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人算是日本人嗎?

霧雨丶


沖繩島歷史上又叫琉球島,是日本佔領後的異名。

據國內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早在 1879 年,琉球王國還是中國清朝政府管轄的獨立王國,其國民多來自我國的沿海省份福建、浙江及臺灣等,故而與中國有著天然的血緣關係,反映在語言文字上也都與漢語無異。除了渡海而來的這些沿海居民外,島上還生活著隋唐以來朝廷派駐的官員的後裔。

日本侵佔琉球后,改名換姓為沖繩,儘管如此,也改變不了琉球人的血統。二戰後,根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日本應該退出所有非法侵佔的領土,包括琉球群島。然而由於美國從中作梗,未能如願,導致 1971 年成千上萬的琉球人憤怒地在廣場集會,含淚發誓要把日本侵略者趕出琉球。

多年來,琉球人要求恢復獨立的鬥爭從未間斷。2006 年春,琉球居民曾進行全民公投,結果 3/4 的民眾要求脫離日本,恢復獨立。

顯然,只要沖繩當地民眾一天沒獨立,其戶籍身份就將不可避免地被強行編入日本國籍。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是日本人,而是琉球人,因為身體裡流淌的並非日本人的血。




江淮聖手


沖繩人算是日本人嗎?當然是,沖繩作為日本當前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之一,是被明確納入日本領土的一部分,沖繩人當然也是日本人了。可是,時至今日,大部分的沖繩人其實都並不認可自己日本人的身份。




沖繩群島在過去並不叫沖繩,而叫琉球王國。明、清兩朝這裡一直都是中國重要的藩屬國。作為一個深入海洋腹地的群島型王國,琉球王國除了一直視明、清兩朝為宗主國之外,與距離1000多公里外的日本、朝鮮的貿易往來也非常密切。1609年早已覬覦琉球很久的日本派出以鹿兒島藩(即薩摩藩)兵為主的南征軍入侵琉球王國,《明史》載“以勁兵三千入其國,擄其王,遷其宗器,大掠而去”。琉球尚寧王最後被迫屈辱的向日本稱臣進貢,至此形成了“兩面稱臣”的狀態。此後鹿兒島藩的勢力影響力逐漸向琉球滲透,琉球王國很快便淪為鹿兒島藩的附庸。




1872年明治天皇開始親政,親政首要大事即是將控制了一百多年的琉球王國收歸國有,銷其國號,改琉球王國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強令琉球王國停止對清政府的朝貢,並改用日本年號。光緒五年(1879年)日本宣佈琉球廢藩置縣,完成所謂的“琉球處分”,將琉球強行併入日本改設“沖繩”縣,琉球王國覆亡。就這樣,世代作為中國藩屬國的琉球,一夕之間就變成了日本的領土。




值得注意的是,在琉球併入日本近百年後差點又迴歸中國。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根據《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明確了琉球主權歸中國所有,但當時國內正深陷內戰,國民政府無暇顧及,錯失了琉球接收時間。琉球又暫由美國託管。1970年美日又揹著中國簽訂了非法的《美日舊金山合約》,把琉球群島的管理權還給日本,至此中國徹底失去了對琉球的主權。




日本政府一邊強迫沖繩人認可對日本國的歸屬感,另一邊又殘酷屠殺沖繩本地原住民,僅沖繩戰役就有3萬沖繩籍日本士兵陣亡,至美軍登陸沖繩群島前,日本已下達“玉碎令”瘋狂屠殺了26萬沖繩居民。日本對沖繩犯下的滔天罪行一直影響到了今天,時至今日大部分的沖繩人依然很難從歸屬感上認可自己是日本人。




儘管沖繩群島作為日本領土的一部分已經被併入日本長達百餘年的時間,但由於這裡遠離日本本土,再加上過去日本是以武力手段強行吞併這裡,沖繩人謀求自治獨立的訴求其實一直沒斷過。


