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土面積比雲南還小,為何要分成58個省?

元池喜


越南沿用的是法國體制,將省劃得比較細小,對比一下越南和法國的面積和省數就明白了:越南面積331210平方公里,分為58個省,平均每省面積為5710.552平方公里;法國本土面積551500平方公里,分為96個省,平均每省面積為5744.792平方公里。看明白了?今天越南的省劃奠定於法國佔領時代,是按照法國人“省是承上啟下的行政單位,每個省面積在5500-6000平方公里為宜”的思路來劃分的,當然,首都附近的省面積都比較小,而邊遠地廣人稀的省面積會比較大。

面積在20-80萬平方公里範圍、實行或打算實行單一制的國家,一般都會把省一級的行政區劃劃得比較小,以免地方稱雄,尾大不掉,比如日本,一心想仿效唐朝搞中央集權的醍醐天皇在延熹五年(公元905年)發佈的《延熹令》,把日本(其實還不包括北海道和沖繩列島等,日本全國面積加上這些當時還不包括在內 的,也只有377972平方公里)全國分為五畿、七道、68國,每個國又分為許多郡,每個郡的面積“大郡四十里,中郡二十里,小郡五里”。一里五十戶,所以一個郡最多不過2000戶,最少只有250戶,差不多就中國一個大鄉鎮的規模而已。明治時代日本正式吞併北海道全島,這個只有83454平方公里的島竟然劃分為11個國86個郡,更誇張的是,今天日本、俄羅斯爭議的“北方四島”總面積只有區區5036平方公里,卻設置了1國(千島國)、4郡(得撫、擇捉、新知、佔守),而當時這“一國四郡”總人口只有區區437人而已。

越南“北屬時期”(歸屬中國時期)其北方被劃為九真、交趾、日南三個郡(南方不在“北屬”範圍內,屬於高棉文化區),當時仿效的是中國郡縣制,所以行政區域劃分比較大。中國有較長的郡縣行政歷史,在這方面經驗豐富,郡縣劃得大些也不會手忙腳亂,日本的“令國制”雖然早就制訂但直到明治維新才真正落實到實際行政治理上,法國也是到波旁王朝時代才真正開始落實單一制和中央集權,省級行政區劃太大就會比較麻煩。

實際上古代中國也有行政區劃越來越小的階段:漢代全國劃分為13部州(最多時14個),郡國103個,這已經比秦代36郡、48郡細分一倍有餘,到了隋代重新統一時,就有211州、508郡。唐朝將天下劃分為10個道,到了北宋,國土面積縮小很多,一級行政區劃卻反倒擴大為15路,最多時更有23個路。只是金元以後因為國土面積實在太大,才將原本是中央派駐機構的“行省”地方區域化,變成了更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單位。


陶短房


因為越南省長多嘛!

當然這只是玩笑,真正讓小小的越南分出59個省的,當然另有他因。

作為我國曾經親密的戰友,後來的白眼狼,如今的攪屎棍,越南一直是我國不能忽視的存在。

雖然今天的越南和我國保持了相同的社會制度,並學習我國進行對外開放的改革,但兩國在很多方面還是有較大的不同,比如我國很大,越南很小。

但是雖然越南國土面積小,但是他們的省很多啊。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而越南不到3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卻分佈著59個省。

那麼為什麼越南的省如此多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省小了有利於國家安全

自古以來,越南就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國家。

自937年越南北部從南漢政權脫離之後,越南就與中原王朝徹底分道揚鑣。

不過越南雖然擺脫了被中國壓迫的苦難歷史,但卻不代表越南從此奔向了光明和自由。因為北方的中原王朝,從來就沒有善罷甘休。

蒙古汗國建立後,對當時的交趾先後於1258年、1285年、1288年進行了三次征討,最終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對交趾的威懾卻是相當大的。

1407年朱棣征服安南,將其重新納入中原王朝版圖,但緊接著1427年安南再次獨立。

經過中原王朝與越南的數百年爭鬥,中原王朝終於意識到:將越南重新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很難,且不划算。而越南也認識到北方大國的存在始終是自己獨立自主的最大威脅,因此即使不受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也要乖乖做一個聽話的藩屬國。

於是明朝之後,中原王朝和越南的朝貢體系正式建立。

但是越南始終是一個不安分的國家,在越南北部脫離中原王朝之後,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對外擴張。除北宋時期越南大舉北犯,甚至攻入兩廣境內燒殺搶掠,其他時間的中原王朝都相對強悍,越南只好向其他地方擴張。而其他地方,就是南部。

