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過什麼鑽牛角尖的事?

感動的場景


20歲鄰居一個包工頭老闆給了我5萬,那時候是2000年,網絡遊戲剛熱火的時候,那時候傳奇火的很,我是第一批打裝備賣裝備的人,但是那時候交易都是外地人直接來我們本地現金交易非常不方便,所以想做一個類似5173的擔保網站,那時候那筆錢真的可以辦成這件事而且本身自己也有技術,那時候錢放在父母那裡到處找地方和真正懂的技術人員,父母悄悄把這筆錢拿去盤了個賣迷信品的店面,說我現在太年輕不能自己做生意,有父母幫你就不一樣,就這樣耽誤了2年在經營那個迷信品店鋪,2年後當時一起做遊戲那群夥伴開著豪車找到我,突然就崩潰了,家門也不出,一直在家呆了8年,差點就得了精神病,整天都是幻想那5萬到手後怎麼用,一直原諒不了父母,一天就在床上躺,餓了就自己煮點米飯吃,吃了就繼續躺,父母一說就把家裡的東西砸掉,店鋪早早就關掉了,家裡也沒錢給我繼續夢想,網絡時代也進入了拼資金的年代,一切都已經太晚了,那段時間現在回想起來太陰暗了,要說收穫,最大的收穫就是鍛鍊的清心寡慾,耐得住寂寞和孤獨,這在我37歲自己創業的時候增加了一種無形的資本


中洲地產負責人


讓我廢寢忘食投入精力的事情還真有好幾件。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是特別的著迷於繪畫,我可以為了畫好一幅仕女圖一天不出門,忘了吃飯,忘了睡覺,總之忘了一切。

我自己已經進入了畫裡面,腦海裡甚至能編出畫裡面的故事,整個人已經處於半瘋狀態。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又特別著迷於蜀繡,買了很多樣本,自己開始逐摩著在圍巾上繡牡丹,足不出戶的繡了半年,終因沒有老師指教而荒廢了。

現在我又開始著迷於寫作,在頭條上不停的發自己寫的文章,睡覺時腦海裡都在想怎麼才能寫好一篇問答。

現在我因為著迷於在頭條上寫作,已經很久沒去讀書了,書友們正在給我發追緝令,今天無論如何不能再待在這裡了。

先到此為止。



西天的雲彩4


小時候我就是個好打不平的人,不喜歡看到別人欺負自己,在北安路住時,常路過一家理髮店,後邊有條小路回家,那天從那走,就被一群孩子,比我大點的孩子,把我綁在電線杆上,不讓我從這裡走,我就是不服,結果黑天了也沒人給我放開,我自己就掙開了繩子跑回了家,不一會,一大幫孩子跑我家去要人,讓我媽給嚇跑了。那時我就想,這世上怎這樣,人要吃人了嗎,自己也要不怕他們 。

哪裡都有不公事,我家搬南湖不久,就見妹妹哭著回家,說誰欺負她,不讓過那邊的道路,我出去正好碰到那個小孩子,就問他,你怎麼欺負人啊,那是你家的道嗎,他說就不讓你們過,上去一頓大嘴巴,打的他服了,以後不敢了。

有二次這樣子,在有啥事,也不怕了,其實大了,有些事,也覺得好笑,你不會找他家解決嗎,有些問題策略點好。





用戶8397501395830金


要說鑽牛角,我就是個經常鑽牛角尖的人。

喜歡鑽牛角尖的人,與他的性格是有一定關係。這樣的人倔強,執著且非常的自信,自以為是。自己認定的事就認為是對的,聽不進不同意見。

77年恢復高考,自己想學醫考醫科院校。醫科是考理科,自己的理科就沒學好。這時有個同學勸我考文科院校,因為從小就喜歡地理,歷史,語文課。學個新聞什麼的。但自己固執己見,不聽勸,結果考了兩年沒考上。受打擊很大,失去了信心。沒有再考。後來自己也很後悔。這就是鑽牛角尖的結果。

所以有這個種性格的人,有事自己決定不了,不要鑽牛角尖,不要固執,不要太偏激。決定不了要多與人商量,聽不同意見,再做決定。改變自己,會對以後的人生,要走的路是有幫助的。鑽牛角尖會害自己。



浩特888


我最鑽牛角尖的事,就是小時候“拯救兔子”。記得上小學五年級那會,已經十二歲。我從小喜歡兔子,媽媽不讓養,為此我每天放學路上,就在旁邊的野地裡拔一把苦菜花去鄰居家喂兔子。

鄰居看我這麼愛兔子,就送了我一對,兔子的繁殖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很快,家裡就有了一支兔子隊伍。我每天辛辛苦苦的餵養著它們,跟他們玩,它們一聽見我的腳步聲就會跑過來,圍著,跟著。

