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殺了肯尼迪?

寳勒個寳


肯尼迪是被誰殺的?直接槍殺肯尼迪的兇手叫李·奧斯瓦爾德。但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他只是槍手,懷疑另有其人在幕後主使。至於幕後黑手到底是誰,由於肯尼迪遇刺案的調查報告有50年保密期,一直都沒有公佈於世,所以真相一直都不得而知。



2017年10月26日,在美國前總統肯尼迪被刺殺近54年後,原本關於該案的最後一批保密資料如期解密,總共約2895份文件應該要解密。但由於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的頭頭以國家安全為名,向總統特朗普遊說。因而美國政府又再次推遲解密了這批文件當中的一部分。(應該是最重要的部分)

由於重要文件不解密,而目前公佈的資料又沒有亮點,就像是被人動過手腳似的。所以肯尼迪遇刺案的歷史真相,估計永遠也不會真相大白了。只能靠大家猜測了。

就目前媒體和普通民眾的看法,大致可以撇清三類人。

首先,應該不是蘇聯派人乾的。因為如果是蘇聯乾的,美國媒體肯定要大書特書。怎麼可能放過這個黑蘇聯的大好機會?

雖然目前公佈的資料很多都指向了蘇聯,然而這些資料都不能確切的證明蘇聯和肯尼迪遇刺案有什麼關係。

如果說怕蘇聯報復,這也是無稽之談。畢竟蘇聯的墳頭都長草了,就算真的是蘇聯克格勃乾的,俄羅斯也不會為蘇聯背書,美國有什麼可顧忌的?



第二,應該也不可能是跟美國有仇的國家派人乾的,比如古巴。因為如果是這些敵對國派人乾的,美國媒體也一樣會大書特書,怎麼會不黑呢?

並且就目前公佈的資料來看,古巴雖然有一定的嫌疑,但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證明跟刺殺案有直接關聯。

第三,應該也不會是一起普通刺殺事件。因為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刺殺肯尼迪的兇手奧斯瓦爾德在被捕後,被一個叫魯比的夜總會老闆在全國電視直播面前當眾槍殺。然後這個叫魯比的兇手,後來居然也死了。

這是在拍電影嗎?情節如此之跌宕起伏。如果這能叫巧合,那這個地球上的巧合就太多了。

另外,據一位長期關注肯尼迪遇刺案的研究者的調查發現:有一些本該發佈的中情局關於兇手奧斯瓦爾德的文件,莫名其妙的遺失了。讓人很是疑惑。

並且有確切證據可以證明,兇手奧斯瓦爾德在抓捕後,聯邦調查局曾經預先警告達拉斯警方注意一份對奧斯瓦爾德的死亡威脅,但警察沒能保護好他。據當時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的回憶,調查局探員在達拉斯的辦公室曾經接到一通電話,一個男人在電話的另一邊對聯邦探員冷靜的說“自己是一個有組織地殺死奧斯瓦爾德的委員會成員”。

所以,奧斯瓦爾德有大概率只是槍手。真正的幕後黑手估計另有其人。


既然不是敵國乾的,也不大可能是一起普通刺殺事件。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是美國某些利益集團指使馬仔乾的,或許就是美國政府幹的。

至於幕後到底黑手是誰,那就不好說了。美國媒體和民眾的懷疑對象非常多,包括: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美國黑手黨、美國副總統約翰遜、羅斯柴爾德家族、極端右派人士、美聯儲、軍事工業複合體以及華爾街的大財閥。

其中,副總統林登約翰遜的嫌疑最大。為特朗普長期擔任幕僚的Roger J. Stone Jr.還曾寫過一本書。他在這本書裡面聲稱約翰遜副總統是刺殺案的幕後黑手。

他的理由大概有如下幾點:

第一、約翰遜和肯尼迪的政治分歧很大。其典型分歧就是越戰。目前主流的觀點就是認為約翰遜因為越戰問題和軍工複合體搞在一起,與肯尼迪有巨大的矛盾。為了利益,這幫人殺了肯尼迪。後來尼克松曾經對自己的秘書說:“雖然我和約翰遜都想當總統,但區別是我沒殺人”。言外之意,他也懷疑是約翰遜乾的。

第二、約翰遜和肯尼迪的利益糾葛很大。肯尼迪是北方財團的代表,而約翰遜則是代表南部財團說話。當時肯尼迪頒佈的稅收改革政策觸及了石油壟斷集團的利益。約翰遜背後那些老闆都對肯尼迪十分不滿。