從越南獨立後開始,就開始了對南部占人建立的占城王國以及高棉人建立的真臘王國的瘋狂進攻。至1698年越南人侵佔湄公河三角洲,今日越南的版圖終於形成。

而在向南侵略的過程中,越南也在不斷地向西擴張,瘋狂進攻今日的老撾和柬埔寨。

此時的越南,儼然成為中南半島上的小霸王。在向北方的中原王朝表示臣服的同時,越南在中南半島以上國自居,強迫周邊的占城、真臘等小國家向自己稱臣納貢。

不過越南人稱霸中南半島的美夢還是被法國殖民者無情地打破了。在法國殖民者的步步蠶食中,越南和老撾以及柬埔寨陸續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將其稱為印度支那。

不過印度支那距離法國本土萬里之遙,且印度支那緯度很低,人口密集。在法國無法派出大規模軍隊的情況下,分而治之無疑是鞏固殖民統治的好辦法。所以法國殖民者將印度支那分裂得支離破碎,這是今日越南省份眾多的歷史原因。

而當二戰結束,法國元氣大傷,試圖恢復印度支那殖民統治的努力宣告失敗後,越南老撾柬埔寨紛紛獨立,印度支那成為歷史。

而由於北方大國的巨大壓力,越南沒有膽量吞併老撾,而嘗試吞併柬埔寨的行動遭遇巨大挫折,因此越南只能保持南北狹長的國土形狀。

而南北狹長的國土,對外最容易遭受的就是攔腰截斷的攻擊,對內則最容易導致割據自立。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國土分出更多省份,能夠很好的兼顧這一問題。在國土面積固定的情況下,省份數量越多各,省份的面積就越小,就越難以對抗中央;而因為省份較多,因此地方政治軍事中心也較多,這對於抵抗外來入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此省非彼省

越南國土面積不到33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億,國土分出59個省,就意味著平均每個省的面積只有0.56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70萬。

而這樣的規模僅相當於我國的普通縣級市,連地級市都夠不上。

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越南的“省”根本就是縣級市或者縣的別稱。

事實上確實如此,我國的行政區劃名義上是省縣鄉三級制,但實際上在省縣之間還有地級市或自治州一級,因此我國的行政區劃分級實際上是四級。

而越南的行政區劃分級只有兩級及省和縣。那那麼如果按照這樣的對應方式,越南的“省”相當於我國的縣級市或縣,那麼越南的“縣”就相當於我國的一個鎮。

這種行政區劃的方式,雖然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對於越南而言似乎是司空見慣的。雖然歷史上越南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但是今日的越南卻在刻意地割裂歷史上與我國的文化從屬關係。

就連領導越南取得革命勝利的胡志明,也在當政後廢除了漢字,創立了有越南特色的文字,直接導致越南的歷史徹底割裂。

所以越南的“省”和我國的“省”絕對不是一回事,類似的情況還有日本的“縣”和我國的“縣”也有本質不同。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越南的總面積僅僅33萬平方公里,南北狹長几乎佔據了整個中南半島的東部沿海。然而越南的面積不大,卻被劃分成了大大小小58個省份與5個直轄市。越南省份面積與國內縣差不多大小。

之所以劃分成如此眾多的省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來,因為歷史原因,當年越南被法國入侵以後,繼承了法蘭西的“小省制度”;二來,越南地理形勢特殊,小省制更加容易管理,也利於防止一省獨大。


中法戰爭以後,清朝讓出了越南的宗主權,法國成為了越南的新宗主。而如今越南的行政區劃與法國人也密不可分,要知道法國本土面積僅僅55萬平方公里,卻也劃分成為96個省份。法國殖民者也將這種“小省制”帶到了越南。

越南3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總體呈S形,南北之間距離超過1600公里,但東西最窄處僅僅50公里左右。越南有兩大中心——北方以首都河內為中心的紅河三角洲平原,南方以最大城市胡志明市為中心的湄公河三角洲平原。


由於地理環境特殊,越南如果只分成幾個大省,非常不利於均衡開發,畢竟越南雖然很小,但超過四分之三都是高原山地與丘陵地形,除了南北兩大平原其他地方交通都不是很方便。

小省制不僅更加利於降低管理成本,強化均衡開發,同時也利於遏制地方坐大。畢竟歷史上越南北方與中原淵源深厚,而南方屬於佔婆、真臘等古國,文化風俗等有所差異。若越南只分成幾個比較大的省份,非常容易造成一省獨大,最終不利於整體的安定。

