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該如何使MPV實現高端化?

江聰德


中國擁有世界最為廣闊的汽車市場,因而引來了眾多的國外汽車品牌合資建廠,目前在轎車和SUV車型中不缺少高端車型。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多和人們對乘坐舒適性需求的提升,MPV近兩年很受個人用車喜愛。



但中國汽車品牌在MPV的發力才剛剛開始,無論是核心技術,還是工藝品質,距離高端MPV還有幾個路口要走。

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日本汽車品牌,豐田生產的MPV車型,埃爾法是如何實現高端化的。


成立於1937年的豐田以卡車起家,1947年開始生產小型汽車,1966年推出的卡羅拉上市,在當地和之後的北美都很受歡迎。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奠定了豐田在全球的品牌的基礎。直到2002年第一代豐田埃爾法才正式推出,基於普瑞維亞車型平臺生產。依靠寬大的空間和私密性,以及車內氛圍設計,一舉奪得當地和香港地區的MPV銷量冠軍。從此也成就了埃爾法在MPV車型中的高端地位。直到現在,進口埃爾法加價20萬依然熱度不減。

從埃爾法的成功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汽車汽車品牌,使MPV實現高端化繞不開的幾個關鍵點為:品牌文化的積累,用戶口碑的認可,技術水平的提升和超乎常規的人性化設計。

因為起步較晚,中國汽車品牌從最初的模仿,經歷了自主研發,到現在的技術創新,雖然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但整體水平都邁了好幾個臺階。尤其是家驕和SUV車型,已經具有與合資品牌汽車同臺競爭的資本。不妨期許,希望未來中國汽車品牌能夠造出享譽世界的MPV車型。


專注養車用車,發佈實用性汽車技術,分享購車技巧,歡迎點擊頭像進行關注!


汽車問診所


我個人認為家用mpv,車身尺寸在4.5米、1.8米比較合適,在保證乘坐空間的同時,也兼顧了日常停放的便利(像GL8之類的,尺寸太大,家用停車真的很不方便。)採用2+3+2和2+2+2的佈局,家用日常5座夠用,同時後備箱裝載能力可以保證,應急的時候也可以拉7個人。2+2+2的其實乘坐更舒服也節省了頻繁年審的麻煩,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佈局。動力部分自吸2.4L左右,渦輪增壓1.6T或1.8T,滿載7人或者6人,動力必須要充沛。GL8賣的好,外觀、空間是一方面,動力也比較足。動力關係行駛品質,關係安全,這個觀點我之前的回答中多次提出,這裡就不囉嗦了。底盤最好四驅,可能有的朋友會說SUV都沒必要四驅,何況mpv呢,四驅幾年也用不了一次,可我還是建議廠家有四驅版本,雖然咱們現在道路建設越來越好,但雨雪天氣、溼滑路面四驅要從容的多,mpv自重大、如果再滿載,惡劣天氣更容易失控。其他配置是國產車的強項,應該不是啥問題。其實現在國產車走上一個誤區,一味的堆配置,而在動力和底盤上原地踏步,吉利、哈弗這幾年車是越來越漂亮了,可動力總成沒什麼大變化,底盤還在吃老本,車終歸是來開的,配置這東西夠用就好,踏實把三大件搞好才是正路。期待下次換車的時候可以開著自主品牌的mpv。


吹吹牛說說車


MPV的高端化路程和轎車、SUV等所有車型一樣,需要長時間的技術、品質,以及品牌影響力的積澱。


當我們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最好不要急於奔跑,當然天才是有的,但縱使是天才倘若步子邁得過大也極容易跌到而受到挫傷而迷失方向,況且我們也不知道哪一家自主品牌車企是天才或能夠成為天才。

對於一些在原有車型上換個殼堆砌一些配置取個新名字就自稱為高端、豪華品牌車型的車企,以及一些推波助瀾假話連篇混淆視聽誤導公眾的媒體及水軍,我們是嗤之以鼻的。


真正的高端品牌從來不說自己高端與否,也不談自己的技術與品質高超與否,而是親身經歷在市場上摸爬滾打之後讓公眾評判。

動力、故障率、安全指數、操控、乘坐舒適性、燃油經濟性、裝配工藝、售後服務質量等諸多涉及整車性能、品質和人性化設計與服務方面的指標,當我們全部做到之時,也就是高端化開啟之時。