第三、肯尼迪是在德州遇刺的。而約翰遜正是德州人。肯尼迪在德州的行車路線據說是德州州長康納利制定的。這本來不屬於他的職責範圍。而且當時的總統安保計劃也臨時做出了變更,保護的警察數目減少,車隊也做了順序調整,並且還嚴格限制了記者的活動範圍。德州州長和德州警察都有嫌疑。

讓他們保護總統,結果總統被殺了;

讓他們保護嫌疑犯,結果疑犯也被殺了,真是神奇啊。

不過這以上只是猜測,沒有確切的證據。


除了約翰遜外,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也是嫌疑對象。

根據資料顯示,當時中央情報局的局長杜勒斯和副局長比斯爾計劃入侵古巴,推翻卡斯特羅政權。也就是所謂的“豬灣事件”。

結果這一事件最後以失敗收場,不但沒有顛覆卡斯特羅政權,反而適得其反,鞏固了卡斯特羅的統治。並且,還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古巴導彈危機。待古巴危機消除後,肯尼迪聲稱要把中情局的廢物砸的粉碎。這一不當言論激怒當時中情局,導致中情局化沮喪為憤怒,把矛頭直指肯尼迪。

另外,有資料可以證明,當時德州的州長曾經服務過中情局。

然後是聯邦調查局。當時的聯邦調查局局長叫胡佛。這位胡佛局長曆經了幾任總統,可謂是四朝老臣。很多地位很高的政治家和總統都因為有隱私和把柄握在胡佛手中,都對他禮讓三分。只有肯尼迪不買他的賬。

1961年,肯尼迪任命其弟羅伯特·肯尼迪當司法部部長,第一次迫使聯邦調查局服從司法部的領導,限制了胡佛的權力。肯尼迪與胡佛勢如水火。



除了美國政府之外,美國黑幫也有嫌疑。當初肯尼迪上臺,利用了黑幫。但是當上總統後卻言而無信,戲耍了黑幫。

肯尼迪家族和黑社會的淵源從他父親老肯尼迪就開始了。老肯尼迪善於鑽營,起家就是在紐約和芝加哥黑社會的幫助下發了財。他後來把這些錢轉化為政治資本,扶持自己的兩個兒子進入政界。然而在肯尼迪競選總統期間,老肯尼迪和當時黑社會的頭面人物弗蘭克·卡斯特羅發生了矛盾。後者集合了很多黑幫組織,準備搞垮肯尼迪家族。

老肯尼迪就向美國的黑幫老大,芝加哥黑社會集團的頭目莫尼求助。這個人和中情局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位黑幫老大發動了所有力量,向肯尼迪貢獻了11萬張選票,作為政治交換,肯尼迪答應讓他出任自己政府的司法部長一職務。然而肯尼迪上臺後卻食言了,讓自己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當了司法部長。

不僅如此,肯尼迪還要求聯邦調查局加緊打擊黑社會。可想而知,黑老大莫尼對此必然是恨得牙癢癢。據一些資料顯示,黑幫在肯尼迪的度假別墅裡安裝了竊聽線路,專門蒐集了他們家族穢亂宮闈證據,準備在適當的時候拿出來公之於眾。

由此可見,黑幫對肯尼迪也是恨之入骨,時刻想要除掉他。

不過,以上也僅僅只是猜測。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是CIA、FBI和黑幫乾的。



肯尼迪遇刺五年後,他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再次競選總統時也被刺殺。巧的是,這一次依然沒有公佈真兇。兄弟兩人在五年裡,先後被刺殺,一個是總統,一個競選總統的候選人,而且都沒有公佈真相。從這條線索上來看,肯尼迪兄弟倆得罪的絕不是一兩個政敵,或是一兩個美國利益集團那麼簡單。

至於到底是誰策劃了肯尼迪兄弟的謀殺,那就只有問老天爺了。

當然了,如果你不相信陰謀論,那就只當是奧斯瓦爾德干的就好了。因為這是目前唯一能確切證明是殺害肯尼迪的兇手。


Mer86


是約翰遜指使中情局,策劃和實施了這次舉世聞名的謀殺。特朗普總統上任不久,就發表聲明稱,他應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要求,延遲解密肯尼迪遇刺案最後的1%檔案。特朗普不是第一個延遲解密檔案的總統。

中央情報局也發表聲明稱,為了國家安全,剩餘的檔案最後解密時,也會經過編輯處理。事實上,之前已經解密的99%的檔案,全都是經過編輯的,一些人名和機構名,都經過了改動。那這樣的檔案,即使解密,又有什麼意義呢?