世界上很多面積不大的國家都是如此,比如菲律賓就有70多個省份,日本有43個縣,就算是韓國,也分成了1個特別市、1個特別自治市、8個道、6個廣域市與1個自治道。


澹奕


越南的國土面積不大,只有不到33萬平方公里,人口卻有不少,近9300萬人,人均壽命達到76歲,是中低收入國家。按照越南人口增長速度,用不了幾年就要破億了,是中南半島人口最多的國家。

越南中北部在漢朝時就長期為中國領土(南越武王趙佗在位時),在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人口眾多,法國在管理越南的時候,參考法國的經驗,就把越南分成了很多個行政組織。法國本土就設立了22個大區、96個省,市鎮有36000多個。出於管理上的經驗,越南在被殖民統治期間,就基本照搬了這樣的小省制度。越南在獨立後,也繼承了下來,後來有分有合,形成現在的59個省,5個直轄市的行政區劃。因為越南本來國土面積就小,每個省的面積少則800平方公里,多則1.6萬平方公里,省下為市鎮,二級管理。

(越南人有漢人血統)

因此,實際上越南的省,在面積大小和彙報層級上,對應的中國的行政區劃,是地區市級行政單位。這與越南國家小,管理難度不高,可以實現跳出中國“省”一級的行政設置有關。其實,中國的行政制度裡面,地區市也是一個過渡組織,最終都要過渡到省-縣二級管理。

越南的行政區劃設置有幾個深意:

1,實現權利下放。不用擔心尾大不掉,可以充分調動地方財政的積極性,發展經濟。

2、降低管理成本。取消中間環節,也降低了權利尋租空間。

3、利益均分。越南海岸線從南到北長3260公里,在海權時代,靠海意味著機會。行政區劃分的細小,每個省都有機會,降低內部鬧摩擦。同時,也有利於調動民間開發海洋的積極性。

4、防止地方勢力做大。越南的國土地形狹長,形如一個扁擔,政治重心在北邊,經濟重心在南邊。如果一個地區面積過大,容易積累起對抗中央的實力,形成地方割據。因此把地方區劃碎片化,各自發展,彼此競爭,中央政府才好統籌兼顧,實現有效管理。歷史上,越南經常南北朝。此次統一後的越南也是北越統一了南越,結束了另一次的南北朝。對於越南南方的實力,北方中央政府,自然要各種摻沙子、使絆子,防止再一次出現割據勢力。

最後,每個國家的行政區劃,都有著歷史遺留背景,還要和這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匹配,並不斷的調整來適應。越南的行政區劃設置,也沒有值得奇怪的,春江水暖鴨先知。


而知而行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越南的國土面積只有33萬平方公里左右,但卻在全國劃分了58個省級單位。相比之下,我雲南省尚且有3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因此許多越南省份的面積還不如雲南省的一個市大。那麼,小小越南為什麼要分成58個省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歷史遺留的因素,這是因為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屬印支)。而在法國殖民統治時期,法國人為了方便管理眾多的越南民族,所以因地制宜地將越南分成了許多行政區。即便是越南脫離了殖民統治後,卻還是遵循了法國人留下的這套老規矩。只不過,將一些行政區拆分得更細緻而已,這就有了今天的58個省份。


其次就是越南所處的地理環境決定的。從地圖上可以看到,越南的形狀是南北兩端略寬,中間狹窄,西部被長山山脈阻隔,所以整個國家的面積像是一個長長的“扁擔”挑著兩頭。越南的政治中心是位於北邊的河內市,經濟中心則是位於南邊的胡志明市,中間隔著眾多的山地。

由於國土狹長、南北跨度大,所以不同省份的民俗差異很大。如果某區域面積過大,很容易形成割據。所以,保持細分和細化行政區是為了平衡各省的面積,加強競爭力,防止地方上產生割據勢力。


其三則是出於經濟角度的考量。越南很羨慕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經濟成就,因此在行政設置上也考慮了經濟因素。按照越南人的說法是,越南中央政府是根據各個地方的經濟特色合理地進行行政劃分的。按照現在越南各省的現有面積,既可以加強各省之間經濟交流,也可以擴大國際接軌。


歷史的荒野


越南國土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人口9270萬人,全國劃分為59個省和5個直轄市。越南的國土面積比我國的雲南省還要小一些,為何還要劃分出64個省級行政區呢?

