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到今天,最為火爆的話題無疑有四個,他們分別是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5G以及物聯網智能嵌入式設備。這些領域成為科技公司必爭之地,但凡科技公司,都不會放過這些領域。

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吳軍博士(原騰訊副總裁,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在不少場合也都提到過該話題。他把未來的科技形態以人體做比方,他說,人工智能就是人的大腦,一切信息都會在這裡處理。區塊鏈則像人類的神經網絡,所有信息的傳輸以及交互都會經過該技術。而嵌入式設備則像我們身體的手腳,是一種執行機構,把人工智能輸出的信息實現出來。這個比喻應該來說是非常恰當的,目前的發展趨勢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在這樣一種框架之下,硬件技術,或者說是半導體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至於使自身受制於人。中國多數知名公司也都在不遺餘力地在此發力。本文主要以硬件IC為視角闡述之。

華為正在大力投資下一代無線技術——5G。5G在未來物聯網時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優點有二,缺點也伴隨之。

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首先,5G將大大提高無線通信的速度,允許用戶在幾秒鐘內下載電影。可以想象無線機頂盒在沒有有線或光纖連接的情況下向家庭電視機提供實時內容。在5G網絡中,將有更多的移動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動。缺點也凸顯出來,那些通過硬件或軟件控制這些網絡的人將控制對這些數據的訪問 。他們將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竊取大量信息。

其次,5G網絡擁有更短的延遲和更高的可靠性。前幾代移動技術主要集中在人員連接上,5G特別適合連接物品,提供防撞,智能計量和其他關鍵任務功能的應用。它不像現有的通訊技術需要通過基站去轉接,因此可以滿足未來物聯網的基本需求,即點對點的快速高效通訊。而伴隨著物聯網基礎設備的建設,一旦控制5G網絡,意味著信息洩露、基礎建設的安全將得不到保障。

華為在多數國家的5G競標遭到排擠,說到底不是因為技不如人,而是他國的忌憚。他們認為在競爭的5G標準中做出的選擇將影響誰最瞭解技術的實施方式 ,無論是在芯片、軟件、網絡基礎設施還是雲中。誰擁有最好的產品,誰就將在經濟、網絡安全和信號情報方面具有重要的領先優勢 ——即,促進其經濟,保護其秘密和竊取其競爭對手的秘密。

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同樣有像華為、阿里和百度一樣優秀的大批企業奮鬥在前線。

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華為的實力放在首位應該來說不過分的。華為的硬件研發實力經過這些年市場的磨練,實力不容置疑。華為的IC設計部門海思麒麟已經設計並製造了麒麟9系列的AI神經網絡處理器,如海思980、970等。它還為數據庫AI應用程序設計了Ascend 910處理器,為服務器設計了Ascend 310。這些硬件平臺的搭建為AI算法提供溫床,讓其更好的發展。

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阿里巴巴作為中國的巨頭獨角獸,實力一樣不容小覷。阿里為生產AI芯片已經正式建立半導體業務。AliNPU專為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城市和智能物流設計,這些業務將由達摩學院監督。子公司Pintouge將專注於定製的AI芯片和嵌入式處理器。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還沒有與外國硬件公司合作。它有一個用於AI的機器學習平臺,可能作為其AliNPU的軟件組件。不僅如此,阿里巴巴還收購了IC設計公司杭州C-Sky Microsystems。阿里在硬件方面下的功夫可以說是非常大了。

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百度方面,多年來在Apollo項目的研發,積累了大量的實力,於是有了崑崙芯片。這是一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和數據中心而設計的。當然,這些芯片也都還沒上市。同時,百度與英特爾的合作也受到關注,像PaddlePaddle的Xeon處理器,以及百度的深度學習框架都得到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加5G加嵌入式設備,未來科技形態,華為、阿里齊出力

硬件的發展制約了科技發展的節奏,一個好的集成IC對於產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誇張的講,把握底層硬件的核心技術,就是把握了未來。向這些科技公司致以崇高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