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三國可以選1個主公,10個武將,10個謀臣,10個地方,你會怎麼選?

天下惟知三國


為啥要選主公?選自己做主公,謀臣首選魯肅,司馬懿,龐統,周瑜。武將隨便來十個。地方肯定首選西蜀了,物盡天華,吃好喝好。最關鍵是能把長江斷流再分流,先讓曹操的北魏沒水喝,至少大旱三年,然後開閘放水,不費一兵一卒,直接滅了北魏,拿下大半江山。周瑜龐統上咱這邊了,東吳只剩下諸葛亮了,諸葛亮的特點就是疑心太重,所以跟諸葛亮打就不用跟他對著幹了,圍而不攻,再把長江斷流再分流,東吳水軍沒水了,一樣大旱三年,顆粒無收,諸葛亮就算借龍捲風都沒用,接著開閘放水,水淹東吳,直接滅了東吳一統天下,這招又是秦始皇滅六國用過的,一招鮮吃遍天。


哈哈哦123



假如我在三國,可以選一個主公;我選主公幹嘛,輔助他嗎?選了主公,就不能選武將、謀臣、地方了;因為這玩意,有主公在,謀臣武將哪輪得上我選?

另外!十個地方,這什麼鬼,這是要統一天下的節奏吧!!不用打了,全劇終!!三國時期,一共十四個州,我自己就選了十個;我就算漢主劉協附身,估計也能統一天下了;

謀臣、武將倒是可以選選!!


謀臣:

  • 主政:諸葛亮、荀彧
  • 這兩位是三國時期頂級政治家,可以全權分管內、外政;另外,他們的戰略眼光非常獨到,能統觀全局,及時制定戰略方針;
  • 輔政,政治家,外交官,魯肅;魯肅本來是很厲害的政治家,對內輔助諸葛亮、荀彧;對外,魯肅的外交,堪稱三國之最,外交這塊交給魯肅處理,比較放心;
  • 輔政,內政,張昭;張昭為東吳第一內政官,有他的輔助,荀彧、諸葛亮在內政方面,可以輕鬆很多;
  • 謀士,郭嘉、法正、荀攸、賈詡、龐統
  • 超豪華謀士陣容,有善奇謀者,也有善戰略者;有這套陣容,對外作戰,只要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就行了;

武將:
  • 大都督,周瑜,周瑜的軍事才能,處在三國最高點,有他為我出謀劃策,分派作戰任務,放心;
  • 副都督,陸遜,陸遜僅次於周瑜,其戰術、戰略、政治眼光,與周瑜都有得一拼;由他做副都督,最好;
  • 保鏢,周泰,身為孫權最依賴的男人,周泰無疑是保鏢最佳人選;
  • 大將,張遼、徐晃、趙雲、馬超、樂進、太史慈、甘寧;這邊沒有選關羽、張飛,這兩兄弟的性格,我駕馭不了,而且他們容易與同僚搞出矛盾;
  • 張遼、徐晃、趙雲,可以獨自領兵,獨自指揮戰役;
  • 馬超西涼軍驍勇,可做先鋒大將,助我攻城拔寨;
  • 樂進為守城名將,任何城池,在樂進手裡,都足以讓我放心;
  • 太史慈忠義無雙,而且是神射手,有了他,我可以訓練一支弓騎兵,讓他獨自統領;
  • 甘寧,甘興霸,豪氣,就喜歡他;而且,我這邊,如果要統一天下的話,甘寧是最好的水軍先鋒;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朕很忙,還有天下等朕去統一呢!——喜歡的朋友,麻煩點我,!!

愛尚文史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能人輩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設想。

此文將從歷史的角度,列出數位頂級文武供諸位一觀。後續,會補充一些落選者及其原因。(純正史古籍深度精品文!不摻雜任何演義小說成分!!)