大國布衣


目前,沖繩的行政管轄權是屬於日本的,主權一直存在爭議。實際上,歷史上沖繩(原名琉球王國)既不屬於中國,也絕不是日本領土,一直是個獨立的國家,只不過先後當過中國和日本的藩屬國。當然,做日本藩屬國是被脅迫的,並不是琉球國王或者琉球人民的選擇。甚至一個多世紀以來,在日本不可逆的“同化政策下”,一些琉球原住民一直堅持著“琉球復國運動”。從明初開始,琉球王國就主動成了中國王朝的藩屬國,期間,琉球王國一直使用中國的年號,文化服飾禮儀均效仿明制,推行儒學,用漢字。明朝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廷保持著藩屬關係,接受清朝皇帝的冊封,統治階層很多都在中國大陸開過眼,有很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

此時的琉球與其他中國藩屬國,比如,越南、朝鮮一樣,仍沿用明制的漢家衣冠。

下圖,日本大河劇《琉球之風》中,比較真實的還原了16-17世紀琉球統治階級的服飾、禮儀。

琉球作為獨立國家,與清朝的疆域劃分是黑水溝(東海大陸架分界處),這點諸多明清的官方文獻都寫的非常詳實,無一例外的說,過了黑水溝就出了大明/清國。咱們的釣魚島在黑水溝的西側,妥妥的屬於中國領土。

事實上,早在明朝後期,琉球就被日本惦記上了。1609年,日本薩摩藩派兵入侵琉球,琉球戰敗,至1611年,琉球被迫承認了日本薩摩藩的宗主國地位,從此陷入了“一僕二主”的尷尬境地。

從19世紀中後期開始,明治維新後”抖起來“的日本,開始脅迫琉球改做自己的“完全藩屬國”,然後再一步步的將其吞併。期間,國際社會曾多次進行所謂的“調停”,讓清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把琉球一分為二,直接劃歸自己領土範圍,但遭到了雙方的一致拒絕。

最終,無奈大清國實在不給力,1868年,明治維新當年,日本就取得了琉球的行政管轄權,和稅收權限。到了明治維新的第五年,正趕上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順勢編入了日本鹿兒島縣。日本直接宣佈琉球王國屬於“內藩”,琉球群島為日本領土,禁止向琉球中國朝貢、派遣使節。

當然,這一切,都沒有經過雙方協商,或者徵得琉球國王的同意,而是以直接“通知”的形式交辦的。

琉球王室開始向清政府求援。然而,沒等清朝這邊想明白,日本方面就此為藉口在1874年出兵臺灣,此時,琉球的命運就取決於明治政府與清政府之間的較量。

然而,由於清政府對近代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仍處於懵懂階段,又缺乏專業的外交人員,一幫子只會背誦八股文的老頭在半哄半騙的情況下,稀裡糊塗的簽訂了中日《北京專約》,等於間接承認了日本對琉球宗主權的擁有。

1879年,日本將琉球改名為“沖繩縣”,將琉球國王強制移往東京,由日本政府任命縣知事作為地方領導。自此,立國700餘年的琉球王國被日本正式吞併。緊接著,日本大和民族被大量遷入,對琉球島民推行同化政策,普及日語和日本文化,用“為皇國效忠”等理論給當地人洗腦。

同時,對琉球當地文化實施“滅絕政策”,用了不到一個世紀的功夫,琉球語就被折騰成了““嚴重瀕危”語言;並且成功同化了一批“皇民”,即便他們在日本本土人眼中,仍被看成“二等公民”。

不過,事兒可沒完。到了二戰後期,1945年3-4月間,日軍決定按照“本土決戰”,“一億玉碎”的指示,動用沖繩人民這一豐富的“作戰資源”對抗登島美軍。大量沖繩人被強制去集合點報到,接受訓練。

一個月之內,日軍幾乎徵用了沖繩所有13到60歲之間的男性。除了充當勞力,還組成戰鬥部隊,進行短期的自殺式訓練後即派上戰場,與其說是組織戰鬥,實際上就是拖延戰鬥時間,用掩護本土的正規軍。

(電影《血戰鋼鋸嶺》比較真實的還原了沖繩戰役的慘烈景象)

