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會吃大氣層


細菌會吃大氣層


一個懂物理朋友說,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及我們人類,大氣層是個要素。我每次聽到不懂的事情,總喜歡刨根問底:如果沒有大氣層將會怎麼樣呢?他說,沒有大氣層圍著,地球的日夜溫度要相差兩三百度!乖乖,嚇死我了。我又問,這大氣層是怎麼來的呢?朋友告訴我,全部是地球內部劇烈的地質活動,所釋放的氣體。自從幾十億年前,地殼運動穩定了,就不再釋放這種氣體了。

地球現在的大氣層,全是幾十億年前形成的,非常穩定。但是,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並不穩定,曾經變得很薄,那時大氣層的厚度還不到今天的一半!科學家認為,大氣層變薄,是被細菌吃掉的。後來細菌又把吃掉的大氣吐了出來,才恢復了大氣層原有的厚度。

我們呼吸的空氣,氮氣佔80%左右,氧氣約20%,1%是二氧化碳等雜質。也就是說大氣層減少ー半,主要是氮氣,氮氣是怎麼減少的呢?科學家說,太古時期的細菌,呼吸的是氮氣。吸進去是氮氣,排出來的也是氮氣,但回不到大氣層中,就直接滲入到了岩石裡。就這樣,細菌把大氣層中的氮氣搬運到了岩石層中,造成大氣層越來越薄。但是,地球生物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呼吸氧氣的,比如說海藻,它是會光合作用的生物,又把大量的氧氣排放到外界,讓大氣層中的氧含量增高,氧量高了,就可以氧化地表上的一切東西,比如被固化到岩石中的氮,被氧化以後就變成了氮氣,回到空氣中。就這樣,吸氧生物把封存在岩石圈裡的氮氣,又搬回到大氣層。

有個哥兒們調侃我,說我上懂天,下懂地,中間懂空氣。我只是想把話題擴展的寬一點,但沒想到,寫一段天文類的短文,竟然有這麼難,不知您看懂了嗎?


細菌會吃大氣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