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會議上提中國,突遭美記者打斷,警告:忍著別插嘴!

最近,第五屆“國際北極論壇”在聖彼得堡順利舉行。別小看這個會議,參與這個會議的都是世界重量級國家。不過,在這次會議上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4月9日,據觀察者網消息稱,普京在國際北極論壇上一提到“中國”,就被美國彭博社人員打斷。對此,普京則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回應。

普京會議上提中國,突遭美記者打斷,警告:忍著別插嘴!

環北極國家

按照普京的原話說就是,俄羅斯不是北極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如果以平均購買力和經濟規模計,中國已超過了美國,“中國才是(北極地區)最大經濟體”。在聽到普京的上述發言後,這位彭博社的高級編輯迅速打斷說:“您是說,中國是一個北極國家嗎?”

面對這個挑釁性發問,普京則作出了“您可以忍著”的回應。這的確很有風度,也很霸氣和個性,充分彰顯了一個成熟政治家應有的機智和幽默。

如果仔細揣摩普京的話,我們不難發現,普京其實向外傳遞了兩個意思。其一,在北極地區,俄羅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在經濟上俄羅斯不如美國加拿大等北極國家。其二,俄羅斯儘管經濟技術力量比較薄弱,但要開發北極地區,或許可以考慮中國一起參與。畢竟,中國在經濟規模上已經超過了美國。

普京會議上提中國,突遭美記者打斷,警告:忍著別插嘴!

北極航道

普京的話,其實有著深層次的戰略考量。要知道,隨著全球資源的日益匱乏,北極地區正成為世界大國激烈角逐的地區。但是俄羅斯卻被美國加拿大芬蘭瑞典挪威這些美國陣營的國家所包圍,以俄羅斯一家之力難以打破圍堵。因此,如果拉攏中國一起參與的話,那麼俄羅斯的戰略壓力將大為減輕。事實上,北極航道如果開通,對中國來說,大有裨益。因為從中國東北港口出發途經白令海峽,再沿俄羅斯北冰洋沿岸行徑,其航程會至少縮短九天。如此一來,中國不必再途經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海峽而運送貨物和大宗商品。而相比傳統的馬六甲海峽等航線,北極航道因為靠近俄羅斯,也更為安全。

那麼,中國是否具備參與北極開發的資格呢?

答案與哪位美國記者所暗示的可能不同——中國確實有資格開發北極。1920年2月9日,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瑞典、法國、意大利、荷蘭及日本等18個國家在巴黎簽訂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行政狀態條約》,即《斯瓦爾巴條約》。1925年,中國等33個國家也參加了該條約。依據此條約,中國2004年在此建立了北極黃河站,進行北極區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科考工作。

此外,中國還得到了普京的邀請。普京曾在兩年前就呼籲中國投資北極航道。加上這次提及中國,無疑是在向中國伸出橄欖枝。事實上,我國早在去年就發佈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明確表示中國是北極事務重要利益攸關方。

普京會議上提中國,突遭美記者打斷,警告:忍著別插嘴!

普京

有了普京的表態,相信中國更有信心參與北極開發。最重要的是,中俄聯手能夠阻止美國為首的北極國家將北極地區變成自家的勢力範圍,從而減輕美國對俄羅斯從北極方向施加的戰略壓力。北極地區資源豐富,不僅關係周邊國家的利益,也事關全球地緣格局和人類福祉。所以,不能允許任何國家將其變為專屬地。開發北極,離開中國不行,因為中國的參與,可以確保北極和平開發利用,而不是成為地緣博弈角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