銘蘇先生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下面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這是受法國殖民時期的行政地域管理體制影響。

19世紀中葉以後,法國開始侵略蠶食越南。當時越南還是中國的藩屬國,所以在越南的請求下作為宗主國的大清出兵抵抗法國的入侵,爆發了中法戰爭。中法戰爭雖勝尤敗,1885年清政府同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也就淪為法國的殖民地。法國佔領越南以後,將印度支那聯邦總督駐紮西貢,然後根據法國本國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了越南的行政管理體制。

我們先來看一下法國的行政區劃情況。

法國本土約67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分為22個大區、96個省和36679個市鎮,平均每個省大約6979平方公里。

越南國土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全國劃分為8個大區,其中一級行政區包括59個省和5個直轄市,平均每個省級單位5156平方公里,比法國的略小一些;二級行政區包括26個市、58個鎮、43個區、536個縣。

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將本國的小省行政管理體制帶到了越南,然後越南繼承了法國的這種行政體制。所以越南的省級行政區劃分的比較小。

但是,我們看越南的省不同於中國的省,越南的縣也不同於中國的縣。越南的省實際上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一級的行政區,而越南的縣也就是中國的鎮一級,從他的二級行政區劃中可以看出市、鎮、區、縣是屬於同一級別的。

(胡志明市)

第二、將行政區劃小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穩定。

越南在歷史上南北長期是分開的,而且在北屬時期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基本處於中原王朝的管轄之下,與中國有著比較深的歷史淵源,直到968年安南趁當時中原地區四分五裂的局面,擺脫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在此之後,在越南境內曾建立多個王朝,中原王朝也曾發動多次收復越南地區的戰爭。但是這一時期,越南大多數時候是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存在,直到《中法新約》簽訂以後,大清才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

但是越南版圖長期以來只是包括現在越南的中部和北部地區,越南南部地區並不在越南版圖內,而是屬於高棉人建立的政權。在吳哥王朝時期,泰國和老撾從吳哥王朝獨立,柬埔寨保持了吳哥王朝的正統。但是柬埔寨比較虛弱,領土被泰國逐漸蠶食,北越也趁機南下奪取了柬埔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到18世紀中期越南基本實現南北統一。

目前越南的政治中心位於越南北部的河內,越南的經濟中心位於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西貢),而且越南領土狹長,南北長達1600公里,而東西最窄處只有50公里,本來歷史上南北差異就比較大,如果越南把國土只劃為幾個行政區,那麼極有可能會造成地方割據分裂。而越南把領土劃分為64個省級行政區,每個行政區規模都不大,這就使各個地區不能做大,有利於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河內)

第三、扁平化行政管理體系,有利於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越南一級行政區包括59個省和5個直轄市,二級行政區包括26個市、58個鎮、43個區、536個縣,前面已經分析過越南的省、直轄市相當於我們的地級市,而他的二級行政區的市、鎮、區、縣相當於我們的鎮,所以越南的地方行政體系只有兩級。

而我們的地方行政體系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級市、縣、鎮(鄉)四個層級,所以越南的這一行政體系一方面可以減少政府機構的設置數量,降低政府開支;另一方面可以實現扁平化的管理,提高行政運行效率。


銘蘇先生


國家小並不代表行政單位就簡單,越南雖然還沒有云南省大,但是它擁有一個主權國家的所有結構,雲南省面積39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萬不到,但也有129個縣市區,包括1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和79個縣,另外還有29個自治縣,這些行政單位的級別或許沒有省高,但是管理的人口和土地範圍都在小國家的省之上,相比之下越南的33萬平方公里、9000萬人分為58個省算簡單的了。

此外,經濟發展水平也是決定一個國家行政單位複雜程度的重要原因,西方高度發達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一般都是小國家,同時也伴隨著複雜的行政機構,比如說英國。英國大體上包括了大家熟知的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四個地區,面積24.5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萬上下,與越南相比小不了太多,但英國擁有34個郡和54個區,此外還有複雜的36個自由市鎮,這些小一點的行政單位都是由於當地經濟高度發達,不斷強化自主權利誕生的。

越南不算是發達國家但它的經濟分佈不均衡,主要的經濟發達地區分佈在南北兩個河口區,從圖上能直觀看出越南行政單位最瑣碎的兩個地區。但越南總歸不是發達國家,它的行政單位為什麼如此眾多呢?原因在於人口,越南的人口密度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上億人擠在面積沒有云南大的土地上,這就加大了管理難度和行政負擔,因此設立更多的行政單位降低管理難度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利刃巨透社


越南分成58個省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地理位置及地形決定。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部與中國的廣西和雲南接壤,國土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



越南國土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國土為土地和高原,因此北方和南方的氣候也是截然不同。越南河流山川眾多,人口密集,劃分成多個省可以防止獨立形成政權,方便政府進行管理。