特朗普和中情局的聲明,讓美國人更加相信,下令暗殺肯尼迪的,不是赫魯曉夫,不是卡斯特羅,而是副總統約翰遜。不但如此,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參加1968年的總統選舉,勝利在望時同樣被爆頭當場死於非命。死於暗殺。

屍檢表明,羅伯特身上,中了10槍,而兇手的槍裡,只有5發子彈。3名不該在場的中情局特工,都是“豬灣事件”的參與者,兩個死於非命,另一個下落不明。在美國,如果沒最高層的指令或掩護,誰會如此明目張膽地暗殺即將成為總統的人?

約翰遜和中情局,都有暗殺肯尼迪兄弟的理由。1960年7月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約翰遜慘敗於肯尼迪,失去了競選總統的資格。肯尼迪為了拿下南部幾個州的選票,邀請約翰遜為競選夥伴,約翰遜欣然接受。

身為德克薩斯州參議員的約翰遜,同時也競選在參議院的第三個任期。德州的法律,允許這樣的雙重競選。副總統和參議員,約翰遜兩個都選上了。他本想辭去副總統,擔任權利更大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但遭到黨內一致反對,包括他的支持者。

約翰遜向肯尼迪提了許多要求,包括將自己的辦公室安排在橢圓形辦公室隔壁、在白宮內僱傭更多的副總統全職助手等等,被一一否決。在任命聯邦大法官時,倆人也發生了激烈爭吵。

約翰遜草擬過一份“授予副總統約翰遜全面監管國家安全事務”的總統令,交由肯尼迪簽字。但肯尼迪卻以不具備法律效力的私人信件的方式,讓約翰遜參與評估國家的安全政策。

肯尼迪讓約翰遜主管“總統平等就業委員會”,約翰遜卻更願意插手公民權利事務。肯尼迪熱心的載人航天計劃,被約翰遜認為毫無價值。總統和副總統的分歧如此之大,令肯尼迪考慮,在競選連任時,不再選擇約翰遜。

尤其是在1963年7月,約翰遜的門徒、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秘書,涉嫌受賄接受調查被迫辭職之後。儘管這一事件,並沒有燒到約翰遜身上。在此之前,羅伯特與約翰遜,已互相敵視。

而中情局也有暗殺肯尼迪的理由。1961年的“豬灣危機”,中情局聲名狼藉。肯尼迪總統拒絕中情局出兵古巴的要求,並反對刺殺卡斯特羅。因此在中情局眼裡,肯尼迪是“叛國者”,中情局副局長曾這樣公開稱呼肯尼迪。

肯尼迪上臺後,大力打擊黑手黨。中情局與黑手黨,有扯不清的關係,包括接受黑手黨的獻金,在行動中利用黑手黨的網絡和殺手。肯尼迪政府對黑手黨的打擊,也會牽扯到中情局。如果羅伯特當選總統,對約翰遜和中情局的態度,可想而知。

所以,即便是為了不讓肯尼迪刺殺案的真相浮出水面,已經站在勝利邊緣的羅伯特,也必死無疑。當然,約翰遜和中情局,雖然有殺害肯尼迪兄弟的動機、手段和最大嫌疑,但是,證據,至今沒有找到。


世界真的很大


1964年沃倫委員會調查報告認定兇手是李·哈維·奧斯瓦爾德 1979年眾議院遇刺案特別委員會調查結論是兇手除了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之外還有第二個兇手

基本事實是:

1、肯尼迪去達拉斯市是為了繼任大選做準備,德州對肯尼迪支持度很低;

2、肯尼迪所乘坐的林肯大陸豪華敞篷車,本來是有防彈裝置的,但肯尼迪為了獲取達拉斯市民的信任而拒絕安裝;

3、當時車速是15-20公里;槍擊發生時車速是15公里;

4、12點30分30秒,肯尼迪被擊中脖子,其夫人傑基試圖用手組織血液;很快是第二槍,集中肯尼迪後腦勺,子彈同時集中當時在車上陪同的康納利州長;

下圖是槍擊發生前肯尼迪車輛的乘坐情況:

下圖是槍擊發生前記者在後方所拍攝的照片:

槍擊地點教科書倉庫大樓視野:

5、槍擊中還有第三名受傷者:距離肯尼迪82米的圍觀群眾詹姆士·塔格。他右頰受到輕傷,專家估計是子彈擊打到碎片反彈所致——但沒有找到第三顆彈頭。

6、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簡歷。早年喪父,和母親、繼父生活,18歲就有22次遷移記錄,居無定所,因為學習障礙,初中畢業就參軍;1956年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獲得1956年海軍陸戰隊特等射手資格,可精確擊中200碼外標靶;1959年投奔蘇聯並居住,娶妻生子——CIA東京站員工聲稱是作為CIA情報員潛伏蘇聯;2年後,攜帶妻子、女兒回到美國;在肯尼迪刺殺案前2個月,曾在墨西哥試圖進入古巴,發動古巴革命;偷渡古巴失敗後,在達拉斯的教科書倉庫大樓(即射殺肯尼迪的槍手地點)找到新工作;肯尼斯刺殺案後,鞋店經理看見奧斯瓦爾德沒付錢就進入電影院,而讓電影院報警;在警察盤問時,試圖拔槍但被警察制服,被以刺殺肯尼迪和巡警J. D. Tippit逮捕;3天后,在被警察押送到縣監獄途中,被達拉斯夜總會經營者傑克 盧比衝出人群,在全國電視直播之下,公開開槍打死。

魯比向被警方押送的奧斯瓦爾德開槍時的照片

7、傑克 魯比。和反對肯尼迪的黑手黨有著廣泛的聯繫,和曾被指控是刺殺肯尼迪的主謀坎皮西交往很深——在肯尼迪刺殺案前一天,魯比和坎皮西會面;黑手黨和反卡斯特羅的古巴人有著長期聯繫;反卡斯特羅的古巴人因為失敗的豬玀灣事件而不滿肯尼迪,黑手黨因為肯尼迪的兄弟羅伯特 肯尼迪而不滿肯尼迪。

魯比在事後寫到:

“我向奧斯瓦爾德開槍是為了卡羅琳和肯尼迪夫人不會到達拉斯作證”

8、槍擊現場所發現的槍支是6.5×52mm的意大利產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卡爾卡諾步槍是二戰前意大利主要為日本帝國陸軍生產的武器,約為日本帝國陸軍生產了6萬支。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是1940年製造的衍生品種。在現場發現的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在刺殺案發生前幾個月被郵寄給一個名叫A·J·希德爾的人,而李·哈維·奧斯瓦爾德被逮捕時,身上有一張寫著“埃裡克斯·J·希德爾(Alex J. Hiddell)”的假身份證。基本可以確認,現場所發現的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確屬奧斯瓦爾德。

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使用的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

9、薩拉斯警方在收集現場物理證據,在晚上10點30分,就被要求將所有物理證據送到華盛頓的FBI總部;FBI總部是完成官方調查的機構,但FBI刪除了奧斯瓦爾德聯絡部中的FBI探員詹姆士·霍斯蒂的姓名和電話。


肯尼迪被刺殺的真正凶手是誰,FBI的話相當的經典和總結到位:

“這從頭到尾是美國的一個悲劇—— 一億九千萬美國人中的兩個精神狀態不穩定的人的個人行為”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乘坐敞篷跑車行駛在埃爾姆大街時,突然一陣槍響,肯尼迪被一槍爆頭,據說連頭蓋骨都飛了出去。當時連總統衛隊都沒有反應過來,人群一片混亂。幾個小時以後,兇手奧斯瓦爾德被達拉斯警方抓獲。據說,他槍殺肯尼迪的原因出於對肯尼迪政府的不滿,而採取的過激行為。在肯尼迪遇刺後的第3天,奧斯瓦爾德在押往警察局的途中,被一名夜總會老闆傑克魯比開槍打死,而打死奧斯瓦爾德的這個人最後不明不白的死於監獄,這給找出幕後兇手增加了難度,直到現在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在傑克魯比死後,唯一留下的線索就是刺殺現場的彈片,辦案人員在案發現場發現了5顆子彈碎片,而奧斯瓦爾德知射出了三顆子彈,另外兩顆屬於手槍子彈,沒有射中肯尼迪。所以,刺殺肯尼迪的人,不止一個。目前,很多專家對肯尼迪的死做了分析和猜測,大致有三點。

第一:刺殺肯尼迪的人,是美國大財團和大企業家聯手幹掉了肯尼迪。因為,肯尼迪的一些政策,觸及了大財團的經濟利益,從而使得雙方的矛盾激化。財團們為了阻止肯尼迪再次連任,所以向他下了手。

第二:受到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指使。在古巴問題上,肯尼迪與中央情報局存在很大分歧。當時以胡佛為首的聯邦調查局與肯尼迪的政見也不和,且胡佛經歷了幾代,屬於老臣。很多政客的把柄都由他掌握著,在美國可以說是一手遮天。而肯尼迪不把胡佛放在眼裡,甚至想換掉他。所以,胡佛與中情局聯手除掉了肯尼迪。

第三:當時的美國國內有很多政見不同的反對派,比如種族主義者、蘇聯陰謀家、政客都可能謀殺肯尼迪。因為,美國曆史上已經不止一次上演總統被殺事件,美國總統被一些政見不和的人刺殺也有可能。