主公:曹操

其人雄才大略,全能型人物,難得是曹操不僅全能,而且在各個領域的建樹皆非一般人可比。整個漢末三國,曹公若自居第二,無人可爭第一。在此不必贅述了。(不過如果你自己能當主公,在下還是建議自己來----因此,將帥謀臣的選擇才是重點。)


武將:(這個環節比較複雜,也只是重點,需著重分析)

武將,現代對將軍的一個稱謂罷了。

為將者,並不能單憑一個“武”字,就對其能力蓋棺定論。

如果仍舊覺得,所謂單挑武力決定一切的話。那抱歉,在下此文真的不適合你,也許遊戲或小說才是你的菜......

“夫總文武者,軍之將也,兼剛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論將,常觀於勇,勇之於將,乃數分之一爾。” ----《吳子》

大意是:為將者必須全面,武勇對於將領來說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已。

“所謂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愛人,信則不欺,忠則無二心。 ----《六韜》

《六韜》也如是說。

“大將軍,智、信、仁、勇、嚴、謹、賢、明者任。”
----《太白陰經》

優秀將帥必備以上素質。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孫子兵法》

兵家寶典,所見略同。

況且,這其中的“勇”,更多指的是勇氣、膽魄,而非單純武力值。

真正的上將,必須全面,需有運籌帷幄、統領全局之能,性格、才能、氣度、作風等都非常重要,靠單方面能力是絕對不夠的。

因此,在下對漢末三國的名將做了篩選,根據其才能及戰績,提名以下數人,盡皆國之上將,完全有獨擋一面的能力。

(各有特點,因此排名不分先後)



曹仁:隨曹操轉戰四方時,建議攻劉備把握戰機,圍壺關而留活門,是其智;引數十騎突陣,救部將於危難,是其仁、勇;奉公守法,是其嚴;襄樊之戰,納滿寵之諫,激勵士氣堅定決心,是其明;在援軍慘敗、自身危如累卵時,仍死守樊城數月,使敵不能克,足見其堅忍強韌。

(濡須之戰在大優局勢下,被吳將朱桓擊破,此戰,主帥曹仁應負主要責任)


張遼:曾隻身入敵營,勸降昌豨,是其智、勇;白狼山遇敵,率軍突擊以少擊多,大破之,斬烏桓單于,此為勇;圍攻天柱山,張遼狹路相逢,勇者得前;軍中半夜驚亂,張遼穩如泰山智定叛亂;鎮守合肥,在絕對劣勢下以八百人衝陣,摧鋒斬將,無人可擋;後在孫權撤退之機,率全軍追擊,幾乎生擒孫權,此,足見張遼之威猛驍悍,當世少有。

(張遼跟李典有私怨,國難當前,卻是李典先釋懷)

徐晃:平河北時,曾射信入城陳說利害,勸降易陽令,以懷柔之計勸諫曹操,其智、信也;潼關對陣,為先導渡黃河,短敵之路,為其智、勇;徐晃治軍嚴整,有周亞夫之風;一生簡樸,嚴以自律,為其賢、謹;在友軍兵敗,樊城瀕危時,徐晃面臨絕對劣勢,以新兵對壘關羽全盛之師,守到援軍至,反擊屢破關羽,長驅直入、所戰皆克,用兵正奇結合,實乃智勇足備之上將方能為之事。

(後徐晃隨軍伐吳,主帥曹真率十倍於敵的兵力進攻吳將朱然,圍攻半年不克,敗於朱然之手)


司馬懿:襄樊之戰分析大勢、勸阻曹操,是其智;輔佐曹丕、曹睿,屢諫良言,亦是其智;慧眼識珠,提拔出身貧寒的鄧艾,為其明;新城之戰出奇制勝,八日抵達敵城(正常情況需要一個月左右)擒斬孟達,行軍之快當世少有;屢抗蜀軍,料敵於戰前,使其徒勞無功,甚至著女裝而不戰,非怯弱,實乃大忍大智;伐遼東公孫淵,司馬懿兵貴神速來去如風,大破之。

(司馬懿擊破公孫淵後殺俘萬餘,築造“京觀”,此舉過於極端)

