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朋友談阿桑奇在倫敦被捕

初春,倫敦街頭,人潮川流不息,我氣喘吁吁地趕到貝克街時,已近掌燈時分。

福爾摩斯倚在起居室的大沙發上翻閱著報紙,對我的到來毫無反應。

“我不是來蹭飯的。”我對他的冷淡表示不滿。

“哈德森太太正在準備晚餐,要不要給你加一份?”福爾摩斯掏出懷錶看了一下。

“這麼巧?”我趕緊回到樓道衝樓下大喊加餐,直到哈德森太太答應了一聲。

“大波波娃沒有在家?”

“她中午就出門了,說晚上跟朋友有餐會。”我沒好氣回答道。

“所以你想到了哈德森太太可口的晚餐?”

我羞澀地低下了頭,“其實只是順路,我去厄瓜多爾大使館圍觀了蘇格蘭場警員逮捕阿桑奇。”

“現在他是歐洲媒體頭條新聞。”福爾摩斯起身走到窗臺邊。

英國朋友談阿桑奇在倫敦被捕

“我還喊口號在現場聲援了他。”

“你喊什麼?”福爾摩斯望著街景。

“給我籤個名!”

福爾摩斯給我倒了杯咖啡,“華生,你瞭解這件事嗎?“

”呃……我就看個熱鬧,現場又沒有課代表講解。“

”躲了七年,還是沒能逃出美國手掌心。“福爾摩斯遞了我一張照片。

”對對對,當時他還一邊掙扎一邊喊著你必須反抗!“

”一,他並非自願走出大使館,而是警察進去將他拖出,二,他手裡拿著一本批判美國情報機構的書籍,三,他是厄瓜多爾公民。“

”他不是澳大利亞人嗎?“

”2017年12月12日,他被授於厄瓜多爾公民身份。“

”那厄瓜多爾為什麼要中止對他的庇護?“

”一個涉及多方的政治交易。“福爾摩斯皺著眉頭。

”我們將他交給瑞典?因為他在那裡涉嫌強姦案?“

”我的確不知道倫敦將如何處理這個燙手山芋,自法國大革命以來,歐洲原則是“不引渡政治犯”。“

”西方一直用這一招折騰看不順眼的國家,不過,阿桑奇不是強姦犯嗎?“

”為了掩蓋政治目的,美國指使瑞典在2010年11月指控他涉嫌8月份一樁強姦案,而他在九月披露了數萬份美國軍方和外交部門的密電,包括對阿富汗平民的屠殺。“

”因此美國要對他進行政治構陷,汙名化?“

”是的,華生,你很睿智。“

”當然!然後不管罪名是否成立,引渡給美國才是目的?“

”他逃到英國並向警方自首,2012年5月英國最高法院裁定將他引渡到瑞典受審。“福爾摩斯晃了晃咖啡杯。

”那不是沒我們什麼事了?“

”大英的臉面自然比瑞典要緊,我們給他留了個小門,同意他保釋,這樣,引渡裁決一下來,阿桑奇在6月就躲進了厄瓜多爾大使館。“

”其實我們知道他會得到庇護?“

”華生,帝國外交向來老辣陰險,既不能讓民眾認為內閣在親吻奧巴馬的屁股,又不能讓他前往俄羅斯而得罪美國。“

“那讓他進入外國使館,又在英國控制範圍之內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變成了厄瓜多爾與美國的衝突,而我們只是中間協調人。”

英國朋友談阿桑奇在倫敦被捕

“厄瓜多爾為什麼要庇護他?”