2. 歷史因素決定。


歷史上,越南曾經是我國的領土,最早可以追溯的秦朝,當時秦始皇征服百越後,設立郡縣制,當時的越南就屬於象郡管轄範圍內。


在968年正式脫離中國後獨立建國,隨後通過不斷的擴張,形成如今的越南。在歷朝歷代,越南也仍然是中國的藩屬國。


所以越南深受我國政治文化的影響,王侯將相們也效仿我過古代的方法,將土地進行在分封,將手裡的土地分發給有功之臣或者自己的後代。


時間久了,有些分封的地區強大起來,就開始吞併其他地區。



所以越南人很清楚,一旦出現大勢力,就很容易產生割據政權。越南開始劃分省,數量多,每個都不大,以防止割據政權和叛亂。


到了19世紀,越南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統治者為了方便管理,也將越南劃分塵成眾多地區。


3. 政治需求決定。


越南的執政者為了管理國家,就沿著海岸線來劃分省市,並且每個省市的管理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在越南進行改革以後,國內一直不和平,為了防止省份太大,出現割據政權,越南就不得不實行多省制,既可以按照各省自己的特色管理,又可以相互制衡。

<strong>

由此可見越南這個彈丸之地為何會劃分成58個省了。


有書課堂


對越南的行政區劃歷史演變還真沒研究過,談談個人看法。

越南因為地理和歷史關係,中國歷史王朝對越南的影響十分大,越南是東南亞各國中文化上最貼近漢文化的國家,尤其是明朝對越南的影響更為顯著,這從越南末代王朝~阮朝的服飾、行政體制、建築物、文字等一眾文化特徵可見全貌。中國從元朝開始,一級行政區劃才被稱做“省”,原來都是郡、州、道、路。越南高度學習明朝,一級行政區被稱作“省”、二級行政區被稱作“縣”就不奇怪了。

越南設直轄市也是模仿蘇聯和中國,重要的工商業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由中央直轄。

其實一級行政區叫“省”或者“道”(韓國)、縣(日本),現在來說只是稱呼不同而已,越南的省的區域面積和人口規模其實只相當於中國的縣,幾千平方公里土地,一兩百萬人口。越南設立58個省和5個直轄市,如此眾多的一級行政區,有點酷似前宗主國法國和蘇聯。法國有96個省,但在省之上存在大區一級,所以法國的一級行政區實際是大區,共22個大區,法國與越南一樣都是中央集權制國家。俄羅斯也是有85個一級行政區,不過現在的俄羅斯是聯邦制國家,但在蘇聯時代確是實際上的中央集權制。

看看中南半島其它國家。泰國比越南大一點,一級行政區“府”有77個之多,泰國府的規模和越南省的規模差不多,平均一兩千平方公里。柬埔寨一級行政區——省平均一萬平方公里,緬甸一級行政區省和邦,面積都在一萬平方公里以上,有的已經和中國的小省面積相當。所以中南半島各國,只有泰國情況和越南相似,同屬前法國殖民地的柬埔寨和老撾,一級行政區面積遠大於越南,但人口規模差不多,幾十萬到一百多萬人口,和中國的縣規模差不多。

一級行政區規模小數量多,好處就是利於中央集權,地方勢力不足以對抗中央;壞處一是區域面積太小、人口規模太小,不足以形成人口50萬以上的區域中心城市,省中心城市經濟實力太弱不足以帶動周邊發展,難怪很多人說越南的省會只相當於中國的縣城,這就是越南設5個直轄市的原因,舉全國之力來打造5個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二是一級行政區數量過多,對於中央集權制國家來說,中央政府管理幅度太大,聯邦制國家還好點,畢竟地方自治權限大。

依我看,像越南這種33萬平方公里、人口九千多萬的國家,一級行政區面積在一萬平方公里出頭最好,平均一省有三四百萬人口,這樣便於每個省形成一個人口50萬~100萬的工商業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拉動一萬平方公里區域的發展,省份實力也適當,中央管理幅度也適當。當然我們無法改變越南的行政區劃,談談而已。




conan888


越南有58個省和5個直轄市,比我們還多一個直轄市。

越南人口主要分佈的兩個地方:北部的紅河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與之相對應,越南的這兩個地方行政區劃也最多,可見,越南行政區域的劃分主要是根據人口數量。

越南地形南北狹長,南邊有經濟中心胡志明市,北部有政治中心河內,這兩個城市都能獨當一面,而且胡志明市以前是南越的首都。越南人口也是南北各挑一頭。更關鍵的是,南北中間都是山地,交通不變。這樣的地形和人口分佈,越南很容易就南北分裂,各自為政。

所以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不能勢力太大,中央的命令要能夠傳到到最基層,於是越南就把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劃分為很多個行政區,這樣來避免越南的分裂和保證政令得以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