此外,所有高中生單獨編成“鐵血勤皇隊”,天天練習與美軍同歸於盡的“萬歲衝鋒”(身背炸藥包事先躲在單兵戰壕裡,待美軍坦克開過後,以用生命“碰瓷”的形式,對坦克等裝甲武器進行自殺式攻擊),這些部隊死亡率都在50%以上,有的地區死亡率達到了70%。

還有女中學生的“姬百合勤皇隊”。(下圖)為實踐日本軍部為沖繩制定的口號:“一草一木戰力化,軍官民共生共死一體化。”在接受了戰地外科護士訓練後,她們被分派在沖繩陸軍醫院擔任看護人員,直面殘酷的戰爭。

這些“姬百合勤皇隊”的女生們命運最為悲慘。

到了45年6月,眼看島已經守不住了,出於自願或者被逼,大量女生選擇自殺,很多女學生情急之中,拉響手榴彈“集體自決”,死法非常慘烈。

下圖,“姬百合勤皇隊”的女生們的遺像。

戰後,沖繩縣樹立了“姬百合之塔”的慰靈塔,以紀念姬百合女子學生隊,祈求和平。還拍攝過電影《姬百合之塔》。

1945年的《波茨坦宣言》再一次強調,日本要無條件接受《開羅宣言》,根據此約,“日本只能保有本土四島”,其他武力吞併的琉球群島必須放棄。

這種情形下,日本方面十分擔心長期受自己奴役的琉球人會聯合中國來清算日本。所以,緊急下達"玉碎令",要當地駐軍直接殺光琉球人,美其名曰“為皇國玉碎”。於是日軍開始了對琉球人民展開瘋狂的屠殺。據不完全統計,在美軍登上琉球前日軍共屠殺琉球民眾26萬餘人,屠殺規模之大,僅次於南京大屠殺。

當然,這段歷史,與南京大屠殺一樣,都逐漸消失在了日本歷史教科書裡了。

據一些史料記載,二戰中和二戰後,蔣介石與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商討過談到把琉球交還中國的事宜。但蔣介石正準備發動內戰,火燒眉毛的事一籮筐,琉球問題一時間顧不上,隨建議中美共同對釣魚島及琉球實施“託管”。

1947年4月聯合國《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這兩塊“主權未定”之地交給美國“託管”。

之後中國大陸局勢變化和朝鮮戰爭的爆發,讓美國對日政策從“遏制”迅速轉為“扶植”。沖繩也成了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

在1970年美日簽定《美日舊金山和約》中私相授受。到了1978年,日本正式全面重新接管沖繩。當然,是“接管”,並沒有主權含義。

然而,二戰中,沖繩民眾親眼目睹帝國最狼狽的醜態,真切感受到日本人的殘暴。加之經常有沖繩女生被駐日美軍當成洩慾工具,甚至連12歲的小學生都不放過,強暴後拋屍的醜聞時有發生。

而日本政府一直秉著顧全日美同盟的“無上法則”行事,犯案的美國大兵幾乎都沒得到過有效懲罰;此外,美國魚鷹戰機在沖繩上空事故頻發,造成巨大安全隱患。種種醜惡行徑引起了沖繩人極大的反感,進入90年代沖繩獨立的呼聲又開始高漲,還成立了各種協會和政黨組織。

然而,這些高喊獨立口號的組織也只是小眾,大局已經難以扭轉。畢竟,大部分琉球人已經混入了大和血統,都說日本話,上日本本土的大學,在日企工作;而日本也很會用各種優惠政策籠絡沖繩民眾。所以,大部分沖繩人雖然心有不滿,但出於自身利用的考慮,還是認同日本的,對獨立運動反應較為冷淡。

而且,咱們也別自作多情。首先需要澄清,中國官方雖然從未承認過日本對其主權,但也從未支援過沖繩獨立運動;中國民間也多是在網站上磨磨嘴皮子,說幾句狠話,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而且,大部分沖繩人對來自於中國方面的支援也表示了反感。一些獨立組織就在其官網上聲明一切活動與思想都和中國無關。