鄧艾:早年曾任文職,擬定屯田之策,有政績;鄧艾重視農業,“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勤政恤民,為其仁;後領軍,總能準確料定姜維行動、搶佔先機,是其智;抗蜀期間,避其鋒、擊其弱,屢破姜維,足見鄧艾才兼文武(無論是攻是守,史上姜維從沒贏過鄧艾....);伐蜀期間,鄧艾率軍偷渡陰平、攻其無備,取下成都,滅亡蜀漢。用兵之奇,智也、勇也。

(鄧艾政治嗅覺不敏感,居功自傲、不知收斂,加上鍾會的嫉妒汙衊,因而身死)


周瑜:孫策起兵時,周瑜給予大力協助,此為信、義;慧眼識魯肅、先後推舉魯肅、甘寧,是為賢、明;周瑜管理地方頗有恩信,是為仁;洞察袁術難以成事,勸阻孫權勿送質子於曹操,規劃東吳戰略佈局,此等,皆為其智;蔣幹遊說而志不移,程普侮辱而心不怒,足見周瑜之忠義、度量;赤壁力排眾議,堅決主戰,更顯智、勇;赤壁取黃蓋火攻之計、南郡納呂蒙馳援之謀,皆為身為主帥之明謀善斷。

(周瑜曾因站位靠前,被箭射中右脅。主帥向來是軍隊的靈魂,關係到全軍的生死存亡,在下以為有此身份者,實不該親身犯險)

呂蒙:徵黃祖時,破軍斬將,此為勇;折節讀書,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經歷不世脫變;南郡獻策,初顯智略;同僚亡故,呂蒙堅決辭受部眾,不計前嫌、推舉蔡遺,包容甘寧,此皆為仁、賢;濡須建塢、計取三郡,皆其智也;神速進擊,克破皖城,其智、勇也;奉軍紀,誅取鎧人,治軍嚴也;規劃大勢,權衡荊徐,明、智也;推陸遜、薦朱然,此賢、明也;白衣渡江,用兵出奇,上兵伐謀、攻心化敵,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極大的成功,呂蒙深得兵家精髓。

(呂蒙在折節讀書前不足稱道,雖有武勇,但充其量就是一介武夫)


陸遜:為國事保舉曾控告自己的人,為其賢;洞悉人心,示敵以弱,一封書信欺敵於鼓掌間,為其智;計劃周詳、靜待戰機、夷陵一擊破敵,足顯堅忍睿智;破蜀後,料定曹丕軍事動向,及時應對,是為明智;為政廣施恩德、減輕刑罰,為其仁;石亭御魏,再度破敵,智略過人;爾後出將入相,仍保持謙遜之心,戰功政績皆斐然。(史上陸遜並非“書生”,此為說書人誤導所致)

(陸遜防守戰功勳卓著,只是幾乎沒擴充過領土,此不如周瑜呂蒙。這也跟他江東世族的身份有關,守土有餘,進取不足)

趙雲:俘同鄉而保其一命,是為義;劉備潰敗時,趙雲不惜性命,力保幼主,其勇也;入蜀時,趙雲勸諫劉備當行仁政,安民心,為其仁;勸阻劉備應以大局為重,不該輕易伐吳,是為其智;突圍解救部將,在敵眾我寡情形下,大膽擺下“空營計”惑敵(空城計跟諸葛亮無絲毫關係,實際操作者是趙雲、文聘),此,足見趙雲之仁勇、文武兼備;縱使箕谷戰敗,趙雲也能及時收攏餘眾,將損失降到最低。

(趙雲性情溫良、冷靜勇猛,排除小說的強行吹噓,史上的趙雲仍是一名值得依靠的人。可惜一直不受重用,功勳比之前諸將要略顯蒼白。)


諸葛亮:(在謀士階段諸葛亮是必選之才,因此也將其軍事能力放此一說。)規劃天下霸圖、連孫而抗曹,是為其智;推舉龐統、容忍法正,此為其賢明;諸葛亮治軍井井有條、進退有序、頗有法度,是為嚴;納馬謖之策,伐異族,懷柔而不殺,是為明、仁;手握軍政大權而無反心,是其忠義。

