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年,存款不過萬,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乓大大放映室


一是,剛剛工作三年,也就是剛從學校出來不久,相比現在的工資也不是太多,但每個月還要承受租房錢、水電費、吃飯和出行等等方面的花銷,這對於工作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試問,除去這些,手裡還會有多少呢?

二點,初出社會,對社會這個大染缸難免認識不足。在不瘋狂我們就老了,這句話時刻圍繞在我們耳前。網上活動促銷,頭腦發熱,亂買一通,然而回過頭來,卻發現有的並沒有多大用處,這對我們那點工資來說,就更覺得緊緊巴巴了。

三是,理財觀念還不是太強。看到喜歡的就想買,對金錢毫無概念,還停留在象學校那樣,伸手向自己父母要錢,花錢大手大腳的。而且,超前的消費的觀念,也使得消費更加厲害了,拆東牆補西牆,辦好幾張信用卡,一個月下來不僅沒能攢下錢,可能還會欠下一筆錢。

好多人都想著自己的賬戶上能有花不完的錢,可是存錢真的好難。大城市工資高,但是消費水平高,小城市消費水平相對較低,但薪資也只有一點啊。

好多年輕人都是受及時行樂的觀念影響了,也許是家裡面生活水平還不錯,完全不需要他們擔心導致的。


楊小胖roo


呵呵,這個問題現在真的很普便,現在的年輕人,咱們也別說什麼什麼後了,(說出來省的大家群起而攻之),就拿我現在這個房地產項目招聘銷售來說,招聘從正月初八開始,在這個地區,我們的招聘工資最高,給的條件最好,然後結果是,我們到三月底,累計面試通知超過100人,到店面試了33人,可是能上崗的就有6個人,前提不是我們公司條件高,而是今天的年輕人怎麼了。我給你們說說他們都怎麼了,你們就知道他們為什麼沒有存款了。。。

首先我們公司也在很多地區,很多城市,接過很多的樓盤,不過這是我最低落的一次,我從沒在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城市因為招人,招不上來,而項目可能不能進行下去了的危險。而我就在這個城市JN,出現了以上這種情況。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面試過程中很多真實情況,

  1. 從網上看到簡歷之後,看到合適我們招聘要求,我們開始通知人員過來面試,那麼有的就開始問,你們招聘我是做什麼工作,上班時間多長,無則底薪多少,我們一一回答,銷售工作,每天8小時,無則底薪2000.然後就是,許多人就開始說我不做銷售,我說因為什麼呢?我怕累,怕辛苦,怕有壓力,我就找個安逸的工作,做前臺,做客戶都行。我就笑了。。。

  2. 還有的就是到店面試的,也可有意思了,跟我說你們這裡太遠了,我上班不方便,(其實他過來的時候,已經過了約定時間2個小時以上了,)我就問你住的很遠嗎?他說XX地址。(其實步行15分子。坐車2站路)我又只剩下微笑了。

  3. 面試所有都沒問題了,說第二天上班的。然後我就第二天在售樓處等,結果,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然後10點多給打電話,人家不是不接電話,就是已經把我拉黑了。我又剩下默默的微笑了。在這麼多的地區和城市我招聘過很多的人,真的沒有一個城市的人像這個城市JN的人一樣,又懶又沒有本事,還處處都是瞎話,而且不求上進的

所以我說句實話,在別的城市我不敢說,但是在這個城市,這邊的年輕人已經進入了一個怪圈,就是父母教育他們只要出去了,有個工作就可以,薪水不要多,提成不要問,安逸就好,然後孩子們就等沒有上進心,不上班也不可恥。所以就產生了很多工作三年,存款不過萬的年輕人。父母更沒有嚴格的要求。所以這個城市一直就是落後中的落後城市。

