小故事《父母的枷鎖》:沒人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史貽直考中了進士,時年僅十九歲,不久被朝廷授翰林檢討,其後在康、雍、乾三朝為官,歷經六十餘年,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以八十二歲高齡善終。

史貽直考中進士的時候,父親史夔致仕還鄉(康熙四十九年復出,受命編撰《康熙字典》),他心裡一直掛念著和兒子生辰八字相同——那個鐵匠的兒子。

史夔乘船尋找當年的鐵匠鋪,找到了那戶人家,鐵匠鋪沒啥變化,一打聽,正在鋪上打鐵的那個面孔白皙的年輕人,就是當年那個男嬰。

史夔大為感慨,自己的兒子史貽直官運亨通,前程不可估量,而眼前的年輕人卻在日復一日叮叮噹噹打鐵,也許一輩子都將圍著鐵匠鋪子轉悠。

史夔回到船艙,冥思苦想,最終得出結論,他認為兒子史貽直八字中唯一的缺陷就是火氣過盛,但幸運的是,兒子生在水上,因此水火相濟,彌補了火盛的缺陷。

鐵匠兒子也是火氣過盛,偏偏生在爐火正旺的鐵匠鋪,火氣反而更加旺盛,缺陷因此越來越大,因此命中註定一輩子勞碌命。

清朝小故事《父母的枷鎖》:沒人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

​其實,這些都是胡扯。

事實上,史夔忽視了家庭環境的因素。

史貽直的祖父史鶴齡在康熙朝為官,任日講起居注官,父親史夔考取進士後任職翰林院編修,史貽直生在這種官宦世家,擁有優越的讀書環境和學習條件,加之父祖的耳濡目染,他考取功名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反觀鐵匠的兒子,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打鐵,恐怕連一天書都沒讀過,一個大字都不認識,他怎麼可能在學而優則仕的時代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也不是不能改變。

可憐天下父母心,只是現實永遠比預想的殘酷的多。

不是父母不願意,更不是不努力,很多時候,生活沒得選擇!

福禍是非,誰又說得清、看得楚。

為什麼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只有抱怨父母的子女。

這無形的枷鎖,夾得人心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