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應大“招培聘”相結合,走出應用型本科教師培養新路徑

中國教育在線·學術橋訊(王雨蓉) 3月28日,即將迎來建校65週年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與中國教育在線·學術橋共同舉辦了該校2019年(首屆)青年學者論壇,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利茲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外名校的100餘位青年學者參會。

上應大“招培聘”相結合,走出應用型本科教師培養新路徑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搭建的這一學術交流和合作平臺上,這些海內外具有優秀學術背景與學術潛力的青年學者將通過專題報告、學術研討和人才洽談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和熱點研究領域展開研討,攜手探索科學前沿。

“實際上這也是學校全球招聘人才的同臺競技,讓我們瞭解青年學者的同時,也讓他們瞭解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相互‘青睞’後就擇優入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劉宇陸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據瞭解,在人才招聘方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除了通過線上線下的國內外招聘會形式吸納人才外,還定期舉辦產教融合高端論壇,建立行業精英與學校教師交流互動的常態機制,並作為直接招聘的有效補充渠道。為進一步激發教師隊伍活力,近年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先後出臺了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柔性引進管理規定,特聘研究員崗位設置及聘任管理辦法等系列人事管理制定,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持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為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提供了堅強的人力資源保障。

上應大“招培聘”相結合,走出應用型本科教師培養新路徑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柯勤飛介紹,由“中青年教師國外訪學進修計劃”、“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學進修計劃”、“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計劃”、“教師產學研踐習計劃”、“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建設計劃”和“中青年教師博士進修計劃”這六大計劃組成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師專業發展新工程,助推了青年教師的可持續發展。

柯勤飛表示,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的構建中,體現了全覆蓋、分層次的特色。而在學校的十三五規劃方案中,也設有應用型師資隊伍發展的專項規劃,其中圍繞全校30個左右鮮明行業特色培育專業,就新增了具有行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家數。

柯勤飛介紹,這些專家不僅可作為專業實踐帶頭人,與專業學術帶頭人形成“雙駕馬車”的雙引擎機制,以雙師型專任教師為骨幹,帶動其他專任教師共同發展,逐漸形成“梯度清晰、點面結合、多樣互補、齊頭並進”的師資結構和發展模式,而且可以充分發揮行業專家的行業影響和引領作用,建立校企產學研合作關係,加大學科、專業的團隊建設,積極建立協同創新平臺,發揮人才、技術等方面的資源集成優勢,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此外,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還建設了諸如加強中青年教師社會(工程)實踐的、教師專業發展新工程實施辦法等機制體制,每年選送教師到企業實習鍛鍊,與企業聯合開展科研攻關、聯合開展校企合作課程、聯合企業共同指導學生等,全程無縫貼近經濟社會發展最前沿,而教師實踐所需費用納入學校教師培訓專項資金中,不佔績效。近年來每年校企聯合指導的學生畢業論文(設計)佔比為35%以上,讓高水平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得到有效實現。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制定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實施辦法》就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評價分為“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科研為主型”和“社會服務推廣型”四個類型,以更加科學化、規範化、人性化的職稱評審制度,鼓勵教師分類發展。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還設有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員的學術型教師梯度崗位,與行業專家、雙師雙能的應用型教師梯度崗位形成雙軌機制,以有效保障各類教師有序發展。在這些學術型、應用型教師中,分別產生了國家千人、國家萬人(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項目)的龍頭人才,引領各自學科在技術創新、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上應大“招培聘”相結合,走出應用型本科教師培養新路徑

入職後,進入學校建設的一批支撐協同創新平臺實踐基地,根據專業、課程、產學研合作以及協同創新平臺建設需要,參與技術創新、課題研究等實踐活動,強化產學研合作能力培養,不斷提高實踐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反哺課堂和實踐教學能力……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對青年教師進行跟蹤式全程培養,通過招、培、聘相結合,走出了讓新入職的青年博士(後)成長為擅長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的雙師型專任教師的新路徑。

“通過招培聘的有機結合,學校已經建成了一支高層次的多元化師資隊伍,雙師型專任教師佔比已近50%。”柯勤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