這個城市JN的年輕人,快點醒醒吧。你們的真的好危險。


北京80大叔


我二線城市,工作第一年公司拖欠仨月工資,後換工作,到年底欠信用卡五千,獎金3000給家裡了。第二年全年除節假日週末休息,其他時間加班到晚上十點,自己留一半給家裡一半,把家裡收拾了下,傢俱家電啥的換新。第二年自己也沒少買衣服啥的,到年底還有個兩三萬吧,不記得了。我是90年的,不知道應該劃到年輕人的一撥還是中年人的一撥。

就個人而言,工作第一年攢不下錢很正常,一般是第二年第三年收入提高有攢錢意識。我們這個城市只要努力工作,不要過度消費,正常水平的生活三年攢一萬還是挺輕鬆的。


牛爺爺的廣播站


本人93年的,從學校出來3年多了,在貴州本地上了三年班,月工資除了社保公積金,大概4000吧(管住不管吃)。

3年多來我自問也還是挺節儉的,去年年初信用卡提了一輛代步車9萬多一點,10萬不到。到現在車貸每月2600,還有4個月左右吧。

不知道哪裡出了錯,就是沒錢,現在都想去把公積金提出來還貸款了。今天換了個行業,想從新給自己定個方向。慢慢來,走一步看一步吧……


之乎者也69828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了還要靠家裡支援,靠家裡養活,父母也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在孩子剛成年,房子、車子都給孩子備好了,這些孩子自然不會理財,存錢,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日子她們可以過一輩子子。

現在的年輕人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也體會不到養家餬口的責任重擔,沒有壓力,何談動力,哪一個不是把父母掏空,工作三年存一萬,消費額度太大,工作後不跟父母住也要租房子住,天天吃外賣,衣服都送乾洗店,現在的年輕人是享受的一代。



紅山小丸子


年輕人月光已經是一個社會普遍現象,不但月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月負”:花唄、信用卡、借唄等等所謂提前消費理念讓如今的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每個月的薪水還不夠還款的,拆東牆補西牆的大有人在,一旦逾期影響的不單是利息問題,“徵信花了”還會影響日後貸款甚至上真新黑名單

如題主所言,工作三年銀行存款未過萬還真不算丟人,莫說年輕人,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家庭個人存款還不見得有多少,引起這個問題的原因個人覺得有以下幾方面:

提前消費

受西方所謂提前消費思想影響,加上目前網絡消費異常便捷,花唄、信用卡等等讓年輕人沉迷於消費同時,月底的還款日也成為很多人的噩夢,“買的的時候感覺不要錢,還款的時候感覺在送錢”,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經濟疲軟

全球整體經濟形勢不樂觀,生意不好做是很多國內企業主共識,企業效益不好必定導致員工收入受影響,消費習慣沒改變的情況下收入未得到有效提高必然導致入不敷出

通貨膨脹

物價年年漲,購買力逐年下降,房產如火如荼,地方政府GDP連創新高,百姓手裡握著幾套房身價上千萬的不在少數,但手頭卻日漸拮据,房子再值錢出不了手都是虛的,而高房價引發的通脹讓收入不高的年輕人苦不堪言,同樣100塊錢10年前跟現在相比購買力完全不同,尤其一二線城市高生活成本讓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不堪重負

攀比風氣

社會攀比之風盛行,明明幾塊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花幾十上百,不為其他只因不能丟面子;明明手上預算不足非要按揭貸款上豪車,因為周邊親戚朋友都這個檔次;明明一千塊錢的手機就能滿足日常需要,再多的功能也不會用,硬要花大幾千上新款手機,只因朋友聚會可以合群等等,攀比、拜金是年輕人消費理財觀最大的攔路虎


綜合起來,最關鍵的還是一個心態問題,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加上收入不高,通脹年年創新高,年輕人存不下錢也就不足為奇了


