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感情中處於弱勢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a1030941713


《道德經》中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在生活中把自己處於劣勢是一副處世的良方。

劉備三顧茅廬,並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結果使諸葛亮肝膽相照地效勞。關羽張飛武藝高強,劉備把他們做生死知己。他們為劉備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龐統在劉備進軍雒城時,為了讓劉備師出有名,在攻城時自己甘願替劉備中箭身亡。是因為劉備謙卑,低調做人,高調處事,所以才贏得了眾人的敬仰。

還有春秋戰國時的范蠡,他跟著越王勾踐一起吃苦膽,終於拿下吳國,使越國成為春秋末年最後一個稱霸的國家。越國稱霸以後,范蠡並沒跟著勾踐,而是泛舟西湖,到齊國當商人去了。他把自己處於弱勢,急流勇退,很是高明。後來范蠡做生意去了,越做越大,成為鉅富。還有張良,輔佐漢王劉邦歷經十幾年的戰爭,最終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建立了漢朝。乾脆直接出家當老道。司馬懿更是裝瘋賣傻,韜光養晦,歷事魏朝三朝四主,最後一統天下。他們識時務,他們知道自己的位置,他們懂得“功高震主,必受其辱。”這是一種大智慧。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賽場上,誰能淋漓盡致地發揮,誰攻力強,誰贏。然而,做人則不然。例如:課堂上老師越積極,什麼都替包辦,學生越消極。你上課講的津津有味,他們聽得索然寡味;你講的汗流浹背,他們聽得昏昏欲睡。如果老師“懶”了點,讓學生自主解決他們應該能解決的問題,他們會主動參與,主動探究。

溫總理說:“人生在世一臺戲,你方唱罷我上場,不管你會不會演,就看你會不會裝。充英雄容易,扮弱者難。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當你還不具備實力時,請把你過剩的才華藏起來!”因此,我們要常常懷著一顆平常心處事。“是非皆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我們把自己放低姿態,把自己當成弱者,既能和人友好相處,又能自我保護。


明月入懷618


曾經的我以為,我可以把你感動,我用我的尊嚴來乞求對你的愛意,希望你可以看到我的付出,可以回過頭來看我一眼,到頭來變成對你的痴心妄想。

感情不是單方面的付出,直到你的那個她出現,你才發現原來愛一個人好難,拼了命為她做好一切,在她眼裡是那麼的理所當然;那麼的不值一提,當你回過頭來看時,發現原來的那個人早已不在你的身後默默的付出。

曾經的我們是否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固執又是否使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父母的談話;朋友的勸誡,甚至使我感覺他們是在嫉妒。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是多麼的可笑,為了他我離開養育自己的父母,生活了多年的家鄉,融入他的圈子,以他為生活的中心,可是我錯了,大錯特錯。

愛是一種付出,是一杆天平,只有兩個人都有付出時才會走的更遠走的更久。



歌水流


處於弱勢的人,到最後大部分都選擇了結束吧,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結束才是最好的歸宿。情感的天枰一旦傾斜,那麼高高在上的那方永遠看不到匍匐在地的那方的任何優點和付出,而匍匐在地的那方永遠也感受不到高高在上的那方的愛與關懷,不在一個高度,或者說,不在一個精神世界,這樣的感情,只有湮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