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寧波規上工業畝均稅收達43.2萬元 全省第一

去年宁波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43.2万元 全省第一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殷聰 實習生張凱凱 通訊員唐文俊)去年全市規上工業畝均稅收達43.2萬元,全省第一;單位建設用地財政貢獻、經濟密度、單位建設用地GDP分別達每畝9.2萬元、每平方公里1.09億元、每畝37.2萬元,全省第二……今天上午,我市“畝均論英雄”改革再次曬出靚麗成績單,多項數據位居全省前列。

靚麗數據的背後是我市“畝均論英雄”改革的先行先試以及體系的日益完善。去年以來,我市已出臺《關於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的實施意見》,並建立了全省領先的寧波市“畝均論英雄”大數據系統,改革取得紮實成效。

去年宁波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43.2万元 全省第一

去年,我市全面啟動了畝均效益評價,採集、核實1.91萬家規上企業以及3畝以上規下工業企業數據達93.4萬條,取數覆蓋面及企業家數居全省第一。全市共評價工業企業1.75萬家,佔全省工業企業總數的21.7%。我市通過精準掌握工業企業個體情況,全面瞭解了全市產業情況,為精準研判、科學施策提供了數據支撐。整治低效企業(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方面,去年我市共完成249家低效企業的改造提升,盤活土地4660畝,騰出用能4.8萬標煤。

良好的改革氛圍,也讓各區縣(市)同心改革,合力攻堅。去年,奉化、鎮海、鄞州、江北、慈溪、餘姚、寧海等7個區縣(市)進入全省“畝均稅收十強區、十強縣”。其中,江北區在省政府確定的區縣(市)激勵對象評分中獲得全省最高分。

據介紹,“畝均論英雄”改革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市也必須清晰地看到改革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目前,我市改革覆蓋面雖已覆蓋2萬家工業主體、36.6萬畝工業用地,但與全市13萬家工業主體、57.2萬畝工業用地面積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與此同時,我市科學評價有待精準施策,低效企業退出有待加快。

按照計劃,我市今年將聚焦“1355”總體框架,縱深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力爭規上工業畝均稅收增速及增加值增速超過7%,完成低效企業改造提升500家,確保改革工作繼續領先全省,區域經濟集約水平繼續處於全省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