直到有一天,鄰居送的那隻最老的兔媽媽,突然得急症死了。我抱著它哭的昏天暗地,連飯也不吃了,只求世上有起死回生的藥物,讓它再活蹦亂跳的活過來。

兔媽媽還留了6只剛出生不到10天的小兔子,連眼睛都還沒睜開。媽媽說養不活,扔到外邊的樹林裡讓他們自生自滅吧,我怎麼都不同意。後來,媽媽還是讓它們消失了。

第二天,我在初春的河邊玩,有幾個頑皮的男孩子,嗷嗷叫著,興奮的往水裡扔東西,我一看,正是消失的小兔子們,顧不得河水冰冷,我鞋子都沒脫,就跑到河裡把它們撈起來,眼淚刷刷掉,哭著不聽,那些男孩都被我嚇跑了。

我不敢把它們帶回家,就偷偷的在打麥場的草垛裡給它們做了窩,泡餅乾餵它們,為此,還發動了兩個小玩伴,一起保護小兔。甚至大家想出了一個辦法,讓一個小玩伴去剛生了孩子的嬸嬸那裡要奶,就說我的眼睛受傷了,需要人奶洗眼睛(村裡流傳的土方子),現在想來,謊言不經推敲,多天真。

搶救小兔子的行動,也就持續了一個星期。六隻小兔一一死去,最終也沒有睜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我們三個為它們做了小墳墓,當時的傷心不亞於九歲那年失去奶奶。

媽媽早就發現了我的詭異,卻沒有拆穿,只是看我低沉了那麼久不忍心,勸我道:不是媽媽心狠丟掉它們,就是不丟掉,也是養不活的。萬物有命”。

那是我做過最執念,最鑽牛角尖的事情。不聽人勸,一意孤行,直到撞了南牆才認輸。現在想來,心卻安寧,那些小生命啊,我盡力了;不像小時候,一想這事就莫名羞愧。

現在我也做了母親,看著孩子也有她的小脾氣與執念。所以,有時候,鑽入牛角尖,既然拉不回,就去撞個頭破血流吧。流了血,才能想明白很多事情。


一隻花貓1004


想了好久,從小到大有什麼事情我是特別執著,不聽勸的做下來的呢,應該是養狗吧,小的時候,有一次看見鄰居家裡養了一隻狗,特別可愛,每當去鄰居家玩的時候,總想抱抱,玩玩,可是小孩嗎,關係好的時候怎麼都行,一旦有個不開心,那麼連門都不讓進,雖然,轉過天就濤聲依舊了,但是就是不如自己也有啊,回家和大人說了無數次,終於在一年多的一天我如願以償,也有了一條小菜狗。


養了一段時間,家人不讓養了,影響學習啊,天天抱著狗不撒手,餵飯,喂水,搭狗窩,每天都是圍著狗轉,狗生病的時候,還要喂藥,那時候沒有孝敬父母的覺悟,倒是照顧的小狗無微不至,整整養了5.6年,後來那條狗不幸得病走了,自那以後,再也沒有執拗於某一件事務,因為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嗎。

執著是好事,如果用於工作中去,那將無堅不破,一往無前,如果是玩物喪志,那麼還是不要鑽牛角尖的好。


彡風迷離彡


從小到大,只要是我喜歡的事,我就喜歡跟它較真,一定要做到和心中想象的那樣。

說實話,鑽牛角尖的事在我的記憶中確實沒有,我認為做事鑽牛角尖是做事的一種常態。我不是一個喜歡做事叫真的事人,我覺得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弄的差不多就行了,這可能也是跟我家庭環境有關係,我們家庭心態都比較和氣,心比較大的那種,我個人理解,鑽牛角尖是性格比較倔的那種,而跟事情無關,況且無論是做事還是學習本就要追根究底,這樣才會融匯貫通,所以我認為,鑽牛角本就是做事和學習的一種態度,如果你想做好或者達到心中自己想象的那樣,你留必須鑽牛角尖,不斷地探究,但是如果你就想弄個大概的話,沒件事都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可能在學習中,我是比較較真的人,而在生活中,我做事覺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其實,我覺得較真的看個人性格吧,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一樣,所以在性格方面差距很大,但是,較真其實也是分場合的,如果任何事都一根筋,可能你會受到很多挫折,但是如果你利用的好,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落筆解憂愁


小時候,大哥哥大姐姐們經常讓我說謊話,而我卻實話實說,他們罵我“死腦子”!

童年的記憶,最期盼在油燈下,看著母親一針一線地拉鞋底,姊妹們嚷著要聽母親講古言:“王員外”、“千里姻緣”、“外婆家“......時不時要問:天上的星星有幾顆?為什麼眨眼睛?......眼前五彩的風景,頓生許多好奇心,萌生一串串為什麼,母親會說:“打破沙鍋問到底呀?長大就明白了。”

長大時,明白一個道理:摸著石頭過河,條條道路通羅馬,不是鑽牛角,而是腦子轉了個彎!


