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見長城你想說什麼?

預知昊海


小的時候爬長城的記憶、很深刻。那個時候拍照片是件很奢侈的事。現在長大了翻相冊看到20歲的自己去過很多現在成為景區的長城。好像回到了小時候,時間都去哪裡的了,好像昨天一樣。舉個例子就是、20歲時候1999年左右去古北口爬長城。帶著帳篷2天。第一天古北口。第二天爬到金山嶺長城,那個時候金山嶺和司馬臺長城沒分開。下午爬到現在成為景區的古北水鎮。10塊錢老鄉開白色小面把我們送到109國道、回北京。前年特意去找的那個題詞的石頭。司馬臺長城-羅哲文先生題詞。一看到長城就想起這段經歷。







海鷗行者無疆


  我第一次去長城,選的大暑天,結果天氣突變,颳風下雨。按理說大夏天下個雨涼快不是,我們還有準備,穿上了長衣長褲,就那凍的瑟瑟發抖。可憐那些個老外,上身吊帶,下身熱褲,裹著一次性雨衣,縮成一團,顫顫巍巍從陡峭的臺階往下走,我們也愛莫能助。國際友誼顧不上了。第一眼看長城,就一個字——冷!估計當年的孟姜女之所以哭長城,那是給凍哭的。

  當然,再冷也擋不住初見長城的熱情,毛主席說了:“不到長城非好漢!”既然來了,下刀子也要上。迎風冒雨,踩著溼滑的階梯,一手拿傘,“三足”並用,終於上了座峰火臺,熱情一下子被澆滅了,太冷了。下去就不再爬長城了,順著城牆邊兒的小路走,還好點。這冷一直延續到市區,別人都光著膀子,我們象過秋天,真有些格格不入。

  想想當年修長城,真不容易,這世界奇觀是用了古代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和生命換來的。不忘歷史,珍惜當下。

  第二次再見長城,又是頂熱的時候,市區正是桑拿天,黏糊糊、溼噠噠,霧氣沉沉,我們早早就到長城腳下。天空湛藍,白雲悠悠,從大巴上下來,還有些許涼意。蜿蜒起伏的長城因勢匍匐在山脊上,在綠樹藍天的映襯下分外巍峨壯觀——“山舞銀蛇”太形象。

  跟著一群年輕人,活力四射,騰騰騰就上到了制高點。從上往下看,綿延的長城像嫦娥的玉帶飄落凡間,來點風就要舞動了。影影綽綽的遊客形如螞蟻。一種君臨天下的感覺,好氣派呀!

  中午太陽火辣,找個風口,往那背陰的臺階一坐,山風呼呼的,吹的人清清爽爽,樂不思蜀!兩次經歷告訴我,出門“多帶衣裳少帶乾糧”,老話不騙人!


2019至永久


長城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個見證,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人類奇蹟。長城西起嘉峪關,北至八達嶺,宛如一條巨龍延綿起伏。

2017年的三月份,我有幸去了八達嶺長城。北京的三月還不是熱,是一個玉蘭花開的季節。我從德勝門坐直達公交車,經過一小時來到了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分南長征和北長城,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長城的話,雄壯,奇險。

不到長城非好漢,當你爬上長城的話,確實給人的感覺是不枉此行。



強子視覺


我第一眼見到長城,還是我讀書的時候,那時候瘋傳一件事,就是美國宇航員在地球的上空能夠看到中國的長城,當時做為中國人的我特別驕傲,到高中畢業的時候去了一次北京.第一眼見八達嶺長城的時候,我就很開心,用毛主席的話來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雖然我也不見得是英雄好漢,不過內心在吶喊,長城我來了.仔細的撫摸長城到石頭,爬長城,聽講解.不想錯過任何一個關於長城的事情.還專門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石碑那裡來了一個大大的合影,紀錄自己曾經來過這裡.

我第一次見到長城,我對長城說:“我來了,長城”.現在再去長城我會對它說:“好久不見.”


Lisa行走的卡路里


每當我想起2009年8月去北京攀登長城時的情景,我總是會想到。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它幫助我增加了我的知識,培養了我的感情,開闊了我的視野。

2009年8月18日,我和媽媽起得很早。天很陰,我們坐公共汽車去爬長城。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下車後,前面的長城真的讓我吃驚。從遠處望去,長城雄偉地矗立在我們面前。來到長城腳下,抬頭一看,石階很高很危險,人們會不小心失去平衡。這一級石階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

我和媽媽安頓下來,開始爬長城。雖然天剛亮,但它並沒有減弱長城的雄偉。我們爬上樓梯,但誰知道我們沒有聽腳下的呼喚。我們看到石階有時很寬,有時很窄,有時很稀疏,有時很密,爬上去還是有困難的!但這並沒有降低我的熱情,我在日落的時候爬了上去。

“終於是烽火臺了!”我忍不住喊了起來。周圍的山脈和山谷應該被包圍。環顧四周,景色比山腳更壯觀、更美!長城雄偉壯麗,起伏起伏,真像一條盤龍!蜿蜒的石階是龍的身體,高聳的烽火臺是龍裝飾精美的爪…此時,巨龍躍躍欲試,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英雄主義。

“險峰無限風光!”經過努力,我們終於到達了八達嶺長城的最高點!中午,母親和我汗流浹背,但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一起欣賞美麗的風景:站在高高的城樓上,站得很高,俯瞰大河,欣賞全景。長城就像一條強有力的、蜿蜒的巨龍,橫臥在一條小溪中。山的起伏,人們不能用文字來準確地描述它!