另有民調顯示89%的沖繩人“對中國沒有好印象”。

之前網上曾出現沖繩獨立集會上出現了掛有加入中國的標語。(下圖)後來也被澄清,因為日本右翼一直造謠說,沖繩獨立的目的就是加入中國,所以掛國旗標語的舉動很可能就是日本右翼勢力所為,以擾亂視聽,用來攪局,分化沖繩島民獨立運動。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strong>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沖繩原名琉球,從根上來說,沖繩人不是日本人,相反,沖繩人從血源來看更加接近中國,只是因為歷史原因,我們失去了這片土地。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蜿蜒1000餘公里,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從明朝開始成為我國的藩屬國,明朝滅亡後,琉球王國繼續向清朝進貢。

1609年,日本出兵琉球,迫使琉球向日本進貢,琉球成為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的藩屬國,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成為日本領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根據《波茨坦公告》,日本領土被限制在九州、本國、四國和北海道四個島嶼以及其他的附屬島嶼,其中不包括琉球群島。

在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與蔣介石談到了戰後對於日本的處置,其中一點就是把琉球群島讓給中國,琉球群島是中國屬國,也是被日本吞併的,歸還中國理所應當。但是蔣介石考慮到戰後的國際秩序,擔心日本會與中國再次因為琉球發生戰爭,於是拒絕接受琉球群島。

考慮的琉球群島的位置,如果交給日本,將會嚴重阻礙中國的海上交通線,對中國起到封鎖作用,羅斯福第二次詢問蔣介石,然而依舊被拒絕了。

美國日本等國於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合約》,把琉球群島的統治權交給日本。需要聲明兩點,第一,中國沒有參與舊金山會議,所以不承認該條約的合法性;第二,日本只有琉球群島的管理權,並沒有主權。

美國把管理權交給日本,引起了琉球人的強烈抗議,因為就在二戰美軍進攻琉球島上的日軍期間,日軍根據天皇的玉碎命令進行了大屠殺,一共殺了26萬琉球人,僅次於南京大屠殺。



日本管轄琉球群島,所以當地人使用的也是日本的護照,琉球群島人屬於日本人嗎?並不是。

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方便貢使往來,賜閩中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他們構成了琉球人的主體,所以總的來說,琉球人血緣上更接近中國。

琉球民間有追求琉球群島獨立的組織,為了證明琉球不屬於中國,也不屬於日本,一位教授舉了一個很可笑的例子:中國的龍是五爪的,而琉球的龍是四爪的。



我只想說,你這個例子恰恰說明琉球群島是中國的,因為只有中國的皇帝有資格用五爪金龍,其他的國王一級最多是四爪龍,如果用了五爪金龍會怎麼樣?借用漢朝一句話吧:“漢兵將至,勿動,動,滅國矣。”

琉球群島有美國的大量駐軍,也是美軍在東亞的主要軍事基地,大量駐軍針對的恐怕不是被美國牢牢掌握的日本。琉球群島太重要了,不只是一塊領土,而是中國進入太平洋的海上咽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琉球群島的重要性不低於臺灣。


視野新觀


目前來說,沖繩人確實是日本人的一部分。

沖繩群島就是古代的琉球國,或許在古代看來是不毛之地,但在現在卻是扼守戰略要道,進入太平洋的必經之路。沖繩19世紀中期由日本管轄,但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琉球王國已經從中華的藩屬國變成了向日本地方藩進貢的國家,概因為中國的中央政權並不重視這片土地罷了,二戰以後,日本戰敗,曾經有短暫的將該地區的管轄權歸屬中國的動議,但最終還是轉給了日本,依據《美日舊金山和約》日本對琉球群島的行使行政管理權。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琉球國其實相比起來,是和中國最近的,明朝時期冊封琉球的統治者為琉球王,但後來被日本侵略,中國並沒有重視這一點,導致了沖繩主權的變更。

