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研和考研有什麼區別?

用戶54524066511


一句話,讀研是十多年讀書與將來工作之間很好的過渡。

我本科西安交大,目前還在交大讀研,不僅親身經歷過考研,而且仍然對於二者之間的聯繫與區別有深刻印象。

首先功利的說,本科文憑已經不夠了。

其次,我們很多人都是有些嬌生慣養長大的,從來沒有脫離過家庭和學校帶給我們的溫室,突然去外面工作,面對的壓力和人際關係等等,會非常頭疼。讀研能夠緩衝這樣的改變,研究生不是一般的學生了,人們總說給導師打工,就是這個道理,課沒有那麼多,更多的是接觸工程,接觸社會人。

最後,考研和高考不一樣,考研是一個人的戰鬥,所有的事情,無論是資料獲取,複試找老師,可能還要去別的學校別的城市,都對自我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提高。這是真真正正為自己考慮,為自己規劃未來的重要一步。



沒壞的榴芒


考研人!真實案例告訴你為什麼考研!

是為了給自己個跳板,因為現在一事無成?

是為了逃避社會,再讀兩年書?

是為了完成名校夢,彌補高考遺憾?

是為了造詣自己,讓自己更有深度?

是為了讓家人驕傲,有炫耀孩子的資本?

還是就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比較屌?

不知道,不懂,不明白,但就是特媽的想考。

一個人,只有強大,才有選擇的權利,才有被重視的資格,才會做出最有力、最有尊嚴的反擊。否則,你越弱,壞人越多!

今天和本科的學妹聊天,她提出來一個疑問:學姐,我現在雖然決定考研,但是並不是很有名的學校,所以有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考研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用讀研的三年時間把自己丟在職場磨練,增強社會經驗,或許我的生活會比研究生更好呢。我這樣的心態還要考研嗎?

這是一位19考研小小白了,對於讀研,建議大家一定要給自己找一個考研的理由,哪怕你的出發只是隨大流。比如:“更高的學歷”、“更多的見識”,哪怕只是很現實的“為了以後多賺錢”,無論什麼……人是懶惰的,沒有目標的去做一件事,除非是娛樂性打發時間的,否則很難堅持下來。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能夠在接下來大半年時間說服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

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個身邊人的故事,採訪了他們“考研的原因、讀研後的生活等等”,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1、讀研,為了接觸不一樣的生活(天大準研一的阿飛)

從小到大,都是在內蒙的範圍生活,包括上大學也都是在呼市。雖然身邊的世界也很精彩,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且不說世界那麼大,就是中國,自己還沒有認真的走過。所以想走出去看看,領略一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雖然天津大學也在北方,但是終究來到了不同的地方。天津的人幽默風趣,還有獨特的口音,印象最深的就是馬三立老師的"逗你玩";老店、相聲、茶館,往那一坐就能聽一整套的故事;還有聞名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還有十八街麻花,這些都是我沒有接觸過的生活。

複試以後聯繫了導師,現在已經在實驗室做事。第一次做彙報就傻了眼,實驗室有留學生,所以我們實驗室都是全英彙報,這對高考都不考英語聽力、考研英語只有50分的我來說,簡直不能更折磨。

輪到我彙報,搜腸刮肚的想單詞,最後蹦出來的只有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單詞,勉勉強強拼成句子“my English is very poor,i will improve my spoken language in the future”

這次彙報,讓我看到自己和實驗室師兄師姐之間的差距,而且在接下來的三年裡,有看不完的外文文獻,數不清的彙報,還必須和留學生交流。英語,這個從小見到就恨不能繞行的山,到了現在也要不得不去翻越它。

現在實驗室空餘時間還很多,考研的慣性也都在,每天規定時間看英語,背單詞,聽聽力,做練習。雖然剛剛開始還未見成效,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認真對待,量的積累終究能引起質的變化。