這次長城之旅令人難忘。我將永遠記住這段經歷。等我老了,我會再次想起它。我忍不住想起來了!


用戶4261339032457031


你好,我是資深旅行達人,目前從事旅行定製行業。毛主席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所以長城至少得去一次,15年冬天我曾去過一次,有點冷,在路上有幸結識了幾位小夥伴,大家一起玩的很開心,拍了很多照片。

如果說我對長城的印象,那絕對是膜拜級的,中國竟然有這樣的世界性建築,長城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偉業,綿延數千裡,不得不佩服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到了長城,一定要喊一句:我是好漢,如假包換,哈哈哈哈。

如有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煩請關注下我哦。


魚說旅行


第一次見到長城說實話真的沒有多震撼!帶一個老人專列團,早出晚歸的,到了長城人山人海,人流已經沖淡了你見到長城的震撼,如果說震撼,倒是長城上的人讓我擔心長城被這些人流踩踏了!

那時候也算帶過不少團看過不少人,可是登上長城後真的走不動的,上的人流和下的人流互相擁擠,寸步難行,甚至一度被人流裹挾著前進。

所以請原諒我第一次見到長城真的沒有震撼,相比之下我更被那如潮水的人流嚇到了!


愛飛心碎


今年暑假我去長城,我心裡真是太高興了!

最早就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使我早就知道了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是中華民族光輝的象徵,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一直想親自登長城,親手摸一摸長城上那厚實的青磚。我終於就要實現這個登上長城的願望了!我禁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登長城的那天早上,天還矇矇亮,我們就坐上大巴駛向長城!望著窗外疾速倒退的景色,我還是覺得車子開得太慢,我多想早一點看到雄偉壯麗的長城啊!

終於達到長城的腳下了!遠遠望去長城真的就像人們說的那樣:猶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站在長城的腳下,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更佩服古代人們的勇氣與毅力!我迫不及待的向長城奔去!風輕柔地撫摸著我,儘管已經是身上直冒汗,我還是感到無比輕鬆!

長城上每爬一段就有一個烽火臺,烽火臺是古代用來傳遞軍情的。”

終於站在了長城的最高點。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我站在高處向遠方喊:“我終於登上了長城,我是”好漢”了!”







慢遊者強


我第一次去長城的時候是三歲,那個時候沒什麼印象,後來再去的時候是12歲那年,我第一印象是我去,怎麼這麼多人?我深深的理解了語文課上講的一個詞人,山人海,而且我還發現長城的臺階真的好矮,後來我問我爸,我爸說本來世界上有臺階,踩的人多了,就沒有了,從這裡也能看出來長城的人流量是有多大,至於別的呢,還有一個第二印象就是哇,長城上好多外國人,因為我們來自一個小縣城,平時看到外國人都是在電視上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會動的外國人,那時候感覺好新奇


小鎮青年


萬里雄關路漫漫!

自古以來長城就是抵禦外敵入侵我大中華的一道重要屏障,秦時明月漢時關,時空有點遙遠……

我看過八達嶺居庸關、水關、慕田峪、山海關長城,尤其是看到八達嶺長城時,也只是感慨古人牛叉,如此沉重的長城磚石居然可以運到這麼險峻的山頂,築起萬里長城,再無其他感慨。這些長城都是近代修葺後開放的景點長城。

直到一次去北京密雲某部探親,看到了他們現在依然在駐守的一段長城,不是景區,不對外開放,只是他們練兵駐防的場所。當聽到他們給我講腳下長城故事,我被震撼到了,我理解了什麼是長城!

龍王古關,兵心湖,一句銘刻在山體上的誓言:為國為民兩長城,古築磚石今有我。

殘桓斷壁的長城,斑駁的城牆,滿牆的彈痕,被炸彈削平了的城牆垛子,一段長城抗戰的故事。唯有向先烈致敬!

1933年長城抗戰中,“激戰中之激

戰”的古北口戰役我就不細描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度娘一下。只說龍王古關這個長城關口。七名戰士奉命堅守龍王古關口,面對的是鬼子三百多人的兵力,還有山炮和日軍飛機的掩護。七名士兵以龍王古關口長城為陣地,攔阻日軍三天四夜,打死打傷一百多名鬼子,最後七名勇士彈盡糧絕後全部血灑長城,古長城滿牆的彈痕記錄了這段歷史,不要認為我說的這個是扯淡龍王古關這段長城奇險,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雄關古道路漫漫!向英烈用血肉之軀築建起的長城致敬。長城是什麼?長城不是一堆磚石,長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傳承下來抵禦外族入侵的決心!所以我們才能安享眼下的太平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