不過,外界還流傳,幕後兇手已經找到,美國特別委員會在此後被責令將調查結果封存了起來。為了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未能公佈於眾。不過還有外界透露,肯尼迪的死可能與下一屆政府有很大的關係。此外,能輕而易舉的將肯尼迪刺殺,肯定非一般人物,唯一的一種可能就是肯尼迪的政敵——副總統約翰遜。副總統約翰遜曾是肯尼迪的政敵,他不僅與肯尼迪不和,還知道中央情報局與肯尼迪也不和,所以他就與中央情報局密謀刺殺肯尼迪。在當時,也只有中央情報局有這個能力,因為中央情報局屬於情報部門,他們對於總統的底細最清楚。所以,在肯尼迪經過埃爾姆大街時,早已經佈置好了狙擊手。此外,兇手肯定經過專業的訓練,且在刺殺之前,就被告知了肯尼迪的行蹤,且刺殺非常的順利。還要約翰遜做了總統以後,對肯尼迪的死漠不關心,總統沒有發話也就沒人再追查下去,自然而然的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1968年,在約翰遜即將期滿的時候,約翰·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競選總統的時候,竟然也被槍殺。毫無疑問這再一次暴露了約翰遜,就是刺殺肯尼迪兩兄弟的幕後主使者。因為羅伯特·肯尼迪是反對越戰和總統約翰遜的民主黨人士,總統約翰遜害怕羅伯特·肯尼迪競選成功,所以又將其暗殺。


謀士說


被刺殺幾分鐘之前的肯尼迪

1.副總統林登·約翰遜。約翰遜的嫌疑最大,因為肯尼迪死後,約翰遜獲得的利益最大。約翰遜曾經與肯尼迪爭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最終失利,成為了肯尼迪的副手,十分不服氣。此外,約翰遜代表著石油行業的利潤,而肯尼迪卻計劃改革,損害了石油行業的利益。肯尼迪一死,約翰遜既能夠登上總統寶座,又能夠保住背後金主的利益,可謂一舉兩得。所以,約翰遜的嫌疑最大。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經說過“我和林登·約翰遜的區別是,雖然我們兩人都想當總統,但我並沒有為此殺人。”

林登·約翰遜

2.FBI局長埃德加·胡佛。1924年,從胡佛擔任FBI前身調查局(BOI)局長算起,一直到1972年去世,胡佛執掌FBI長達48年之久!胡佛歷經9任總統,巋然不動,權勢甚至超過總統。即使偉大如羅斯福擔任總統期間,也對胡佛無可奈何。但年輕氣盛的肯尼迪曾經打算將胡佛撤職,收回FBI的管理大權。肯尼迪死後三年,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在美國,能夠悄無聲息的殺死這麼多人,胡佛絕對能夠做到。所以,為了保持FBI局長保證,胡佛殺死肯尼迪的可能性也很大。

埃德加·胡佛

3.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發生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讓赫魯曉夫顏面盡失,以赫魯曉夫狂妄的性格,下令刺殺肯尼迪洩憤,可能性很大。殺死肯尼迪的槍手奧斯瓦爾德在蘇聯待過兩年,妻子是俄羅斯人,他本人與蘇聯外交官有來往。所以,奧斯瓦爾德在克格勃的指使下,殺死肯尼迪,可能性也非常大!

赫魯曉夫

您認為是誰殺死了肯尼迪?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美國觀察室


能把美國總統幹掉的,除了利益集團,還能有誰呢?可以說,肯尼迪幾乎把華爾街、軍工、能源巨頭等等利益集團統統得罪了,雖然特朗普後來沒有下令解密關鍵信息,但恐怕連普通的美國吃瓜群眾都能猜個一二,畢竟,肯尼迪被刺殺之後,連他的弟弟在幾年後的總統競選中也被刺殺了,也是至今沒個結論,而在美國能阻止真相曝光的,只有利益集團。

當然,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這個肯尼迪家族得罪的利益集團也太多了,使得歷屆美國政府(利益集團的站臺人)包括特朗普也不敢觸碰這個事情的真相,想必這個真相一旦公佈,那美國輿論真得天崩地裂。

肯尼迪作為一個很年輕的總統,44歲就做了總統,也很有個性,1960年代,美蘇爭霸加劇,國際形勢很緊張,相對比較保守強硬的美國統治集團,肯尼迪似乎一股清流。他不願意與蘇聯繼續交惡,不再願意出兵“解放”古巴,也不願意升級越南戰爭,這個就嚴重得罪了軍工集團。而在國內,面對當時嚴重的黑人白人之間的種族隔離問題,肯尼迪採取了傾向黑人的政策和姿態,反對種族隔離,使得他嚴重得罪了右翼白人種族主義者群體。

