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辮兒哥哥張雲雷的《探清水河》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起因是刷抖音時聽到這首《探清水河》,北京的小曲,優美的曲調,別有一種傳統的風味。臺下萬人大合唱,揮舞著熒光棒,還以為是聽演唱會,後來才知道是德雲社的相聲,他是張雲雷。

聽了別人唱的版本總覺得少了點韻味,就去搜了張雲雷的相聲和相關的信息。漸漸的瞭解到,他擅長唱歌,還有京劇的鎖麟囊。他曾經遭逢大難不死,身上打了那麼多鋼板還堅持回到舞臺。

床前明月光,我是郭德綱.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開始喜歡上郭德綱,是從他的唱開始。培養出張雲雷這麼善於唱的相聲演員,作為師傅又是什麼功力?老郭一張口,真正的驚豔到我,那嗓子,那調門,徒弟裡真的難有人出其左右。

一個成功的逗哏演員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捧哏。謙大爺的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為了相聲藝術,“祖宗十八代都死光了”。老郭的逗哏,也就謙大爺接得住。

不論網上的風風雨雨,老郭的德雲社確實帶動了相聲的又一波發展,弘揚了傳統的藝術。有多少人,因為聽老郭的相聲,從而喜歡上京劇,太平歌詞。

“騷浪賤”組合

一個人的強大是支持不了德雲社走的更遠,老郭除了弟子眾多,每年還要捧出新角兒。德雲社除了小劇場,就是商演,而最火的要數每年的封箱和開箱,這時候演員陣容最強大。

自從入了坑,從張雲雷到老郭,下一步就是開始擼歷年封箱。雖說水平參差不齊,最搶戲的莫過於德雲社出名的騷浪賤組合。

我百度了一下騷浪賤指的哪幾個人,網上眾說不一,但是有一年的封箱表演,張鶴倫倒是說騷-燒餅,浪-張鶴倫,賤-小嶽嶽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張鶴倫的解釋是燒餅的燒,諧音是騷,表演風格也屬於沒有下限不要臉的節奏。但是,個人感覺二爺發起“騷”來,真的沒有別人什麼事兒。所以,這騷浪賤應該是三種表演“流派”,並不是指一個人。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張雲雷代表作《白蛇傳》,這麼騷氣的操作,嚇傻了兩位捧哏,這也就九饢受的了,妖孽出沒,閒人閃避。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張鶴倫說他的浪不夠,名不副實。放三連播,無需多言。像謙大爺說的“你是說你浪不夠,還是不夠浪啊?”。

演出特色鮮明-浪,“能歌善舞”,善於學唱各種通俗、民歌、戲曲。最新一期的歡樂喜劇人,也是熱門奪魁的對象。他曾經講述過自己從業經歷的艱難,幸虧老郭給了他一個機會,老天不會虧待認真努力的人,相信未來會走的越來越好。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小嶽嶽每次表演都是放飛自我,耍賤賣萌,搭檔是攔都攔不住。只有在師傅面前老老實實的。最喜歡每次封箱老郭欺負徒弟系列,一句“這是我們德雲社前兩年最火的演員”,嶽嶽只能求安慰了。全場就屬搭檔笑得最開心,終於有治得了他的人。

從五環之歌,到跨界演員,希望小嶽嶽能夠出更多的相聲作品。大家還是很喜歡他,現在也是很火的相聲演員。

德雲全體相聲演員

德雲社相聲入坑之旅

刷完了歷年的封箱,認識了很多德雲社的演員。逗哏出彩,捧哏也優秀。看得多,才能體會出相聲演員的不易,說學逗唱樣樣精通,談何容易。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向所有能在一個行業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深耕細作的人致敬。


對於聽相聲,我只是剛剛入坑的新人。相聲,作為傳統藝術流傳這麼多年,定有它可取之處。

雖然網上風評對德雲社,老郭都毀於參半。但個人認為喜歡聽相聲,就專注於作品,至於其他,時間自有定論。聽相聲,聽誰的相聲,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除了德雲社,還有侯寶林大師的傳統段子,馬三立老先生的單口相聲。不喜歡聽相聲的,我們現在還有電影,電視,遊戲,讀書這麼多選擇。與其浪費時間辯駁誰是誰非,不如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放鬆心情,開懷一笑,忘卻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