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優點:輕盈、功能較齊備、散熱出色、電池容量“超標”

缺點:鍵盤手感較普通,目前市售版本無鍵盤背光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配置和接口:

■處理器:Core i7 8565U

■內存:8GB(雙通道)

■硬盤:英特爾PCI-E 256GB SSD

■顯卡:UHD 620集顯

■接口:3.5mm音頻、USB3.0×2、雷電3、迷你網口(需轉接)、HDMI口、USIM卡槽、Type-C充電口

■網絡:千兆有線、AC9560 1.73Gbps無線、藍牙

■功能:攝像頭遮蓋、指紋識別

■電池:48Wh(實際容量51Wh)

■尺寸和重量:311.9mm×217.0mm×16.9mm/1.254kg(實測)

■系統:Win 10 64位中文版

參考價格:9199

Core i5版起價:6999元

提到ThinkPad的經典款型,大家都會說:X系列、T系列。不過,這兩個系列這些年來一直有個“空缺”,那就是13英寸。X200系列定位於12.5英寸,X1 Carbon和T系列則是14英寸。而這些年,輕薄市場的主力已經變成了13英寸,ThinkPad的經典系列卻遲遲沒有13英寸機型,只有靠“NEW S2”這個命名和定位都非常神秘的機型去勉強填補。實際上,隨著超窄邊框的普及,13英寸機型越來越小。而邊框並不那麼窄的X200系列無論是便攜性、屏幕體驗還是鍵盤體驗,都已經過時,ThinkPad早就應該引入13英寸款型。終於,到了Whiskey Lake平臺這一波,我們迎來了全新的X390——13.3英寸的X系列機型。

(提示:其實國外市場去年底出現過X380 YOGA,近期還亮相了X390 YOGA,但由於後空翻機型在中國市場需求量不大,加上ThinkPad YOGA價格高,所以前者似乎沒出現在中國市場中,後者上市時間還不明確。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X390是第一款出現在中國市場中的ThinkPadX列經典主力機型。)

機身輕盈,尺寸比X280略大,比X1系列略短

前面提到了,12.5英寸的X200系列實際上就屏幕體驗來說偏小了,而且並非窄邊框,所以便攜性其實並不比大部分13英寸輕薄本好。那麼,13.3英寸的X390便攜性如何呢?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從這組數據結合可以看到:X390雖然邊框比X280的窄一點,但也談不上窄邊框,尤其是上下邊框,所以機身還是比12.5英寸的X280略大一點,但重量反而更輕,且厚度上要薄1mm。與此同時,該機相對於ThinkPad系列中最輕薄高端的X1 Carbon,在縱向高度上幾乎一致,但長度上要短近12mm。另外,X390比T490系列要短18mm左右,且高度也要小8mm~9mm。說簡單點就是:X390在X和T系列傳統機型中,身板兒是第二小的,也不重。就“取代X200系列”的目的來說,我們認為是達到了的:它外觀更時尚,屏幕尺寸更大,視覺體驗更舒適,且機身更加輕和薄,便攜性也不錯。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X390的屏幕左右邊框較窄,但是上下邊框並不窄。當然,這樣的設計也是兼顧和考慮到多方面情況的。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視覺上還是很薄的,這一點明顯優於它的前輩X200系列。

配置規格高,但鍵帽弧度小手感普通

X390雖然是集顯機型,但配置的規格是很高的,比如帶有雷電3接口,擴展性很強,且採用了英特爾的PCI-E SSD,英特爾的千兆網卡(特殊迷你接口,需要轉接),以及最大連接帶寬高達1.73Gbps的英特爾AC9560無線網卡——一切都是“正統英特爾陣容”。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有雷電3接口,有網線接口(需要轉接),兩個USB3.0大口,HDMI口,X390在接口規格上算比較高的。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ThinkPad專用的網線轉接頭長這個樣子,注意,不同機型的接口還有些許差異。

不過,作為經典系列機型,X390的鍵盤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由於我們這裡有大量各年代的ThinkPad X系列、X1系列、T系列機型,所以鍵盤的設計和手感對比一目瞭然。早期,商用機的鍵盤都採用非常明顯的弧面凹陷設計以最大程度地契合手指的自然弧度,提升敲擊舒適性;而後,隨著機身越來越輕薄,鍵盤的鍵程/厚度,以及弧面的凹陷程度也越來越小。可以明顯發現的是,X390相對於三年前的T系列機型,鍵帽的弧度很小(也不是全尺寸鍵盤),手指的契合度不太高(尤其是左手小指頭和無名指輸入時感受尤其明顯)。另外,X390的按鍵採用的是傳統的磨砂材質,而不再是之前的類膚材質。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當然,如果沒有對比,或許感受不會有這麼強烈。如果“單獨評價X390”,而不是縱向、橫向對比,它的鍵盤還算合格。而且,普通的磨砂材質的鍵盤,也能有效降低油漬印記,也是有好處的。總體,在鍵盤這個點上,我們給予X390“中性評價”。