此外,肯尼迪家族的發跡當年也離不開美國紐約等地黑手黨的幫忙,只是肯尼迪上臺之後,莫尼作為黑手黨老大沒有等到肯尼迪承諾的司法部長的位置,倒是肯尼迪讓他的弟弟做了司法部長,並嚴厲打擊黑手黨的行動,這就把一堆黑手黨給嚴重的得罪了。此外,還有FBI、夢露等等因素……

有一點可以肯定,肯尼迪死後,副總統約翰遜繼任總統,迅速擴大了對越戰爭,隨後他簽署法令:禁止在2039年之前發表肯尼迪總統被害案的最重要的文件和照片。


雲中史記


刺殺肯尼迪的直接兇手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而其幕後指示元兇則成為一個世紀謎題,至今眾說紛紜

(約翰·費茲傑拉爾德·肯尼迪,美國第35任總統,也是美國最年輕的總統之一)

1960年,肯尼迪憑藉著其風度翩翩的超高顏值,和氣質不凡的精彩演說,擊敗了來自共和黨的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當選美國總統,並在次年元月20日宣誓就職。

肯尼迪在任之內正值世界多事之秋,美國經歷了柏林牆危機、古巴導彈危機、越戰擴大化、太空競賽以及美國民權運動。

面對這些棘手地國內外問題,肯尼迪總以強勢應對。特別是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肯尼迪以其強硬的態度迫使蘇聯讓步,成功的化解了此次核戰危機,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但天妒英才,在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30,正值年富力強,預備大展宏圖的肯尼迪卻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迪利遭到刺殺身亡,而這彌天大案卻至今撲朔迷離。

經過

1963年11月20日,肯尼迪開始了對得克薩斯州的訪問。肯尼迪此次前來的目的為了幫助自己所在的民主黨募集競選經費,以及為自己在明年的大選做預熱。

此次訪問之旅初期十分順利,到11月22日上午,肯尼迪按照原計劃將要前往達拉斯。在美國中部時間11:37,空軍一號總統專機降落在達拉斯西北11公里處的拉菲爾德機場。

按計劃,肯尼迪在康納利州長等人的陪同下,乘車前往達拉斯中心街區,沿途接受50萬達拉斯市民的歡迎,然後前往達拉斯貿易展覽館發表一場公眾演說。

下飛機後的肯尼迪乘坐一輛原本帶有防彈玻璃的林肯大陸豪華敞篷車,但是為了表現出自己的親民姿態,車上的防彈玻璃被肯尼迪下令拆除了。

當車隊進入市中心後受到了民眾熱烈的歡迎,肯尼迪也在車內對民眾不斷揮手致意。可就在總統車隊經過迪利廣場右側的輔路埃爾姆大街時,廣場上突然的一聲槍響改變了美國的歷史。

美國總統肯尼迪遭到了暗殺,他的脖子被擊中了。

第一夫人傑奎琳跪在肯尼迪的身邊,試圖用手阻止鮮血從肯尼迪身上流出,但隨即而至的第二聲槍響葬送了她的努力。

這是一顆致命的子彈,它直接擊中了肯尼迪的後腦勺,子彈打飛了他的部分頭蓋骨。(肯尼迪遇刺前夕的場景)

與此同時,康納利州長也遭到槍擊,身負重傷。

槍擊發生後,總統坐車飛速駛離迪利廣場,沿著斯戴蒙斯高速公路趕往6.4公里以外的帕克蘭紀念醫院,只經過幾分鐘就趕到了。

在美國中部時間下午13:00,帕克蘭紀念醫院宣佈肯尼迪正式死亡。

調查

貴為藍星扛把子的美國總統被刺身亡的新聞瞬間引爆了整個地球。肯尼迪遇刺之後,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即刻在空軍一號上宣誓繼任美國總統,並急速下令調查。

事發之後,槍擊肯尼迪的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迅速被FBI抓獲,一同繳獲的還有他使用地兇器,一直口徑6.5×52mm的意大利產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被捕後的李·哈維·奧斯瓦爾德)

奧斯瓦爾德承認了自己刺殺肯尼迪的事實,動機是源於他對共產主義的同情。

對於這個解釋,恐怕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大家紛紛期待著進步調查結果的出爐。

可就在輿情四起之時,兇手奧斯瓦爾德竟然也被人刺殺了!