(比起政治權謀,軍事明顯非諸葛亮所長。北伐過程中,不乏有錯用將領而兵敗、圍攻陳倉而不克的敗筆;但,其統兵能力是不弱的,縱觀其每次戰敗,都可有條不紊的回撤,從不讓對手討到太多好處,這足已說明其能力)


有競爭力者

張郃:智勇雙全、擅用地形,拒劉備、破馬超,功勳卓著,用兵以巧變著稱。張郃身上,也有著許多優秀將帥所必備的品質,但....就是名額問題....


樂進:出身行伍,容貌短小精悍。樂進以驍勇果決聞名,擅長先登陷陣。征戰一生,擊袁紹、討呂布、破關羽、敗孫權,克敵無數,少有敗績。


陸抗:有種其父陸遜縮小版的感覺,也是名額問題...


(孫堅、孫策身份特殊、雖能力不俗,但名額有限,在此就先不聊了)

有明顯缺陷的落選者

呂布:小說裡所謂的“三國第一猛將”。

在下在上文已詳細闡述過,選拔真正優異的將帥,並不單憑個人武力值。

再說,史上呂布的武勇也並非凌駕於所有人之上,頂多與幾位佼佼者(如張遼、典韋、孫堅、關羽等)同屬第一梯隊罷了,至於其中孰強孰弱,還真說不清楚。


典韋、許褚:世之虎士。老闆,需要保鏢嗎?這倆帶走準沒錯。


夏侯淵:虎步關右、所向無前。與司馬懿一樣是三國行軍記錄保持者,夏侯淵征戰四方、功勞赫赫。但,就是有時候一味任勇,做事情欠缺考慮,因此落選。若能改改這毛病,夏侯淵能勝任。


關羽:陣斬顏良、水淹七軍。能力不錯,不是不可用,只是缺陷太嚴重。

性格狂妄、自以為是,決定了他難以冷靜判斷局勢,鬥不過智商高的;剛愎自用也使他很難納諫,就算給他個謀士他也不一定會聽從良計。必須一改性格,方能安心用之。


甘寧:勇猛而有計略,一生征戰,建功無數,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甘寧落選的原因是,脾氣有點爆...


張飛:總體觀感跟甘寧差不多,都挺不錯(史上張飛可是頗有計略哦),缺點也是粗爆。張飛還多一條----對待自己的士兵很不好。


魏延:還不錯。但也是秉性問題,高傲。為人處事不過關,和同事關係差。


麴義:是個人物。也是性格問題,驕恣。


太史慈:(不好意思,史上沒有關於黃忠箭術的任何記載),真正的神射手是太史慈。此人個人能力強,人品性格也不錯,就是,苦於沒有多少建樹。


姜維:是個人才。就是太飄,有點自以為是,見好不收,這種人容易玩脫。(姜維對付小角色槓槓的,一碰到鄧艾、陳泰就敗)


高順:是良將,尚未有所建樹便與世長辭,但由於史料太少,較難保證高順能同入選眾人一樣優異。


馬超:說實話,此人真的欺世盜名。

史上雖有勇力,但卻曾不敵閻行險些身死,被許褚一個眼神就盯在原地....搞事坑死全家,割據一方卻常吃敗仗....黑歷史太多,都不好意思全說....

連調教前的關羽、夏侯淵、甘寧、呂布、張飛都比馬超優秀太多,根本找不到選他的理由。(缺陷太多的馬超根本沒有競選的資格,只是其人氣莫名的高,不得已一提而已)









謀臣:(這裡既然提到的是謀臣,那就暫以謀略作為首要考較能力,至於政治、經濟、外交等,皆作為添頭加分項。)

由於領域不同,各有所長,不必刻意分出孰優孰劣。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荀彧:王佐之才。品行高潔,更擁有不世之才。在政治、軍事等領域皆有建樹,戰略眼光長遠,在職期間更是為國舉薦了大量的良才,當之無愧良臣之選。

荀攸:國之謀主。可惜世人對他的瞭解並不夠。荀攸經達權變、頗有大局觀,心思縝密、奇計迭出。像腦瓜子這樣靈活的人,切勿捨棄!