還有一點要說一下,目前京東銷售的機型,即便是i7的高配版本(8GB/512GB SSD),9999元,也是不帶背光鍵盤的。

屏幕和揚聲器不錯,觸控板/指點杆操控舒適,整機響應快

除去鍵盤外,X390的其他體驗我們認為是相當不錯的:

它的屏幕採用FHD IPS霧面屏,高色域,視覺舒適,也不會像鏡面屏那樣受到反光的干擾。揚聲器雖然是2×1W功率,但聲音較洪亮而且音質是不錯的,也不會出現破音的情況。另外,該機搭載了一體式觸控板和指點杆兩套光標操控體系,操作起來都很平順舒適。

以上是“外在體驗”層面。而真正的流暢,肯定也和“強大的內在”密不可分。該機的Whiskey Lake處理器、雙通道8GB內存、高速SSD,為整機的快速響應和流暢運行提供了極大支持。舉個例,當你開機,完成指紋識別的那一瞬間,X390馬上就進入系統桌面並完成了各種駐留程序的啟動,你不會看到光標轉啊轉的情況。總體來說,它不會在“速度”這個問題上給用戶帶來任何困擾。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英特爾的M.2 PCI-E SSD讀寫速度不錯,小文件的讀寫速度也讓人滿意,這為系統的快速響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X390的攝像頭也帶有物理遮擋設計(黑閥),雖然簡單,但可靠。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通過基於美國軍方MIL-STD-810G的12項嚴苛測試。但建議描述具體測試數據:比如可正常運行的最低溫和最高溫分別是多少?海拔多少米可以正常工作。

性能規矩、散熱出色,電池“超標供應”,本地視頻播放續航超13小時

X390在處理器的性能釋放上算是中規中矩的,不激進,Cinebench測試時,i7 8565U處理器很快就從爆發功耗回到標準的15W TDP上,所以成績表現普通。還是那句話:由於輕薄本的散熱規格的限制,大家買i5款即可。所有(採用酷睿U處理器的)輕薄類機型皆如此——這也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推薦原則。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Cinebench R15的第一次測試可以跑到700cb,但後續無論如何最高都只能跑到530cb了。觀察測試時的CPU性能輸出情況,爆發狀態僅能維持近10秒,很快就恢復到15W標準功耗上。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Cinebench R20的測試得分,1152cb,數字上比R15好要看些。注意,兩者不能直接對比

或許530cb的Cinebench R15得分讓性能控有些失望,畢竟有些品牌的機型動輒700cb,數字上刺激得多。但理性的看,它們的應用並不會有本質性差異。另外,普通的性能釋放帶來了一個好處:散熱更好。X390在Aida 64的系統穩定性測試中,前15分鐘,處理器最高溫度也就65℃左右,考機持續25分鐘後,最高瞬間溫度也就69℃。最重要的是,機身的鍵盤面(C面)除了右側出風口上部的框架位置有明顯熱量外,其他地方几乎感覺不到明顯的熱量——包括鍵盤的右部。機身底部也只有靠近出風口位置有熱量,其他地方涼爽。從散熱和用戶體驗角度來說,X390非常出色。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考機28分鐘,處理器溫度最高69℃(室溫19.1℃),輸出功耗穩定為15W,鍵盤面幾乎感覺不到熱量。

X390的電池值得單獨一提。首先,我們非常高興X390沒有再走雙電池路線;其次,該機的電池標稱容量是48Wh,不過實測最大容量達到了51Wh。那麼,它的續航表現如何呢?我們使用了沿用5年的測試標準:滿足室內觀影需求的屏幕亮度和音量,斷網,儘量減少後臺應用,播放720P《LUCY》MKV,播放軟件為解碼效率最高的《電影和電視》(Win10自帶應用)。就X390而言,滿足室內觀影需求的最低屏幕亮度為60%,揚聲器音量為40%。續航推算時間為800分鐘(播放200分鐘後,耗電20%),也就是13小時20分鐘,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而日常的文字處理和輕量級辦公應用、網頁瀏覽,基本可達8小時。

結語:總體給力的13英寸輕薄商用機型,購買價值較高

ThinkPad X390雖然在鍵盤的舒適性上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但從宏觀層面來說,我們認為它還是很給力的,購買價值很高。

首先,作為X200的替代機型或者說“進化版本”,它是達到了預期的,更漂亮更時尚,更輕薄,而且視覺體驗也更好。其次,該機的綜合體驗是不錯的,高色域的霧面IPS屏、出色的揚聲器、快速響應的指紋識別,整機響應速度也很快。另外,該機的散熱是異常出色的,可用“涼爽”來形容。而該機的續航也能滿足一天的工作需求和輕量級娛樂需求。最後,該機的配置規格也很高,Gb級別的有線和無線,帶有雷電3接口,使得該機具備很強的連接能力和功能拓展能力。而6999元的起價(i5 8265U/8GB/256GB),在正統商用本中絕對不算貴,單位採購應該還會有更多折扣,所以,綜合購買價值是不錯的。我們也熱情地將這款ThinkPad新品推薦給大家。

獨家報道!總體給力的進化,13英寸ThinkPad X390評測

▲X390的內部工藝整潔,佈局也很規整。接口、轉軸處的可靠性設計也很到位。另外該機預留了上網模塊位。(XY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