11月24日上午11:21,警方在將奧斯瓦爾德轉移到縣監獄時,一名叫傑克·魯比的白人男子在眾目睽睽之下,開槍襲擊了奧斯瓦爾德。中槍後的奧斯瓦爾德於當天在帕克蘭紀念醫院死亡,而肯尼迪在兩天前就是在該醫院不治身亡的。

事發突然,警方又馬上逮捕了傑克·魯比,可是在隨後的詢問中,警方並沒有從他嘴裡得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而傑克·魯比本人也在1967年被宣佈身患癌症去世。

迷霧

肯尼迪遇刺案堪稱美國的世紀謎團,作為堂堂的美國總統,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遇刺身亡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雖然肯尼迪不是第一位遇刺的美國總統,但是卻是死的最不明不白的總統。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奧斯瓦爾德這一個平頭老百姓能殺得了護衛森嚴地美國總統,這其中必有幕後指使之人。

可令人驚訝的是,在警方事後的調查中,離奇之事千奇百出,與案件相關地證人不斷死亡,肯尼迪遇刺案的真正元兇也約隱越深。以致時至今日,到底誰殺了肯尼迪仍舊是眾說紛紜。

今天主流的“陰謀論”觀點是認為當時的美國政府參與了其中。因為肯尼迪在執政期間與中情局和軍方的關係都不好。若是沒有高層人物的參與,這件案子的調查不可能這麼阻力重重,結果也不可能這麼含糊其辭。(肯尼迪被槍殺後兩小時,副總統林登·拜恩斯·約翰遜就在空軍一號飛機上宣誓就任總統)

不過到目前為止,任何的懷疑都沒有充足地證據。

2017年新上任總統特朗普曾表示將解密相關檔案,其中就包括肯尼迪遇刺案。但不知處於何種考慮,“大男孩”最後喊停了檔案的解密,也讓肯尼迪遇刺案在人民心中繼續保持著神秘。
(在為肯尼迪舉行的國葬上,其幼子向肯尼迪遺體敬禮的一幕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千佛山車神


這件事情美國人不願意公開,那隻能夠自己猜測,只有從另一個人身上得到某些東西,那就是前蘇聯的前任領導人赫魯曉夫,我們都知道肯尼迪是1963年遭遇刺殺,在這之後,1964年,赫魯曉夫下臺了,對他下手的就是情報部門。

刺殺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肯定不是來自於國外勢力,如果來自於國外勢力的話,美國人就不會對這一次刺殺活動遮遮掩掩,甚至於國外進來一個間諜,那美國情報局就早就知道了,別提去刺殺美國總統,或者是後來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弟弟也參選,也被人給刺殺了。

從道理上來講,刺殺美國總統肯尼迪的應該是美國自己,但是美國有那麼多的人,究竟定格在誰的身上呢,有人說是美國的資本家,那是小說看多了,美國資本家要真敢這麼做。美國總統死了以後,美國政府無論是什麼情況,都會把美國資本家給血洗一遍,因為美國總統不想成為下一個肯尼迪。

但是,從道理上來講,只有矛盾才會產生仇殺的動機,所以。和肯尼迪有矛盾的人都可以視作嫌疑犯,那麼美國副總統,美國情報部門,還有美國的一些黑手黨都可以看做是這一次刺殺活動的主謀。

所以有人把目光懷疑到了美國副總統身上,認為美國總統死了,美國副總統就能登機了。美國副總統這種好事為什麼不去幹呢?況且當時美國副總統確實和肯尼迪有矛盾。

那你們就不清楚現如今美國總統的一套政治體制,講直白一點,美國副總統肯定跟美國總統是一夥的,也就是同一個政黨的。美國總統想要任選那政黨勢力不強大,或者說背後的底子不硬,那靠什麼去競選總統,你就算在總統的位置上,也會被人一腳給蹬下來。

美國副總統殺美國總統那不是說自己想要登機,這不是世襲制的皇位,這是美國總統的位置是靠人民競選,是靠政黨推舉的,政黨勢力不夠了,你靠什麼去得到這個總統位置?所以美國副總統不會去殺美國總統,就算矛盾,再怎麼深也不可能。

所以剩下來就是美國情報局和美國的一些黑社會黨。

我們去看美國的黑手黨。美國黑手黨當時確實和肯尼迪有一些矛盾,美國總統肯尼迪是極力反對這些黑手黨存在的,並且將它們展開清洗,從這一點上來講,《誰動了我的奶酪》我就跟誰拼命,但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是美國的黑手黨幹了這件事情,那他們的下場就如同我之前推測的資本家一樣,你一個黑手黨跟美國軍隊去叫板,你打得過他們嗎?美國總統肯尼迪本來殺你是沒有理由的,但現在美國人民要想宰了你,黑手黨就有理由了,誰叫你刺殺美國總統啊!

