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宇文成都傳授裴元慶蓋頂三錘,高麗國侵擾大隋

小說:宇文成都傳授裴元慶蓋頂三錘,高麗國侵擾大隋

上回書講到宇文化及城外狩獵遇險,幸虧碰到了裴元慶這才撿了一條命。

別看這裴元慶年紀不大,本領卻不小。宇文化及見到裴元慶非常喜愛,就讓他隨自己回到相府。

書中暗表這裴元慶乃是漢王楊涼府內偏將裴仁基的三子,打小就力大無窮,裴仁基最愛這個小兒子,給他遍請名師傳授他武藝,善使一對三百斤梅花亮銀錘有萬夫莫當之勇。

這裴元慶每天呢都要到郊外練習武藝,趕巧碰上了宇文化及被土匪劫持,救了他一命。

宇文化及帶裴元慶回到家中,非讓他在府內住些時日,宇文化及越看裴元慶越喜歡,便有意想收他為乾兒子。

這裴元慶很精明,也知道如果靠上宇文化及這棵大樹,他們裴家日後也好有個靠山,他父親裴仁基也就不必在漢王府內做家將了。

宇文化及一提出讓他給做乾兒子,裴元慶跪倒磕頭口喊:父王在上,受孩兒一拜!算是認下了這個乾爹。

宇文化及非常高興,讓家人去叫宇文成都跟裴元慶見面,同時又名人去漢王府請裴仁基擺下酒席慶賀。

說話間裴仁基和宇文成都都已趕到。裴仁基原是南陳舊將,歸順大隋朝後就成了楊涼府內的家將,他一心想在大隋朝弄個一官半職,怎奈漢王楊涼是個中庸王爺,不爭不搶,所以屬下跟這他也都沒混出什麼名堂。今次自己的兒子認了宇文化及為父,他內心自然高興。

單說裴元慶和天寶將宇文成都正面相見,內心非常激動,趕緊抱拳:兄臺在上,小弟久仰大名,這廂有禮了!

宇文成都第一次見裴元慶,也是非常喜歡,又聽說他是父親的救命恩人,更加有親切感,握住裴元慶的雙手道:弟弟乃是我父的救命恩人,今次又認下乾親,以後算是一家人了,不要拘禮。

裴元慶打小習武時候就經常聽到宇文成都的威名,內心非常崇拜,同時裴元慶也是個很傲氣的一個人,總想 有一天能親自和宇文成都比試一番,看看誰的本領大。

當宇文成都和自己的手握在一起時,他雙膀就叫上力氣了,想試試宇文成都有多大力氣。宇文成都看出了裴元慶的用意,微微一笑,順力使勁,身子紋絲不動。

一旁的裴仁基看到趕緊呵道:元慶大膽,不得冒犯天寶將軍!

宇文化及哈哈一笑:仁基不妨事,他們小哥倆初次見面,多親近親近也好。老夫有意讓他們比試一番,也算是今日之賀呀!

這個裴元慶也是年幼氣盛,聽宇文化及這麼一說,就道:孩兒謹遵父命!

宇文成都也想看看裴元慶有多大本領,就把裴元慶帶帶後花園練武場,其他人也跟隨而來。

裴元慶上馬擒錘,衝宇文成都喊了一聲:哥哥小弟得罪了!

說罷馬往前催,舉起梅花亮銀錘嗡的一聲砸了下來。

宇文成都橫鳳翅鎏金鏜往外一磕喊了一聲:開!只聽得:噹!

裴元慶就感覺虎口發熱,兩柄錘差點撒手。

宇文成都也感覺兩臂發麻,心想這孩子好大的力氣!

第一次交手兩個人都沒使最大力氣,畢竟只是切磋,裴元慶心裡不服,二次舉重錘,使出全身力氣喊道:哥哥小心了!

但聽得梅花亮銀錘掛動風聲二次砸了下來。

宇文成都知道裴元慶氣盛,便使出九分力氣,舉鏜招架,但見裴元慶雙錘砸到鳳翅鎏金鏜鏜杆上火花四濺,轟轟山搖地震般巨響!

兩邊的人只感覺自己的耳朵被震得都聾。

再看裴元慶兩柄大錘再也握不住了,脫了雙手飛了出去。

宇文成都也是被震得在馬上晃了三晃好懸沒從馬上栽了下來。

裴元慶面色發紅,跳下馬普通跪倒在宇文成都馬前:哥哥神威蓋世,元慶服了!

宇文成都趕緊下馬將他扶了起來道:弟弟年紀雖小,但好生得神力,他日必將成為我大隋朝棟樑之才。

宇文化及哈哈大笑道:成都,元慶,好兒子,哈哈,哈哈!

一旁的裴仁基則暗暗心驚。

自此兩家結為乾親,宇文化及保舉裴仁基做了山馬關總督,裴元慶則在相府住下,有空就和宇文成都切磋武藝。

在交往中裴元慶感嘆宇文成都不但力大無窮,武藝招式也非常精通! 宇文成都非常喜愛裴元慶,並親自傳授給他絕招:蓋頂三錘!

按下此書不表,單說隋文帝楊堅,自從大隋朝統一以後,各地藩國無不俯首稱臣,更遵他為聖仁可汗,唯獨遼東王國拒不進朝納貢,遼東國王嬰陽王斬首大隋朝特使,屢屢侵犯大隋朝邊境,掠奪牲畜,殘殺邊民。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嬰陽王勾結突厥,拜乙支文德為帥,起兵三十萬直奔冀州道殺來,將冀州城團團圍困,冀州大將管韋堅壁清野,居守不出,同時派出信使奔赴大興城求援。

書中暗表,遼東大帥乙支文德文武兼備,天生神力,藝冠遼東,坐下吊晶斑斕虎,手中三尖兩刃刀,可以說是勇猛無敵,帳下更有幾員虎將個個武藝超群,坐鎮四方。

此番遼東來犯,震動朝野,邊關戰事緊急,隋文帝楊堅拜靠山王楊林掛帥,統兵二十萬趕赴邊關解冀州城之圍,漢王楊涼總督糧草軍務。

這楊林經過幾年的發展,乾兒子隊伍又擴大了,十三個,尤其是十三太保秦瓊,齊州歷城人,在十三太保之中武藝最高,人稱神拳太保,此次出征楊林讓秦瓊為前部先鋒,大軍刻日開拔。

楊堅又拜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為二路元帥領五萬大軍作為後援,宇文成都不敢怠慢,帶上崑崙奴,家將整軍出征。

裴元慶向父親請命跟隨宇文成都趕赴前線,裴仁基也想讓兒子上陣鍛鍊鍛鍊,便答應了。

蘭陵公主知道宇文成都要出征,擺酒宴為成都壯行,並日日焚詩祈福,企盼將軍凱旋歸來。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