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進展!交大科研團隊:破解貨車ETC稱重難題,僅用時1年半!

提到高速公路收費站的ETC系統,多數人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方便快捷。不過直接刷ETC卡通過收費站,在我國大多數省份還只是小車和客車的特權,貨車ETC對稱重系統要求很嚴苛,因此很難滿足

高精準度、高置信度、高通行率的"三高"要求。從中國貨車ETC的研究應用及試點來看,目前稱重技術仍然是該領域的瓶頸。

陝西四維衡器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研發的"高精度整車連續跟車稱重系統"(簡稱ETC-WIM),能有效滿足貨車ETC系統的"三高"技術要求,實現了貨車動態稱重領域重大突破。近日,這項將對貨車ETC項目實施和推進具有重要意義的技術發佈會——ETC-WIM新技術發佈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陝西四維衡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校友王建軍點讚了一個人——他叫劉小勇,是西安交大電信學院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系的一名副教授。

劉小勇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實時信號分析及振動譜均衡控制、智能儀表及嵌入式應用的研究工作,也是這次技術研發團隊的帶頭人。

重大進展!交大科研團隊:破解貨車ETC稱重難題,僅用時1年半!

創建於1992年的陝西四維衡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衡器製造業的骨幹企業,是(整車式)公路自動衡技術的首創者和先行者,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2016 年,由江蘇省交通控股集團組織,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西安公路研究院負責檢測,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全行業整車稱重產品在實際應用環境下的性能測評,四維衡器整車稱重產品以高出第二名18分的成績榮獲全行業第一。這項榮譽令整個公司都很振奮。於是,將概念落地成為產品,真正在貨車ETC項目中發揮作用,自然成為了這個衡器領軍企業新的目標。

重大進展!交大科研團隊:破解貨車ETC稱重難題,僅用時1年半!

新技術的研發難度可想而知,作為西安交大校友,王建軍自然而然想到了母校,最終找到了劉小勇。2017年11月,劉小勇接到了這個校企合作項目,帶著自己的學生和公司的5名研發人員,全身心投入到項目研發中。

這項新技術,誕生於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間不足15平米的簡易安置房。40畝的土地上,一間簡易安置房顯得有些孤零零的,貨車駛過房前的試驗設備,塵土飛揚。雖然試驗環境有些差,但劉小勇卻顯得很滿足。回憶起最開始的試驗場,甚至連現在的簡易安置房也沒有——沒有電源,他們就自帶發電機;沒有桌子,他們就找塊石頭當辦公桌,坐在地上監測數據。夏天的高溫暴曬、蚊蟲叮咬;冬天動輒要在凜冽的寒風中,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多厚的衣服都不管用,在電腦上進行算法測試時凍僵的手指根本不聽使喚。"我以前從來沒覺得陝西的冬天有多冷,去年是真切感受到了",劉小勇談起這些經歷,至今仍記憶猶新。

重大進展!交大科研團隊:破解貨車ETC稱重難題,僅用時1年半!

然而,在劉小勇看來,環境條件艱苦不是最難的,技術難題攻克不了才最揪心——ETC-WIM新技術研發的瓶頸期和突破期是在2018年12月。他回憶說,當時貨車走停稱重的置信度總是達不到要求,"有天晚上想了各種辦法,技術還是不能突破,當時覺得特別迷茫,沮喪極了,晚上躺在床上就直接睡了。"雖然很沮喪,但他卻一點都沒有表現出來。用他的話說,自己是團隊的主心骨,這股勁兒不能洩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天一大早,劉小勇突然靈感就來了,技術瓶頸也很快隨之突破。

因為要採集數據,劉小勇時常往寶雞試驗場跑,最長的一次是今年過年前,整整一個月,直到臘月二十八才回家。平時採集數據、分析算法、優化系統,劉小勇堅持當日事當日畢,在試驗場工作到晚上八九點是常事。他有一個厚厚的黑色筆記本,裡面密密麻麻記錄的全是實驗數據。就這樣憑著對技術追求的信念,劉小勇帶領團隊研發出了ETC-WIM新技術。

重大進展!交大科研團隊:破解貨車ETC稱重難題,僅用時1年半!

從接到研發任務,到ETC-WIM新技術發佈,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劉老師代表的是西安交大,交大老一輩艱苦奮鬥的品質,在劉小勇老師身上表現的非常明顯。"王建軍這樣評價他。而這種品質,正是西遷精神在這個時代最好的呈現。

重大進展!交大科研團隊:破解貨車ETC稱重難題,僅用時1年半!

"作為西安交大人,我想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點點滴滴就能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最終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就是最好的傳承"。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劉小勇依舊謙虛平靜,而他也正肩負著老一輩交大人傳承下來的家國使命,瞄準下一個目標,走在奮鬥路上!

關注"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西安交通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