很慶幸自己能讀研,來到這座城市,進入這個實驗室,對於已經到來的讀研生活,充滿挑戰,也充滿期待,人不就是在逼迫中成長的嗎?希望在天津這個城市,三年後能留下我的故事,譜寫自己的傳奇。

2、讀研,為了重新過一遍大學(浙大研一的胖哥)

胖哥是有1000%意志力去考研的人。為啥呢,因為他吃過荒廢大學的苦,也經歷過在社會實習虐成渣;一個二本院校學生,公司只給提供基礎工資,沒宿舍、沒食堂,月工資2800,學不到東西老闆還壓榨……

剛到社會,一系列問題都壓向胖哥,而胖哥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原因只有一點:能力差。

回顧大學三年,宅在宿舍打遊戲,除了體重多了20+、近視程度多了100+以外,應該是沒有其他收穫了。問及胖哥的考研的意義,他撓著頭說:“因為自己宅,錯過了許多本屬於大學的回憶,想通過考研向上天換取兩年時間,去充實自己。

研究生的他,在實驗室裡啃論文,將文章復現;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將六合一的脂肪來了個分地割據;在宿舍裡,開始彈奏尤克里裡;就在前不久還來到武漢跑了個馬拉松……

現在的他精神飽滿,幹勁十足,把研究生的生活過的熱氣騰騰。不禁讓人感嘆,這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人都經歷過一段迷茫的日子,時間越久,也越容易失去奮鬥的勇氣,但是真的行動起來,去和自己的懶惰細胞做抗爭,真正做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你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比躺在床上刷微博的狀態精彩多了。

3、讀研,沒那麼文藝,為了錢(雙非院校研二楊琳)

考研的初衷很簡單,自己本科專業選的不錯,通信工程。考研時候因英語單科線未過,無緣北京理工,思來想去調劑回了本校。

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下,通信工程專業也變得炙手可熱。阿里、淘寶、京東這些知名企業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還有包括移動、聯通在內的運營商也積極的搞5G通信。這個行業招聘的人多,而且是按勞分配,只要有能力,“錢途”無量。

還有一點,現在的二線城市為了吸引高學歷人才,真的是下了血本,送錢、送房、送戶口,不考個碩士都對不起政府辛勤栽培。

以鄭州為例,憑藉專科及以上學歷可直接落戶,本科、碩士、博士在鄭首次購房分別給與2萬元、5萬元、10萬元住房補貼,碩士、博士還在落戶三年內還可享受每月1000元、15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呢。

還有像南京、武漢、長沙、寧波、成都、廣州等地對於高端人才都有一定的補助,尤其是在住房和貸款上面,政策還是超級棒的。學歷就是資本,能力就是金錢啊。

雖然本校是雙非院校,但本專業求職時候主要看能力,以及對應的項目經驗。所以研究生階段我苦如狗,每天貓在實驗室去看專業書,去做實驗,就是想增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偶爾也會學不下去,可是一想到多讀一頁書,在未來就多一點積累,體現在工資上就是幾百上千的差別。就重新找回狀態,此刻猶豫、徘徊,浪費的都是錢啊,想到這兒,就沒理由矯情,重新鬥志滿滿。

最終經過秋招的重重選拔,我回到了二線城市,成為網易新聞這個大工廠中的一顆小小螺絲釘。一年可以拿14個月的薪水,還會有項目完成的獎金。

有了更高的工資,我可以未來不讓父母擔心,給媽媽做體檢,帶家人去旅行,再或者,給爸爸買塊手錶讓他出去炫耀一下也是好的。為家人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為爸媽的生活帶來保障,就是我讀研的原因。

無論走多遠,都不要忘了為什麼出發。“為什麼要讀研?”、“讀研之後怎麼打算的?”。歡迎大傢俬信我,為大家分享,加油打氣哦……

Amy會一直致力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乾貨,有關於考研的任何需求與疑惑,都可以給我評論或私信哦~~