從這以後,日本開始了蠶食周邊國家領土,沖繩也逐漸的變成了日本的一部分。

雖然日本擁有對琉球的管轄權,但琉球人或者說是沖繩人並沒有把自己當做是日本人,他們中間的大多數都認為琉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裡有“琉球復國運動”相關組織存在,並且有38.4%認為沖繩應在財政預算方面獨立;13.2%認為沖繩應在除外交以外所有方面獨立,15%認為沖繩應該完全獨立。同時42.6%自稱為“沖繩人”,29.1%自稱“沖繩人”和“日本人”,只有3%的琉球人才自稱“日本人”。

其實琉球人的思想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首先在二戰之“波姿坦公告”中已經確定要求日本將竊取中國之領土包含“琉球”歸還中國,而此時琉球的地位也不過是由美國代管,到了1970年美日揹著中國簽定《美日舊金山和約》,把琉球連同釣魚島的管理權轉給日本,這是非法而無效的,琉球(沖繩)無論是獨立還是歸屬中國都是正常的,而屬於日本則是不正常的。


關河南望





答:沖繩的原名叫琉球,而琉球這個名字,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來的。

關於琉球人早期的歷史,可以借用吳承恩在《西遊記》裡形容花果山群猴生活的一句話“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來描述。

原先琉球群島沒有文字,沒有紀年,島上居民口耳相傳,說他們的共同祖先是“天帝子”,天帝子傳國二十五世,於某某年分裂為三個國家:中山、山南和山北。因機緣巧合,接觸到中原文化,傾慕之下,向當時的中原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請封。朱元璋對這三個蕞爾小國很感興趣,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統封三國為琉球。

那一年,是大明王朝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

琉球民眾,屬荒外野民,文化自成體系,接到明太祖的詔書,恍如接到天外綸音!

中山、山南和山北三王震震惶惶,息兵罷戰,共尊明室,三國變身為中國的屬國,使用中國的年號,奉行中國正朔。

在大明王朝的引領和教化下,琉球國學習了中原文化、學會了中國的漢字,閱讀了中國的史書,也開始記述他們本國曆史了。他們參考了中原史書體系,於 1650年用漢語撰成了第一部國史《中山世鑑》,把本國和中原交往的歷史追溯到隋朝。

也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始,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以使自己的王位名正言順。

必須要提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賜閩人三十六姓”入琉,名義上說是向琉球人傳授生產技術和文化,其實也是散播中國人的種子——即,琉球人中很早就有了福建人的基因——又或者,很可能第一代琉球人就是從中國東南沿海的漁民移民過去的。

可以說,琉球人視中國為父母,關係血濃於水。

後來明朝滅亡了,琉球王仍尊中國為正朔,繼續與清朝保持藩屬關係。

但是,到了1609年,日本德川幕府知悉琉球王國的富庶,發兵攻打,俘虜了琉球國王尚寧,強逼其寫下誓文,逼迫琉球成為日本的“藩屬”。

單單這樣,也還是不夠的,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不再滿足於琉球的“藩屬”狀態,不斷的伺機侵擾,時而蠶蝕、時而狼吞,從1871年到1878年,短短七八年時間,就完成了到琉球的侵佔,於1878年8月30日廢琉球為郡縣。

清政府腐朽無能,愛莫能助,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屬國淪陷為夷狄之地。

琉球國曾派遣大臣尚德宏向清政府求助。尚德宏在大清朝堂之上泣血啼哭,痛呼“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厲鬼”,哭求清政府“威惠於天下”,發兵救琉球國於水火。另一個琉球陳情通事林世功甚至在北京自殺,以死明志。

清政府軟弱無能,只能和日本人談判、談判,再談判。

一開始,日本也有些做賊心虛,同意把琉球一刀分成兩份:日本和中國各取一份。

清政府聲稱不忍琉球就此滅國,主張分成三部分:日本和中國各取一份,琉球本島及其附近島嶼作為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存在。

話雖這樣說,清政府的內心還是不想讓日本佔取琉球的領土,但人強我弱,只是找藉口拖延罷了。

李鴻章當時就說:“唯有以延宕一法,最為相宜。”

