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人敬物敬生活 莆田手藝人讓傳統技藝“青春不老”

早些年,在城市的老街巷、村坊裡,有這樣一群手藝人,他們以一技之長,立悠悠之生,用平凡樸實的手藝,賦予物件時間和情感堆積起來的溫度和美感。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手工藝正在逐步讓位於現代工業文明,然而在莆田依然有這麼一群手藝人,他們在漫長的生活中,心守一事,用心打磨,讓傳統工藝迸發新活力!

百年紙燈留住兒時記憶:美是時間和情感的堆積

敬人敬物敬生活 莆田手藝人讓傳統技藝“青春不老”

百年傳承的技藝和對傳統節日的祝願,就從老李製作的這一盞盞紙燈中傳遞出去。

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的錦城路老街,一間不起眼的店面門口堆放著一籮筐的傳統燈籠,店裡的房頂和牆上也密密麻麻地掛著大小不一的花燈、宮燈。60歲的李志鴻是這家店的主人,坐在門口的矮桌邊一個接一個地在糊好的燈籠坯上描畫、上色。 李志鴻家傳的手工竹編紙燈籠憑藉幾代人的百年積澱,名聲在外。每年春節前一兩個月,李家老老少少十幾口人一起做燈籠,燈籠訂單大多來自莆田本地和附近福清的鄉鎮,甚至還有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的客人慕名而來。

製作傳統燈籠看起來工序簡單,但每一道工序都是細心活。李志鴻從七八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習竹編紙燈籠的製作手藝。經過40多年的積累,手法漸漸嫻熟,大燈籠上的神像、龍鳳圖等上百種圖案,早已銘記在心。燈籠坯需要先用馬蓮草固定住形狀,再用自制的糨糊粘上油紙或燈籠布,待風乾後取下並用油彩繪製燈籠面。“給燈籠上色,一次只能用一種顏色,等顏料風乾後,再上另一種顏色。”李志鴻說。

幾十盞燈籠在李志鴻手裡製作,就像一條自動流水線:每一盞燈籠上的人物、鳥獸、花草、山水都不是一下子畫完,而是經過他多輪的循環作業才完成。

“如今,早已不靠這個手藝吃飯了,但每年春節前都會做燈籠,為的是留住兒時過年的記憶。”李志鴻說。

傳統手工鉸花技藝:剪出一片花樣年華

敬人敬物敬生活 莆田手藝人讓傳統技藝“青春不老”

田秀梅和她的夥伴們一起鉸花

剪紙,民間俗稱“鉸花”。精美的剪紙作品蘊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寄託著鄉民樸實的情感、美好的願望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在北岸山亭鎮港裡村有一位聞名十里八鄉的鉸花手工藝人,她叫田秀梅,今年60歲,只要誰家中有喜事,都會上門力邀她到家中鉸花添彩。 在田秀梅家中,記者看到,方桌四角,一身紅衣的中年婦女夥伴們圍著她,一起學習鉸花。她們左手捏著紅紙,右手搭著剪子,在一張圓形的樣版花上仔細地繡剪著圖案,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據瞭解,鉸花的步驟分為燻樣、定樣、剪樣三大步驟。說到如何鉸花,秀梅熟練地擺出了各種鉸花的工具。小巧鋒利的鉸花剪刀、薄厚分明的油紅紙、煤油燈或者蠟燭、針線、書本等輔助工具是鉸花時配備工具。準備它們,秀梅開始鉸她的紅紙花了。只見她選擇了元宵前後使用最多的?“供花”來剪,熟練地裁好紅紙,每張有碗大小的正方形,共有六張。

秀梅介紹,每一副齋菜有六碗素菜果組成,如果想整齊美觀,要用同一個樣板將6張紅紙固定一起同時進行裁剪,這樣裁剪出來的紅紙花大小如一,紋路一致看起來更加漂亮。點好燻樣用的蠟燭,只見她先將要用於蠟燭上燻樣的紙噴溼,以防止火的溫度太高,將紙燒起,隨後將自己挑選的樣版花貼於樣板紙上,置於蠟燭上端,利用蠟燭的油煙進行燻樣。兩三分鐘的時間,白紙上已有了一副整齊的紙花樣板。接著就是將這紙花樣版固定在已經準備好的紅紙之上,用針線對紅紙四個角進行縫定固樣,隨後就可以用剪子照著樣板上的花樣進行裁剪。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一副完整的“供花”的紅紙花活靈活現展現在記者眼前:剪紙構圖飽滿,又不失均衡和諧,線條華美卻又不繁膩。田秀梅說她最喜歡的就是“喜龍抱壽”的這個花樣了。花案裡的“紅雙喜”,“喜龍”和壽桃寓意吉祥意兆,表達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願望,烘托過節的歡樂氣氛!