考研Amy小姐姐


一般來說,考研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第一,考研多一個學歷證明,能說明你比別人多三年的學習時間,至於你是不是比別人更具有競爭力,學習力,這個不得而知。但是你給自己提高了一個門檻,可以把一部分本科生甩在公司大門外。



第二,考研可以提升你的獨立思考能力,你可能在大學本科還是有老師監督你,不上課還會扣學分,但是研究生導師基本不會管你,只會給你分任務,讓你去做實驗寫論文。



下面說說我的一位考研的朋友,他沒有做科研,進了一家單位,其實剛一進去和本科生也沒有什麼區別,甚至不是特別冒尖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除了一個月多300元工資外。但是慢慢地一年之後,他就成為部門領導人了,他做事嚴謹,遇事不退縮,抗壓能力等都成了領導選他為領導人的原因。最後,五年之後,他就在當地赫赫有名看了。



考研不考研,其實看自己,如果你的專業是新媒體這塊的,我建議還是先出來工作,因為只有不斷地工作實踐,你才能在這塊有所收穫。


飛飛有個武俠夢


讀研究生是一種對項目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的訓練。專業更加深入的學習,研究方向更明確、更具體。至於考研究生好不好?不太好去界定,要從多方面去考濾。有些職職位需要在社會中闖蕩,吸取教訓和實戰經驗,在學校讀書可能會比較閉塞,反而進入社會會施展不開。而對於某些技術性較強的工科而言,通過研究生的學習,項目的訓練,思維的拓寬,進入職場會更得心應手。

一般選擇考研究生的會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有名校情結的,高考時成績不理想,就讀於普通高等學校。就業形勢不太好。想通過考研進入名校。當然也把自身專業知識水平進深入的學習,思維、創新能力得到強化訓練。藉助名校效應,為自己進入職場提供方便。這種情況考研與不考研區別還是挺大的。

第二種:是真心想搞學術研究的。這種人由於對某些高科技技能的熱愛,通過研究生項目研究來提升自身的水平效果是相當好的。這種人往往研究生畢業後會成為某些行業專家、人才。所以考不考研區別也是很大的。

第三種:是想通過讀研來逃避就業壓力的,就是我們所說的書呆子型。這種人從小學、中學、大學地直沉迷於學習中,一旦要面對就業就產生恐懼。不敢去面對,就想通過讀研而去考研來逃避就業。這類人應該改變觀點,從心理上突破,把考研當作對壓力的反擊,為了給自己就業增加砝碼,也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

從具體的事例來看區別:我一同事,中等師範畢業,立志考研,後又考博。現就職於某大學。要不是考研,現在可能還在農村學校教書,一直到退休。對於學樣說,研究生畢業也有好的就業前景,招聘老師第一考試濾的就是研究生學歷,入職後對職稱的晉升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生學歷見習期後直接為中學一級,而本科最底也要四年,專科就要七年。這種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有了想法,有能力,能考研的還是要去考研。個人觀點。


高考前瞻


不考研和考研有什麼區別呢?

小編認為考研和不考研最主要的區別是學術眼界不同了。

首先是對學術或者學習的認知不同了。

在讀研究生之前,我們也許會認為我們人生最努力學習的時光也就是高考的時候了。然而當讀研究生以後,我們會發現自己知道的知識太有限了。處在這樣一個環境,如果不讀書就會無數次的感覺到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其實在小編看來,讀研究生對一個人最大的改變就是讓一個人時刻警醒自己要不斷學習。

其次是對事物的看法更平和了。

也許大家曾經也像小編一樣,抱怨過世界的不公,羨慕別人走後門得來的工作。其實在上研究生以後,小編髮現這樣一群人,他們熱衷於學術,是那種激情滿滿的熱愛。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有時候我們沒有達到自己的願望只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當我們足夠優秀時,世界上總有一個地方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在等著你。所以現在的小編更願意花時間提升自己的實力,而不是自怨自艾。

學海無涯,珍惜每一天的讀書時光,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Dreamer的小幸福


考研or不考研,that is a question. 笑)

