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女性結婚年齡調整到18歲,你認為對女性健康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醫學小偵探


我認為這個法律如果出臺,那麼應該是弊大於利的。不僅是從生理方面來說,還是從心理方面來說,還是從社會方面來說,都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生理方面:18歲的女孩子才剛剛成年,這個時候很多女孩子的月經還沒有很規律,卵巢的工作還沒有進入到一個成熟的狀態。而且身體的生長髮育還沒有完全適合結婚生育。

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女孩子,還缺乏必要的生理健康知識,不懂得怎麼保護自己,也不懂得怎麼避孕,怎麼避免不必要的人流手術。很可能隨隨便便意外懷孕,然後草率流產。過早發生性生活和過早妊娠,都是可能成為對健康和分娩造成影響的高危因素。

心理當面:18歲的女孩子很多在心理上還不夠成熟,生活中也不夠獨立自主。很多問題缺乏冷靜的處理面對的方法,常常是自我為中心缺乏必要的經驗。如果過早結婚,倆人很容易因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摩擦出現感情危機,很容易離婚。

教育方面:18歲的女孩子,正常情況下應該還在學校接受教育。如果這個時候跑去結婚,那麼無疑會讓很多女孩子無心學習,或者沒辦法繼續學習。這對於女孩子的教育和以後的素質都是不利的。

所以我覺得這個18歲就允許結婚的建議還是不太好,20歲還差不多。畢竟結婚並非兒戲,能夠更加成熟一點,可以更好地對待自己的婚姻,才能更好地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婦產科女司機


估計是哪個磚家叫獸家裡的女兒18歲(一般在學校讀大學一年級)時肚子搞大了,想生下來,又沒有到結婚年齡,辦不了結婚證,怕人笑話,所以出此損招。

我覺得只有這個辦法保證大大增加出生人口:1.藥店禁止出售避孕藥,避孕套。生產廠家禁止生產避孕藥物。

3.增加10個情人節,對於開房的進行補貼。

4.小孩子讀書,看病,全部免費。每個月發給相應的生活費。

希望磚家叫獸們採納。謝謝!


球迷協會資深會長


這個問題是誘導性提問,非要回答者從女性健康角度來回答,請問有多少人結婚生育僅僅從身體健康角度來考慮?

提女性結婚年齡下降至18歲的和2019年提非婚生育子女無條件上戶口的是同一個女人,這一點暫時不評論。

對於大部分平民家庭出生的女性來說,18歲剛剛高中或者中專畢業,如果是3+2大專,則還沒有畢業,如果結婚生育,很大概率就是沒法上學,憑高中/中專學歷或者大專肆業去找工作的話,大概率能找什麼工作,拿多少收入,會不會經常失業,相信大家心裡有數。

那麼大致會產生3種後果:

1.低收入家庭,子女在貧困和煩惱中成長,會不會變成不良青少年,呵呵。

2.為了避免情況1,繼續上大學/大專去工作,這法律等於沒有頒佈。

3. 為了避免情況1,找年輕的富二代或者中老年有錢人結婚,只有極小一部分人能如願。

由此看來,平民大概率遇到的情況是1和2,極少數人遇到的是3,對什麼人有利,對什麼人有害,一目瞭然。

中國目前結婚推遲的情況與維多利亞時代(1851年~1901年)的英國有點相似。

當時英國全國平均初婚年齡是女25歲左右,男27-28歲,其中普通工人男女平均初婚年齡都在25歲以下,拉高平均值的是中產,在30歲以上。1851年之後,中上層45-49歲未結婚的概率超過了10%,個人認為是高得恐怖了。

有不少研討這一時期婚育問題的論文,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簡單來說,當時英國的觀念是:中上層結婚,女的不工作,男方要在婚後負擔配偶子女過上體面乃至奢華的生活。

這讓很多中上層英國男性負擔不起,要麼出國,到殖民地謀生婚配,要麼和平民女性結婚,要麼和有錢的貴族寡婦結婚,要麼選擇不婚。

而普通平民沒有這些奢華觀念,所以婚育年齡基本保持正常。

寫到這裡,筆者很想感慨一下:

西方有諺語:太陽下面沒有新鮮事。

人類歷史的教訓就是人類總是不接受教訓。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簡·奧斯汀,左邊是家道中落的才子,後來當上了愛爾蘭首席大法官,右邊是庸俗卻富有的鄉紳,然而我們在《傲慢與偏見》中看到的是集財富、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達西先生。“我全都要?”當然簡·奧斯汀是攝政時代,也就是維多利亞時代之前那個時代的人。


另外,請磚家和跟風者不要說什麼新時代晚婚晚育/不婚不育是新觀念,100多年前英國玩剩下的,臉紅嗎?

現代中國,從男女收入來說,男女都工作,筆者見過工作收入按崗位、工作表現還有人情關係有所不同的,還真沒見過按性別不同的。

觀念方面,維多利亞時代的中上階層女性,聚在沙龍里抱團胡吹,釣金龜婿,平民受的影響很少。

花團錦簇,烈火烹油的維多利亞時代

而現代中國,大量的化妝品、奢侈品和“輕奢”商家為了儘可能地保證自己的利潤,僱傭各種媒體鼓吹晚婚/不婚,或是找非常富裕的男性來負擔開支,防止女性婚後把部分收入轉而支付夫妻共同開支,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這種“軟文”擴散得到處都是,有些APP的官方號,甚至親自下場鼓吹男性應該在“女神節”向女性贈送豪車。

這使得各種收入的女性都有一部分“月光“乃至負債消費的現象,所以很多平民階層居然也再現了英國當時中上層低婚育的奇觀。

所以說,奉勸某些磚家,多讀讀歷史,少看些雞湯文,多到社會去調研,少在網上看水軍表演。


近衛步兵師


典型的“有病亂投醫!”

當下的生育率斷崖式下降,根本原因是什麼?

專家們即使心裡明白也還是裝糊塗!

何故?

“明哲保身矣!”

幸福和諧的社會需要和諧是不?😤

其實答案就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

“生不起!”

所以說,把結婚年齡降到18歲甚至16歲,就能生的起了?

或者再降到14歲,那簡直是泯滅人性,畜牲不如!

而且在當下,18歲正常的女孩還是在上學或者剛剛步入社會,生理和心理都嫌稚嫩、不成熟。

難道我們的專家教授非要讓處於這個時期的孩子早早擔負起生兒育女的家庭重任,來完成提高生育率的國家使命不成?

我對這樣的專家教授,

唯有充滿狠狠的唾棄!



嚮往曠野


毫無疑問,女性18歲結婚是優生優育的最佳年齡,也是世界各國都遵循的法定結婚年齡。

在我國由於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學期太長,導致部分女性18歲還在高中階段上學,國外大部分國家16歲上大學,20歲左右大學畢業。其實我們應該在這一點上與國際接軌,讓青少年儘早步入社會。目前一般大學畢業25歲左右。結婚生子,組建家庭,創業多重壓力集中在一起,根本不利於社會發展和青年發展。

國名素質提高要講科學,18歲作為法定結婚年齡是與時俱進的更科學的規定。



元芳觀點


這個在農村可以實行,因為農村上大學的不多,大部分初中畢業就不上學了,女人18歲正是生育的最佳年齡,現在女孩發育早,12.3歲就來月經,18歲身體和心智都已發育成熟,發生難產的幾率很低,並且身體回覆的很快,再者在農村大部分女人,是家庭婦女,不出去上班,養孩子的花費沒有窮盡,這個過來人都知道,再說人不是都能上大學的,城市的教育條件相比農村好,但以後幹活也不都是腦力勞動,還有大部分的體力工作,受不到高等教育,沒有一技之長,幹體力工作,也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國家在生育率低下的情況下,為了保持人口的平衡發展。也是一種很好的措施。


王先生281313


提此問題的樓主,你想過沒有啊?婚姻法還沒有修改,就異想天開的意任。後果是什麼,你可想到了嗎?

