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公冶長---2

《論語讀後感》公冶長---2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說:冉雍有仁德而無辯才。孔子說:哪裡用得上辯才,駕馭他人依靠口才雄辯,常常遭受他人憎恨。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但哪用得上辯才呢?

冉雍,字仲弓,孔門二期弟子,那孔門十哲之一。是政事之材,屬於德行科,不愛說話。德行科的都不愛說話。

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爭辯,而且非要論個輸贏,這是不理智的表現,就算你每次爭贏了,又如何,只會傷了感情,慢慢的就沒人與你說話了,都躲著你呢。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孔子讓漆雕開去謀官。漆雕開回答說:我還未能在老師這裡建立誠信。孔子聽後很高興。

漆雕開在孔子的學生中屬於年齡較大者,是一個殘疾人,孔子讓他到社會上謀求一宮半職,既是學有所成,也是讓他自謀出路。但漆雕開說自己“未能信”不願出去謀職。孔子聽後反而很高興。

漆雕開說自己未能建立起誠信,言外之意是說,自己不配稱之為孔門可畢業的弟子,還需要老師多多指教。漆雕開自謙,實際上便抬舉了老師,孔子怎能不高興。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孔子說:主張不能實行,那就乘坐木筏到海上去,跟隨我的人,是子路吧?子路聽到後很高興。孔子說:子路就是比我勇敢,其它就沒什麼可取的。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提到子路的勇,這種品質是夫子不提倡的,所以孔子預言了子路不得好死,果真子路不得好死。春秋處於亂世,有勇無謀是非常危險的,時時都有生命的危險。孔子是講“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危邦不入”的,與子路不是一個套路。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問道:“子路是仁人嗎?”孔子說,“不知道”。孟武伯又問了一次孔子說:“仲由這個人,千乘之國,可以讓他收取稅賦,不知他是否是個仁人”孟武伯問:“冉求這個人怎樣呢?”孔子說:“冉求這個人,有一千戶人家的城邑,或者百乘小國,可以讓他擔任邑宰,但不知他是否仁人”孟武伯又問:“公西赤怎樣”。孔子說:“公西赤這個人,穿束帶禮服立於廷,可以讓他接待外賓負責談判。但不知他是否仁人”。

仁是儒家學說中的最高思想境界和行為準則。是孔子的一生追求,估計孔子認為自己都未到達,只有堯舜禹是這種級別的人物。前文說子貢也只是個器而已,師傅自己都達不到仁,這些弟子還差著一大截呢。這些弟子雖然都不錯,各懷其材,能做一些事業,但做的這些事還不夠仁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