考不考研取決於個人的人生規劃,考研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獲得:

1.學歷


很多工作是有門檻限制的,比如很多企業,私營or國有,在招聘工程師等時,會硬性要求是碩士及以上,或者碩士優先,相比學士,無論在學識上還是獨立研究能力上,碩士競爭力顯而易見。其次,初入職場,可能有些職務專科,本科都可以勝任,可替代性強,但是越到最後的升職加薪,限制條件越多,學歷可能會成為你的敲門磚和墊腳石。讀研時間也就那麼長,國內2-3年,國外也有一年的,為漫長人生投資這一點時間,回報滿滿,物超所值。可能有人會說,經驗至上,經驗為王,怎麼說呢,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你的起跑線。要或者不要,都在個人。有時間,有條件,個人也不反感的話,還是建議讀他一個研究生~

2.知識


考慮過讀研或者讀過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學習這條路越走越“窄”。不是說,走到最後無路可走,而是學習和研究的領域越來越小而集中,畢竟面面俱到,面面不到。要想出精英,就要鑽“牛角尖”,不斷縮小研究目標。因而碩士相比學士,他的一技之“長”肯定至少略優於學士。達爾文曾說,自然選擇,優勝劣汰。

3.見識


主要指知識的天花板,也包括研究生群體的氛圍薰陶,做研究需要的堅持,毅力,挖掘,孤獨,時間分配,抉擇等等都會趨於成熟,而這些都將成為人生的財富。

不讀白不讀,讀了還想讀~


我是認真的,哼!

(圖片來自度娘,侵刪)


烷能胡


作為一名研究生這其中的區別我深有感觸!主要分為目前和將來兩個方面!

從目前來看,在金錢方面考研的明顯少於工作的!他們有固定的工資,而我們卻只有補助,這方面的心理落差比較大!但是在時間方面我們卻相當充足,星期天和假期很多,每天的課程任務也很少,如果只想能畢業就行了,那是相當的輕鬆!

從長遠來看,這期間的差別更大!工作方面,他們已經小有成就,而我們卻要從頭開始,和他們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晉升的機會較多!經歷方面,我們比他們多了份研究生的經歷,在好的學校裡我們可以接觸很多資源,對將來的人生很有好處!在學歷方面,我們的優勢十分明顯,他們只有羨慕的份!

總得來說,各種生活各有優點,只要適合你都是好的選擇!作為你的師兄,如果你們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關注並且私信我,我會給你們認真的回答!


研究生師兄


區別當然有,每一件事,做與不做都有區別,不過這個區別究竟有多大?必然因人而異。

你可以這麼去想,假如不去考研,進入工作,如果工作環境合適,滿足自己對生活的需要,那考不考研就只是錦上添花而已的事情。

如果工作無法讓你滿意,現狀無法讓你滿意,自己的學識無法讓自己滿足,那麼考研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嘗試的選擇。

經歷磨礪必然會成長,經歷過考研11、12月的煎熬,經歷過失敗的挫折,必然使人進步,學得知識,取得學歷,上升平臺這些也是必然會產生的區別。但是這些區別是否值得的呢?因人而異吧。


凌濤659


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接觸更優秀的人,可以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從選擇了考研,作息時間變得更加規律,有自己的奮鬥目標,明白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更明白了要完成一件事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


熱愛23號球衣的超群


肯定是有區別的,考研以後你的學歷提高了,你對於問題的理解,自己對於自己行業裡面的東西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對於自己以後從事什麼行業可以說有了更多的認知,不會盲目的從事一個工作崗位,而是更加慎重的選擇了。

不考研也有不一樣的路線,二年到三年的工作時間讓自己有了更深的實踐經驗,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說對於工作崗位上的技術要求有了更多的經驗,對以後需要什麼方面的技能,都有好的把握!

不管是考研還是工作,區別很大的,兩年到三年的時間讓你對人生有了很多的選擇,兩個人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對於考研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提前做好思想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