實際上法律是不允許的,再者是實際情況也是不會成立的結局。每年的大學生畢業生達到400多萬人😏而需要工作的確是聊了的可憐。這其中因素極多,這一點就埋下了哭泣的腹筆。那還要你降低結婚年齡嗎?自孩子自7歲後開始就學,致上完中學後就已經年齡到了18/19歲了,那還有為家庭集蓄厚實的物質基礎呢?這種情況女性們絕對不會滿意的!不考慮各人的生理需求,也是不去實施的。除非是進入到70年前的社會。仙女們你的意願是不是這樣的意思呢?自己還沒有生活社會體驗娛樂玩耍夠了呢,就進如到扶養下代的責任?豈不是鬧的笑話嗎?不說早婚早育既是晚婚晚育現實裡都不會極好的實現的。學歷越高時,則是婚育越會低的就像各翹翹板樣子的模式。

既是早婚也不會有其好的結果的。人們的婚育觀念比其上世紀有了180度上的改觀,由其上世紀的獨孩造成的影響,又是由於外部環境因素的壓制,更不會有一個良好的改觀。解鈴還需繫鈴人,就是這樣的道理!人們的觀念不是由一覺醒來就會完成美夢幻的理想。也不是老梁枉言就會解決施放這一禁錮幾十年捒佛的。

據多數專家或網絡統計,再有50~60年後人口繼續下去,人口下降的速度將會家快,到2120年後將會有6.5億人口量級。不是骸人聽薀的事情了!







石頭人33


人為設定是科學?順其自然就不是科學?人,千差萬別,結婚年齡是更多的依據生理成熟好,還是依據心理成熟好?還是要生理、心理都達到一個統一年齡更好?有的該子心理總“長不大”,孩子氣太重,而有的該子“成熟早”、“少年老沉”怎麼辦?人,為什麼總是要搞個“統一”、“齊步走”幹嗎?把自己困住、套牢?就不能給當下生育率急速下降的婚、育人群更大的空間、彈性的安排?我認為只規定一個下限為宜:女孩子最早不能早於年滿十七週歲,男孩子最早不早於十八週歲為適婚年齡。


重點241


近些年,人口老齡化嚴重,生育率卻不斷下降,於是,放開二胎政策出臺,鼓勵大家生育二胎,但即便這樣,還是不少人想要晚婚晚育,堅決不配合。

前不久,又有人提出,要降低法定結婚年齡,由原來的男22週歲,女20週歲,改成男20週歲,女18週歲,希望以此推動生育,讓大家早婚早育,提高人口數量。

生孩子,說白了還是女人的事,那麼,女人到底是早婚早育好呢?還是晚婚晚育好呢?

專家說出實話:各有利弊!

早婚,確實有利於生二胎

女人最佳的生育年齡就那麼幾年,早婚顯然更有利於生二胎,當然,這是從身體的角度講的。在女人的黃金年齡段生育孩子,對女人的健康影響會更小,也許還能帶來正面的積極影響。

早婚,也不宜過早

雖然女人適合早育,但也不是越早越好,小於20歲的產婦,易患高血壓、心臟病、風溼熱等多種合併症,同時,在分娩時又易出現軟產道裂傷、產後出血、胎盤早剝等產時併發症。

據統計,年齡在20至29歲的產婦死亡率為0.35%,而年齡在20歲以下的產婦死亡率為0.76%,所生嬰兒死亡率高達69%。

晚婚,讓女性選擇更多

晚婚晚育可能會增加一些婦科疾病的幾率,但晚婚卻讓女性的選擇更多,尤其是相對獨立的女性,晚婚可以避免不成熟帶來的錯誤婚姻,減少再婚幾率。

晚婚,也不要太晚

醫學界也不提倡女性過晚生育,一般女性不宜超過30歲才經歷生育。年齡過大,妊娠、分娩中發生併發症的機會增多,難產率也會增高。

尤其要避免35歲以後再懷孕,因為卵巢功能在35歲以後逐漸趨向 衰退,卵子中的染色體畸變的機會增多,容易造成流產、死胎或畸胎。

女性的黃金生育年齡是25歲左右!