但歷史多次證明,拳頭不硬,光靠嘴是沒有用的。

1879年4月4日,日本置清政府那些“持保留態度”、“深表遺憾”、“很不愉快”、“極大憤慨”、“嚴重關切”、“不能置之不理”、“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拭目以待”等等越來越激烈的外交詞彙於不顧,宣佈“廢琉置縣”,將琉球國改為沖繩縣,將琉球王室強行遷移到東京,對琉球人民實行同化和殖民統治。

由此可見,李鴻章自以為聰明的“延宕一法”不但不能阻止日本吞併琉球,還使中國喪失了本來可以從日本人承諾里得到的琉球群島南半部的宮古島、八重山等諸島,失去了中國由東海進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不過,中國也不是沒有機會要回琉球。

1943年11月在開羅會議上,同盟國首腦在商議第二次世界大戰善後事宜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兩次向蔣介石表示想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顧慮重重的蔣介石竟然沒有接受。

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無條件接受《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按照這兩個權威性文件,日本只能保有其原來的固有領土,其他武力吞併的領土都必須放棄。

但在美國後來的幫助下,日本在琉球已經被吐出來的情況下,又再一次吞嚥下肚,現在,他們還以琉球為腳根,跟我們爭東海大陸架。

所以,凡瞭解琉球歷史的人,現在每談論琉球或沖繩,話題總是很沉重,心情總是很複雜。

現在的沖繩人在行政上屬於日本管理,嘴裡說的是日語,手裡寫的是日文,是事實上的日本人,也已經擁有了日本的國籍,從法理上說,他們已經是日本人了。

所謂的琉球人,已經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


覃仕勇說史


沖繩(原名琉球),琉球這一個名稱是中國明朝時中國人為該群島取的名,沖繩位於臺灣與日本九州之間,毗鄰日本鹿兒島縣,距離中國臺灣很近,在中國明、清時代,琉球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沖繩這一名稱是併入日本後的稱呼。沖繩人不是日本人。

沖繩的琉球島民為波利尼西亞移民和原日本人群居的後代,在南宋時代前屬於九州的南島地區,後來獨立成為琉球王國,(在之前島民並非日本人)明朝時琉球島統治者為琉球王,實則是中國明朝及清朝的屬國,到了19世紀未,琉球島毗鄰的鹿兒島薩摩藩收復,歸鹿兒島管理,日本明治維新之後,1879年琉球被併入日本,當年設立沖繩縣,所以沖繩原著島民並非日本人。

現在的沖繩縣,無論是風俗文化、食物、建築風格,還是語言跟日本都有很大的差異,使用的文字仍是漢字,其建築風格跟唐朝有些相似。





舞動人生124


聽到沖繩,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日本,根據現有的世界地圖來看,沖繩島屬於日本,可是沖繩島有許多人根本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


沖繩,本名琉球,明朝時期以及清朝前中期都是附屬於我國的,而且每年都會向我國進貢大量的貢品,不過隨著清王朝的沒落,我國很多屬地都被其他國家佔領,琉球也不例外。1875年,日本強行佔領琉球群島,強行要求琉球國王禁止向清朝進貢,1879年日本又將琉球改名為沖繩,並組成沖繩縣。清朝放棄琉球的主權後,琉球徹底被日本統治,日本統治琉球期間,做了不少維護統治的事情。比如廢除琉球原本的文字和語言,明清時期作為我國的附屬國,琉球的官方語言自然是漢語,不僅琉球如此,當時我國周邊很多附屬國都是使用漢語漢字的,像越南,韓國等,不過這些國家獨立後基本都整出了自己的一套語言和文字,韓國還廢除漢字。


日本廢除琉球群島的漢語交流方式,從文化上就將琉球同化,當時日本還規定琉球島的人如果不使用日語交流,要被當作另類看待,當時琉球群島的民眾,凡是有不服日本管理的人都會被流放到東京或者日本本土,就這樣琉球被日本“和平統治”了很長一段時間。二戰結束後,美國佔領了沖繩,規定沖繩的所有主權都在美國,沒辦法日本是戰敗國,日本又被美國把控,只能完全聽命於美國的。不過到了1972年,美國主動放棄沖繩島的主權,將沖繩島還給日本,到現在為止的世界地圖上面的沖繩都是劃入日本領土的。