鉸花手工藝人田秀梅告訴記者,小時候,她看母親鉸花,看著好玩就跟著學。母親很會“鉸花”,別人需要什麼類型她都會剪,很厲害!“現在會鉸花的人越來越少,年輕的一輩,大部分多外出打工,很少能有人閒下心來在家鉸花。希望儘自己的努力讓好手藝可以傳承下去。”田秀梅如是說。

鉸花手工藝學習者徐和金表示:“這以前的東西,現在大家很少學,她叫我過來,留些手藝給下一代孩子,孩子們才會知道以前的這些東西。以前的文化要傳承,現在不學,以後都忘記了,所以我今天再過來學。”

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鉸花這種手工技藝在承襲傳統的優秀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翻新,紅紙花花樣繁多,材質也多樣的,有塑料的,有串珠的,不變的是大家對於生活和歲月的美好期盼,更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莆田劉氏留青竹刻的傳承和創新:在竹刻藝術中雕琢人生

敬人敬物敬生活 莆田手藝人讓傳統技藝“青春不老”

劉建新的日常工作臺

“留青”是與書畫、雕刻相結合的一種獨特竹雕手法,是書畫藝術在竹皮上的再創造。留青竹刻,是利用薄似紙張的竹皮不同層次顏色表面,融雕刻、書畫、詩文、印章、造型於一體的工藝品。因取材於高雅的竹子,又能雕刻出水墨畫般的效果,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2014年11月,莆田留青竹刻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閩派竹刻”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759年(清乾隆24年)第一代竹刻大師劉材成,傳至今已到第八代。劉建新,是莆田劉氏留青竹刻的第八代傳承人。劉建新的竹刻工作室位於莆田荔城區黃石工藝美術城。工作室內,陳列著已經刻好的筆筒、臂擱、鎮紙等文房用品,以及與木工藝相結合,形成屏風、插屏、掛幅之類的作品。據悉,劉氏留青竹刻大都刻在筆筒、臂擱、鎮紙、摺扇等之上,成為文人案頭之雅玩;而與木工藝相結合的,則以深色硬木作底座背景,鏤刻屏風、插屏、掛幅等作品。

留青是古人的一種技法,把要的竹青皮留下來,不需要的地方剷掉,顧名思義叫“留青竹刻”。莆田劉氏的留青竹刻運用描、刻、挖、刮等技法,利用竹皮與竹肌不同的色差,結合中國畫的筆墨元素,巧妙地在薄薄的一層竹皮上做文章,表現筆墨、意韻和刀味。想要創作出優秀的留青竹刻作品,除了精湛的雕刻技術,還需要在詩詞、書法、繪畫、篆刻甚至哲學、美術理論等方面有所見解。劉建新坦言,“雕刻技術已經比較得心應手了,但是學無止境,還是要多看書,多感受美,有時學習過程中也會產生靈感。”

此外,留青竹刻從選材上也頗有講究。劉建新告訴東南網記者,選用的竹子竹齡一般在三年左右,表面完好沒有蟲斑,生長地背陰有遮擋,竹子才不易裂開。採回來竹子經過破竹、煮沸以及防腐防裂處理後,用特製的竹篾擦拭乾淨,再經過數月的晾曬,直至竹青層顏色變淡近似象牙。為了保持作品的穩定,經過處理後的竹子需存放5年以上沒有裂痕,才能用於作品的雕刻。

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劉氏留青竹刻在發展過程中嘗試把青皮全部去掉,創新出去皮留青技法。“留青竹刻的竹子利用率只有10%左右。對於一些表皮雖然有斑點、有損壞,但是底竹還完好的竹子,為了不造成浪費,我們把竹皮刮掉,在底竹上進行刻畫。”劉建新說。此外,劉建新還充分吸收融合玉、石、木、磚、牙、角等其他材料的雕刻技法,把陽雕、陰雕、浮雕、留青等技法同時運用到一個作品中,從而創造出留陽去陰雕、陷地陽文雕、薄文皮刻三種創新技法,為傳承發展奠定夯實基礎。

留青竹刻是小眾藝術品,如何讓留青竹刻為更多人所知並傳承下去,是劉建新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劉氏留青竹刻傳承至今,已經跨越了家族傳承的侷限。十多年前,劉建新的師父劉志高已經開始收徒傳藝,但最終能夠堅持下來,並一直從事竹刻的只有劉建新一人。

如今,劉建新也收了一些徒弟,但學習竹刻的徒弟中能堅持研究竹刻的還比較少,真正掌握到留青竹刻技藝精髓的更是鳳毛麟角,傳承這項技藝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其實我也理解大家都需要考慮基本的生存問題,而且實際學習過程中也確實比較枯燥。我自己一開始是因為感興趣,才跟著堂叔(劉志高)學習竹刻的,所以興趣還是很重要的。自己也曾想過放棄,但想想這麼多年的努力不能白費,才堅持下來了。”劉建新談起自己學習竹刻的經歷時說。

劉建新說,接下來,他將與一些學校開展合作,開辦留青竹刻興趣班,讓學生了解、體驗留青竹刻,並製作簡單的作品。同時希望在各級部門的重視關懷下,整理和保護留青竹刻相關史料和作品,不斷擴大宣傳,取得更多人的認同與關注。(莆田文明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