但現實的情況是,太多自主品牌像一些合資品牌一樣,追蹤並利用了國內不成熟的汽車消費理念,過分地渲染所謂性價比而讓小馬拉大車的現象成為普遍的存在。


如果以低成本的小排量發動機甚或三缸發動機、雙離合變速箱成為車市的主宰,自主品牌永遠都不可能成就高端。

我們期待自主品牌有朝一日能夠打造出真正的豪華品牌汽車,但前提是他們必須務實,腳踏實地,必須認真地為我們每一個購車人提供高質量的作品。


試駕時間


國產品牌實行高端話,現在轎車除了紅旗(此處省略N字)基本都沒實現高端化。而MPV要實現高端化的路還比較難走。我拿幾個大型車廠說下個人的看法吧。

1、走高端的話需要有高端品牌。如吉利的領克、奇瑞的觀致、長城的魏派等。因為以前的品牌給人就是低端,雖然新品牌換湯不換藥,但給人感覺不一樣。

2、國家扶持政策。開放二胎是國家政策,我覺得國家沒有落實到位,比如房產:因二胎而購買可以憑兩個出生證親(或準生證)相應的減免契稅或其他補貼。車也可以嘛,搞個二胎置換補貼也行。國家都支持了相信應該應該有用。

3、彎道超車(新能源)。我覺得可以運用比亞迪唐(廣告中有用唐的接口接電磁爐)。這應該也是個巨大的優勢。增加些人性化、有用的設計。

4、企業的巨大效益。這個效益不是車企的效益,而是一些用這些車的企業的廣告效益。因為買這種車的無非兩種,一種企業接客戶,一種家庭用。在給提供給家庭用的前提下,可以開發企業定製版(大功率、豪華型)。家用主打經濟、實用。

5、外觀設計。我發現高端的(gL8、奔馳等)都看起來比較硬氣,陽剛或者有些霸氣。設計最好時尚又帶點陽剛的硬氣。

總結:最主要的還是車企自己努力,不要拿來主義的底盤加山寨的外觀設計,多在乎客戶的感受和國家的國情。用心的去做,更多的去研發,創新。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真正在高端中有你的車可選。

願請君王賜青虹,

我自逢敵必亮劍。

或則裹屍在疆場,

或擒敵將獻君王!

不是很瞭解,可能說的不對。







雲淡風飄92700296


首先我們的設計師和工程師要到MPV的發源地和普及地去看看親身體會一下然後在著手設計!現在我們生產和設計的MPV四不象。即然是MPV那就定死了在三個方面的追求即:驕車、貨車、旅行車。那這三方面的特點要突出而我們設計的四不象又多出了一個所謂的SUV的功能所以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MPV在最成熟的美國市場是這樣的首先它不是商務用的而是家庭主婦用的也就是在美國稱謂太太車。再就是內部空間的佈局必須滿足車內人員交通換位方便,擋杆必須設計在工作臺上或懷裡留出前後排人員的交換位置的通道,備胎必須設在車外底部便於換裝,車身左後側不能有門考慮兒童的安全問題,車頂的行李架導軌是必須的因它要旅行休閒所必備的來擴展各類裝備之裝載用!這些功能和用途滿足了那才是直正意義上的MPV!可以拿早期雪佛蘭公司生產的魯米娜車型做參考!以上這些做到了就可以了而不是非得做的多麼高端多麼的精緻才是MPV!小編理解錯了好象是說MPV就是所謂的那些進口的上幾十上百萬級的商務車。


光頭207341121


中國品牌MPV該如何走向高端化是擺在汽車製造業的一個不可忽略的課題;同時也是車企在消費市場生存的必然所在。

首先高端和適合人們的需求才是MPV的王道;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MPV的追求的也越來越高,越來越高。以往的簡單實惠已經不能滿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車企想要站穩這個市場就要想方設法得到這部分人群的青睞。

其次是如何達到高端上檔次的車型和覆蓋不同人群的需求是生產和設計的關鍵語言;如果說汽車的內在發動機、變速箱是車的內臟,不可忽視;那麼汽車的外觀和內飾才是汽車的靈魂,滿足了人們的視線才能讓人歡喜。

再次就是嚴格的生產工藝和嚴謹的售後服務才是真正讓人心甘情願掏錢購買的必然,才能喚起人們擁有的慾望和追逐。最後是合理的價格和人們承受程度也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成功佔領市場的硬件;這個市場不僅僅是國內市場,讓中國MPV的品牌成為一個世界品牌,塑造企業完美的形象才是中國高端MPV發展壯大的方向。最後祝願中國製造成為一種引領高端MPV市場的大品牌!