不過沖繩島的許多民眾,卻不承認自己是日本人,更不承認沖繩是日本的,他們也不認可“沖繩”這個名稱,他們堅決當“琉球人”。如今琉球島有不少復國組織,他們常年活躍在琉球島境內,不斷的抵制日本政府的打壓,同時要求琉球獨立。據統計,琉球境內僅有30%的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剩下的基本都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琉球人為何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呢?這還是和日本對琉球的政策有關,日本對待琉球一向都是“高壓”政策,並且在二戰時期,很多琉球人都被日本政府抓去當壯丁,不論男女到了年紀的統統抓去,因此很多琉球人對日本政府的做法產生強烈不滿。當然,日本政府還有其它方面打壓琉球的政策,加上琉球人本身就是混血民族,又遠離日本本土,琉球不服日本統治也是非常正常的,只不過日本政府一直不讓琉球獨立罷了。

如果按照目前的世界版圖來看,琉球確實屬於日本人,不過從琉球的歷史來看,琉球和日本沒多大關聯,加上日本政府對琉球一直實行高壓政策,企圖要求控制琉球,這反而讓大多數琉球民眾反感,最近幾年,琉球獨立的的聲音越來越多,一旦日本政府沒有能力管理琉球,那麼琉球很有可能獨立。


談笑觀察室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沖繩人算是日本人嗎?來題主把你哪肥臉蛋子抬過來,老梁先賞你倆巴掌。這就不是算不算的問題,沖繩人根本就不是日本人。

今天老梁給大傢伙嘮嘮,看看老梁說的在理不。

沖繩

這倆字是矮地瓜小鬼子強行給人家貼上去的,人家原來叫琉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就叫琉球國。

所以老梁先從這名字來和大傢伙說道說道,大傢伙翻翻咱大隋的歷史,開頭咱叫人家琉虯,這倆字和琉球是同音不同字。而在正式的《隋書》中,咱們用的是琉求,而且還專門為他寫了一篇《琉求傳》,這都是有根有據的。

到了大元朝的時候,咱大華夏的子孫一直都叫人家琉求(還有琉仇的叫法,依然是同音不同字)。

說道這裡,有那外國的月亮就是圓的人,就要跳出來:“老梁你就蹲在那胡說八道吧!啥《隋書》,啥大元朝!”

老梁告訴這波人,哪涼快哪待著去。這事人家琉球國,在1650年用漢字書寫的第一部國史《中山世鑑》中有記載:“蓋我朝開闢,天神阿摩美久築之……”

翻譯成咱能看懂的文字,大意就是:“開頭的時候,咱這地方連個名都沒有,數萬年後,隋煬帝派了一使臣滿大海上串門子,就到了咱這地方,使臣瞅著大海上的琉球,感覺就像一張平鋪的桑葉上,撒了那麼幾顆蠶種,所以給起了個名叫琉虯。”

琉虯這倆字其實是就是當今客家話(客家話的發音和隋唐時期的官方語言很相似)

這轉眼,時間到了咱大華夏子民漢人最後一大一統王朝——明朝的時候,老朱家的瓢把子朱元璋給這琉球國帶過去一個詔書,這詔書中將琉球倆個字才算正式固定下來。

在這裡,老梁說一件趣事,當年琉球國對咱大華夏俯首稱臣,在1725年琉球國用漢字記載的第二部正史《中山世譜》,當時琉球三個王爺搞內戰,咱大華夏的皇帝知道了,於是下了一份詔書:“別打了,都是自家人,殺得都是自家人,坑的都是自家的老百姓,你們為啥這麼幹?快別打了!”

