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一噴三防最佳時間是?

植保小貼士


傳統的小麥一噴三防的時間為效果楊花結束小麥進入灌漿期的那遍藥劑,主要目的是防蟲(蚜蟲、吸漿蟲)、防病(白粉病、鏽病)、防乾熱風。主要配方:樂果、吡蟲啉+三唑酮、多菌靈+磷酸二氫鉀

近些年來隨著大氣候的變化、耕作習慣的改變、以及生產資料的更新(品種的更新、藥劑的更新),小麥的病蟲害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赤黴病上升為主要病害,尤其是楊花期遇到連續陰雨天氣,赤黴病發生率可達70%以上,給小麥產量和品質帶來嚴重的威脅!同時通過施用藥劑和補充葉面營養,也可以實現人們追求更高產的目的。

本人認為在小麥三個關鍵期通過藥劑調控可以達到更高超的目的:

第一個時期:小麥分櫱拔節期

藥劑:嘧菌脂+戊唑醇+蕓薹素內酯+硅肥+高磷中氮肥

各藥劑作用:

嘧菌脂+戊唑醇:健壯植株防治紋枯病

硅肥:強壯莖杆抗倒伏

蕓薹素內酯+高磷中氮肥:促進組織分化提升有效分櫱的競爭優勢。

第二個時期:小麥打苞齊穗期

藥劑:吡唑醚菌酯+多菌靈·氟環唑+蕓薹素內酯+高磷中鉀低氮

藥劑作用:

提升孕穗質量,防治紋枯病,強壯植株增強對赤黴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個時期:灌漿期

藥劑:多菌靈氟環唑+高磷高鉀+氨基酸

藥劑作用:

防治白粉鏽病,抵抗對乾熱風的耐受性,促進小麥灌漿

注:赤黴病的防治

小麥赤黴病是由鐮刀菌侵染小麥穗引起的病害,近些年來有上杆的趨勢,發生溫度在22-28℃,溼度大於90%易感染。

防治最佳時期為:小麥齊穗80%開始用藥,如揚花期遇到連陰雨必須每隔7天連續用藥;

目前最為理想的藥劑有:氰烯菌酯,丙硫菌唑,丙硫唑,肟菌酯戊唑醇,多菌靈氟環唑等(目前這些藥劑農業部均有登記小麥赤黴病)





農田上的懶漢


因為區位不同,小麥病蟲害發生時間也不同,豫北滑縣一般一噴三防的最佳時間是四月底五月初,為保證防治效果,最好能防治兩次。第二次防治在第一次防治的一週至10天后開始。滑縣一噴三防根據病蟲害發生預測預報,一般選用兩個藥劑配方:一是畝用40%氧化樂果75克+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2克+有機水溶肥料10毫升:二是畝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40克+15%三唑銅可溼性粉劑70克+98%磷酸二氫鉀80克。每年的配方會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有所調整。

下圖為4月11日,河南省滑縣農技推廣中心農技人員田間取樣,用顯微鏡觀測到的吸漿蟲蟲蛹。通過調查觀察蟲蛹發育進度,預測成蟲危害時間節點,在最佳時機,準備進行精準防治,以最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防效。



夢行無憂


4月15號至20號是最佳時間。


手機用戶73784107215


在有小包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