無論早婚,還是晚婚,婚姻都是女人的自由,生孩子更應該是女人自主的選擇。無論早與晚,生兒育女都不是開玩笑的,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日常準備:

1、保證休息和睡眠:

每天保證足夠的睡眠,否則你的免疫系統將會受到影響,荷爾蒙分泌將被打亂,這些都不利於懷孕。

讓自己有一個輕鬆的心情。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可以試著練習瑜伽,既可以放鬆心情又鍛鍊身體。

2、戒菸戒酒:

酒對精子的損害,早為人們所熟悉,煙中的多種有害物質也會殺傷精子。

至少應在受孕前3個月就停止喝酒、吸菸。

營養準備:

1、補充葉酸

葉酸對寶寶的健康發育起著很大的作用,葉酸缺乏,有可能導致胎兒大腦發育不完整或者出現畸形,所以女性在懷孕前三個月就要攝入充足的葉酸。

富含葉酸的食物有莧菜、菠菜、生菜、蘆筍、小白菜等。孕早期每天需補充0.4毫克葉酸。

2、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對寶寶和孕婦都非常重要的一種營養物質。

對於寶寶來說,α-亞麻酸是提高智力和視力必備的,因為α-亞麻酸對大腦和視網膜具有較高的營養生理作用。研究顯示,如果寶媽在孕期能夠正確補充α-亞麻酸,可使嬰幼兒智商提高20%-30%。

對於孕婦來講,α-亞麻酸一樣不可或缺,它可以幫助孕婦對抗過敏,提高身體免疫力。同時,α-亞麻酸有很好的清血降脂作用,對臨界性高血壓也有效果,可以幫助孕婦更好地保持體重,預防妊娠糖尿病。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不多,主要是紫葉蘇子油、有機亞麻籽油等植物油,每天食用5-10ml這樣的植物油,就可以很好的補充α-亞麻酸了,如果和酸奶攪拌食用,還有助於緩解孕後期的便秘問題。

心理準備:

事實證明,有心理準備的孕婦與沒有心理準備孕婦相比,前者的孕期生活要順利從容得多,妊娠反應也輕得多。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孕前孕後生活是輕鬆愉快的,家庭也充滿幸福、安寧和溫馨,胎兒會在優良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最簡單的辦法是減輕心理壓力。可和丈夫徹底拋開一切,去風景秀麗的地方旅遊十天半個月,放鬆緊繃的神經,調節一下內分泌。

未來寶寶的健康與母親孕前和孕後的精神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微妙關係。樂觀的心態、健康的心理對未來寶寶的成長大有助益。

所以,夫婦雙方在決定要孩子之後,要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讓希望充滿生活中的每一天。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週週愛生活


女性結婚年齡的調整,我認為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調整不調整都是那樣,即便是不調整,該早的還是會早,該晚的還是會晚,影響女性結婚早晚的關鍵不是法定年齡,而是由各自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

在現實當中,一些相對偏遠、經濟欠發達農村,一直都有早婚傳統,很多農村孩子上完初中之後家長就開始張羅娶婦,我有朋友是菏澤下面縣城的,他們那裡18、9歲結婚當媽媽的很正常,超過25歲那都算得上是大齡青年啦。像這樣的地方,結婚年齡是沒有什麼約束力的,這是一種傳統觀念的問題。

但在城市當中,特別是北上廣深這種超一線城市,女性的整體結婚年齡就會高很多,30歲結婚都算早的了,這不是觀念問題,而是現實情況決定的。現在的本科大學生畢業都要23、4歲,如果再讀研的話就接近30歲,然後再找工作換工作,折騰幾年之後穩定下來再戀愛結婚,年齡往往就拖大了。

所以說,即使是提前到18歲結婚,仍然不會對現狀改觀,因為對很多女孩子來講,18歲還正在學校讀書,奮力拼搏準備考學呢,哪還來得及談婚論嫁,而且家長和孩子也是難以接受的,因此我們也不需要對此過於提心,沒什麼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