三家大王一聽,居然就真的罷兵言和,所以琉球國曆來都是咱大華夏的屬國。

老梁掐著手指給大傢伙算算,從朱老爺子這頭開始,歷代的琉球王都要請咱大華夏的皇帝冊封,確定君臣關係,這種平和的關係維持了整整五百年。

而且老朱還將閩人三十六姓遷入琉球,所以你說琉球是福建人的後代他也不為過。這幫人給琉球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所以他們用的年號一直都是中國的年號。

說道這裡,有哪些細心的人要問了:“老梁這才維持了五百年,那五百年之後,是不是人家就不承認了?”

五百年之後,琉球國讓矮地瓜小鬼子的薩摩藩給入侵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開頭老梁說的和中國的關係,他依然沒有變。

小鬼子和琉球人他是兩種不同的人

當年小鬼子入侵琉球,反日的人被這幫小鬼子下油鍋,這琉球和小鬼子的怨恨從這裡就結下了。小鬼子對琉球的血腥鎮壓就沒有斷過,這鎮壓過程沒有不血腥的,只有更血腥的。

遠的不說,咱就說說近的,二戰小鬼子徹底的敗了。唯一發生的本土作戰就是在這琉球,近五十五萬的美國佬攻打所謂的沖繩日軍,這事折騰了三個月。美國佬死了1.2萬人,死了二十六萬的老百姓,他們不是被美國佬打死的,是被拿著槍的小鬼子殺死的。這和咱大華夏發生的南京大屠殺都有的一拼。

有人要問了,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減少食物的消耗。舉個例子,沖繩慶留間島一個小村子一百三十幾個人,被小鬼子逼著自殺的就有四十五個,還有一個二十一個小島組成的座間味村,一千二百人死亡,有小五百人是被小鬼子逼著自殺,還有一部分是被槍殺的,槍殺多少?不知道!老梁沒有查到,估計也不少。

在這期間,小鬼子偷竊婦女兒童準備活命的一點點的口糧,霸佔堅固的山洞,拿著三八蓋逼著一幫人跳海,那海了去了,在沖繩的歷史書中,你是可以找到這樣的記載。

日軍上層因為琉球這地方人說本地方言,小鬼子聽不懂,更是在戰爭的後期組織大規模的屠殺。

所以各位,要是是看到小鬼子的電影裡在美國佬的攻擊下,用菜刀和斧頭父親殺兒子女兒,丈夫殺女人,兒子殺父親母親,這都是小鬼子用槍逼迫下的琉球人做的,和小鬼子自己人沒一丁點關係。

所以琉球人和小鬼子真不是一類人。

到了二戰結束,聯合國要中國和美國佬一起管理琉球,但咱蔣光頭沒答應,這事就成了一筆糊塗賬,一直到了現在。

1970年的時候,美國佬為了自己的利益,將琉球和釣魚島的管理權轉交給了小鬼子,咱大華夏和老毛子對這都是不承認的,記住到現在都是不承認的。

釣魚島是俺們大華夏的,琉球他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自始至終都是咱大華夏的屬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沖繩人現在都持有日本的護照,在法律上與一般的日本人無異,自然是日本的國民。

但是,法律上的國籍歸屬,與心理上的身份認同,完全是兩回事。如果談到沖繩人的自我認同——他們是否認同自己為日本人?——情況就比較複雜了。



例如,在2014年的沖繩縣知事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取得選舉勝利的翁長雄志,曾經提出這樣一句選舉口號, 「イデオロギーより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沖繩人的身份認同重於意識形態)。

涉及身份認同的問題,其實也就是要回答:沖繩人認同自己是日本人,還是認同自己是沖繩人?

這是沖繩特殊的歷史所造就的身份問題。

沖繩的前身是琉球。19世紀的日本通過“琉球處分”後,將這片土地納入日本的控制範圍內。但是,二戰結束後於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和約》中,規定沖繩由聯合國託管,此前由美國暫時取得當地的治理權。

隨後,美國在沖繩興建軍事基地,進行了長期的軍事佔領。直到1972年,美日簽訂《美日琉球及大東協定》後,才正式向日本政府移交了沖繩的主權。

因此,沖繩在近現代長期處於日本、美國的中介地帶,導致沖繩人的身份曖昧模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沖繩獨立論”在民間就很有市場,所以我建議有些人不要幻想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