諸葛亮:一代良相。雖是一個被小說無底線抬高的人,但諸葛亮在史上絕稱得上良相,鐵血治國(諸葛亮治蜀是很有手腕的)、後勤籌措、戰略規劃都是他的專業。


賈詡:曠世奇才。賈詡為人低調,深諳人性,一生用計無不奏效,稱得上算無遺策。更有“魏晉八君子之首”的美譽。


郭嘉:稀世智士。擅於用險,也是一個長於洞察人心的人。用於收集意見、制定決策,郭嘉不會讓你失望。


司馬懿:世之能臣。讀史深刻者會發現,司馬懿在曹操、曹丕時代其實是沒有野心的。況且,在夢幻組合的穩定政局下,司馬氏就算有野心也難以翻天。若因此而捨棄一個大有作為的能臣,君不覺可惜?


魯肅:魯肅有才,善謀大計。只是,單在“借南郡”這件事上,史學界眾說紛紜。

雖說魯肅有其獨到之處,連劉抗曹也實為上策,但,卻不足矣說明“借南郡”就定是一個高明之舉,畢竟亂世,土地著實過於金貴,大可通過其他手段維護聯盟關係。

單從這一事件上看,魯肅只考慮到曹操眼下的威脅,並沒有對劉備日後的膨脹做出很好的應對,給東吳留下一個進退兩難的攤子。

若是魯肅能事先料到劉備的強行抵賴、關羽的目中無人,是否還會把南郡輕而易舉地送出去呢?

PS:其實,所謂東吳的一流謀士,他們的真正身份都是將帥。(周瑜、魯肅、呂蒙嚴格意義上都是將帥,陸遜出將入相)魯肅在史上一直都擔任武職(贊軍校尉、橫江將軍),並非如荀攸賈詡那樣的純謀士。

原因在於,東吳政權的文官稀鬆平常,反倒是將領大多文武全才、異常傑出;因此,他們往往都身兼數職,在戰略、戰術、謀策等方面,都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因而,姑且將魯肅的兼職放此一敘。)


程昱:賁育之姿。史上的程昱明於軍計、擅於審時度勢,程昱領軍打過不少仗,事實上更接近於一個將軍,他是一個被《三國演義》掰彎形象的人。程昱與魯肅相同,文武兼修,亦非純謀士。


劉曄:佐世之才。劉曄籌謀規劃,往往一語中的,輔佐曹魏三代明君。同時也是“霹靂車”的創造者。


蔣濟:世間人傑。蔣濟是一員曹魏鮮為人知的謀臣,四朝元老。才能出眾、料事如神,辦事勤勤懇懇、不遺餘力。


又得補充兩個高人氣人物。(其實這倆還不錯,至少不像馬超這類欺世盜名,只是比起以上諸位略顯不足而已)

法正:世間人傑。腦子挺好使,可惜就是小肚雞腸到了一定程度,只要能容得下,是不錯的人才。


龐統:亦是一員人傑。可惜展現才智的次數太少,僅有獻計伐蜀和過程中的些許表現而已(連環計是假的),三國時期有類似智謀展現的人非常多(蔣濟、劉曄、沮授、董昭、陳泰......)。只是由於知名度,故而一談。




至於地方這一塊,那得看這個“地方”指的是州還是郡,或者是縣了。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共就十三個州(幽、並、冀、青、司、兗、徐、豫、荊、揚、益、涼、交)。拿是個基本不用打了......挑的話,除了涼州交州隨便挑(那兩個太窮)

要是郡的話,我建議拿中原地帶,人口多、資源好、文化興盛、能人輩出......(就是並、冀、司、兗、豫這一片,當然青、徐、荊也不會差太多)

縣嘛.....就算了吧.....