愛在杜鵑盛開的田野


國產MPV實現高端化個人認為唯一的方式為【彎道超車】

MPV-multi purpose vehicle,多種用途汽車,這種車型的特點是有足夠大的尺寸、足夠開闊的視野、足夠高的舒適性,以及【足夠高的油耗】!

不論是普通的MPV造型還是VAN風格的實用型車,這些車既能做到舒適的駕乘體驗也能實現不錯的通過能力、更可以實現不錯的外觀設計,但僅高油耗一點就決定了正常尺寸的MPV很難走進家庭,畢竟我們不是石油美元國家,加油的成本是需要考慮的。

所以想要讓一臺長度在5米左右、使用電動側滑門、有豐富配置的MPV走進家庭,首要問題是降低油耗,而【大車=大排量=高油耗】又是無解的問題,那麼只有通過混動技術才能實現油耗的降低,混動新能源則是【彎道超車】的其中一個環節。

  • PHEV插電混動式汽車可以提供80~10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日程短途代步可以以不到0.1元每公里的費用使用一臺中大型MPV,這種狀態是曾經不敢想象;長途駕駛有HEV混動模式,發動機同時實現輕混則能實現油耗的大幅下降,燃油版如百公里油耗12升則混動版合理控制動能回收、行車發電以及SOC設置,HEV模式下則能做到7~9L/100km之間,已經達到了普通代步車的油耗標準基本沒有拒絕的理由了。

  • 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REEV純增程式混動汽車,發動機不再參與動力輸出只是作為發電機的動力源使用,驅動則是利用電能以電機行駛;這種模式的混動汽車純電續航仍能保持100,混動增程模式可以低到百公里油耗3~5L,用車成本低於普通的微型汽車,可以說這種模式已經很完美了。

關鍵點:

  1. PHEV可以實現發動機BSG+P4的低造價結構實現四驅,高端車型可以出現發動機BSG+P3+P4的純電四驅,公路駕駛安全性會高的多且真能越野。


  2. REEV發動機的成本降低同樣可以實現前後雙電有越野能力的MPV,試想一下一臺油耗不到5L/100km能跑公路、能上山路的MPV高不高端?

在發動機節油技術已經達到瓶頸的階段只有改變驅動結構才能實現突破,國產車勢必要走出這一步,而且可以確定的說已經在製造了,宋max Dm屬於小型MPV並不值得關注,可以看一看唐max的燃油版和Dm版本,一旦上市則預示了國產MPV真的走向高端了。

量產車裡目前PHEV插電式混動MPV貌似只有大捷龍一臺,不過純電續航僅有68公里而且只能進口價格也達到了49.69萬,這種車很難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車型,重點是也代表不了技術上的高端,未來的1~2年內還是期待國產車的表演吧。




天和Auto


不管是MPV還是SUV,轎車等車型,國產品牌都曾經追求高端化,大多以失敗告終。要想實現邁向高端,需要良好的品牌支撐,技術沉澱,品質提升,口碑良好。很明顯,這些我們都不是強項。能做的只有繼續技術積累,在品質和口碑上優化。再就是,靠新能源車型大踏步前進,追趕一些落後的腳步。


車市觀察


我覺得這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很多企業沒有沉下心考慮高端用戶要什麼,沒有做到以人為本。舉個栗子,法系車各方面都不錯,進入中國30年了,但就是賣的不好,從最初短屁股的富康和大屁股標誌505,就是不知道當時的中國人喜歡捷達和桑塔納那種的標準三廂車。


正大光棍


品牌,還是品牌,登喜路——讓人傲嬌的民族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