何佔文5914868


在報考職工大學時段,那牛角真是鑽到尖了。

在國營廠上運轉班二年左右有資格和機會報考職工大學,在一無人際,又是非夲廠子弟的情況下,既便入職考試在四百人中成績排名第六,但仍被扔在了廠內崗位排名第二艱苦的運轉崗位上。改變現狀的一條路經是可選廠內高層子弟,把自己嫁出去就很輕易被調整到較輕鬆的崗位上。但我放棄這種選擇,依然決然的要自立自強,努力改變命運。所以考上職大,是我必須做到的事。

在考試準備階段我的緊張焦慮,壓力動力,辛苦付出與當下準高考生的情況是一樣一樣的。腦不離書,書不離身,空閒填滿。根夲無視身邊的一切花花草草,你來我往。


就象水中的魚一樣,儘管身邊經過形形色色的誘惑,魚始終目標明確,找尋自己的可食之物。目空一切,唯有食物。

休息時段:當時我住的女單身樓下對面就是俱樂部,每天大批大批的人出出進進,熱情高漲地學習各種交際舞,音響聲一波一波傳進正在學習的我的耳朵,抵住它,學習是我緊中之緊,重中之重。

上班期間:在當班中,有間隙我就抓緊翻書看二眼,己成一種常態。做為我的領導,因此還出面干涉和規勸我幾回。

就這樣,最終結果以並列第一的成績順利考入,從此開啟我的新生。


蓉顏易流入言林


做過,是八十年代的一件事,至今回顧起來,依然痛徹心扉,可悲可嘆。奉勸世人,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小心鑽進牛角尖!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嗎。我的故事如此可笑――

1988年春的一天,在朋友家看到一份油印冊子,16開的《家庭食用菌栽培養殖技術指南》,詳盡地介紹瞭如何栽培養殖食用菌木耳的操作全過程。細細閱讀了一遍,覺得清晰明白,按照冊子裡說的,建個種植培育室,不成問題,技術含量低,捨得付出辛苦和汗水就行。幾位鐵哥們一拍即合,一起幹。

妻子聽後,持反對態度,理由是:一,當地有經驗栽培的技術人沒有,單憑書本介紹不可靠;二,投資上千,相當我一人年半的工資,小心打了水漂。我人執著,只要認準的,就是十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反反覆覆攛掇妻子:沒人做過,咱就是淌水第一人,是個先行者;你有文化,照著書本操作還不會麼,把住滅菌的幾道關,就會長出木耳來,就有收穫,收回投資,前景廣闊,我又把自己心中的藍圖,繪聲繪色的更妻子吹了一番。於是四家啟動起來。

買回所有材料。夫妻二人,一頭鑽進牛角尖,沒明沒夜,擼起袖子加油幹。

第一步,薄膜袋裝棉籽菌種基料1500袋,分10批次。

第二步,基料高壓滅菌,滅菌筒自制,一次裝150袋,鍋上連續不斷火,蒸10個小時,然後上培育室的架子發菌。一共蒸了10筒。

第三步,一個星期後,基料袋白色菌苗,分前後順序長滿後,開始接種,木耳菌種,由縣社提供,菌種密封在像罐頭大小的玻璃瓶中,無菌箱裡,一袋一袋的把菌種,也就是種子放置進去,每袋半勺。袋口用塑料小環套著,環內塞著醫用棉,接種前後,取下再套上。1500袋子,袋袋如此。

第四步,接種後,放回架子上,有6組架臺,每組三層,組與組之間留有過道,便於取放、觀察、翻轉、菌袋,溫度溼度有嚴格要求,根據情況,及時加溫或降溫,噴水,千辛萬苦,大約過了半月,透明的薄膜菌袋裡,陸續生長出褐色木耳幼苗,,二人興高采烈,奔走相告,成功啦!

第五步。用滅過菌的竹片刀,開始在一每袋上小心翼翼地劃三五道縫隙,幫助小木耳自由生長。

剩下的功夫,翻轉袋子,把握溫度溼度。觀察發菌情勢,一旦有絲毫的綠菌,馬上往菌斑注射多菌靈,及時殺死,若無效,清出培育室,防止傳染。

天天這樣的忙碌。有一天,長出的木耳根部,普遍裹挾了有綠的黑的菌絲,不詳的預兆襲來。大面積噴灑多菌靈,也不見效果,木耳萎靡不長,病菌越發猖狂。

我家是這樣,一村的另三家也是這樣,全縣400多家都是這樣。宣告全縣的人工木耳養殖徹底失敗。

之後,向上反映這種形勢,經有關部門檢測菌種,是二代菌種。

自信,鑽進牛角尖的慘痛教訓:我年半的工資打了水漂,那時月工資47元人民幣;還貼近了兩個人,每天十六七個小時的勞動付出。

奉告世人,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小心自己鑽進牛角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