所以黑手黨也排除掉,只剩下來一個嫌疑人,那就是美國的中央情報局,這一點在這之後更加得到印證,就是在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弟弟參選的時候,遭到了其他人的刺殺,其中現場有三個人曾經參與過豬灣事件。

有人會問了什麼是豬灣事件?當時美國的鄰居古巴鬧革命政變,這個時候卡斯特羅上臺執政,古巴政權對美國人可以說仇視到一種極端,美國人想要推翻卡斯特羅政權,因此,收編了一批從古巴逃出來的是卡斯特羅政敵的人,訓練他們,讓他們登上古巴的土地進行作戰,推翻卡斯特羅政權,結果半路上被卡斯羅知道了,人家在朱灣埋伏了一下,直接把那些人包了餃子。

這一下子,美國中央情報局不幹啦!這是我自己組織的一件事情,結果被古巴政權給搞成了這種樣子,美國中央情報局立刻向美國總統肯尼迪說這是我的臉,我必須要去找回來,趕緊給我錢。但是美國總統肯尼迪此時熱心於航空事業的發展上面,所以對於中央情報局提的這份申請根本就不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中央情報局懷恨在心,當然,最主要的一個問題還是美國總統肯尼迪不願意投資給中央情報局,並且不斷地對中央情報局下半子。

自己家裡面養了一隻狼狗,如果不給它肉吃,它是不是會回過頭來咬死你這個主人呢?


漩渦鳴人yy


肯尼迪家族是愛爾蘭移民,從第一代肯尼迪開始就一直努力想擠進政壇,為了擠如政壇對所有的後代要求非常嚴格,並且把兒子孫子全部作為政治預備隊,老子不能現實的讓大兒子上,大兒子不能實現讓二兒子上,反正依次類推,簡直就是家族總統夢想預備隊,試問這樣一個對總統如此執政和狂熱的家族,誰敢讓他們上臺?

肯尼迪家族的悲劇一個藉著一個,幾乎所有成員都是非正常死亡的。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活到77歲,正常病死,其他的都死於非命,說沒有陰謀我是不信的。

但是誰是兇手?

其實這個兇手全部的美國大家族都有嫌疑,關於肯尼迪的死亡調查檔案要等到2038年才會全部公開,當時很多民間人士想調查都被阻止了。

殺害肯尼迪的兇手傳言很多,有當時的副總統約翰遜,也有胡佛、還有卡斯特羅,甚至還有摩根家族都被懷疑為兇手,但是真正的兇手是誰,現在誰也不知道。

對於肯尼迪的死,從不同的角度來推斷就會得出不同的“嫌疑犯”。

殺死肯尼迪的兇手其實絕對不是一個人,或者單單某一個財團策劃的,不然當時為什麼會有那麼的阻礙,就連檔案也被封存,現在很多證物遺失的遺失,銷燬的銷燬,這個案子到底會不會有結果,誰也不知道,兇手可能永遠成為一個迷。

在美國自己本身是財團,又去競選總統,而且還準備了一堆家族預備隊,其他的財團能不害怕?財團和財團之間本來就是競爭關係,如果讓肯尼迪家族長期把持總統這個位置,對其他財團來說是個噩夢。

肯尼迪家族的悲劇看似不合理,其實也合理,一個不務正業的財團遭人暗算很正常。


一號風手



是誰殺了肯尼迪?是共濟會殺了肯尼迪。

共濟會是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把持。共濟會控制著歐盟各國政府、英國議會和政府、美國政府。

美國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和中情局局長鬍佛都是共濟會成員。謀殺肯尼迪的主謀,就是此二人。

肯尼迪的政策,損害了石油、軍工行業的利益。約翰遜當總統,能夠保住大財閥的利益。


肯尼迪死後,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在美國,能夠悄無聲息的殺死這麼多人,副總統約翰遜是做不到的。只有中央情報局局長能夠做到。胡佛擔任FBI局長數十年,根基深厚。剛即位的肯尼迪欲撤換胡佛,掌控中情局。

肯尼迪雖然得民心,卻觸犯了美國壟斷集團的利益,在共濟會的允許下,在副總統約翰遜和中情局長鬍佛的謀劃下,在美國大財閥的支持下,將肯尼迪刺殺。並將所有證據,全部毀滅。

此外,還有兩點佐證:

一是按照美國規定,肯尼迪案50後解密。到2018年,肯尼迪案已經過去了52年,中情局依然不解密。就是很好的證明。

二是肯尼迪死後,其兄弟姐妹相繼離奇死亡。肯尼迪家族成員只得加入共濟會。並答應不再追究調查肯尼迪遇刺案等諸多條件。家族血脈才得以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