福爾摩斯敲落手中的菸灰,”厄瓜多爾是另一個問題,2010年美國要收拾阿桑奇,厄瓜多爾副外長盧卡斯表示願意為他提供居留權,而總統科雷亞否認此事,但他讚揚阿桑奇揭露美國言論自由真相的努力。“

”科雷亞同情阿桑奇?“

”很多南美領導人都同情他,但提供庇護是另一回事,這意味著得罪美國,而科雷亞在政治上十分需要阿桑奇。“

”政治?“我嘆了口氣。

”科雷亞因為整頓私營媒體被西方批評壓制言論自由,不利於2013年初大選的輿論戰,當他2012年決定為阿桑奇提供庇護後,一下子扭轉了國內形象,成了言論自由捍衛者以及反擊美國的南美鬥士。“

”反抗美國暴權非常危險,尤其是美洲國家。“我給自己點了根菸。

”除了國內政治因素,當時的阿根廷,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古巴,巴西都是左翼執政,這為科雷亞對抗美國增加了勇氣。“

”但科雷亞早晚會離職的。“

”是的,華生,當厄瓜多爾國內政局變化後,阿桑奇命運也被改變。2017年莫雷諾當選新總統,2018年7月厄瓜多爾法院下令逮捕前總統科雷亞,而科雷亞躲在駐比利時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

我歪頭看著天花板想了一會,”用駐倫敦大使館為阿桑奇提供庇護的前總統自己躲在比利時尋求庇護?“

”民主的報復,華生,不必驚奇,新總統交出阿桑奇,一來可以減輕美國對厄瓜多爾的制裁,二來可以修復與倫敦的關係,之前就不斷放風要中止對阿桑奇的庇護。“

”好複雜,我都聽餓了。“

”厄瓜多爾說他違反了國際公約和日常生活協議。“

”這是什麼意思?“

”違反國際公約是指他在使館內使用網絡工具發佈未經證實的信息,日常生活是指他在使館養了一隻小貓,還有生病期間的醫藥費未能償還。“

”真是何患無辭?“我搖了搖頭。

”厄瓜多爾總統說他有倫敦的書面保證,英國承諾不會把阿桑奇引渡給存在死刑的國家,而美國是有死刑的。“

”那我們怎麼辦?美國硬是要人呢?“

”美國已經秘密以間諜罪起訴阿桑奇,肯定要找我們要人,卡梅倫自以為聰明的設計,又給梅首相埋了顆雷。“福爾摩斯笑了笑。

”可憐的首相,脫歐的事還沒完呢。“我起身倒了杯威士忌。

”厄瓜多爾是小國,能撐七年已經不易,只是迴歸到務實而已,但我們用他換不來任何好處,交給瑞典?2017年瑞典人撤銷了子虛烏有的強姦指控,本來訴訟有效期是到2020年8月。“

英國朋友談阿桑奇在倫敦被捕

”毫無節操的瑞典人,呸!“

”特朗普上臺間接改變了瑞典人關於那個破避孕套的調查,阿桑奇在2016年曝光希拉里郵件,客觀上幫了特朗普大忙。“

”所以特朗普對抓他不是很積極?“

”華生,阿桑奇如果在去年被抓到美國,他將是指控俄羅斯操縱美國大選的證人之一,而上個月美國司法部宣佈通俄門不存在,因此現在再去搞阿桑奇,對特朗普沒有政治風險。

“美國為什麼不能放過他?”

“殺一儆百,讓人看看對美國搞言論自由人的下場,阿桑奇的可怕不在於他手裡有多少料,而是作為一面旗幟,可以吸引美國軍方或政府人員主動向他提供材料,這與斯諾登不同。”

“斯諾登今天也發推聲援阿桑奇,控訴美國所謂新聞自由了。”

“華生,阿桑奇只是一位把美國鼓吹的言論自由當真事來做的人,所以,他不但得不到美國的資金支持,反而要被全球追殺。”

“好可怕,我真擔心他突然被自殺。”

福爾摩斯拉下窗簾布,“華生,如果阿桑奇團隊針對的是俄羅斯,2010年他將是普利策新聞獎得主,2012年將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現在也不會被警察拖走,反而會忙著在歐洲演講,名利雙收。”

“美國真要是抓他回來審判,豈不丟盡美國言論自由的臉?”

“話語權在西方手中,接著,它們會忙著跟你講法律。”

“那為什麼有人會相信美國有言論自由呢?”我給他點了根菸。

“假裝相信,角色扮演,真相信的人,當觸犯到美國利益時,阿桑奇就是下場。”

英國朋友談阿桑奇在倫敦被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