China古人云


如果我來導演三國時期歷史,那麼我選擇:

主公: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劉玄德

原因:一是他是大漢正統。而是他是仁義之君。三是他有百折不撓之志。四是他有禮賢下士之胸懷。

十個謀臣:諸葛亮諸葛孔明、龐統龐士元、賈詡賈文和、郭嘉郭奉孝、徐庶徐元直、司馬懿司馬仲達、魯肅魯子敬、荀彧荀文若、法正法孝直、陳登陳元龍

十個武將:蜀漢五虎上將:關羽關雲長、張飛張翼德、趙雲趙子龍、馬超馬孟起、黃忠黃漢升。曹魏三人:張遼張文遠、徐晃徐公明、張郃張雋乂。東吳三人,周瑜周公瑾、呂蒙呂子明、陸遜陸伯言。多了一個,如果去掉一個就是馬超吧。

十塊地方:青州、幽州、幷州、冀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益州、交州、涼州、雍州,按說一個都不能少,但是如果非要十個,那就去掉交州和涼州吧。



磨史作鏡


主公:曹老闆

武將:善於守城的曹仁,騎兵將領張遼,步兵將領高順。鑑於曹老闆經常被對面追著跑,許褚典韋雙護衛必不可少。三國演義的話再選個騎兵將領趙雲。統兵大將周瑜,由於統一必將攻打江東,所以水戰將領甘寧必不可少。最後徐晃和張郃。

謀士:潁川士族代表荀彧,內政能力極強。奇謀郭嘉。善謀荀攸。毒士賈詡。戰略眼光很強的魯肅,既可當統兵大將,又可以獻謀獻策,並且水戰亦有心得,田豐,沮授。張昭。李儒。法正。

地區:河北以冀州為主選取十地 。東漢末年河北之地人口眾多,不缺戰馬,又有黃河天險,不會成為中原那樣四戰之地。

我只列取早期的人才。因為如果曹操加上這樣的人才和基業。後期的諸葛亮姜維陸遜什麼的根本沒機會出場。


城南城西z


主公,漢獻帝劉協 武將:關羽,趙雲 姜維,張飛,太史慈,孫策,周瑜,夏侯惇,許褚,張遼。謀臣:諸葛亮,龐統,法正,荀彧,郭嘉,荀攸,司馬懿,賈詡,魯肅,田豐。 地方 漢中,長安,宛城, 洛陽,樊城,許昌,襄陽,鄴城 南陽,南郡,陳留,集齊這波人控制著中原大部分地區,手裡再有20萬精銳.且擁有正統之名,陸續平定天下光復漢室只是時間問題


A重生777


自己做主公😁😁

文臣有:諸葛亮 龐統 司馬懿 郭嘉 賈旭 荀彧 魯肅 法正 徐元直 諸葛瑾

武將有:常山趙子龍 西涼馬超 合肥張遼 燕人張飛 漢壽亭侯關羽 江東周瑜 周亞夫徐晃 江東陸遜 張郃 龐德

地方:荊州 益州 幽州 徐州 兗州 西涼 青州 冀州 幷州 江東六郡


用戶4298069526700


十個武將?用不了那麼多吧?從黃巾結束開始吧!袁紹、袁術、劉表、董卓、馬騰、劉焉、陶謙、孫堅...其他人其實有沒有無所謂了!加上曹操、公孫瓚湊齊了10個,幾乎不用打就已經統一當時的中國了!其餘人麼,諸葛亮、荀彧主政,周瑜統兵,軍師郭嘉、龐統、賈詡、荀攸,足夠了!剩餘給派幾個保鏢吧!許褚、周泰!還不夠?


守望者108992318


徐庶,賈詡, 荀攸, 田豐, 龐統,周瑜,陸遜,荀彧,郭嘉,諸葛亮。

趙雲,魏延,徐晃,甘寧,太史慈,高順,于禁,馬超,張遼,典韋


小新沒來蠟筆


我選擇遠渡重洋上現在的日本島,把島挖空炸沉再去找司馬懿下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