飆車小豬豬


工作三年存款不過萬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工薪族身上,而且肯定是那種所謂有穩定工作的“白領”。高企的生活成本對於要維持“體面”生活標準的年輕人來說,多少錢都不夠。生活的壓力對於不同的人,產生的作用是截然相反的。一些人消極應對“看破紅塵”,一些人變壓力為動力,積蓄力量尋求發展機遇。

同樣的情況如果放在一個沒有任何生活保障自謀職業者的身上,就會有截然相反的結果。我是六零後,90年美院畢業在體制內的學校幹了七年。由於受不了體制內的“內耗”毅然辭去公職自主擇業。沒有養老醫療的我月收入四五百還要養家餬口,把省吃儉用的錢攢起來投入自己的“事業”。從租房到用一年年積累下來的十萬塊錢和借來的十萬交首付,分期付款買現房做工作室。用二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自住自用、投資、父母、孩子五套房的積累。雖然不是“大富大貴”,更不像現在年輕人所向往的所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生活。但是踏踏實實的享受生活還是綽綽有餘的了!

我孩子是九零後大學畢業入職科技公司兩年,月薪一萬多。比我當初創業時的收入強百倍!以他的工資在當地買房也是“杯水車薪”所以也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大手大腳有多少都是“月光”。我就以我的經歷啟發他,讓他認識到量入為出以及理財的重要性。現在他也慢慢養成了“攢錢”的意識。重點是我這裡說的是有目的地“攢錢”而不是“存錢”。攢錢是要把存下來的錢拿來投資,不管是房產還是理財產品,是要學會用錢賺錢。

想想我當年用“攢下來”的十萬起步,用十年的時間完成房產投資。現在增值到上千萬,靠存錢是永遠存不來的。

經過我的引導我孩子兩年不到“攢了”近十萬,感覺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年輕人如果漫無目的的一味的消費,最終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心態也會更加消極沒有鬥志了。


老楊 Liven


工作三年,存款不過萬,現在的青年不夠好好的工作和學習。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專心致力於工作。在工作上遇到了點小小的困難,或楚折,就跳槽。周不知,你到那裡工作,都會遇到困難的。還有就是不好好提升自已的能力去學習。整天在玩手機,打遊戲,一有空,眼晴就瞪著手機。我公司有個員工,上班時間,老闆每次來公司檢查工作。每次都看他在玩手機,打遊戲。工作就不好好幹,最後,叫他回家休息,反省。所以,你沒有足夠的實力技能,你就賺不到錢。三年工作,存款不到三萬。現在的青年就是這樣。


陳京謙


現在的年輕人表現了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現在人們追求的吃好、住好、心情好。只要吃得健康吃得開心,住得好住得舒適,玩得開心快樂,還計較存款多少做什麼。存款多了,得到的東西就少了,生活也累很多,壓力也會跟著來了,身體毛病也漸漸的多了。那麼存款再多有用嗎?有錢了你也得要有命花才行阿!倒不如活在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有活在當下的生活才是最有意義的,我們的努力才不白廢掉。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活在當下樂右當下,他們不想有負此生,有負來到人世間走一趟!每個人都要有不負此行不負我的心態。


08可樂


峰哥2003年的時候,跟你現在的情況一模一樣。但自從養成了以下4個習慣,便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1.每月養成固定強迫儲蓄的習慣,比如5000元/每月工資,先拿出2000元先轉入,固定卡上存入,最好的方法是存到父母那裡;

2.減少衝動投資消費,不然錢掙得再多也不夠花。取消或減少信用卡和花唄等,提前消費金融產品,收入不高時節流更重要。

3.利用業務時間增加兼職收入,比如現在的互聯網自媒體創業就是很好的選擇。

4.無論何時,每天堅持學習,充實自己的大腦。今後不管自我創業還是職場升職,使自己更加值錢。

相信只要堅持不懈、不斷提升、勤奮拼搏,今後一定會有出頭之日!

更多房產問題,關注峰哥。十六年房產實操經驗(讓小白快速變成房產專家),更權威的樓市情報專業解析,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