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一些閒錢,是買股票還是買基金?

ggjk1


具體買什麼根據自己的瞭解而定,接下來介紹一下股票和部分基金提供參考,可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做出選擇。

按照風險從小到大的順序介紹。

目前來說風險比較小的基金應該屬於貨幣型基金,像餘額寶,其背後就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貨幣基金機構操作著。風險較低,當然收益也比較低,一般也就3到4之間的收益不過至少比銀行存款高。

然後是債券型基金,很多債券型基金是80%以上的債券,一般是公司債為主,20%以下的股票,這類基金有一定風險,不過由於股票投放不多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股市行情好時收益往往還會比平時高點。

再然後是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剛好相反,80%投資股票,20%投資債權,受到股市影響比較大,可以說股市好它就好,股市不好這類基金也會導致客戶鉅額虧損,風險較大,優點,行情較好時收益往往能跑贏股市大盤。股票型基金還有很多種類,根據所買股票性質不同而分類。

最後,直接投資股市的話,那麼就要看自己對股市瞭解程度,和自己投資的專業程度來決定了。如果不瞭解,進去完全碰運氣基本100%最終是虧損的。如果本身很瞭解,而且會分析,那麼收益會比股票型基金高,畢竟股票型基金為了分攤風險分散太嚴重,而個人買股來說就算需要分散投資那麼分5-10家也就行了,相對資金集中度會比股票型基金高,但風險也更高。優點相對自由,可以根據行情好壞自由分配資金。

拿我自己舉例,在進入證券行業之前我自己炒股經歷是,牛市期間漲到一定階段我會減少股票持有量,並把資金投入風險較小的貨幣型基金中吃利息,熊市低迷相對底部時我又會把貨幣型基金的錢全取出來分批買入股票。我屬於價值投資,低位買入後會一直持有賺取股息,然後利用股息進行再加倉,直到下一輪牛市開始完成一個週期交易中途不做任何波段交易。股票比例一般低位時基本全是股票沒有其他,因為股息收益會比貨幣基金利息高,如果牛市時股價高估,我會把股票減倉至20%以下但從不空倉。因為後期還會不會繼續上漲誰也不好說,留一部分貪婪一下也無所謂反正連本帶利早就在賣出的那80%裡收回來了,剩下的就算虧到0也是賺的,如果繼續上漲還會適當做出減倉調整增加收益。而入職後從業人員不允許自己買股票,我現在是買股票型基金參與其中。

自己炒股和股票型基金的區別就是,一個是自己動手自己分析。一個是把錢給基金並繳納相應管理費給專業人士打理,對於不懂股票又想參與股票的人來說可以選擇債券型基金作為投資目標。股票型基金的話至少你自己要有判斷股市整體是高還是低的能力才能選擇。


初心價值


買股票還是買基金,要針對投資者的專業能力還有風險承受力來進行篩選,並不是簡單的買什麼品種,假設投資者對股市比較瞭解,基金尚未接觸,可以考慮買股票,如果對基金比較瞭解,對股市比較迷茫,就考慮買基金,做生不如做熟,任何領域都是專業人士在賺錢,但是投資還涉及到風險承受力問題。


建議你先去做個風險測評,比如你手上的這筆閒錢如果買入股票或者基金,可以承受的虧損率是多少,再來決定買什麼。


在投資理財中,投資者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激進型投資者,此類投資者可以承受高風險,本金可以虧損超過40%以上,也可以接受40%以上的盈利,那你就考慮買股票。


第二種是穩健型投資者,此類投資者可以承受中低風險投資,本金可以虧損在20%左右,那你就考慮買入債務基金和指數型基金。


第三種是保守型投資者,此類投資者不希望本金虧損,儘量不損失本金的前提下還能有收益,就考慮買入貨幣基金。


針對你的風險承受力來進行投資,可以規避風險的同時達到你需要的回報收益。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這個問題也許顯示出提問者對於股票和基金這樣的基本概念,還缺乏充分的瞭解。我想先向大家推薦一本非常適合的入門書籍,叫做《小狗錢錢》。儘管它是一本面向兒童的理財啟蒙書,但是我覺得對於很多財商為零的成年人來講,這也是極其好的入門教材。

說到股票,很多人即使經常買賣,也說不清楚股票的實質究竟是什麼。按照我的理解,股票這個東西的意義在於,你不必自己親自去開公司,而通過購買公司的股份,你得以實現購買別人的時間來為自己增值。

這裡,我說的購買別人的時間,其實是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裡講到,個人的三種商業模式當中總結的第三種模式。

所以股票投資其實就是購買別人的時間。但是謹慎的股票投資要求我們對於所買公司的股票有充分的瞭解,這意味著投資股票是有專業門檻的,尤其也要考慮到通過多樣化的投資來分散風險,這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勝任股票投資這件事了。

於是更加專業化的基金形式,就應運而生。

關於什麼是基金,我非常喜歡《小狗錢錢》裡的形象化的講解:基金就像一口大鍋,許多沒有時間、沒有相關的知識或者沒有興趣親自去買股票的投資人都會把錢投進這口鍋裡,這些錢由金融界的專家—也就是所謂的基金經理人—去投資買股票。國家對此進行嚴格的監督,基金經理人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定。比如,他們至少必須購買20種不同的股票。

關於基金,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一點,如果能夠通過5到10年的長期投資,那麼基金投資可以說是零風險的事情。

所以,如果這一點有打動你,那麼我覺得基金投資毫無疑問是更加省心省力的投資方式。

當然,如果你對某一家或者某幾家公司有充分的瞭解,有比別人看得更清楚的認知,那麼你通過購買股票,也許會獲得更加可觀的收益(基金畢竟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投資來分散風險,同時也會稀釋利潤),但是也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比特亮亮


其實這要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風險承受能力大,希望獲取多一點的收益,而且也對股市的風險有足夠的認識,你可以買股票。

如果你厭惡風險,而且對股票的基本面也不擅長了解,而且資金也不夠做分散投資和分批買進,那麼建議你定投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你就擁有了300只股票的分散組合。


小六忠誠


可以分散投資。一部分投貨幣基金,一部分買銀行理財產品,一部分投國債逆回購,一部分可以投權益類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