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看搬遷】福泉市牛場鎮五新社區:幼有所教 老有所樂

【现场看搬迁】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幼有所教 老有所乐

【现场看搬迁】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幼有所教 老有所乐
【现场看搬迁】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幼有所教 老有所乐

“為什麼叫五新社區?就是要讓搬出來的群眾成為新市民,適應新環境,擁有新思想,得到新發展,開啟新生活。”4月11日16時,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現場會第二調研組走進福泉市牛場鎮五新社區安置點,福泉市委書記郭正勇向調研組成員如是說。

樓房鱗次櫛比,街道乾淨整潔,扶貧政策、小區公約等宣傳標語在小區隨處可見,這是記者對福泉牛場鎮五新社區的第一印象。

【现场看搬迁】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幼有所教 老有所乐

據瞭解,福泉市牛場鎮五新社區位於福泉市牛場鎮東外環,於2016年2月啟建,2018年6月完成搬遷入住。安置對象主要涉及3個鄉鎮21個村和185個組,共安置1252戶5068 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60戶4569人,佔比90.15%。社區附近有福泉四中、牛場中心校、牛場二幼、市三醫,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方便社區群眾就近就醫就學就業。

五新社區的居民都是易地扶貧搬遷戶,為了讓社區群眾留得住,社區裡完善各項服務功能,有社區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書屋、親情之家、運動場,還有技能培訓中心,目的就是讓搬遷群眾住得安心。

【现场看搬迁】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幼有所教 老有所乐

在社區內,一間50多平方米的教室裡黑板、桌椅、書架、兒童讀物以及文具等設備一應俱全,正值下午四點半,教室裡坐滿了小朋友。據五新社區黨委書記陳正洪介紹,這裡是社區孩子們放學後的第二學校,稱為“四點半學校”,有近40名小學教師組成的教師志願服務隊輪流輔導,每天都有不少搬遷戶子女在學習、閱讀。

原來,學校下午四點半放學,但家長卻要六點下班,中間有近兩個小時的“監管”空檔,孩子的安全問題,讓很多家長無法安心工作。於是,五新社區推行了“四點半學校”,讓孩子們放學後有一個快樂、安全的好去處,為社區住戶解決了大難題。

【现场看搬迁】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幼有所教 老有所乐

在“四點半學校”後面,有一所老年活動中心,為充分調動老人興趣愛好,社區聘任社區裡多才多藝的老人擔任社區文藝隊隊長,並提供場所,供老人排練所用,同時設置棋牌室、書畫室等地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調研結束後,雲南省怒江州扶貧辦副主任董鬱程表示,貴州的易地扶貧搬遷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在今天調研的三個點中,可以看到每個安置點的管理都很到位,並且都配有扶貧車間,這些都是保障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重要要素。

往期回顧

圍觀

【傾聽貴州】不只“挪個窩” 更要“鋪好路”

熱門

【黔瞻時評】奪取掃黑除惡壓倒性勝利 為發展築牢平安基石

精選

【安順社會】安順茶葉的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